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比较颅骨钻孔尿激酶溶解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5月~2011年4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给予颅骨钻孔尿激酶溶解引流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再出血率及近、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后再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恢复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颅骨钻孔尿激酶溶解引流术治疗HICH显著优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191例高血压脑出血进行手术治疗,其中112例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79例采用颅骨钻孔血肿引流术。结果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血肿清除迅速、彻底,并发症明显少于颅骨钻孔血肿引流术。结论高血压脑出血采用小骨窗开颅术清除血肿,血肿清除迅速、彻底,止血可靠、安全,术后再出血发生率以及颅内感染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颅骨钻孔血肿引流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经微创碎吸引流术后再出血的治疗效果及改善预后的机制,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常规治疗。方法: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观察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组)与内科保守(对照组)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碎吸引流术后再出血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基本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及经微创碎吸引流术后再出血的一种较好方法。可能机制是以最小的手术创伤解除血肿引起的内挤压效应,从而使脑出血周围组织水肿减轻,坏死减少;全脑水肿减轻,并发症减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颞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00例患有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3年8月至2016年10月),并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和观察组(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每组5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死亡率、住院时间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2组患者的死亡率、住院时间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颞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有更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两种手术方式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0年1月到2012年1月期间治疗的5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27例患者,观察组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块清除治疗,对照组采用颅骨钻孔血肿块穿刺外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1.03±0.35)h,患者住院时间(11.05±1.05)d。对照组手术时间(2.81±1.01)h,患者术中出血(186.25±11.74)mL,住院时间(21.40±5.18)d,通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患优11例,良1例;对照组病患优4例,良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块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创伤小、患者治疗时间短,有效的降低患者手术再出血的概率,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可以在临床在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陈卉 《四川医学》2012,(11):1950-1952
目的分析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4例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和24例采用微创血肿穿刺抽吸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其临床疗效以及住院期间和发病3个月时病死率以及患者住院期间的并发症。结果两组在总有效率、治愈率、住院期间的恶化和病死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显效率41.67%明显优于对照组29.17%(P<0.01)。患者住院期间呼吸道感染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消化道出血、再出血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1)。结论小骨窗开颅的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是目前临床较为可靠的选择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分别选择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以及CT引导穿刺引流术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4年1月~2016年9月收治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60例作为实验对象;所有患者采用抽签方法进行分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CT引导穿刺引流术;观察组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患者血肿清除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在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患者血肿清除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非常明显(P<0.05).结论 对于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对其疾病表现等加以观察,合理选择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同选择CT引导穿刺引流术治疗结果进行比较,可以成功将患者手术后意识恢复时间缩短,将患者的血肿清除量显著改善,最终显著提高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8例,实施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28例,实施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并统计其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疗效较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直视下小骨窗开颅与锥孔引流治疗HICH的手术疗效.方法:入选的6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经头颅CT确诊,随机分为观察组(直视下小骨窗开颅术)和对照组(锥孔引流清除血肿术)各32例,比较两组的手术疗效.结果:观察组血肿清除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ADL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直视下行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预后好,并发症少,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好的特点,也避免了锥孔引流术不能一次清除大部分血肿、残留血块或止血不彻底再次出血等缺点,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超早期小骨窗血肿清除术与延期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6年6月许昌市中心医院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0例,根据手术时机分为观察组(超早期,出血时间≤7 h)、对照组(延期,出血时间>24 h),各45例。对照组行延期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行超早期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估手术前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延期开颅血肿清除术相比,超早期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恢复患者神经功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适宜手术方式,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保证。