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糖尿病失眠症病因病机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是一组复合病因所致的代谢综合征,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患者由于慢性高血糖导致脑动脉硬化、微循环障碍、脑组织供血不足、神经元和神经纤维损伤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增高等复杂的病理生理原因,极易引起失眠,并致血糖难以控制。我们知道,西医治疗糖尿病并失眠症大多采用一些镇静、催眠剂等,长期应用此类药物容易出现成瘾性,且药物剂量越用越大,不可避免出现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2.
3.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简称DN)是糖尿病代谢异常引起的肾小球硬化症,为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合并症之一[1]。DN主要病理变化是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和以肾小球系膜区为主的细胞外基质积累导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DM)心、脑、肾三大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成人慢性肾衰竭病因中最重要的单一因素。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统计资料显示,糖尿病肾病(DN)病人占DM总人数的67%以上,欧美发达国家慢性肾功能衰竭(CRF)透析病人中DN为病因的占43%左右。据北京、天津的糖尿病协作组织统计,男女糖尿病患者的尿蛋白阳性率分别达54.2%和55.2%,比西方国家高。一旦糖尿病性肾病出现持续性蛋白尿,病情即呈现进行性发展,平均7年即可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SRD)。而DM患者死于DN肾功能衰竭者为非DM患者的17倍。DM的并发症处理起来相当棘手,对于已经发展至临床期糖尿病肾病(CDN)的患者,现代医学尚缺乏行之有效的治本之策,而中医药对于DN的治疗有一定的优势,对于其病因病机亦有独特的认识。本文试图从传统及现代两方面入手,进一步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肾病中医病因病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政男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9):6-7
本文的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糖尿病肾病中医病名的认识,中医有消渴、脾瘅、消肾等症的记载,近年来同统称为消渴病肾病。第二部分,指出糖尿病肾病病性为本虚标实证,它由燥热伤津耗气发展到阴阳两虚。第三部分,指出脾肾亏虚是糖尿病肾病发病之本。糖尿病病变的脏腑主要与肺、脾、肾相关,尤其以脾肾更为重要;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脾胃受损,容易导致糖尿病肾病。第四部分,指出痰瘀互结贯穿糖尿病肾病整个发展过程。痰湿与瘀血可以互为因果,相互影响,若治疗不当病情会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6.
探讨糖尿病(消渴)中医病因病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中医学将糖尿病归为消渴,消渴的病机亦统为津液耗伤,其成因为饮酒、房劳、肥甘厚味。消渴发病多为壮年,此期肾气已衰,肾之阴阳渐渐失调,故认为所有导致肾之阴阳失调的因素均为可为其病因。肥甘厚味也是在这一因素的基础上发生的,伴随久食的过程,才有可能诱发消渴。饮酒是促进其加速发病的因素。通过文献分析认为多饮为肺津不足,多食为胃阴不足,这应为消渴的发生阶段,多尿是为肾精不足,阴阳失调,且伴水谷精微尽随尿排出而现消瘦诸症,此消渴形成阶段,并发症的出现是即病之后,不能有效地养护造成久病入络而产生的。因此,消渴的预防当以保精养津为其根本要义,尤其在中年时期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7.
8.
9.
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并发症之一,最终可导致肾衰竭甚至死亡.DN总属中医“脾瘅”、“水肿”、“消肾”、“关格”、“溺毒”等范畴,本文从肾元亏虚,气阴两虚,脏腑虚损、血瘀阻络,脾肾亏虚,毒损肾络,三焦决渎失职等发面论述其病因病机. 相似文献
10.
