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肝脓肿的MRI表现特征,以提高对本病的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7例急性肝脓肿,全部病例均行常规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7例另行弥散加权成像.结果:27例中5例为多发病灶,22例为单发病灶,共34个病灶.急性肝脓肿MRI直接征象包括病灶呈簇状征或蜂窝征(20/34,58.8%)、环状征(11/34,32.4%)和不规则形(3/34,8.8%);间接征象包括晕征(13/34,38.2%)和病灶周围区域节段性高灌注(20/34,58.8%).本组行弥散加权成像的病例全部显示脓腔内异常高信号.结论:MRI检查对急性肝脓肿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肝腺瘤的平扫和动态增强MRI表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平扫和动态增强MRI对肝腺瘤的诊断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单发肝腺瘤和2例糖原累积症合并多发肝腺瘤行MR检查,对病灶大小、包膜、平扫和增强信号表现进行评价。结果5例单发病灶均较大,平均6.8cm×8.9cm。与肝实质比较,T1WI序列等信号,T2WI序列高信号,病灶内见液化坏死、出血信号区,周缘见低信号包膜;增强后动脉期3例病灶明显强化,2例病灶轻~中度强化;门脉期病灶高于周围肝实质3例、等于和低于各1例;延迟期病灶高于周围肝实质1例、等于和低于周围肝实质各2例。周缘包膜门脉期和延迟期强化4例,无强化1例。2例多发病灶大小不一,MR平扫较大病灶(直径≥3cm)与上述单发病灶表现相似;小病灶(直径<3cm)相对于肝实质呈高信号或等信号,周缘基本无包膜;各病灶增强后动脉期明显强化,门脉期和延迟期高于或等于周围肝实质。结论肝腺瘤无确定一致的MRI表现,但在平扫和增强期检查的特征性表现有助于它与肝脏内其他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3.
肝段MRI异常信号对肝脓肿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肝脓肿的MRI表现,特别是肝段MRI异常信号,探讨其在肝脓肿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经临床或手术病理证实的24例肝脓肿的41个病灶的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 4例肝脓肿,单发13例,其中单房7例,多房6例;多发脓肿11例。肝段性异常信号灶29个,均表现为T2WI高信号,其中4个病灶T1WI呈低信号,其余T1WI无异常信号;22个表现为楔形,7个为圆形,范围、大小不一。8例行增强MRI者中,5例平扫表现肝段性异常信号的病灶均呈肝段性强化。另有2例MRI平扫呈肝段性T2WI高信号灶,CT增强检查见动脉期一过性肝段性强化。无论MRI增强还是CT增强其强化形态和范围与平扫MRI肝段性异常信号一致。结论 肝段MRI异常信号是炎症导致门静脉分支狭窄、血流减少,肝动脉血流代偿性增加所致,对肝脓肿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邵平  袁康  刘洪武 《放射学实践》2007,22(5):485-488
目的:探讨低场MRI在细菌性肝脓肿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经手术病理或临床治疗证实的19例23个肝脓肿,分析低场MRI平扫及增强影像表现及病理基础.结果:23个肝脓肿14个位于肝右叶,9个位于肝左叶.典型肝脓肿7个,表现环征或双靶征,病灶中心液化坏死,脓肿内小泡状积气或气液平面,病灶周围水肿.不典型肝脓肿16个,不同时期影像表现各异,表现为簇状征,蜂窝征,蜘蛛足征等.结论:低场MRI能较好显示肝脓肿的病理过程中组织结构不同特征,能提高细菌性肝脓肿的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磁共振灌注成像对不典型肝脓肿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临床或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不典型肝脓肿的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不典型肝脓肿MRI多表现为不均匀的稍长T1、稍长T2信号,时间-信号曲线表现为"速升 -缓升"样变化 .结论 不典型肝脓肿多为早期肝脓肿,MRI平扫无特征性,结合灌注成像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平扫和动态增强MRI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目的 探讨肝脏避灶性结节增生(FNH)的平扫和动态增强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2例22个手术病理证实的肝脏FNH的平扫及动态增强MRI资料。结果 病灶平均大小为4.05cm,4个病灶在T1WI及T2WI上呈典型等信号肿块,18个为不典型信号肿块。8个在平扫MR上显示中央瘢痕。