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药超微粉碎之浅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介绍了中药超微粉碎相关名称与概念以及中药超微粉碎的特点 ,阐述了超微粉碎技术在单味中药、复方中药的应用研究进展 ,概述了常用超微粉碎设备及其工作原理 ,对中药超微粉碎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并指出了今后研究工作中应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浅谈中药超微粉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概述了超微粉碎的特点 ,介绍了超微粉碎的方法及设备 ,分析了超微粉碎在中药现代化生产中的应用优势 ,展望了超微粉碎在中药生产中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浅谈超微粉碎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超微粉碎是近年来国际上发展非常迅速的一项新技术。应用这种技术可将固体物质粉碎成直径小于10 μm的粉体。粉碎是中药生产和制备各种剂型的基本操作。而超微粉碎的细胞破壁率特别高,大于90 % ,所以将它应用于中药制剂的制备中,可大幅度地提高药材中有效成分的释放和在体内的吸收,提高中药制剂的生物有效性,这一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必将推动中药的现代化。1 超微粉碎的特点1.1 细胞级粉碎,有利于药物的释放和吸收植物性药材其有....  相似文献   

4.
超微粉碎在中药生产中应用概况及展望   总被引:56,自引:2,他引:56  
概述了超微粉碎的特点,阐述了其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优势,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并强调应加强基础研究,确定具体品种的最适粒度。  相似文献   

5.
中药超微粉碎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中药超微粉碎相关概念及超微粉碎技术应用于中药领域的主要优势,重点阐述了超微粉碎技术在单味中药、复方中药的应用研究进展,对中药超微粉碎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并指出了今后研究工作中应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超微粉碎技术在中药加工中的应用与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瑰宝 ,中药以其疗效肯定深受民众欢迎。但鉴于中药研制和生产领域中科技投入不足 ,严重制约中药的质量和疗效 ,也影响中药进入国际主流医药市场。在我国加入WTO之际 ,如何引入高科技 ,全面提升中药的质量与水平 ,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重要课题。本文就国内中药粉碎加工工艺中超微粉碎技术应用的概况予以评述 ,旨在开拓高新技术在中药现代化中的应用领域。1 中药加工中粉碎技术应用的现状粉碎是中药材加工和中药制剂生产工艺中的重要环节。我国传统粉碎加工中药的工艺设备 ,多为锤击式、球磨式、流动式、…  相似文献   

7.
超微粉碎设备及其在中药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西医面对细菌抗药性、抗菌素过敏、广谱抗菌素引发的人体的正常菌群失调 ,面对人工合成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而引发的大量药源性、医源性疾病 ,面对艾滋病、癌症等疾病治疗久攻不克等问题 ,越来越感到其局限性 ,转而重视中医药学 ,并逐渐认识到中医药学是一个有待于挖掘的“金矿”[1 ] ,这是因为中医重整体、重综合 ,中药重配伍、重协同的特点正好与系统科学和信息科学相吻合。然而 ,当前中国传统中药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使我国的中医药走向国际市场 ,必须实现中药现代化。长期以来 ,国内广大医药工作者和部分相关行业的…  相似文献   

