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对兔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血浆中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的变化及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日本大耳兔54只,随机选取18只为正常对照组(A组),余36只造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B组)、冲击波治疗组(c组)各18只,c组给药后第二周行兔股骨头冲击波干预,A组、B组不干预。各组于第4、6、8周随机选取6只兔耳动脉采血后处死,ELISA法测血OPG含量。留取股骨头标本,HE染色法观察股骨头病理组织学变化,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股骨头中OPG阳性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4周时B组与C组血浆中OPG含量无差别(P〉0.05)但均较A组降低(P〈0.05);6周、8周时血浆中OPG含量B组较A组、C组降低(P〈0.05),A组、c组间无差别(P〉0.05)。股骨头中OPG阳性表达:4、6、8周时B组较A组、c组低(P〈0.05),A组、c组间无差别(P〉0.05)。结论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冲击波干预后,血浆中OPG含量增高,局部坏死区OPG表达增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兔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干预后,血浆中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血栓调节蛋白(TM)及骨保护素(OPG)的表达。方法:选取健康成年雄性日本大耳兔50只,激素造模后随机处死2只验证造模成功,其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对照组(A组)24只和冲击波治疗组(B组)24只。干预前,两组随机选取8只兔耳动脉采血测血浆GMP-140、TM、OPG含量;ESWT干预第2、4、8周时A、B组各随机选取8只兔,耳动脉采血后处死,测血浆GMP-140、TM、OPG含量;留取股骨头标本行HE染色观察大体病理变化,免疫组化观察股骨头中OPG阳性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ESWT干预2、4、8周后,B组血浆中的GMP-140、TM含量较A组均降低(P0.05);ESWT干预4周、8周时B组血浆中OPG含量较A组均升高(P0.05)。ESWT干预2、4、8周时B组股骨头中的OPG阳性表达较A组均升高(P0.05)。结论: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ESWT干预可使血浆中OPG含量增高,GMP-140、TM含量降低,局部坏死区OPG表达增强。  相似文献   

3.
茶黄素抑制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茶黄素防治股骨头坏死的可行性和机制。方法将成年中国本兔36只,分为模型组(A组)、茶黄素组(B组)和对照组(C组),A、B组应用贺氏造模法建立股骨头坏死模型,0、1、3、6周后测量血脂,6周后放射学、光镜、电镜观察股骨头病理结构变化。结果A组的血清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显著高于B、C组,B组高密度脂蛋白(HDL)高于A、C组(P〈0.01)。镜下见A组骨小梁变细断裂,面积分数显著低于B、C组,空骨陷窝百分比高于B、C组(P〈0.01)。影象学显示A组股骨头坏死率高于B、C组,扫描电镜下A组股骨头表面破坏严重;B、C组间上述指标(除高密度脂蛋白外)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茶黄素可减轻激素所致的脂肪代谢紊乱,从而起到预防治疗激素诱导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冲击波联合蒙医温针对家兔股骨头坏死的影响及其相关作用机理。方法选取60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兔激素型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模型。将造模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B组)、冲击波治疗组(C组)、蒙医温针治疗组(D组)及冲击波联合蒙医温针治疗组(E组)。在第10周将兔用空气栓塞处死,观察指标。结果造模组中C、E组血管数和成骨细胞数显著高于D组,空骨陷窝率则相反;造模组中D、E组股骨头动静脉血管损伤阳性率测定、股骨头微血栓数显著低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冲击波联合蒙医温针对家兔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有较好疗效,其作用机理可能与冲击波可改善微循环、刺激成骨细胞活动,温针疗法可血流速度加快,改善股骨头缺血状态等有关。  相似文献   

5.
