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肿瘤存在异质性及耐药性,选择敏感药物实施个体化治疗可望改善妇科肿瘤患者的预后。体外化疗药物敏感试验是目前肿瘤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腺苷三磷酸肿瘤药物敏感试验(ATP—TCA)是目前可评价率较高、检测结果与临床相关性较好的体外药敏试验方法;现综述其在妇科肿瘤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MTT法药敏试验应用于晚期乳腺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MTT法体外药敏试验在复发转移性乳腺癌化疗中的价值。[方法]取40例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以简易机械法制备细胞悬液,应用MTT法体外药敏试验测定其对10种常用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并指导临床用药,同时与临床疗效进行相关分析。[结果]MTT法检测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药敏试验的成功率为92.5%,敏感性为87.5%,特异性为69.2%。阳性预测值为84.0%,阴法预测值为75%,总的预测准确率为81.1%。[结论]MTT简便快速,可作为临床上指导复发转移乳腺癌个体化化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阐述无复发生存率(FLF)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FDM)在肿瘤预后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方法:411例初次放射治疗的鼻咽癌病例资料纳入研究,以生存率、无复发生存率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为预后指标,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比较影响鼻咽癌生存、复发和远处转移的因素。结果:与生存有关的因素为性别,’92分期,N分期,颈部射线;放射治疗后鼻咽肿瘤残留与鼻咽复发存在密切关系,与远处转移密切相关的因素是N分期。结论:只有应用无复发生存率(FLF)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FDM)为指标,才能明确影响肿瘤复发的因素和转移的因素,这两个指标在评价治疗措施和肿瘤分期研究中均有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腺癌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关系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我院诊治的乳腺癌根治术后经病理确诊首次局部复发且资料相对完整的97例女性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和治疗结果。结果:97例患者中发生远处转移者75例,中位转移时间为15.2个月。单因素分析表明淋巴结转移数目、肿瘤大小和激素受体状况是影响复发后转移中位时间的相关因素。胸壁、腋窝、锁骨上区复发后转移中位时间分别为17.0、16.3和16.0个月,≥2个部位复发者发生转移中位时间为10个月,P=0.033。化疗组和未化疗组复发后发生远处转移间隔分别为16.0和11.9个月,P=0.084。内分泌治疗组和未接受内分泌治疗组复发后发生远处转移间隔分别为24.3和12.7个月,P=0.021。结论:乳腺癌局部复发是远处转移的标志。评价化疗在复发患者治疗中的作用尚需设计更严谨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相似文献   

5.
ATP生物荧光技术在卵巢癌体外药敏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ATP生物荧光肿瘤药敏检测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4例卵巢癌新鲜瘤组织和腹水进行肿瘤细胞分离、原代培养,以ATP生物荧光体外药敏检测技术进行检测。结果ATP生物荧光法测定细胞数量具有相关性好(r=0.9981),量程宽(10-100000个细胞),敏感性高(最小检测10个活细胞)的优点,其检测结果与其他方法相比有较高的相关性。32例卵巢癌病人体外药敏结果表明,其整体预测值为90.6%;其中阳性预测值为94.7%,阴性预测值为84.6%,敏感性90%,特异性91.7%。各种药物体外药敏检测结果与临床资料基本相符。结论 ATP生物荧光肿瘤药敏检测结果与临床疗效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该药敏检测方法对于筛选及临床应用新药,研究和确定新的化疗方案和治疗原则,评估联合用药方案,实现肿瘤病人的个体化化疗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力尔凡配合放射治疗鼻咽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咽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为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因此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和减少远处转移是提高治疗鼻咽癌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子宫颈部术后复发的原因。方法:对143例术后复发的子宫颈癌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术后复发与肿瘤病理和临床治疗的关系。结果:143例术后复发患者中,盆腔复发和远处转移分别占91.6%和23.1%。最常见的复发部位是阴道(72.0%),其次是宫旁(42.0%)。淋巴结转移者与脉管瘤栓、切缘阳性、宫旁或盆腔脏器受侵者盆腔复发分别为66.6%和100.0%、远处转移分别为62.9%和6.3%,而其它患者盆腔复发和远处转移分别7.0%和14.0%。结论:子宫颈癌术后以盆腔内复发,尤其是阴道复发最常见。除淋巴结转移、脉管瘤栓、切缘阳性和宫旁或盆腔脏器受侵外,应重视其它不良因素对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无复发生存率和无转移生存率在肿瘤研究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无复发生存率和无转移生存率在肿瘤研究中的作用洪明晃方积乾在肿瘤(主要是恶性肿瘤)的预后研究和防治措施的评价中,生存率是常用和较好的指标。生存率的观察终点是死亡,但引起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主要是肿瘤的复发和(远处)转移,两者的发病因素和治疗方法是...  相似文献   

9.
