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三维多期动态增强扫描(3D LAVA)结合胰胆管水成像(MRCP)对壶腹周围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2例壶腹周围癌患者在常规MR扫描基础上行3D LAVA多期动态增强及MRCP扫描,对原始图像进行3D MIP及MPR重建后处理,观察病变的直接?间接征象。结果:42例肿瘤中定性准确率为88%(37/42);其中正确诊断胆总管下段癌5例,胰头癌20例,壶腹癌4例,十二指肠乳头癌5例;胆总管下段癌定位于壶腹癌1例,胰头癌定位于壶腹癌2例,定位准确率为92%(34/37)。1例胰头癌、1例壶腹癌漏诊,漏诊率5%(2/42);2例胰头癌、1例十二指肠乳头癌误诊为炎症,误诊率7%(3/42)。总体诊断符合率为81%(34/42)。两者结合直接征象显示率达93%(39/42)。另外3D LAVA直观显示6例直径小于2cm的早期壶腹周围癌。结论:3D LAVA多期动态增强扫描结合MRCP对壶腹周围癌及其鉴别特别是早期微小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3.0T MR平扫[包括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及肝脏快速容积采集(LAVA)技术在恶性低位胆道梗阻术前诊断及评估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将52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为恶性低位胆道梗阻患者的MRI资料分为3组:(1)平扫(包括3D MRCP);(2)LAVA;(3)平扫+LAVA.在不知病理结果的情况下对3组资料进行判读与分析,包括病变的定位诊断、定性诊断及手术可切除性预测,并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 MR平扫(3DMRCP)、LAVA、平扫+LAVA 3组对肿瘤的定位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6.2%、98.1%、100%;定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1.2%、88.5%、94.2%,第一组与第二组、第三组间P值分别为0.028、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二组与第三组间P=0.4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资料手术可切除性预测的准确率分别为75.0%、90.4%、90.4%,第一组与第二、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结论 3D MRCP可准确判断梗阻部位,对于病变的定位诊断具有较大的优势;LAVA技术由于可以提供更多病变的直接征象和强化特征,因此在肿瘤的定性诊断及可切除性评估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脏容积超快速采集(LAVA)动态增强扫描序列在膀胱癌临床分期中的应用。方法:收集膀胱癌患者37例,共54个病灶,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且术前均行常规MRI平扫、DWI及LAVA扫描。评估LAVA序列、常规MRI平扫、常规MRI平扫+DWI在膀胱癌患者临床分期诊断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37例54个病灶中,病理证实病灶未浸润肌层21个,浸润肌层33个。常规MRI+DWI+LAVA正确诊断病灶浸润肌层31个,未浸润肌层19个,浸润肌层假阴性2个,未浸润肌层假阴性2个,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3.9%、90.5%,均明显高于常规MRI扫描的60.6%、61.9%及MRI平扫+DWI扫描的72.7%、71.4%,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LAVA序列能有效提高膀胱癌患者肌层浸润检出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为临床分期及治疗提供有效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联合MRCP在肝外癌性梗阻性黄疸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在常规MR扫描基础上行MRCP检查及LAVA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观察病变征象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30例患者均经病理证实,包括胆管癌15例、壶腹癌5例、胰头癌7例、壶腹周围十二指肠癌1例、胆囊癌2例,其中1例胰头癌漏诊,2例胆管癌和1例壶腹癌误诊为炎症,病灶定性诊断准确率和组织起源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6.7%、93.3%.结论:高场MRI动态增强和MRCP技术的联合应用能为肝外癌性胆道梗阻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信息,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壶腹部浸润性腺癌(invasive adenocarcinoma of the ampullary region,IAAR)的MRI影像学特征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病理证实的IAAR患者的MRI检查资料。22例患者均行MRI平扫,其中19例行DWI扫描,19例行MRCP扫描,17例行MR增强扫描。观察病灶的大小、形态、边界、生长方式、内部结构、信号、强化模式及胆总管、主胰管改变等。