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剂量氯胺酮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剖宫产全麻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与瑞芬太尼用于刮宫产全麻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进行比较。[方法]选择ASAI~Ⅱ级,孕37~39周择期剖宫产产妇60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氯胺酮0.5mg/kg,瑞芬太尼0.5μg/kg)和Ⅱ组(瑞芬太尼1μg/kg),每组各30例。记录两组产妇诱导前(Tn)、气管插管前(T1)、插管后即刻(T2)、拔管后即刻(T3)的血压、心率;两组新生儿1、5min的Apgar评分及新生儿娩出时脐动脉血pH、PCO2、PO2;术后随访两组产妇术中知晓发生情况。[结果](1)Ⅰ组产妇诱导后各时点MAP和HR与诱导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与诱导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同时点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2)两组产妇均无术中知晓。(3)两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及娩出时脐动脉血pH、PCO2、PO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复合瑞芬太尼全麻对剖宫产产妇及新生儿安全有效,且较瑞芬太尼全麻能更好地维持产妇的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丙泊酚、瑞芬太尼全麻诱导对剖宫产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I~Ⅱ级,足月妊娠行剖宫产的产妇30例:全麻组(A组,n=15):有椎管内麻醉禁忌的足月妊娠行剖宫产的产妇15例,采用丙泊酚2mg/kg、瑞芬太尼1.0μg/kg、琥珀胆碱2mg/kg全麻诱导;硬膜外麻醉组(B组):随机选择15例常规硬膜外麻...  相似文献   

3.
剖宫产全麻诱导使用瑞芬太尼对新生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对产妇和新生儿瑞芬太尼血药浓度的检测及对新生儿的观察,研究剖宫产全麻时瑞芬太尼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足月妊娠行剖宫产的产妇90例,分成3组:硬膜外麻醉组(EA组)、单纯异丙酚全麻组(P组: 异丙酚2 mg/kg)、瑞芬太尼-异丙酚全麻组(RP组: 瑞芬太尼1.5 μg/kg+异丙酚1.5 mg/kg),每组30例.记录3组母体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新生儿的Apgar评分、脐动脉血气,并检测RP组产妇和新生儿瑞芬太尼血药浓度等指标.结果 RP组新生儿出生即刻、5 min、10 min的Apgar评分分别是9.03±0.73、9.69±0.48、10.00±0.00,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静脉注射1~2 min母体桡动脉及胎儿娩出时胎儿脐静、动脉瑞芬太尼血药浓度分别是(2.22±0.86)、(1.01±0.22)、(0.66±0.33) ng/mL,脐动脉(UA)与脐静脉(UV)瑞芬太尼血药浓度的比值(UA/UV)为0.68±0.23.其他观察指标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能快速透过胎盘屏障,采用1.5 μg/kg的瑞芬太尼来进行麻醉诱导,对新生儿无明显影响,可以安全用于产科全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对剖宫产术产妇全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对硬膜外麻醉有禁忌证的剖宫产产妇40例,将40例产妇随机分入瑞芬太尼组及标准全麻组,每组20例.瑞芬太尼组给予瑞芬太尼1.0 μg/kg、异丙酚1.5 mg/kg麻醉诱导.标准全麻组给予硫喷妥钠4~5 mg/kg,司可林1.5 mg/kg.观察两组麻醉前、插管即刻、切皮即刻、拔管时产妇血流动力学改变,术中知晓情况、苏醒时间及新生儿1 min、5 min及10 min Apgar评分.结果 瑞芬太尼组产妇各时点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时间快,与标准全麻组插管即刻及切皮即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术中知晓发生;两组新生儿1 min、5 min及10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对剖宫产术产妇全麻效果理想,产妇血流动力学稳定,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剖宫产术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对母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剖宫产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36例足月行剖宫产的产妇,ASA Ⅰ或Ⅱ级,随机分成两组:R组(瑞芬太尼1.0-1.5μg/kg,异丙酚1.5 mg/kg)和E组(硬膜外组),每组各18例。观察新生儿的脐动脉血气、Apgar评分和产妇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和术中知晓等指标。