MTT方法体外应用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化学治疗在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大部分恶性肿瘤患者最终都会由于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而导致化疗的失败。随着化疗药物的种类和数量日益增多,肿瘤化疗的耐药和个体化用药问题备受关注。肿瘤药敏试验对肿瘤病人的合理用药、个体化治疗以及提高患者的疗效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寻找有效的肿瘤药敏试验方法成为近来研究的热点之一,在一些发达国家药敏试验已经进入多中心临床试验阶段。在众多的药敏试验方法巾,四氮唑盐法(MTT Cell Proliferation Assay,MTT比色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重复性高、无放射污染、有较好的临床符合性等优点,成为目前最常用的体外肿瘤药敏试验方法。本文就MTT体外应用研究现状及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其致死的主要原因是肿瘤局部或区域的复发和远处转移。具有转移潜能的肿瘤细胞在术前或术时已脱离原发灶,以极少的数量转移到淋巴结、骨髓、血液或远处器官中,常规的检测手段却不能发现,称为肿瘤的微转移(micrometastasis)。肿瘤细胞血循环微转移是肿瘤远处器官转移的重要起始步骤。及时诊断肿瘤血循环微转移有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的判断。现就恶性肿瘤血循环微转移检测方法及目前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虞喜豪 《抗癌》2004,(3):42-43
恶性肿瘤的复发,转移是肿瘤治疗中最因难的问题,尤其是肿瘤细胞的全身或重要脏器的远处转移。肿瘤的转移机制复杂,涉及生物学及免疫学的诸多领域。机体微循环状况则是其中重要方面之一。  相似文献   

12.
恶性肿瘤细胞血循环微转移检测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其致死的主要原因是肿瘤局部或区域的复发和远处转移.具有转移潜能的肿瘤细胞在术前或术时已脱离原发灶,以极少的数量转移到淋巴结、骨髓、血液或远处器官中,常规的检测手段却不能发现,称为肿瘤的微转移(micrometastasis).肿瘤细胞血循环微转移是肿瘤远处器官转移的重要起始步骤.及时诊断肿瘤血循环微转移有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的判断.现就恶性肿瘤血循环微转移检测方法及目前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背景与目的:由于肿瘤存在异质性,患同种肿瘤的不同患者对化疗药物具有不同对敏感性,研究显示,近年发展起来的ATP肿瘤体外药敏试验(ATP-TCA)对肿瘤患者对个体化治疗具有较大的指导价值。本研究探讨ATP-肿瘤体外药敏试验(ATP-TCA)应用于卵巢癌化疗的可行性,比较PEOC手术标本对5种化疗药物的体外敏感性。方法:采用ATP-TCA法对24例原发卜皮性卵巢癌患者于术切除的新鲜癌组织进行体外约物敏感性测定,分别检测对紫杉醇(泰素)、顺铂、吉西他滨(健择)、多柔比旱(阿霉素)、拓扑替康5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果:24例上皮性卯巢癌手术标本中,ATP-TCA可评价率95.83%,所测标本对药物的体外敏感率依次为泰素91.30%,吉西他滨86.96%、多柔比星65.22%、拓扑替康47.83%、顺铂21.74%。按ATP-TCA药敏结果进行个体化化疗,近期疗效较好,肿瘤缓解率高。结论:ATP-TCA是一种简便、敏感、标准化的方法,在卵巢癌临床化疗筛选用药方面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人卵巢癌原代培养体外药敏试验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ATP法体外药敏试验预测临床卵巢癌化疗的价值。方法采用ATP法,通过简易机械法制备细胞悬液,测定31例卵巢癌病人肿瘤组织体外原代细胞对6种常用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并与临床疗效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ATP法检测卵巢癌患者药敏试验的可评价率为90.3%,敏感性为90.48%,特异性为85.71%,阳性预测值为95%.阴性预测值为75%,总的预测准确率为89.3%。(2)ATP法敏感可靠、简单快速、易于临床推广。结论ATP法可作为指导临床个体化疗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子宫颈癌辅助化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虽然子宫颈癌的手术和/或放射治疗取得了很大成功,但仍有部分患者特别是局部肿瘤较大、有周围组织播散或远处转移的患者,初治后易出现局部肿瘤未控、复发及转移,因此人们试图通过辅助化疗来提高其近期疗效及延长生存期。以往子宫颈癌的化疗主要用于晚期、复发、转移病例的姑息性治疗。随着粒细……  相似文献   

16.