根据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病理生理特点及临床特征,结合中医脏腑、病因、病机学说,提出了脾虚肝郁,痰瘀互结的病机学说。认为本病多由感受外邪、饮食失节、情志违和、劳逸失度、脏腑虚损等引起,病机以脾气亏虚为本,肝气郁滞、瘀毒从化为标。脾气亏虚为本病发病之基础,肝气郁滞为本病发生发展之条件,瘀血、毒邪既是病理产物,也是重要的致病因素,瘀血日久可化为毒邪,毒邪内损也可产生瘀血,毒邪、瘀血相互影响、相互转化,恶性循环,共同促进了本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化,属本虚标实之证。以上为本病的中医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王森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5):71-72
糖尿病合并抑郁证气机郁滞是变生他证的病理基础,与心、肝、脾、肾等脏有关,气机郁滞、脾失健运、气血亏虚及肝肾阴虚为其主要病机,各脏相生相克,相互影响,不拘于单一脏器病变,起病时多有虚证表现,病变过程由虚实夹杂转为虚证。辨证分析时应分清主次、兼顾他脏,明确病因病机,从而达到准确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文章将讨论中枢内分泌系统作为其它各个系统的上层统御。方法: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机理目前还不清楚。目前关于糖尿病的发病机理,现代医学的最新观点认为造成糖尿病的原因是多器官病理变化的结果,其中涉及到胰腺,脂肪组织,肝脏,胃肠激素,肌肉和神经系统。作者最新的研究使用胰岛素钳夹和神经立体定向技术检测重要成分是否可以激活神经内分泌系统中的神经元。结果:发现一些中药,如黄芪可以直接影响神经细胞的神经电活动,继而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这些器官,进而影响糖代谢。结论:对中枢内分泌系统的研究引入,将为糖尿病的中医病机和现代医学理论架起一个相互契合的桥梁。 相似文献
13.
在糖尿病的发病中,中国传统医学非常重视脏腑功能失调的作用。在当今这样一个重视证据与科学依据的时代,深入讨论传统医学中对于糖尿病的致病机制就显得更有必要,它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中医对于该病的认识由来,也可以让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中医的不足之处,在临证诊治时,可以更客观地处理疾病。 相似文献
14.
小肠在西医解剖学中隶属于消化系统,亦是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小肠的固有免疫系统包括组织屏障、固有免疫细胞和固有免疫分子3个部分,其中任何部分的功能失衡都会造成机体代谢失常,最终导致糖尿病的发生。在有关糖尿病的病机论述中,中医有“脾虚致消”的理论,当中指出脾脏功能受损,运化不及,散精障碍,精聚成浊,是糖尿病血糖代谢失常的核心病理环节。在小肠与脾的关系方面,中医理论认为小肠在解剖位置上处于腹中,腹为脾所主;小肠的消化、吸收及内分泌功能也与脾主运化、脾气散精的功能类似,因此西医小肠在解剖及生理功能方面均与中医脾脏有紧密联系。同时中医脾脏又与小肠固有免疫功能密不可分,脾参与卫气的生成与输布,卫气发挥卫外功能的过程与机体固有免疫应答被激活的过程相似。脾还是参与水液代谢的重要脏器,能协同肺肾及时地将浊液排除体外;亦能和胃腑同作气机升降的枢纽,调节“清阳”与“浊阴”的生理活动,从而保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这都是维持小肠固有免疫功能正常的基础。因此,以“脾虚致消”为桥梁,将中医理论与西医概念进行结合,从中医角度阐释小肠固有免疫失衡与糖尿病发病的联系,有助于更深层次地理解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亦为中医药防治本病提供新角度和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16.
从体质与心血管神经症、情志刺激与心血管神经症的关系、心血管神经症发病的基本病机、心主神志和肝主疏泄功能的失常、肝主疏泄与心血管神经症等论述心血管神经症的病因病机。 相似文献
17.
陈广荣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1):10-11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性精神疾病,以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自杀致残率为临床特征,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但其病因、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本文根据中医理论及多年的临床实践认识,对抑郁症的病因病机进行探析,认为脏气虚弱、情志不遂乃发病基础,气郁血亏、形神颓废为病变表现特点,肝郁脾虚、心神失养乃主要病机。 相似文献
18.
胸痹心痛根本病机乃"阳微阴弦",脏腑气血阴阳亏虚为本,水饮、秽浊、痰瘀、气滞、寒凝等邪气侵袭脏腑为标,总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并理解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况,以帮助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正确认识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方法:选择120例糖尿病患者,针对其心理特点采取相对应的心理措施。结果:76%的患者心理障碍基本消除,24%的患者心理障碍得到改善。结论: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使糖尿病患者能正确认识疾病,积极配合治疗,生存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从中医气化角度探讨糖尿病病因病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化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本源,是脏腑调节的重要因素。气化异常是导致脏腑功能紊乱及代谢障碍的关键因素。气化失常,气机阻滞,从而引起气血津液的流变障碍,是糖尿病的病机。从补肾入手,宣畅气化是治疗糖尿病的根本法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