普伐他汀对激素性坏死股骨头内Cbfa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普伐他汀对激素性坏死股骨头内Cbfal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54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模型组(B组)和普伐他汀治疗组(C组),每组18只.B、C两组应用大肠杆菌内毒素及甲强龙造成股骨头坏死模型,C组于造模后4周开始用普伐他汀灌胃,A、B两组以等量蒸馏水灌胃.分别于喂药后第4、8、12周分批取兔股骨头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股骨头内Cbfal mRNA的表达.结果 B、C两组各时相点Cbfal mRNA的表达水平均低于A组,但C组喂药后第8、12周的表达量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普伐他汀可促进激素性坏死股骨头内Cbfal mRNA的表达,有可能成为临床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 1,AT1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模型兔内皮细胞分泌功能及斑块组织中NF-κB含量的影响,初步探讨缬沙坦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方法36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普通饲料组(A组),高胆固醇饲料组(B组),高胆固醇+缬沙坦组(C组),高胆固醇+氨氯地平组(D组),测量血脂、血压、内皮素-1(endothelin-1,ET-1)、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以及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水平,测量斑块组织NF-κB/P65亚单位含量、血管壁AT1受体含量及斑块面积和内膜厚度。结果血脂水平A组低于B、C、D组(均P〈0.05),B、C、D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前血压4组间无差异,实验结束时C、D组低于A、B组;斑块与内膜面积比值及内膜中膜厚度比值依次为B、D组〉C组〉A组(P〈0.05);血清ET-1水平、斑块组织NF-κB/P65亚单位含量、血管壁AT1受体含量B、D组〉C组〉A组(P〈0.05),而血清NO水平A组〉C组〉B、D组(P〈0.05),AngⅡ水平C组〉B、D组〉A组(P〈0.05)。结论缬沙坦能改善As模型兔的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并能抑制斑块组织核转录因子NF-κB的激活,从而发挥抗As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辛伐他汀预防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预防糖皮质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可行性和机制.方法将36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激素加辛伐他汀组(C组),每组12只.8周后检测血清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一氧化氮(NO)含量,并对股骨头组织行HE及脂肪染色.结果①B组的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其他2组,而NO含量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②B组股骨头骨小梁空骨陷窝百分比显著高于另外2组,骨小梁面积分数均显著低于另外2组(P<0.05).③B组骨髓腔中脂肪组织增多,脂肪细胞直径和面积显著大于A、C组.④A、C组间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减轻激素所致的脂肪代谢紊乱和骨质疏松,提高血清中NO含量,从而起预防糖皮质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内皮功能的变化及瑞舒伐他汀不同给药时间对内皮功能影响。方法将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三组:A组:缺血再灌注组(对照组);B组:瑞舒伐他汀预处理组(药物预处理组);C组:瑞舒伐他汀后处理组(药物后处理组)。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心电图显示ST段明显弓背向上抬高(≥0.2mV)表示结扎左前降支(LAD)成功;40min后剪断结扎线,心电图段ST回落1/2以上,标志再灌注成功。分别在缺血前、缺血40min、再灌注60min和再灌注120min4个时相点留取血标本,检测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内皮素-1(endothe1in-1,ET-1)。结果①B组与A组相比较,在缺血40min、再灌注60min及再灌注120min时,血清NO含量均显著高于A组(P〈0.05),血浆ET-1含量均显著低于A组(P〈0.05);②C组与A组相比较,再灌注60min及再灌注120min时,血清NO均显著高于A组(P〈0.05),血浆ET-1均显著低于A组(P〈0.05);③C组与B组相比较,缺血40min时,血清NO显著低于C组(P〈0.05),血浆ET-1显著高于C组(P〈0.05),其它3个时相点NO、ET-1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以通过升高血清中NO,降低血浆中ET-1,从而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的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激素联合内毒素脂多糖建立兔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模型。方法:将40只4月龄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2组,每组20只,A组为对照组,B组为造模组。第1周B组开始造模,采用大剂量激素肌肉注射联合内毒素脂多糖(Lps)静脉注射诱导动物模型;A组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分别于第2,4,6,8,10周将A、B两组各处死4只动物,取双侧股骨头标本行HE染色,测定骨髓腔内脂肪细胞面积百分比、空骨陷凹率、骨小梁面积百分比。结果:1)大剂量激素联合LPS引起B组动物股骨头内脂肪细胞肥大,第4周后脂肪细胞面积百分比大于A组(P0.05),第6周后B组空骨陷凹率大于A组(P0.05),第8周后B组可见骨小梁面积百分比小于A组(P0.05)。结论:大剂量激素联合脂多糖可以很好的复制股骨头坏死模型。  相似文献   

10.