21个病灶的实质部分在增强后动脉期呈明显均匀强化,在门脉期及延迟期呈等强化或强于肝实质。2个病灶在门脉期和延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量化分析肝脓肿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评估其MR扩散加权成像(DWI)特点,为肝脓肿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可靠依据.资料与方法 对32例肝脓肿患者行MR DWI,分析肝脓肿的DWI特点,计算病灶和肝脏、脾及胰腺的ADC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单发脓肿27例,多发5例,共45个病灶.DWI上典型病灶脓肿壁及分隔表现为稍高于周围肝实质的高信号,脓腔表现为明亮高信号;ADC图上脓肿壁及分隔呈稍高于周围肝实质的高信号,脓腔为低信号;平均ADC值分别为:(1)b=500 s/mm2时,脓肿壁(1.64±0.23)×10-3 mm2/s,分隔(1.61±0.16)×10-3mm2/s,脓腔(0.17±0.08)×10-3mm2/s,脓肿周围肝实质(1.62±0.17)×10-3mm2/s,正常肝实质(1.48±0.27)×10-3mm2/s,脾(0.73±0.27)×10-3mm2/s,胰腺(1.89±0.16)×10-3mm2/s;(2)b=1000 s/mm2时,脓肿壁(0.99±0.11)×10-3mm2/s,分隔(1.00±0.07)×10-3mm2/s,脓腔(0.25±0.07)×10-3mm2/s,脓肿周围肝实质(1.55±0.17)×10-3mm2/s,正常肝实质(1.15±0.13)×10-3mm2/s,脾(0.85±0.13)×10-3mm2/s,胰腺(1.41±0.15)×10-3mm2/s.结论 分析MR DWI特点,综合量化分析病灶的ADC值,能更好地显示肝脓肿的病理学演变特征,在脓肿定位、定性诊断及临床治疗、预后方面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双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与低场强磁共振成像(MRI)平扫的诊断方法对肝脓肿炎症期患者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在我院经多重方法确诊为肝脓肿炎症期的患者15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9例、治疗组79例。给予对照组的肝脓肿炎症期患者采用双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给予治疗组肝脓肿炎症期患者采用双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与低场强MRI平扫。结果使用双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的对照组79例患者中诊断准确有48例患者,误诊有31例患者,使用双排螺旋CT增强三期增强扫描与低场强MRI平扫的治疗组79例患者中诊断准确有72例患者,误诊7例患者。治疗组的准确率(91.1%)明显好于对照组的准确率(60.8%),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双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与低场强MRI平扫对肝脓肿炎症期患者进行诊断分析有较高的准确率,能够降低误诊率,可以广泛的应用于临床的检查中,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腹部MRI平扫、增强扫描和DWI检查,分析其MRI特征。结果:30例(共65个病灶)中,高毒力型16例;单发19例,多发11例;规则圆型或类圆型病灶45个,不规则型20个;病灶最大径0.6~12.0 cm。单叶26例,双叶4例;单房脓肿5例,多房25例;实性脓肿18例,囊性伴液化坏死12例;薄壁24例,厚壁6例;一过性灌注异常18例,脓肿周围无强化22例;脓腔积气17例,分隔强化18例。全部脓肿呈明显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24例DWI呈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6例DWI呈低信号、ADC图呈高信号。结论: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的MRI特征表现包括单发、单叶、实性、多房、薄壁、脓肿周围无强化、脓腔积气及分隔强化等,以上特征具备越多,该病的可能性越大。MRI可准确显示早期肺炎克雷伯杆菌的影像特征,对临床准确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前列腺脓肿的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临床证实的前列腺脓肿的MRI表现。结果:单个脓肿2例,多发脓肿2例。脓肿T1WI呈稍低信号或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或较高信号。增强扫描脓肿壁薄环状明显强化2例,厚环状中等度强化2例,内见强化分隔,脓腔不强化。伴精囊腺肿大3例,精囊腺脓肿1例。向前列腺周围组织蔓延2例。