8.
超微粉碎技术在中药领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医药现代化不断地发展,超微粉碎技术不断地被应用于原料和制剂的基础与应用研究,成为改善和提升传统中药饮片与传统制剂品质的重要途径。介绍了超微粉碎的概念及超微粉碎设备、工作原理及特点,阐述了该技术在中药领域的应用概况,并对超微粉碎技术在中药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提出了在开展中药超微粉碎相关研究和应用时应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超微粉碎设备及其在中药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国内广大医药工作者和相关行业的科技工作者,为实现中药现代化一直在做着不懈的努力。中药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中药纳米化。纳米中药一般不是简单地将中药材进行粉碎至纳米量级,而是针对组成中药方剂的某味药的有效部位甚至是有效成分,进行纳米技术加工处理,赋予传统中药新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中药超微粉碎研究进展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中药超微粉碎技术的发展概要、超微粉碎相关名称与概念的阐述情况,单味中药、中药复方、外用药的超微分碎研究进展,并就其研究中有关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药超微粉碎技术在中药制剂中广泛应用的优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德成  刘庆燕  韩传伟 《世界中医药》2010,5(6):430-431,439
超微粉碎技术是利用机械或流体动力的方法,将物料颗粒粉碎至微米级甚至纳米级微粉的过程,可分为普通粉碎、微粉碎和超微粉碎3类。该技术弥补了传统粉碎工艺的缺陷,使粉末的质感均匀性得到了改善,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加快对药物的吸收,增强药效,提高传统中药的临床应用能力,使中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2.
辛凯旋  丁文强  何煜 《中草药》2003,34(7):684-685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灿烂瑰宝之一 ,并以其医药密切结合的理论体系 ,独特的治疗手段和显著的疗效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 ,历经两千余年而不衰。但其治疗手段仍沿用古老的方式 ,剂型制备繁琐 ,口感不佳、汤剂为主 ,难以被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所接受 ,因此中药剂型改革迫在眉睫。建国以来 ,中药剂型改革一直沿着提取有效成分制成西药剂型的方向发展。中药改成上述西药剂型以后 ,显然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总体上难以体现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 ,脱离了中医理论轨道。1 以往中药剂型改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1 “中药提取有效成分制剂”的盲目性 :剂型改革工…  相似文献   

13.
中药超微粉碎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有关文献资料,对中药材超微粉碎的研究概况、超细粉碎后的作用及中药超微粉碎发展进行了综述,并对超微粉碎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提出了建议。参考文献17篇。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中药超微粉碎技术的发展概要、超微粉碎相关名称与概念的阐述情况,单味中药、中药复方、外用药的超微粉碎研究进展,并就其研究中有关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超微粉碎技术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魏凤环  牛波 《山东中医杂志》1999,18(12):559-560
超微粉碎技术是一种将各种固体物质粉碎成直径<10μm粉体的高科技含量的工业技术。固体物的粉碎过程就是用机械方法来增加表面积,即机械能转化为表面能的过程。这种转变是否完全,直接影响粉碎的效率。在单纯的机械粉碎中,部分机械能克服摩擦转化为大量热能,既消耗了能量又达不到所需的粒度,而超微粉碎技术却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固体物粉碎成粒径均匀的超微细粉。为了更好地推广该项技术,现将其特点、设备、应用现状及开发前景综述如下。1 超微粉碎技术的特点1.1 速度快,时间短,可低温粉碎 超微粉碎技术是采用超音速气流粉碎、冷浆粉碎等方…  相似文献   

16.
超微粉碎技术及其在中药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陈力  吴懿平  张乐福 《中药材》2002,25(1):55-57
介绍了超微粉碎的基本概念及粉碎机理,概述了各种常用超微粉碎设备的特点,阐述了中药超微粉碎的应用优势,重点分析了各种超微粉碎设备在中药加工中的研究现状及其优缺点,并指出振动磨是对中药进行超微粉碎的理想设备。  相似文献   

17.
超微粉碎是一种原材料微粉制作技术,在中药制剂中应用广泛。超微粉碎对中药材细胞的破壁率可达95%,从而使细胞中的有效成分充分地暴露出来,并直接地与提取溶剂接触,或者直接与机体的受体相结合,以发挥其治疗效果[1-3]。大量研究证实,超微粉碎可以使中药颗粒的粒径达到最佳的吸收细度水平,因而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在人体胃肠道中的溶解度显著增加,可提高药物的起效时间以及生物利用度,还可发挥一些新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超微粉碎技术是促进中药传统产业改造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超微粉碎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为适应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物料加工新技术,该技术可将物料粉碎成为10μm(1250目)至1μm(12500目)以下的超细粉末,甚至可达到纳米级,具有加工中无污染、保持物质的原有化学性质、粉碎精度高、粉体造型好的特点。中药材的微粉处理,可为中药剂型的改革提供有利条件。超微粉碎技术可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降低临床应用剂量,减少药用资源消耗,简化制剂工艺,提高药品附加值,是促进中药传统产业改造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超微粉碎技术在中药产业中的应用优势进行了综述研究,并对该技术在实践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为以后该技术在中药领域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药超微粉碎后对其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详细地阐述超微粉碎技术的特点,中药超微粉碎后对生物体吸收、药物用量、药物工业加工和提取等方面的影响,以及中药超微粉碎存在的问题,最后阐明了中药超微粉碎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