兔股骨头缺血坏死模型的建立研究及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为研究股骨头坏死治疗建立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采用健康的成年新西兰兔24只,随机分为3组,A组:注射马血清及地塞米松(n=10);B组:用液氮将股骨头冷冻坏死(n=10);C组:正常对照组(n=4).术后定期行X线检查,并取股骨头行组织切片,通过计算空骨陷窝率比较股骨头坏死情况.结果:光镜下A,B两组均股骨头均出现缺血性坏死表现,空骨陷窝率比C组均有升高(P〈0.05,P〈0.01),A组8wk时的模型复制成功率小于55%;B组8wk后的成功率大于95%.结论:通过异种血清加激素或液氮冷冻股骨头均可建立兔的股骨头缺血坏死动物模型,但异种血清加激素的方法并非一定能引起股骨头坏死;通过液氮冷冻方法建立的兔股骨头缺血坏死模型方法简便、坏死明显,可作为研究股骨头缺血坏死治疗的理想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检测骨髓来源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与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移植到股骨头缺血坏死部位促进坏死区局部成骨和成血管能力.方法 使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兔BMSCs、EPCs并鉴定.共培养细胞进行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以确定EPCs与BMSCs最佳比例.培养的细胞分成3组植入兔股骨头坏死模型:A组(单独移植BMSCs)、B组(单独移植EPCs)、C组(最佳比例联合移植BMSCs与EPCs),于术后4周对兔股骨头坏死模型进行成骨及成血管指标检测.结果 EPCs与BMSCs的最佳共培养比例为1∶1.与A组及B组相比,C组有着更高的BMP-2蛋白表达和更多的新生血管形成(P<0.05).组织学检测显示:A组可见类骨质结构;B组可见血管结构,但类骨质生成较少;C组可见类骨质结构,并且可见密集的血管结构.结论 以1∶1比例联合移植EPCs和BMSCs到股骨头坏死部位具有很强的成骨以及成血管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羟乙基淀粉对兔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髓过氧化物酶(MPO)、内皮素-1(ET-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3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乳酸林格氏液组(A组)、白蛋白组(B组)、羟乙基淀粉组(C组),每组12只。 A、B、C组于再灌注前15 min分别经颈内静脉缓慢注入6.0 ml/kg乳酸林格氏液、5%人体白蛋白6.0 ml、6%羟乙基淀粉6.0 ml,观察期间经耳静脉输注复方乳酸钠10 ml/(kg· h),于缺血前、缺血30 min,再灌注60 min、180 min 4个时点采血,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 LDH)、肌酸磷酸激酶( CPK)、白细胞介素-8( IL-8)和ET-1的浓度。再灌注180 min时处死大白兔测心肌梗死面积及 MPO活性。结果3组血清LDH、CPK、IL-8和ET-1水平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但C组增高的程度明显低于A、B两组(P<0.05);3组缺血区MPO活性均较非缺血区明显升高,升高程度A组>B组>C组(P<0.05);C组的心肌梗死面积显著小于A、B两组,B组梗死面积小于A组(P均<0.05)。结论羟乙基淀粉可能通过抑制IL-8及ET-1的生成和释放,而降低缺血区MPO活性,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义福  刘建  孟国林  袁志  吕荣  袁鹏 《医学争鸣》2006,27(8):737-740
目的:探索激素性股骨头坏死(NFH)病程中肝脂肪酶(HL)的变化及其意义. 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40只随机分为4组,A组: 空白对照;B组: 地塞米松;C组: 地塞米松 丙酸睾酮;D组: 丙酸睾酮.分别在给药的第0, 1, 3, 5 wk采血行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H),高密度脂蛋白(HDL)以及HL活性的检测. 并于实验的第5, 8 wk分批处死实验对象,取股骨头标本行骨坏死指标的检测. 结果: B, C 组TG, TCH, HDL较A,D组明显升高,B组的HL活性下降,C组的HL活性较B组明显升高,D组较正常组高. B组第8 wk镜下可见股骨头内脂肪细胞增多,骨细胞坏死空骨陷窝形成明显;但第5 wk时改变轻微. C组也存在类似改变,但病变程度较轻. 结论: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病程中存在高脂血症、HL活性下降,给予HL活性增强剂可以改善血脂紊乱状态,并可以改善骨坏死的程度,延缓其进程.  相似文献   

