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8月龄以下婴儿麻疹母传抗体水平及6~8月龄婴儿接种麻疹疫苗的免疫效果和安全性,探讨控制小月龄婴儿麻疹的免疫策略。[方法]在南昌市的12个县(区)随机抽取0~8月龄婴儿各70余名,监测麻疹母传抗体;对6~8月婴儿初免麻疹疫苗后免疫效果及安全性观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免前和免后1个月的麻疹IgG抗体滴度。[结果]8月龄以下婴儿母传抗体几何平均滴度为1︰209,各月龄组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均未达保护水平;6月龄、7月龄、8月龄初免后GMT分别为1︰1407、1︰1897、1︰2410,初免前后G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免后3组的阳性率均≥90%,免疫成功率﹥85%,接种MV未出现异常反应,提示6月龄的MV初免程序是可行的;但6、7、8月龄3组间免疫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前母传抗体阴性和阳性的免疫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婴儿母传抗体的存在对MV的免疫成功率有干扰作用。[结论]婴儿麻疹母传抗体滴度均较低,无有效保护作用;6足月后接种麻疹疫苗安全有效。建议进行育龄妇女孕前接种MV和提前婴儿MV初免时间的成本效益研究,制定安全有效的免疫策略,减少小月龄婴儿麻疹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广州市儿童麻疹疫苗免疫效果评价及初免月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了解广州市适龄儿童麻疹疫苗免疫效果,探讨麻疹疫苗的初免月龄。方法在广州市2个区和1个县级市随机抽取6月龄婴儿50名和8月龄婴儿127名进行麻疹疫苗初次免疫效果观察,抽取166名3岁(已完成了8月龄麻疹初免)的儿童进行麻疹疫苗复种免疫效果观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免前和免后1个月的麻疹IgG抗体滴度。结果8月龄组初免后GMT和免疫成功率分别为1∶2663和99.2%,均比6月龄(1∶916,9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岁组儿童再免前GMT为1∶1102,免后上升为1∶4940,免疫成功率为73.4%,再免前抗体滴度<1∶200的再免疫成功率为100%,再免成功率与再免前抗体滴度呈负相关(P<0.01),免前抗体滴度越低则免疫后4倍增长率越高。各年龄组不同性别的麻苗免疫成功率和免疫后GM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8月龄初免比6月龄初免效果好,广州市麻疹疫苗的初免月龄仍以8月龄为宜。3岁儿童再免疫对减少易感人群的积累,消除免疫空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夏岳峰  胡素芳 《职业与健康》2012,28(13):1625-1626
目的监测和评价深圳市南山区2001年麻疹疫苗的初次免疫效果。方法随机选择预防接种门诊接种麻疹疫苗的8月龄儿童86名,分别于免疫前、免疫后1个月采集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麻疹IgG抗体。结果 86名初免儿童免前抗体阳性率22.09%,免后抗体阳性率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56,P0.01)。86名初免儿童免前抗体GMT为1∶138,免后为1∶2 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52,P0.01)。免疫成功率为80.23%。对麻疹疫苗免疫后不同性别、不同户籍的抗体阳性率及GMT进行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南山区麻疹疫苗的基础免疫成功率未达到85%的指标要求,建议麻疹疫苗初免时间提前到6月龄。  相似文献   

4.
惠州市人群麻疹免疫监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了解惠州市人群麻疹免疫状况 ,探讨预防控制对策。方法 选择本地人口 398人进行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调查 ,监测对象分为 6个年龄组 ,男女比例接近 1∶1;选择 8~ 12月龄婴儿开展麻疹疫苗(MV)免疫成功率及母传麻疹抗体水平监测 ,同时调查 4岁儿童麻疹疫苗再免成功率。结果  2~ 4 1岁人群抗体阳性率 92 7% ,几何平均滴度 (GMT)为 1∶996 8,不同年龄组人群GMT水平、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婴儿母传抗体阳性率和GMT分别为 2 0 0 %和 1∶5 12 ;麻疹疫苗初免成功率和再免成功率分别为 88 0 %和 78 5 %。结论 为加快惠州市的麻疹控制步伐 ,建议提高MV常规免疫接种覆盖率 ,减少免疫空白人群 ,开展 1~ 14岁人群的MV强化免疫活动及育龄期妇女MV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5.
徐州市麻疹疫苗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解徐州市麻疹疫苗 (MV)的免疫效果 ,2 0 0 1年 5月随机抽取了按 8月龄初免和 4岁加强免疫程序接种MV的儿童 10 1名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间接法 )检测免疫前、后的麻疹IgG抗体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监测对象 在徐州市所辖邳州市随机选择 8月龄儿童 4 3名和 4岁儿童 5 8名 ,进行MV免疫效果观察。1 2 疫苗 免疫所用麻疹疫苗为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 ,批号为 2 0 0 0 5 12 0 ,效期为 2 0 0 1年 12月。1 3 检测方法 MV免疫前和免疫后 1个月 ,分别采集手指末梢血 0 3ml,将分离的血清 - 2 0℃冻存 ,…  相似文献   

6.
