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麻疹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与发病年龄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麻疹病例共计90例,采取血清标本,用免疫散射比色法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比较麻疹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异常率与患者年龄的关系。结果麻疹患者的C反应蛋白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增高,异常率在高龄患者中反应较大,低龄患者中次之。结论麻疹患者出现高比例的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且其C反应蛋白水平异常率与发病年龄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杨纯玉  羊志辉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0):1679-1680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的初发病年龄。方法:1500例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男820例,女680例。研究初次确诊为高血压的年龄、家族遗传史、工作性质、食盐程度。结果:1 500名研究对象初次确诊为高血压的平均年龄为(41.57±9.28)岁,集中在36~65岁之间。0~25岁的高血压初发病年龄段男性多于女性(χ~2=7.627;P<0.01)。26~35岁之间的高血压发病人数为100人,占100/1 500=6.7%。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女发病率由36~45岁具有统计学差异(χ~2=2.472;P<0.05)到逐渐趋于相等(χ~2=1.76;P>0.05)。遗传所占比重为58.4%。遗传与高血压的相关系数r=3.14,P为0.008。从工作性质与高血压的初次发病年龄无关(P>0.05)。食盐多的易患高血压,相关系数r=2.34,P=0.017。结论:对于有家族遗传史者,从5岁左右就应该对高血压进行预防。对于无家族遗传史者,应该从35岁左右开始警惕高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帕金森病患者常有幻视的报道。在病史较长、有认知缺损和睡眠障碍的老年患者中幻视的发生更为频繁。抗震颤麻痹药的使用和幻视之间的关系很复杂,但是,在一些帕金森病患者中,大多数治疗帕金森病运动症状的药物可导致幻视和精神失常。“连续统假设”提出,帕金森病患者中药物诱导的的精神症状首先表现为药物诱导的睡眠障碍,紧接着表现为多梦,进一步发展为幻觉和妄想,这一假设受到了挑战。在一些患者中,幻视表示为觉醒状态中插入快速动眼睡眠,改善帕金森病患者快速动眼睡眠的异常情况(例如使用中枢神经兴奋药、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是目前正在尝…  相似文献   

4.
背景:对血管性痴呆治疗试验的解释,由于并存的阿尔茨海默病(AD)病理表现而变得混乱。早发的遗传性疾病伴皮质下梗死和脑白质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ADASIL)提供了一个单纯血管性痴呆的模型,从而使这种混乱不太可能发生。为确保CADASIL作为模型的有效性,表明其导致了相似的认知功能损害就显得尤为重要。方法:对CADASIL患者(n=34,其中14例有卒中史)、表现为腔隙性卒中并具有融合性脑白质缺血的散发性小血管病患者(SVD,n=54)和健康对照者(n=25)进行相同的神经心理学评估。结果:两种疾病的神经心理损害模式相似,以早期执行…  相似文献   

5.
遗传性乳腺癌(HBC)以其自然史和异质性的某些独特方面而值得注意。在患HBC的217个家庭成员中调查了乳腺癌的初诊年龄在家族间的异质性,诊断的平均年龄是44.9岁(标准差±12.5岁)。用家族作为随机效应因素,诊断时年龄变异的单向分析表明,两个家族间有明显差异(P<0.002),并且说明了诊断时年龄变异约18%的原因。患有HBC的家族中的一个亚组,是以乳腺癌的极度早期发病而为特征的。对HBC自然史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不同发病年龄的强迫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认知功能,尝试探讨疾病的分型.方法 纳入强迫症患者140例,采用一般资料、耶鲁布郎强迫量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汉米尔顿焦虑和抑郁量表评定临床特点,以及连线测验、河内塔测验、Rey复杂图、数字倒背、言语流畅性测验评价认知功能.以发病年龄18岁为早晚发的分界线,进行对比.结果 发病年龄小于18岁组患者(n=93)与发病年龄大于18岁组患者(n=47)相比,间断病程、自杀观念多[(x2=4.214)(x2=11.542)],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发病年龄小于18岁组患者连线测验连线时间短,出错的次数少[(81.696±50.172)次,( 109.114±48.070)次;(1.169±2.983)次,(1.405±2.020)次],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不同发病年龄的强迫症可能是不同的疾病亚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VP16对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用两种剂量的V这6处理腹腔接种S-180瘤细胞和抗阿霉素瘤细胞(S-180-R)的BABL/C鼠。0,6,9h分别取腹水,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相对DNA含量。结果 VP16在3.12,6.25μmol剂量时,均可诱导S-180-R细胞凋亡,且V这6导S-18和S180-R两种细胞凋亡差别不明显。结论VP16是S-180-和S-180-R细胞亡的诱导剂。V这  相似文献   