14.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股骨头微血管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通过观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股骨头微血管的变化,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机制。方法 将20只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只。A组:模型组,注射马血清及醋酸泼尼松龙造模;B组:正常对照组,采用墨汁灌注及病理组织切片对股骨头的微循环结构及组织细胞的病理变化进行观察。结果 墨汁灌注结果显示:模型组股骨头血管显著减少,灌注不全面,血管出现明显栓塞。病理组织切片HE染色显示:骨细胞核固缩,部分血管栓塞,骨髓腔内造血组织明显减少。结论 大剂量激素引起的微血管内皮损伤,血管栓塞,可能是造成股骨头坏死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浆及肺组织中ET-1在放射性肺损伤中的改变及益气活血中药对其治疗作用。方法96只Wistar种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照射加中药组(A组)30只、照射加氨溴索组(B组)30只、单纯照射组(C组)30只、正常对照组(D组)6只。用直线加速器对前三组大鼠右肺进行分次照射(5Gy/次,1次/周,累积剂量为30Gy),于照射开始后第4、6、8周3个时间点分别处死三组大鼠各6只.采血测定ET-1浓度,肺组织测定ET-1免疫组化。结果照射后肺组织炎症和肺水肿进行性加重;C组照射后5,15,30,60d血清及肺组织ET-1水平进行性升高,A组、B组各时相值表达相似,均明显低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ET-1水平的变化能反映放射性肺损伤的严重程度,益气活血中药能抑制肺组织ET-1的表达,降低血浆ET-1水平,可能是益气活血中药治疗放射性肺损伤的一个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鱼腥草素钠对心室重构大鼠模型心肌信号转导通路和内皮素-1(ET-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完全结扎腹主动脉制备压力超负荷性大鼠心室重构模型。造模3d后存活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鱼腥草素钠小、大剂量组(50、100mg/kg)和卡托普利组(40mg/kg),同时设假手术组。各组动物每天灌胃给药或饮用水1次,连续4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左室心肌组织中蛋白激酶C(PKC)和p38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p38MAPK)表达量;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反应测定左室心肌组织中ET-1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中ET-1 mRNA基因表达量明显提高,PKC和p38MAPK蛋白表达量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大剂量鱼腥草素钠(100mg/kg)和卡托普利具有降低ET-1mRNA表达的趋势(0.05〈P〈0.1),鱼腥草素钠和卡托普利明显减少心肌PKC和p38MAPK表达(P〈0.05)。结论:鱼腥草索钠抗心室重构可能与抑制ET-1 mRNA的表达,调节PKC和p3SMAPK等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测兔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的动态变化,探讨川芎嗪注射液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日本大耳白兔30只,随机均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缺血再灌注+川芎嗪注射液组(LZ组)。复制在体兔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在缺血前、缺血1 h、再灌注1 h、3 h和5 h分别经颈总动脉抽血检测ET-1和NO含量;实验结束时取肾组织检测ET-1和NO含量。结果:IR组和LZ组血浆ET-1含量均随缺血和再灌注时间的延长呈阶梯性逐渐升高(均P〈0.01),而LZ组缺血和再灌注各时点均显著低于IR组(均P〈0.01);IR组缺血和再灌注各时点血浆NO含量均明显低于S组(均P〈0.01),LZ组缺血和再灌注各时点均显著高于IR组(均P〈0.01)。