刘卫华 《实用预防医学》2007,14(4):1081-1082
目的了解永州市麻疹疫苗(MV)强化免疫的效果和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制定控制麻疹措施。方法随机抽取560名0~14岁健康人,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560人中抗体阳性455人,阳性率77.57%,几何平均滴度(GMT)1:783。以1~12岁儿童抗体阳性率高(85.71%~98.44%),GMT则从6岁开始下降至中低等水平,抗体阳性率有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趋势。观察MV初种8~12月龄儿童120人,免疫成功率为96.81%;MV复种5~7岁儿童140人,免疫成功77.9%;免疫后抗体GMT分别比免疫前提高28.4倍和3.1倍。结论不论是初种或复种,免疫前抗体处于中低等水平者其免疫成功率显著高于免疫前高抗体水平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临沂市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的效果和人群麻疹抗体水平.方法随机抽取2个县区1 534名0~39岁健康人,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1 534人中抗体阳性1190人,阳性率77.57%,几何平均滴度(GMT)1:783.1~12岁儿童抗体阳性率最高(85.71%~98.44%),GMT则从6岁开始下降至中低等水平,抗体阳性率有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趋势.观察麻疹疫苗初种8~12月龄儿童188人,免疫成功率为96.81%;麻疹疫苗复种5~7岁儿童186人,免疫成功率61.29%;免疫后抗体GMT初、复种疫苗分别比免疫前提高28.4倍和3.1倍.结论大年龄儿童及成人的麻疹抗体水平仅达到中低水平;不论是初种或复种,免疫前抗体处于中低等水平者其免疫成功率显著高于免疫苗高抗体水平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评价麻疹疫苗效价及免疫原性,更好地做好麻疹疫苗接种管理工作.[方法]2006年7月分别选择8月龄麻疹疫苗基础免疫儿童60人、4周岁麻疹疫苗复种免疫儿童60人,于接种前当天及接种后1个月各采集末稍血0.3 ml,分离血清,用ELISA方法检测麻疹IgG抗体.选择邳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其辖区内2个接种门诊,各采集麻疹疫苗10支,采用微量细胞培养板法,进行麻疹疫苗效价检测.[结果]3个采样点麻疹疫苗效价均值为3.73 log CCID50/ml,合格率100.00%.8月龄儿童基础免疫后抗体阳性率、几何平均滴度(GMT)均较免前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免疫成功率为93.33%.4周岁儿童复种免疫后抗体阳性率较免前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种免疫后GMT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复种免疫前抗体阴性及低水平抗体儿童免疫成功率为100.00%;免前抗体 1∶800者,免后抗体4倍增长率为28.30%.[结论]邳州市冷链系统运转正常,麻疹疫苗免疫成功率较高,两剂次麻疹疫苗接种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9.
麻疹IgM抗体阳性病例麻疹IgG抗体水平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测麻疹IgM抗体阳性病例的麻疹IgG抗体水平 ,可分析其发病原因。在 2 0 0 0年对 184例麻疹IgM抗体阳性的病例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间接法测定了麻疹特异性IgG抗体。结果显示 :在这些病例的发病早期 ,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为 90 76 % ,GMT为 1∶10 37 4 7;其中 <8月龄者IgG抗体阳性率和GMT均最低。出疹与采血间隔天数长 ,IgG抗体阳性率和GMT高。相同的采血时间 ,IgG抗体GMT以免疫史不详者最高 ,零剂次免疫者高于 1剂次免疫者。提示未进行麻疹疫苗免疫和麻疹疫苗初免失败是发生麻疹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中国5个县(区)儿童接种首剂麻疹减毒活疫苗(First Dose Measle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MV1)后的免疫成功率及受免疫前抗体的影响,评价MV1的接种质量。方法2010年,在黑龙江省富锦县、河北省武安市、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江苏省响水县和上海市松江区,对290名适龄儿童在接种MV1前和接种后1个月,各采集1次血标本,进行血清抗体检测。结果5个县(区)儿童MV。免疫前麻疹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G平均阳性率为13.28%,免疫后麻疹IgG阳性率为98.34%。8~17月龄儿童麻疹IgG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9,P〉0.05),仅7月龄组低于其他组;不同月龄组麻疹IgG几何平均浓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6,P〈0.05)。MV1免疫后免疫成功率为85.89%,MV1免疫前麻疹IgG阴性者免疫后免疫成功率为97.60%,MV1免疫前麻疹IgG阳性者免疫后免疫成功率为9.38%。MV1免疫前麻疹IgG不同水平的儿童,MV1免疫后麻疹IgG阳性率、阳性者麻疹IgGGM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2.16,F=1.82;P均〉0.05),但MV。免疫后免疫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8.29,P〈0.05)。结论儿童接种MV1后可使麻疹IgG阳性率达到较高水平;MV1免疫成功率水平较高;5个县(区)儿童的MV1及时接种率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