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敬鸿 《中医药学报》2010,38(5):110-11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方法:将120例反流性食管炎病人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以奥美拉唑胶囊、多潘立酮片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中药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0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6.6%,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胃食管吻合术后并发反流性食管炎进行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11年6月在我院行食管及贲门癌根治胃食管吻合术后发生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分别采用中西结合与单纯西药治疗,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28例患者,治疗1疗程后显效17例(60.71%)、有效10例(35.71%)、无效1例(3.58%)、总有效率为96.42%,与对照组相比,显效率与总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讨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在总体有效与显著疗效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3.
半夏泻心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2组均给予西药常规治疗:奥美拉唑胶囊,20 mg/次,2次/d,口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10mg/次,1次/d,口服。观察组同时给予半夏泻心汤,1剂/d,水煎分服。2组均以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愈率观察组为78.00%,对照组为52.00%,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00%,对照组为80.00%,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吞酸、嗳气、脘胁胀痛、呃逆等症状2组治疗后均明显缓解,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2018年1月收治的66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33例,采用西药治疗。两组患者疗效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8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60%(P 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明显高于单独运用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奥美拉唑肠溶片、多潘立酮片、硫糖铝片、自拟疏肝清胃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用西药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分析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6%,对照组有效率为78.3%,两组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两种方法均能改善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症状和胃镜下的特征,其治疗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反流性食管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行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拟降胃清肝汤加减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为74.29%,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复发情况比较:对照组复发率为16.67%,治疗组复发率为9.38%,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明显,复发率低,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魏群 《新中医》2012,(5):11-13
目的:观察清热降逆汤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R 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60例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130例。治疗组采用清热降逆汤治疗,每天1剂,水煎服;对照组给予雷尼替丁胶囊,每次150mg,每天2次,口服。2组均治疗8周,治疗期间忌烟酒,忌生冷油腻及辛辣刺激食物,注意休息,保持情绪稳定。结果:2组总体疗效比较,对照组平均秩次112.89,治疗组平均秩次148.11,P〈0.01;总有效率对照组78.46%,治疗组87.69%,2组比较,χ2=3.939,P〈0.05。2组中医症状积分均降低,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清热降逆汤可以明显降低R E患者的血清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增加胃动素(MTL)含量(P〈0.01)。经观察,未发现清热降逆汤有明显的毒副作用,依从性良好。结论:清热降逆汤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有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云成  傅延林 《新中医》2001,33(8):33-33
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2例,设西药组39例作对照。结果:2例疗效比,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P<0.01),复发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较理想的疗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自拟和降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6例.口服奥美拉唑与多潘立酮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拟和降方治疗,疗程8周。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在缓解临床症状及降低复发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和降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予疏肝和胃汤,对照组60例予莫沙必利、法莫替丁,疗程28d。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5.0%、78.3%;胃镜下疗效有效率分别为91.7%、70.0%,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疏肝和胃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促进黏膜修复,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将112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制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71%,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与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能在改善症状的同时提高总体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2.
胡思东 《新中医》2012,(4):45-46
[摘要]目的:观察康复新液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胶囊、莫沙必利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康复新液口服治疗,2组均以治疗8周为1疗程,治疗1疗程。观察2组临床症状、进行胃镜检查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临床疗效显效率治疗组为96.0%,对照组为81.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胃镜结果痊愈率治疗组为96.0%,对照组为82.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胶囊、莫沙必利片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3.
汪福林 《河南中医》2014,(12):2460-246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莫沙必利片、铝碳酸镁片、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治疗组采用莫沙必利片和加减蒿芩清胆汤治疗。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停药6个月,对照组复发12例,复发率为40.0%,治疗组复发3例,复发率为10.0%,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疏肝和胃方配合西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我院就诊的4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对照组单纯采取西医治疗,治疗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比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85.00%,P0.05;治疗后治疗组烧心、胸痛、反酸等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口服多潘立酮、熊去氧胆酸、硫糖铝。治疗组5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增服中药。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4%,对照组总有效率82.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中医方剂组各9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三联西药治疗,中医方剂组加用四逆散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比较两组近期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有效率及复发率。结果:中医方剂组临近期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方剂组临床症状缓解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方剂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治疗可改善症状,促进胃黏膜损伤修复,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和中平逆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和中平逆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2例(治疗组),与雷贝拉唑治疗35例(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为94.29%。治疗组在改善烧心、泛酸、反食等临床症状及胃镜下食管黏膜炎症方面与对照组元显著性差异。但停药12周后复发情况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和中平逆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8例,治疗组以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用奥美拉唑、硫糖铝片和吗丁啉治疗,疗程4周。结果:治疗组症状积分和疗效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旋覆代赭汤加味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和胃降逆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4例用和胃降逆汤加减治疗,对照组22例用奥美拉唑胶囊治疗,两组均1个月为一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1%,对照组总有效率81.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和胃降逆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旋复代赭汤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8例采取旋复代赭汤加减治疗,对照组48例采取口服西药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6%,对照组为6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旋复代赭汤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