结论:前列腺脓肿MRI表现具有特征性,容易发现小脓肿,并可以确定脓肿蔓延的范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比较MR平扫、应用对比剂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增强MRI及MRI特异性对比剂铁羧葡胺增强MRI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检出,验证铁羧葡胺在病灶检出方面的优势。方法 2003年12月至2004年7月,选择怀疑为肝脏局灶性病变的病例59例,根据相对金标准判定共133个病灶。所有病例均先行梯度回波(GRE)T1WI、去脂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T2WI、动态梯度回波Gd—DTPA增强MRI,48h后行铁羧葡胺动态GRE增强扫描及去脂FSE T2WI与GRE TW^*W延迟扫描。统计各序列对局灶性病变检出的敏感性。结果 铁羧葡胺延迟增强去脂FSE T2W序列、动态GRE增强扫描、GRE T2^*W延迟增强扫描检出病灶数分别为130、115、127个;平扫GRE T1WI序列、去脂FSE T2WI检出病灶分别为84和106个;Gd—DTPA动态GRE增强检出123个病灶。对于其中44个的微小病灶(〈1cm),铁羧葡胺延迟增强去脂FSE T2WI检出率达到932%(41/44),铁羧葡胺动态增强检出率为727%(32/44),铁羧葡胺延迟增强GRE T2^*WI检出率为886%(39/44),Gd—DTPA动态增强检出率为795%(35/44),平扫去脂FSE T2WI检出率为545%(24/44),平扫GRE T1WI检出率为34.1%(15/44)。铁羧葡胺延迟增强去脂FSE T2WI及GRE T2WI显著提高了对于微小病灶(〈1cm)的检出率,与平扫MR(包括去脂FSE T2WI和GRE T1WI)及Gd—DTPA动态增强MR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铁羧葡胺延迟增强去脂FSE T2WI及GRE T2^*WI序列优势主要为提高肝微小病灶(〈10cm)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肺吸虫病的MRI表现。方法对11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肺吸虫病的肝脏MRI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发病灶2例,多发病灶9例。病灶均分布在肝包膜下或门脉分支周围肝实质内,呈不规则形或条形,部分病灶在右肝后段可见“隧道征”;MRIT,wI呈等信号6例,呈稍高信号5例,TzwI呈稍高信号9例,稍低信号2例;动态增强扫描,多发病灶在动脉期及门脉期可见斑片状强化,延迟期病灶呈等信号,单发病灶可见周围环形强化,动脉期显示最清。结论肝肺吸虫病的MRI表现有一定特征,MRI对该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肝脏局灶性病变MR动态增强扫描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病变MR动态增强扫描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作者前瞻性研究了136例肝脏局灶性病变,包括肝细胞性肝癌、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性肝癌、转移瘤及海绵状血管瘤。采用平静呼吸状态下梯度回波K空间中心部分采集技术、7个连续层面8个时相动态增强扫描。结果各例均动态增强扫描成功。动态扫描显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在肝细胞性肝癌呈速升速降型;胆管细胞癌呈渐升型;转移瘤呈环形强化,缓慢升高型;海绵状血管瘤呈速升平台型。结论平静呼吸下K空间中心部分采集肝脏动态扫描,可以显示肝脏局灶病变的血供状态,而且不同病变具有不同的强化特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EAML)的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7例HEAML的MRI平扫及增强扫描资料,其中7例另行钆塞酸二钠增强扫描,并与病理对照.结果:47例共54个病灶,43例(91.5%)单发,4例(8.5%)多发(1例2个,3例3个);位于肝右叶21个(38.9%),左叶29个...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26例患者的MRI表现。结果26例中共473个结节,结节大小为0.5~12.0cm,其中直径>5.0cm的16个结节,平均直径(2.2±0.2)cm。单发结节型1例,表现为T 1WI低信号,T 2WI稍高信号,无明显特征性征象,增强后动脉期片絮状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呈向心逐渐强化;多发结节型17例,在T 1WI均呈低信号,其中6例病灶内见出血灶,呈斑片状高信号;7例见包膜“皱缩征”;12例在T 2WI见“靶征”;多数病灶在DWI呈中心低信号、外周环形高信号,ADC图呈中心高信号、外周环形低信号;增强后12例呈环形渐进性向心强化,4例呈持续环形强化,1例伴肝小静脉阻塞综合征动脉期明显强化,但门静脉期及延迟期病灶显示不清;17例中“棒棒糖征”8例,“瘤内血管征”5例;融合型8例,除包含多发结节型病灶特点外,病灶可相互融合,融合病灶增强后7例呈云絮状渐进性强化,1例呈环形渐进性向心强化;8例均有“靶征”、“棒棒糖征”和局部包膜“皱缩”,其中5例见“瘤内血管征”。