结果 2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脐动脉血气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血流动力学变化,R组与基础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与基础值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同时点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R组产妇术后随访无术中知晓。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剖宫产全麻是可行的,能有效维持母体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对新生儿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瑞芬太尼和异丙酚在产科全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蔚  罗东  林雪梅  吕胜  李华凤 《四川医学》2006,27(10):1046-1048
目的应用瑞芬太尼和异丙酚施行产科全麻,观察其对新生儿和母体的影响。方法选择硬膜外麻醉有禁忌证、行剖宫产术患者32例,随机分成Ⅰ、Ⅱ两组,每组各16例。麻醉诱导插管Ⅰ组硫喷妥钠4~7mg/kg+氯胺酮0.5~1mg/kg+司可林1~2mg/kg。Ⅱ组瑞芬太尼1~1.5μg/kg+异丙酚1~1.5mg/kg+司可林1~2mg/kg。麻醉维持1%~2%氨氟醚吸入,0.08%司可林静脉滴注。胎儿娩出后μ组静脉加入芬太尼0.1~0.2mg,必要时间断静脉推注硫喷妥钠;Ⅱ组间断加入瑞芬太尼或/和异丙酚。记录术前胎儿心率、麻醉前、插管后即刻、手术10、20min时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手术时间、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子宫收缩情况,术中失血量、术毕至拔管时间、新生儿出生后1、5、10min Apgar评分,术中知晓。结果Ⅰ组气管插管后HR、SBP、DBP均较术前增高,与术前比(P〈0.01)差异有显著性。增长率分别为HR27%、SBP22%、DBP21%。Ⅰ组气管插管后HR、SBP、DBP较Ⅱ组高,与Ⅱ组比P〈0.01差异有显著性。Ⅰ组术毕到拔管时间较Ⅱ组显著延长(P〈0.01)。其他观察指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剖宫产全麻使用瑞芬太尼和异丙酚具有可行性,尤其是适合严重心血管合并症及重度妊高症患者。剖宫产全麻是否常规使用瑞芬太尼和异丙酚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气管插管全麻对剖宫产术中母婴的安全和可行性。方法对196例血凝异常、血小板〈60万、椎管内麻醉阻滞失败、椎管畸形等(除术前已有胎儿宫内窘迫)的产妇实行气管插管全麻。诱导:氯胺酮0.3~0.5mg/kg、丙泊酚1~1.5mg/kg、司可林1~1.5mg/kg快速诱导插管,胎儿娩出后静脉给予咪达唑仑2~3mg、芬太尼0.1mg、维库溴胺4mg,根据生命体征吸入〈1%的异氟烷维持。分别记录诱导前、中、后产妇BP、P、ECG、SPO2,观察胎儿娩出1、5、10min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麻醉诱导时BP略有下降,插管时略有升高、P有升高、SPO2无明显变化,所有胎儿于5min内娩出,Apgar评分〉8分。全麻对母婴无明显影响,胎儿娩出无明显呼吸抑制,且产妇术毕5~10min完全清醒拔管。结论气管插管全麻对剖宫产的母婴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身麻醉用于剖宫产术对母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剖宫产术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选择38例足月行剖宫产的产妇,ASAI-Ⅱ级,随机分成两组:A组(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身麻醉)和B组(腰硬联合麻醉),每组各20例。观察新生儿的脐动脉血气、Apgar评分和产妇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两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脐动脉血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产妇术中MAP和HR与基础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产妇术中MAP和HR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在切皮时和胎儿娩出时MAP和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麻用于剖宫产术是可行的,能有效维持母体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对新生儿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全麻诱导方法对重度子痫前期产妇的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取拟全麻行剖宫产手术重度子痫前期产妇40例,分为靶控组和单次组,每组20例。全麻开始时,靶控组采用March模式靶控输注丙泊酚,血浆浓度为5μg/mL;同时采用Minto模式靶控输注瑞芬太尼,血浆浓度为4 ng/mL;单次组采用单次注射丙泊酚1.5 mg/kg和瑞芬太尼0.5μg/kg。诱导开始1 min后静脉注射琥珀胆碱1.5 mg/kg,2 min后进行气管插管,手术与气管插管同时开始。