8.
郭战宏  雷蓉 《四川医学》1998,19(2):156-158
对急性心肌梗塞部位和发病年龄的探讨西安军工医院(710077)郭战宏雷蓉我们分析了近年来在我院住院的100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性别构成比,发病年龄分布及梗塞部位构成情况,探讨了其发病年龄与梗塞部位和梗塞面积的关系。资料与方法调阅近7年来(1...  相似文献   

9.
有报道称,伴有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脑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动脉病(CADASIL)的非痴呆患者的脑血管反应性减弱,并且建议将脑血管反应性作为衡量病情进展的有效替代指标。以往的研究未明确指出,脑的自身调节功能是否也受到损害。本试验运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24例非痴呆性CADASIL患者和20例对照者进行脑动态自身调节和CO2反应性研究,结果发现CADASIL组的脑动态自身调节和CO2反应性无损伤。因此,CADASIL疾病早期,脑血管反应性及其自身调节功能均未见异常,或者说TCD并非检测疾病早期血液动力学变化的敏感方法。TCD对于未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抑郁症患者的发病诱因和临床特征及其治疗方案。方法:将397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差异将其分为高龄组57例,中年组296例和低龄组44例。采用病例调查方式回顾性分析各组患者的发病诱因、典型症状及治疗方案,经统计学处理后,评估不同年龄段患者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案。结果:高龄组和中年组患者的发病诱因主要为躯体疾病,而低龄组患者发病诱因多为生活事件,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患者精神症状主要为抑郁、焦虑与睡眠障碍,中年组患者精神症状多为精神病性症状,低龄组患者精神症状常见轻生与易怒,各类型精神症状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用药方案与应用药物种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年龄段抑郁症患者的发病诱因和临床特征各异,但治疗方案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有无家族史雄激素性秃发( AGA)患者发病年龄、脱发类型及脱发程度的异同。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976例有家族史的雄激素性秃发患者和690例无家族史该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有家族史雄激素性秃发患者与无家族史该病患者比较,发病年龄早(P<0.01),男性患者前额型发病频率低(P=0.044),脱发程度严重( P=0.020)。结论雄激素性秃发发病年龄、脱发类型和严重程度与家族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急性炎症、组织损伤、心肌梗死、手术创伤、细菌感染、恶性肿瘤等疾病中其升高和WBC两者是否一致,通过探索疾病时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明显升高患者的血常规检测WBC值,了解疾病时CRP和WBC两者的变化关系来推断其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 采用Beckkman DXC800生化分析仪进行同时检测患者血清中CRP检测值,采用SystemXE-2100血常规分析仪检测WBC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C反应蛋白CRP明显升高(CRP>10 mg/L)180例,而血常规分析仪检测WBC升高(WBC>10×109/L)为90例,占5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性粒细胞增高(>7×109/L)为89例,占49.4%;淋巴细胞增高(>4×109/L)21例,占11.7%;白细胞正常(WBC 4~10×109/L)为81例,占45%;白细胞减低(WBC<4×109/L)为9例,占5%.结论 通过此次研究发现:180例患者血清中CRP明显升高,与C反应蛋白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标志物吻合.而血常规WBC增高50%,WBC正常45%;WBC减低5%;中性粒细增高49.4%;淋巴细胞增高11.7%.可以得出在急性时相反应中CRP更敏感、更广泛.通过血清CRP升高和血常规WBC、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检测结果发现,在患者疾病急性时,CRP优于WBC总数以及其分类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阿霉素对抗阿霉素细胞系S-180-R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用低剂量和主同剂量阿霉素分别处理亲本S-180和扩S-180-R细胞腹腔接种的BABL/C鼠,72h取腹水,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DNA相对含量。结果低剂量阿霉素72h使亲本S-180细胞出现62.5%的凋亡,使抗药S-180-R仅出现13.0%的凋亡细胞,高主一阿霉素72h亲本S-180细胞几乎全部死亡,使S-180-R出现20.0%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非痴呆帕金森病(PD)患者轻度认知障碍与发病年龄和疾病阶段的关系.方法:将120例非痴呆PD患者按年龄分为年轻组(<60岁,65例)和老年组(≥60岁,55例),再按照病程分为年轻早期非痴呆PD组(33例)、年轻晚期非痴呆PD组(32例)、老年早期非痴呆PD组(27例)和老年晚期非痴呆PD组(28例).将60例正常人按年龄分为年轻对照组(34例)和老年对照组(26例).分别采用简明精神量表(MMSE)、Fuld物体记忆测验(FOM)、语言流畅性测验(RVR)、积木测验(BD)和数字广度测验(DS)评定神经心理学功能.结果:①按照年龄分组,年轻正常对照组与年轻早期非痴呆PD组及年轻晚期非痴呆PD组间各神经心理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老年正常对照组与老年早期非痴呆PD组及老年晚期非痴呆PD组间MMSE、FOM、RVR、BD及D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4.972、5.015、5.078、4.891和4.943,P均<0.05).按照疾病阶段分组,年轻早期非痴呆PD组与老年早期非痴呆PD组间各神经心理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轻晚期非痴呆PD组与老年晚期非痴呆PD组间MMSE、FOM、RVR、BD及D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734、2.926、2.972、2.773和2.741,P均<0.05).②检出51例(42.5%)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非痴呆PD(PD-MCI)患者,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非痴呆PD-MCI患者与认知正常的非痴呆PD患者相比年龄更大,起病更晚,运动损害更为严重.结论:非痴呆PD患者存在认知功能的下降.在非痴呆PD患者中筛查出PD-MCI患者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PD-MCI的发生与非痴呆PD患者年龄和疾病阶段有关.  相似文献   