ATP法癌细胞体外药敏在肝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104例不能切除的晚期肝癌病人通过体外肿瘤细胞培养及药敏试验,行肝动脉灌注化疗,以提高疗效。方法 剖腹肝动脉置泵术中切取肿瘤组织,在体外采用ATP法肿瘤细胞培养及化疗药敏试验,分别用5-FU,MMC,ADM三种单药与联合用药比较有效性,根据结果以二联化疗药物作肝动脉灌注治疗。然后选30例条件相同病例,以传统的5-FU,MMC,ADM三联化疗药物肝动脉灌注治疗,两组均作三个周期的治疗后进行临床比较。结果 单药敏感试验有效率为36%~44%,联合用药有效率为81%,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5%,对照组为56%,在缓解症状,缩小肿瘤,改善肝功能,降低AFP(CEA)等方面,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研究组生存期6mo以上占80%,1a以上44%,对照组生存6mo以上60%,1a以上为30%。结论 ATP法体外肿瘤细胞培养 药敏试验对晚期肝癌化疗有较好的指导作用,能减少化疗药物剂量,减低毒副作用,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7.
软组织肉瘤是一组来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目前的治疗仍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术后约50%的患者可能发生远处血行转移。虽然局部放疗可以减少部分患者术后局部复发,但是化疗是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降低肿瘤局部复发和减少远处转移、提高患者生存率和改善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ATP生物荧光肿瘤体外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是否能真实反映肿瘤的药敏情况以及该方法指导制定化疗方案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ATP生物荧光肿瘤体外药物敏感性检测法 ,检测 4 2例乳腺癌标本对 12种常用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标本的可评价率为 95 % ,乳腺癌对PTX最敏感 ,体外有效率为 93% ,其次为ADM(6 7% )和 5 Fu(6 4 % ) ,体外有效病例中强敏感病例比例最高的为PTX ,达到6 9 % ,其次为ADM(6 1% )和 5 Fu(5 6 % ) ,检测结果与临床疗效相符。ER/PR、PCNA、p5 3、c erbB 2、绝经与否、淋巴结转移与否与药物是否有效无关。结论 ATP生物荧光肿瘤体外药物敏感性检测法敏感性高、稳定性好、简便、快速 ,检测结果真实可信 ,可用于临床制定个体化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软组织肉瘤化疗新药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软组织肉瘤是一组来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目前的治疗仍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术后约50%的患者可能发生远处血行转移。虽然局部放疗可以减少部分患者术后局部复发,但是化疗是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降低肿瘤局部复发和减少远处转移、提高患者生存率和改善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Ⅲ—Ⅳ期NSCLC同期放化疗后寡转移失败规律,思考局部放疗意义。方法 分析2007—2014年229例初治Ⅲ—Ⅳ期NSCLC同期放化疗后寡转移等失败规律。结果299例NSCLC中Ⅲ期治疗失败88例,原发肿瘤复发±远处转移20例(22.7%)、寡转移27例(30.7%),脑转移最多见;Ⅳ期治疗后失败211例,原发肿瘤复发±远处转移11.4%、原转移灶复发10.0%、原转移器官出现新病灶9.0%,寡与非寡转移中原转移灶复发分别为9/94例和12/117例;脑转移发生率最高(38.2%)。结论 Ⅲ期NSCLC寡转移失败近1/3,Ⅳ期仍10%表现为寡转移特征;脑转移是主要失败模式,Ⅳ期NSCLC原发肿瘤根治剂量放疗可降低局部复发失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