分别记录入室后、气管插管前、气管插管后和新生儿取出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等指标;两组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诱导用量;新生儿断脐即刻脐静脉血pH值;新生儿1、5、10 min的Apgar评分等指标。结果两组产妇组内比较气管插管前SBP、DBP值均显著低于其他时点;组间比较单次组气管插管前SBP值低于靶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丙泊酚两组数据相仿,瑞芬太尼单次组剂量低于靶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新生儿出生时即刻脐静脉血pH值均大于7.20。两组共4例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为7分,此4例新生儿5、10 min Apgar评分均≥8分;另单次组1例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为6分,于5、10 min Apgar评分均为8分。结论靶控输注全麻诱导对重度子痫前期产妇血压的影响小于单次注射;两种方法均无明显新生儿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在妊高征产妇全麻诱导时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60例妊高征产妇,随机分为2组:A组瑞芬太尼组、B组对照组,各30例.观察并记录2组产妇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T1)、插管/切皮时(T2)、胎儿取出时(T3)的BP、HR的变化,是否有术中知晓情况,胎儿娩出时间(从切皮开始到胎儿取出)和新生儿1 min、5 min、时的APgar评分.结果 两组产妇在T1时BP、HR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术中均无知晓.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用于妊高征产妇剖宫产全麻诱导时产妇的血流动力学相对平稳,对新生儿呼吸影响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全身麻醉下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足月单胎剖宫产术不适宜常规椎管内麻醉的孕妇151例,分为观察组(n=76)和对照组(n=75),观察组给予异丙酚1.5 mg.kg-1、瑞芬太尼1.0μg.kg-1、阿曲库胺0.8 mg.kg-1,缓慢静脉推注,术中以瑞芬太尼和丙泊酚靶控泵入维持;对照组给予丙泊酚1.5 mg.kg-1、芬太尼1.0~2.0μg.kg-1、阿曲库胺0.8 mg.kg-1,缓慢静脉推注,术中以丙泊酚靶控泵入和间断静脉推注芬太尼维持;2组均面罩给氧3 min后气管插管,比较2组产妇术中心率和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及2组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诱导时、诱导后3 min、胎儿娩出时、胎儿娩出后5 min产妇MAP与术前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胎儿娩出时、胎儿娩出后5 min产妇MAP低于术前(P<0.05)。观察组诱导时、胎儿娩出时产妇心率较术前加快(P<0.05),诱导后3 min、胎儿娩出后5 min产妇心率与术前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诱导时、胎儿娩出时、胎儿娩出后5 min产妇心率较术前加快(P<0.05)。对照组在胎儿娩出时和胎儿娩出后5 min产妇的MAP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在诱导时、胎儿娩出时和胎儿娩出后5 min,产妇的心率明显快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5 min时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存在椎管内麻醉禁忌证的产妇,应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实施全身麻醉,对产妇的循环功能影响较小,同时对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喉罩通气全身麻醉、硬脊膜外腔阻滞和蛛网膜下腔阻滞3种麻醉方式对新生儿及产妇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剖宫产术的产妇90名,随机分为全身麻醉、硬脊膜外腔阻滞和蛛网膜下腔阻滞组。全身麻醉组产妇依次静脉注射维库溴铵2mg、氯胺酮30~40mg、丙泊酚1.0mg/kg、琥珀胆碱1.5mg/kg麻醉诱导后插入喉罩,吸入体积分数为0.010~0.015的七氟烷维持麻醉。胎儿娩出后适当给予产妇芬太尼、咪达唑仑和曲马多。3组均于胎儿娩出即刻抽取胎儿脐动脉血行血气分析,并记录新生儿出生1和5min时的Apgar评分以及出生后1、2、3和5d时的神经行为评分(分别记录为NBNA1、2、3、5)。记录术后1和24h时产妇的疼痛数字分级评分(分别记录为NRS1、24),术中知晓、恶心呕吐发生率,以及术后肠道恢复通气时间和开始哺乳时间。结果 3组间新生儿出生1和5min Apgar评分及NBNA1、2、3、5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脐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3组的NRS1均<3分,全身麻醉组显著低于硬脊膜外腔阻滞组和蛛网膜下腔阻滞组(P值均<0.01),3组间肠道恢复通气时间和开始哺乳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喉罩用于全身麻醉剖宫产对母婴是安全的,对产妇术后恢复也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3.