结论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MRI有一定特征性,局部包膜形态“皱缩”,T 2WI见“靶征”,增强后出现双环征,门静脉期见“棒棒糖征”及“瘤内血管征”对诊断有重要帮助,同时发现病灶近包膜分布,并且出现病灶相互融合时,更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八次激发SE-EPI与呼吸门控FSE及SSFSE T2WI在肝脏的应用。方法:对14例志愿者及21例肝病患者行上腹部呼吸门控FSE及SSFSE和屏气八次激发SE-EPI扫描。所有T2WI序列均运用脂肪抑制技术。定量分析肝脏、病灶的信噪比及肝脏-病灶的对比噪声比,评价各序列的图像质量及伪影。结果:八次激发SE-EPI与SSFSE及FSE在肝脏及病灶信噪比,肝脏-病灶对比度噪声比和图像质量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其磁敏感伪影较FSE及SSFSE重(P<0.01),SE-EPI化学位移伪影与SSFSE及FSE相比无明显差别(P>0.05)。SE-EPI及FSE运动伪影明显比SSFSE重(P<0.01),但SE-EPI运动伪影与FSE相比无明显差别(P>0.05)。SE-EPI与FSE及SSFSE的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八次激发SE-EPI能够在较短时间里提供较高质量的上腹部T2WI。被检查者在扫描时可自由平静呼吸或屏气,可作为肝脏T2WI的补充序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 MR 动态增强扫描(DCE)与扩散加权成像(DWI)表现特征,提高其正确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检查证实的30例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 MRI 影像资料,分析肿瘤的 MRI 表现,尤其是DCE 及 DWI 特征。结果:30例肿瘤 MRI 平扫 T1 WI 呈等或稍低信号,T2 WI 呈等或稍高信号,T2 WI 抑脂序列呈高信号;所有病例 DWI 均呈高-稍高信号,ADC 值范围为(1.182±0.65)×10-3 mm2/s;动态增强扫描中24例病灶为 I 型曲线,6例为 II 型曲线;所有病灶第一分钟强化率为86.64%~87.99%,与正常卵巢对比,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卵泡膜细胞瘤具有一定的 MRI 表现特征,结合 DCE 及 DWI 的特征能对诊断提供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8.
血吸虫肝病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寄生虫病,可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晚期可并发肝功能障碍及肝癌。因此早期发现和确诊血吸虫肝病,对制定治疗方案、监测病变程度和病情发展及判断预后等均有重要作用。MR成像对血吸虫肝病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就常规MRI、动态对比增强MRI及功能MRI在血吸虫肝病的研究现状和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9.
李斌  张琳  周代全  王新  梁勇  余娜   《放射学实践》2014,(3):330-333
目的:探讨Carebolus技术在肝癌Gd—EOB-DTPAMR动态增强肝脏动脉期扫描中的价值。方法:纳入本院2012年3月-12月行Gd—EOH_DTPA动态MR增强的72例患者,分为A、B两组,A组行Carebolus技术动态扫描,B组行定时延时动脉期扫描,分析Gd—EOB-DTPA增强后患者胸主动脉下段、腹腔干信号强度、门静脉和肝癌病灶强化情况,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独立样本的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及KruskalWallisH统计两组问的差别。结果:A、B两组Gd—EOB-DTPA增强后胸主动脉下段信号强度分别为15.5±7.8和21.3±11.3,腹腔干信号强度分别为22.5±8.2和31.0±14.0,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65,P=0.0015)。A、B两组动脉期门静脉无强化率分别为53%和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A、B两组动脉期肝癌病灶最优强化率分别为79%和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Carebolus技术对肝癌病灶动脉增强特点的显示明显优于常用的动脉延时扫描技术。Carebolus技术可作为常规扫描技术用于肝癌Gd-E013-DTPAMR动态增强肝脏动脉期扫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