方法:分别采用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脑内血肿清除术、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脑室钻孔外引流术。共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84例。结果:根据不同病情灵活采用4种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结论:根据病情变化选择不同手术方式符合微创原则,4种术式各有其相对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微创血肿清除术和传统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0月采用2种手术方法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传统手术患者再出血概率较低,小骨窗微创手术能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并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致残率(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微创手术优于传统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探讨最佳术式,以最大程度改善预后。方法选择原发出血部位在基底节区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110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取骨瓣开颅、小骨窗开颅及微创穿刺抽吸3种手术方法,观察并随访6个月以上,比较各组死亡率及ADL(日常生活能力)间的差别。结果骨瓣开颅组治愈率最高,死亡率最低(P〈0.05);小骨窗开颅和微创穿刺引流2组治愈率和死亡率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通过临床疗效观察,我们认为骨瓣开颅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最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比较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穿刺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近期疗效及远期预后,探讨微创术治疗本病的治疗方案。方法收集134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住院患者的出血量、GCS评分和出血部位等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方案分为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和穿刺外引流术,以第30天CSS评分为近期疗效,6个月GOS评分为预后指标。采用SPSS 10.0软件,分析不同出血量、GCS评分水平、不同出血部位的患者近期疗效和预后与治疗方案的关系。结果按出血部位分层,在外侧型和大量出血型中,两种治疗方式的近期疗效及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出血部位两种治疗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病情分层,GCS评分6~8分和GCS评分9~12分两种治疗方式的近期疗效及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CS评分13~15分,两种治疗方式近期疗效及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出血量分层比较,出血量〈50 mL,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的近期疗效及预后均好于穿刺外引流术。出血量≥50 mL,近期疗效两种治疗方式无差异,但预后比较,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较血肿穿刺外引流术好。结论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治疗方式,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较穿刺外引流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引流术后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C地78例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鲇孔引流术后并发症进行性分析。结果:痊愈76例,死亡2例(1例死于术激性溃疡消化道大出血,1例死于术的肾功能衰竭),血肿复发2便,继发性颅内血肿3例,张力性气颅1例,癫痫1例。结论: 及时处理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颅内积气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SDH)钻孔引流术后颅内积气吸收的情况,并探讨发生张力性气颅的时间。方法:30例CSDH钻孔引流术的患者,术后复查头颅CT,观察分析术后头颅积气的有关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在术后第3天头部CT检查均提示有颅内积气,其中70.6%为少量积气,29.4%为中量积气;少量积气在2周内吸收完,中量积气在4周内吸收完。结论:CSDH钻孔引流术后张力性气颅发生率较低.一般发生在术后2周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直视下小骨窗开颅与锥孔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情况。方法分析该院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0例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治疗Ⅰ组(直视下小骨窗开颅治疗组)30例和治疗Ⅱ组(锥孔引流治疗组)40例。结果治疗Ⅱ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治疗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锥孔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效果明显,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钻孔手术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最常见的治疗方式,通过比较钻单孔和钻双孔两种不同手术方式的效果,指导临床实践。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南充市中心医院接受钻孔冲洗加密闭引流手术治疗的152例CSDH患者的资料,统计两种钻孔方式治疗患者各自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住院天数、气颅发生率、复发率等指标。结果:78例钻单孔的患者中,复发6例(7.69%);74例钻双孔的患者中,复发5例(6.76%),P>0.05。单、双孔手术各自的手术时间分别为(26.31±3.12)min、(53.20±4.58)min,P<0.01;术后拔管时间分别为(3.21±1.02)d、(2.90±1.53)d,P>0.05;住院天数分别为(5.02±1.25)d、(7.21±2.17)d,P<0.05;两者气颅发生各为18例(23.1%)、39例(52.70%),P<0.05。结论:钻单、双孔引流治疗CSDH的复发率较低,在减少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气颅发生率方面,钻单孔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肿穿刺引流辅助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和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预后,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4年1月—2010年12月1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别采用3种术式进行治疗,比较术后1个月患者的病死率及6个月后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 3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88,P=0.866)。3组术后6个月ADL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12,P=0.004);血肿穿刺引流组术后6个月ADL分级分别与小骨窗开颅组、大骨瓣开颅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541,P=0.011;χ2=9.701,P=0.002);而小骨窗开颅组与大骨瓣开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33,P=0.564)。结论对于出血量过大,昏迷程度深,出现脑疝前期或已经出现脑疝甚至晚期的患者,临床上应当首先考虑采用血肿穿刺引流辅助开颅血肿清除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四种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不同病情分别采取微创锥颅血肿腔置管引流术、脑室穿刺外引流术、普通开颅血肿清除术、显微开颅手术等手术方式。结果:130例高血压脑出血中,基本治愈40例,占30.8%;显著进步13例,占10%;进步24例,占18.5%;无变化或恶化20例,占15.4%;死亡33例,占25.4%;显效率40.8%,总有效率59.2%。结论: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术式能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疗效,显微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