曹蓉  程斌  伍孟军  欧英余 《四川医学》2012,33(7):1115-1118
目的应用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对几种全麻诱导用药方案下产妇的麻醉深度进行监测,并且同时观察对产妇术中循环和新生儿评分的影响,术中知晓发生情况,以期为优化麻醉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拟在全麻下行择期剖宫产术足月孕妇60例,随机分为大剂量瑞芬(Ⅰ)组、小剂量瑞芬(Ⅱ)组和氯胺酮(Ⅲ)组3组。分别记录入室后、切皮前、胎儿娩出时、娩出后5min等时点的AAI、血压、心率;记录新生儿1、5、10min Apgar评分,术后1d对术中事件显性记忆。结果 AAI值在胎儿娩出时、娩出后5min两个时点3组间有差异,相邻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在胎儿娩出时血压显著高于麻醉前,且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Ⅲ>Ⅱ>Ⅰ组;1min Apgar评分,3组新生儿轻度窒息(7~9分)的发生率差异统计学意义,Ⅰ组新生儿轻度窒息的发生率最高P<0.05;Ⅲ组有1例术中知晓。结论第Ⅱ组方案能达到所需的麻醉深度,结合对新生儿评分的影响最小、循环的稳定情况居中,是最佳的用药组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测定丙泊酚在剖宫产手术中单次静注后产妇静脉血和新生儿脐血中的药物浓度,观察丙泊酚对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择期剖宫产的足月产妇,随机分为丙泊酚组和对照组,均采取硬膜外麻醉,丙泊酚组于切皮前单次静注1.5 mg/kg丙泊酚。于新生儿娩出、脐带结扎后分别抽取母体外周静脉血和脐静脉血,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检测法,分别测定母体外周静脉血(MV)和新生儿脐静脉血(UV)中丙泊酚的血药浓度。结果丙泊酚组在母体静脉血中药物浓度为(2.032±1.340)μg/mL,脐静脉血中药物浓度(0.701±0.583)μg/mL。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丙泊酚组UV血药浓度远低于MV血药浓度(P<0.01),UV血药浓度与Apgar评分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丙泊酚1.5 mg/kg单次静注用于剖宫产手术对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麻在婴儿唇裂修复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3~9个月择期行唇裂修复术婴儿,随机分为瑞芬太尼-丙泊酚组(R-P组,n=30)和羟丁酸钠-氯胺酮组(γ-K组, n=30)。麻醉诱导时,R-P组给予瑞芬太尼1μg/kg,丙泊酚2mg/kg,氯化琥珀胆碱1mg/kg;γ-K组给予羟丁酸钠80mg/kg/,氯胺酮1~2mg/kg,氯化琥珀胆碱1mg/kg。两组患儿均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R-P组持续输注瑞芬太尼0.05~0.1μg/(kg·min)、丙泊酚4~6mg/(kg·h),γ-K组间断注射氯胺酮1~2mg/kg,必要时追加羟丁酸钠,维持麻醉深度。记录术中呼吸、平均动脉压、心率变化,术后苏醒情况及并发症。结果R P组诱导后及术中平均动脉压、心率显著低于γ-K组(P<0.05),术后拔管、出室均比γ-K组快(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显著少于γ-K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婴儿全麻下唇裂修复术可使患儿血压、心率维持在稳定的低水平状态,术后苏醒快而完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依托咪酯与丙泊酚对全身麻醉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意识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70例全身麻醉下行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2组,即丙泊酚组(35例):诱导剂量2 mg/kg,依托咪酯组(35例):诱导量0.3 mg/kg。