16.
背景:大量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的证据显示,吸烟与帕金森病(PD)的发病风险呈负相关。但是,对于吸烟患者是否比从不吸烟患者的PD发病年龄更大仍存在争议。患者和方法:本试验对512例门诊患者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收集最近24年中吸烟和不吸烟患者的发病年龄、PD确诊年龄和开始使用左旋多巴治疗的年龄,同时对左旋多巴长期治疗的副作用发生率进行评估。在全部患者中,184例患者具有吸烟史,328例无吸烟史,并对有或无PD家族史的亚组进行单独分析。结果:与无PD家族史的患者亚组一样,吸烟组患者的发病年龄与PD确诊时间和左旋多巴治疗开始时间均…  相似文献   

17.
背景:自从证明17号常染色体的tau基因突变是额颞痴呆(FTD)和帕金森综合征的原因以来,FTD综合征就与微管tau蛋白紧密联系起来。然而,在无tau基因突变的FTD病例中,尚不清楚tau基因的遗传变异是否与FTD的进展与波动相关。目的:明确tau和载脂蛋白E(ApoE)的遗传变异是否可以调节和促进FTD的进展。设计与患者:在86例典型FTD患者和50例对照受试者中探讨其tau基因单体型和ApoE基因型的分布情况。结果:FTD患者和对照者之间的tau H1和H2单体型的分布无明显差异,而FTD患者ApoE∈4等位基因的分布高于对照者。FTD患者出现至少1个tau等位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性别、年龄对健康个体天然抗凝蛋白血浆水平的影响,并评估是否需要单独的参考范围。方法 回顾分析2022年1月至2022年5月一龄生命养护中心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抗凝血酶(AT)、蛋白C(PC)和蛋白S(PS)活性,对比不同年龄抗凝蛋白的动态变化以及不同性别抗凝蛋白的差异,探讨天然抗凝蛋白的参考范围。两组数据对比使用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方法,参考范围按照实验室标准委员会C28-A3C的要求进行计算。结果 研究人群包括5 206名健康成年人(2 194名男性,3 012名女性),年龄18~92岁,中位年龄为52岁。男性和女性之间的PC和PS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T在男女之间无统计学意义。男性PC在18~35岁逐渐上升,35~85岁逐渐下降;女性PC在19~70岁逐渐上升,70~92岁逐渐下降;男性PS在18~85岁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女性PS在19~92岁则相对稳定,男性PS整体水平高于女性;男性AT随年龄逐渐下降,女性各年龄段相对稳定。结论对于AT、PC和PS来说,性别和年龄特定的正常参考范围是有必要的,可以更好地鉴别天然抗凝蛋白缺乏的携带者,给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层次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发病中血脂水平的差异性。方法对366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入院后24~48h内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比较不同年龄患者的血脂水平。结果366例急性心肌梗塞中TC≥5.98mmol/L者56例,TG≥1.82mmol/L者96例,TG、TC同时升高或伴有LDL升高或伴有HDL降者56例,TG升高或伴有HDL下降者40例,只有HDL下降者72例。结论60岁以上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TG升高比较明显,同时HDL下降在不同年龄急性心肌梗塞发病中均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现在脑梗死患者的颈部动脉状况及平均发病年龄。方法 对104例经CT或MRI证实的脑梗死患者颈部动脉硬化者进行彩色多普勒探查。结果 104例经CT或MRI证实的脑梗死患者颈部动脉粥样硬化者占71.2%(P〈0.03)。硬化伴有斑块形成者占41.3%。病人平均发病年龄为59.42岁。结论 脑血栓患者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所占比例较大,两者密切相关。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不到60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