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墨西哥是最早出现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国家,面对疫情的诸多不确定因素,墨西哥政府在出现甲型H1N1流感疫情后依据《国家流感大流行应急准备计划》,发布了全国范围内的流感流行预警,宣布进入卫生紧急状态,同时积极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采取了关闭学校、取消集会、停止商业活动等一系列非药物干预措施,这对于遏制、消灭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也提供了较好的国际经验。本文在对墨西哥甲型H1N1流感防控调研的基础上,对其疫情各阶段采取的主要防控措施进行梳理,并对其经验和不足进行总结,以期为我国今后有效应对流感大流行提供宝贵的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日本是甲型H1N1流感疫情较为严重的亚洲国家之一。面对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疫情,目本确立了以日本厚生劳动省为首,其他行政部门和机构共同参与的联合防控机制。并根据疫情特点,分为流感大流行前期、海外发生期、国内局部流行早期、流感大流行潜伏期和大流行扩散期5个阶段。本文在对日本甲型H1N1流感防控调研的基础上,对日本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5个阶段采取的主要防控措施进行梳理,并对其经验和不足进行总结,以期为我国今后有效应对流感大流行提供宝贵的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甲型H1N1流感在墨西哥爆发后迅速全球蔓延,世界卫生组织将这次流感大流行的警戒级别提升至6级,病毒传播活跃,疫情进一步向社区和农村扩散,疫情防控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4.
5.
目的通过探讨福州市在应对甲型H1N1流感暴发中策略的得失,为进一步改进防控策略提供借鉴。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分析福州市疫情情况及防控策略。结果福州市于5月23日报告首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2009年全年累计报告甲型H1N1流感1 701例,报告发病率为25.26/10万。福州市采取了加强应急值守、夯实基层防控基础,加强医疗救治能力、强化应急处置能力等系列积极有力的防控措施,实践证明我市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成效显著。结论总结回顾分析我市防控工作,仍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探讨:联防联控机制需进一步完善,防控策略调整需进一步加强时效性和针对性,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需进一步加强,还应充分调动整合卫生资源。 相似文献
6.
甲型H1N1流感疫情暴发后,WHO依据《国际卫生条例(2005)》、《流感大流行的防范和应对》和突发事件委员会、SAGE的相关咨询建议,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在《国际卫生条例(2005)》指导下,协调全球卫生应急;开展甲型H1N1流感疾病监测和危险度评估;发布技术指南以及支持成员国实验室能力建设;信息沟通以及相关信息的传播、发布;调配资源、物质储备、确保药物干预措施的实施。在此次疫情应对中也暴露出WHO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一些不足,如流感大流行的严重程度缺少一致的、可衡量和可理解的描述流感大流行警戒级别划分较复杂等。 相似文献
7.
8.
浅谈甲型H1N1流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人类繁衍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人与病原微生物的斗争总是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但几乎每次都会以人类战胜病原微生物而告一段落,而后又会有新的病原微生物卷土重来,给人类造成一次又一次的灾难。2009年3月,一种新的流感病毒再次袭击人类,后经研究发现造成此次疫情的病毒株包含有猪流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H1N1甲型流感医院感染的防控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对52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医院防控措施。结果通过这次应急实施甲型H1N1流感患者防控措施,使防控工作符合程序,防护操作规范、标准。结论在H1N1甲型流感医院感染的防控中,必须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有针对性地采取院内消毒隔离及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
2009年3月墨西哥与美国先后发生甲型H1N1流感,并在很短时间内席卷全球,引起了全球性的大流行,给全球的防控带来巨大的挑战。在2009年5月,我国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在我国成都地区出现后,我国政府迅速实施流感应急、治疗、控制方案。同时,在2009年4月30日,我国卫生部经国务院批准发布了第8号公告,在现有的乙类传染病中纳入了甲型H1N1流感,同时该流感预防、控制提出新的要求。甲型H1N1流感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低等特点,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疾病,且在人群密集地传播很快,以秋冬季节发病多而严重。主要从甲型H1N1流感势态背景、流行特点及其社区的防控等方面阐述,便于防治和控制甲流。现将一些进展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甲型H1N1流感防控形势进一步严峻,基于我国具有数量庞大的脆弱人口和基层公共卫生和医疗卫生网络比较薄弱的国情,为确保在疫情大流行时正常的社会秩序维护与稳定,我国防控工作应进一步加强。我国应对甲型H1N1流感的策略包括加强公共卫生监测工作,继续强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反应机制的建设,对人群实行分类管理,重视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等非药物手段,提高国民的文明素养和健康素养,重视信息沟通。 相似文献
12.