记录所有产妇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1 min(T1)、2 min(T2)及5 min(T3)时的心率(HR)、收缩压(SAP)、舒张压(DAP)、平均动脉压(MAP)以及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并分析术前、术后(前10 min,1次/min,之后1次/5 min)、切皮、子宫切开、胎儿娩出、子宫缝合、皮肤缝合、睁眼和拔管时的脑电双频指数(BIS)等数据。结果  两组产妇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及T3时,依托咪酯组的SAP、DAP及MAP均高于丙泊酚组(P <0.05)。麻醉诱导后1~8 min以及切皮时、切子宫时、胎儿娩出时及气管拔管时,依托咪酯组的BIS值均低于丙泊酚组(P <0.05)。两组产妇手术时间、脐静脉血气值、新生儿APGAR评分、术后血流动力学、止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依托咪酯组产妇复苏时间短于丙泊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6)。结论  依托咪酯较丙泊酚诱导全身麻醉对剖宫产产妇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更小,安全性高,更适合剖宫产手术的全麻诱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喉罩麻醉与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麻醉在小儿眼科手术中的比较,探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喉罩麻醉方法在小儿眼科手术中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该院66例择期眼科手术患儿,年龄1~8岁,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二组:瑞芬太尼组(A组)和氯胺酮组(B组)。A组患儿缓慢静脉注射丙泊酚3 mg/kg和瑞芬太尼2μg/kg,待患儿体动消失、下颌松弛后置入喉罩,给予机械通气,以瑞芬太尼0.25~0.3μg/(kg·min)和丙泊酚8~10mg/(kg·min)静滴维持。B组肌肉注射氯胺酮6~8mg/kg和静脉注射丙泊酚2~3 mg/kg,保留患儿自主呼吸,面罩吸氧2L/min,以丙泊酚8~10μg/(kg·min)静滴维持,根据手术需要间断静脉注射氯胺酮0.5~1mg/kg。记录并分析二组患儿麻醉前(T1),麻醉后5min(T2),手术开始时(T3),手术开始后10min(T4)以及手术结束时(T5)患儿的HR、MAP、SpO2、手术时间、患儿Aldrete评分达9分时间、麻醉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和围术期不良反应。结果 ①A组患儿在手术过程中HR和MAP的波动变化显著优于B组患儿(P〈0.05);②二组患儿在手术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A组患儿在Aldrete评分达9分时间、离开PACU时间明显优于B组患儿(P〈0.05);在术后躁动、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上,A组患儿显著低于B组患儿(P〈0.05)。结论小儿眼科手术中使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喉罩麻醉较使用氯胺酮麻醉效果好,可控性强,术后苏醒快,不良反应少,能够保证患儿围术期安全,是小儿眼科手术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芬太尼与瑞芬太尼诱导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全麻后苏醒期躁动(RS)的影响。方法:选择ASAI或Ⅱ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芬太尼组(F组)各30例。诱导药物为:R组瑞芬太尼1tLg/kg、咪达唑仑3mg、丙泊酚2mg/kg、罗库溴铵0.6mg/kg;F组除芬太尼3.0μg/kg代替瑞芬太尼外,其他用药同R组。麻醉维持为瑞芬太尼0.2μg·kg-1·min-1,丙?白酚2mg kg-1·h-1,微量泵恒速输入;持续吸入1%-2%七氟烷。观察2组拔管前、拔管时和拔管后10min的Rs评分以及麻醉后复苏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R组拔管前、拔管时和拔管后10minRs评分均明显高于F组(P〈0.01),2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小剂量芬太尼诱导可有效减少瑞芬太尼麻醉后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