与S组相比,IR组肾组织ET-1含量明显升高,NO含量显著降低(均P〈0.01);LZ组ET-1含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NO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IR组相比,LZ组肾组织ET-1含量显著降低,NO含量明显升高(均P〈0.01)。结论:川芎嗪能抑制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肾组织过度产生ET-1,并能使NO分泌增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比较激素法与液氮法在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的应用。方法 30只兔随机分为3组,A组为单纯激素注射组,兔子每周2次臀肌注射醋酸泼尼松龙,每次8 mg/kg,连续6周;B组为用液氮将股骨头冷冻坏死;C组为空白对照组。对一般形态学、影像学MRI、组织病理学等进行观测。结果 A、B两组股骨头均出现缺血性坏死表现,空骨陷窝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并且3周时A组空骨陷窝率明显低于B组(P<0.01),6周时A组与B组空骨陷窝率无明显差异(P>0.05)。A组兔全身药物反应明显,骨坏死修复晚且能力差,且骨陷窝空虚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P<0.01)。B组兔造模所需时间短,骨修复反应大,随着实验观察时间延长,骨坏死程度是进行性减轻(P<0.01)。结论通过单纯激素或液氮冷冻股骨头均可建立兔非创伤性缺血性坏死动物模型,前者较适合于病因、病理方面或者综合性研究;后者更适合于标准化治疗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在失血性休克兔休克复苏过程中作为输血指标与传统输血指标的比较。方法选择新西兰纯系家兔24只,随机分为3组,A、B两组为观察组,C组为对照组,每组8只。A、B、C三组分别以ScvO2≤70%、ScvO2≤75%、血红蛋白(Hh)≤8g/dL为输血指征。从股动脉放血,10min内使MAP降到约(40±5)mmHg,并维持血压60min,建立失血性休克兔的动物模型。然后开始复苏,用胶体液和晶体液基本按1:2的比例输注,输注速度约为(10—15)mL/(kg·h),根据血压、心率适当调节,并按照每组的不同要求进行输血。监测基础值、休克时、休克治疗30、60、120、180min各个时间点的各项指标以及失血量、输血量、输晶体液、胶体液量等。结果A组在休克治疗观察后期血压、pH、BE、HCO3-、O2ER等明显与其他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与C组同时间点各组监测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输血量C组最多,与其他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A、B两组输胶体液、晶体液量明显多于C组(P〈0.05),各组失血量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ScvO:用于失血性休克兔复苏监测可能比血红蛋白值更敏感和精确,能达到同样的休克复苏效果,并且能减少输血,节约血资源。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转染重组BMP7腺病毒(Ad-BMP7)后,兔髓核细胞BMP7和Ⅱ型胶原的表达情况。方法⑴取20只新西兰大白兔,15只作为实验组,5只作为实验对照组。实验组椎间盘注射Ad-BMP7,实验对照组注射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腺病毒(Ad-GFP),另设空白对照组。⑵分别于注射后1、2、4周各处死5只实验组兔子,注射后1周处死全部实验对照组兔子。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BMP7的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Ⅱ型胶原的表达情况。结果⑴实验组的髓核细胞显示了BMP7染色阳性结果,1、2、4周组阳性染色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⑵实验组的髓核组织间质Ⅱ型胶原呈阳性染色,1、2、4周的灰度值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SNK两两比较,第1周与第2、第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第4周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BMP7转染兔髓核细胞后,能获得长期表达,并能促进Ⅱ型胶原合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