13.
李刚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9,30(3):267-270
当前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暴发,引起全球的关注。本文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分类地位、结构特征、基因复制、蛋白功能进行介绍,说明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甲型流感病毒通过抗原漂移和抗原转换所产生的,对奥塞米韦(达菲)敏感,但对金刚烷胺有抗药性。 相似文献
14.
Huey-Ling You Chao-Chun Huang Chung-Jen Chen Cheng-Chin Chang Pei-Lin Liao Sheng-Teng Huang 《Journal of the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2018,81(5):458-468
Background
The pandemic influenza A (H1N1) virus has spread worldwide and infected a large proportion of the human population. Discovery of new and effective drugs for the treatment of influenza is a crucial issue for the global medical community. According to our previous study, TSL-1, a fraction of the aqueous extract from the tender leaf of Toonasinensis, has demonstrated antiviral activities against pandemic influenza A (H1N1) through the down-regulation of adhesion molecules and chemokine to prevent viral attachment.Methods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identify the active compounds in TSL-1 which exert anti-influenza A (H1N1) virus effects. XTT assay was used to detect the cell viability. Meanwhile, the inhibitory effect on the pandemic influenza A (H1N1) virus was analyzed by observing plaque formation, qRT-PCR, neuraminidase activity, and immunofluorescence staining of influenza A-specific glycoprotein.Results
Both catechin and gallic acid were found to be potent inhibitors in terms of influenza virus mRNA replication and MDCK plaque formation. Additionally, both compounds inhibited neuraminidase activities and viral glycoprotein. The 50% effective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 (EC50) of catechin and gallic acid for the influenza A (H1N1) virus were 18.4 μg/mL and 2.6 μg/mL, respectively; whereas the 50% cytotoxic concentrations (CC50) of catechin and gallic acid were >100 μg/mL and 22.1 μg/mL, respectively. Thus, the selectivity indexes (SI) of catechin and gallic acid were >5.6 and 22.1, respectively.Conclusion
The present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catechin might be a safe reagent for long-term use to prevent influenza A (H1N1) virus infection; whereas gallic acid might be a sensitive reagent to inhibit influenza virus infection. We conclude that these two phyto-chemicals in TSL-1 are responsible for exerting anti-pandemic influenza A (H1N1) virus effects. 相似文献15.
16.
目的:评价2009甲型H1N1流感患者长期预后的情况。方法:对2009甲型H1N1流感患者进行3 a随访,对既往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时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T细胞亚群、胸部CT、肺功能、6分钟步行试验检查,对所有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12例患者,其中轻症、重症、危重症各4例,随访时平均年龄42.3岁,发病至随访的间隔24~46个月,平均39.1个月(3.26 a)。随访时复查胸部CT提示所用重症、危重症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肺部炎症,以间质性炎症为主。随访时共9例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测,其中轻症3例,重症4例,危重症2例,其中67%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肺功能异常,以轻度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为主。所用患者在随访时均进行6分钟步行试验检测,1例危重症患者6分钟步行试验I级,1例重症患者6分钟步行试验III级,其他患者6分钟步行试验分级均为IV级。结论:2009甲型H1N1流感患者轻症、重症、危重症在3 a随访时均可能存在不同病情程度肺部影像学异常以及肺功能异常,以间质病变及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为主,应重视长期随访,若进行积极的中医药干预有望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的临床特点,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表现。结果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不仅见于婴幼儿和有原发基础病的儿童,也可见于体健的年长儿;常合并细菌、真菌、支原体、或其他病毒的感染;均伴有多脏器功能不全;好转后短期内随诊未留有后遗症。结论对甲型H1N1流感患儿早期作出正确的判断、及时积极的治疗有利于阻断和延缓病情进展、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