结果 1)T1WI均表现为等或稍低信号,T2WI 10例呈等信号,12例呈等高信号,DWI18例呈稍高、高信号;增强扫描呈持续性轻度强化。20例伴胆总管扩张、11例伴主胰管扩张;10例侵犯胰腺,5例发生肝转移,8例伴周围淋巴结肿大;2)MRI平扫结合DWI、MRCP、LAVA扫描的定位、定性准确率分别为94.7%(18/19)、89.5%(17/19)、94.1%(16/17)。平扫、DWI、MRCP和LAVA多序列联合诊断IAAR准确率为95.5%(21/22)。结论MRI利用其超高组织分辨率、多角度成像及MRCP、DWI、LAVA等多序列联合检查,能较全面、准确地显示Vater壶腹部细节结构,对IAAR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磁共振冠状面快速三维容积动态增强(liver acquisition with volume acceleration,LAVA)在低位胆道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0例低位胆道梗阻患者(排除较明显胆道结石者),进行MR平扫(包括MRCP)及冠状面LAVA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判读与分析,包括病变的定位诊断、定性诊断及恶性梗阻的手术可切除性预测,并与手术病理、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或经皮肝穿胆道造影术(PTC)结果对照。结果:MR平扫(包括MRCP)及冠状面LAVA技术对低位胆道梗阻的定位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6%(43/50)、88%(44/50),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1.000);定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8%(39/50)、92%(46/50),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9);MR平扫(包括MRCP)结合冠状面LAVA的手术可切除性预测准确率为90.3%(37/41)。结论:MR冠状面LAVA动态增强可以直观地显示病变的位置、特征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在低位胆道梗阻的定性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MR平扫结合冠状面LAVA增强扫描对于低位恶性胆道梗阻术前可切除性预测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M R动态增强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WI)在鉴别壶腹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胆总管下段狭窄患者的M R动态增强及DWI的数据。其中包括32例恶性病变和11例慢性炎症。1位影像医生对壶腹周围良恶性病变的M R动态增强信号强度及DWI信号进行分析,另外2位影像医生对壶腹周围病变的M R动态增强影像以及M R动态增强联合DWI影像进行评估。应用 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灵敏度及特异性。结果壶腹周围良恶性病变MR动态增强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WI影像中,壶腹周围癌比炎症更多地表现为高信号,表观扩散系数(ADC)图表现为低信号(P<0.001)。2位读片者在结合DWI影像后对恶性壶腹周围病变的诊断灵敏度均有提高,分别从84.4%提高到96.9%和从87.7%提高到96.6%。结论 M R动态增强联合DWI可提高鉴别壶腹周围区良恶性狭窄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MRI表观扩散系数(ADC)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对锥切术后残余宫颈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因宫颈病变行宫颈锥切术及子宫切除术的50例病人的影像和病理资料,病人均行T1WI、T2WI、扩散加权成像(DWI)和动态增强MRI检查。将病灶根据病理结果分为残留癌灶和阴性切缘,测量残留癌灶和阴性切缘的ADC值并分析TIC类型。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MRI对残余宫颈癌灶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采用t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检验比较残留癌灶和阴性切缘间ADC值和TIC类型的差异。结果 残留癌灶MRI表现为稍低T1、稍高T2信号,DWI上表现为高信号,扩散受限,动态增强扫描早期强化明显,延迟期强化程度低于正常宫颈,TIC均呈快进快出型(Ⅲ型)。阴性切缘MRI表现为等T1、等或稍高T2信号,DWI上表现为等或稍高信号,扩散不受限,动态增强扫描表现为持续性明显强化,TIC主要呈流入型(Ⅰ型)。21例病人宫颈切缘残留癌灶,29例呈阴性切缘。MRI对残留癌灶诊断敏感度较低(19.0%),特异度较高(93.1%),准确度62.0%,阳性预测值66.7...  相似文献   

9.
MRCP结合薄层T2WI对壶腹周围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MRCP及薄层轴位T2WI脂肪抑制序列对壶腹周围病变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5-11—2007-11行磁共振检查,同时对感兴趣区行薄层扫描且临床资料完整的壶腹周围病变95例,总结其轴位MRI及MRCP的征象特征,比较增加薄层扫描前后诊断准确率。结果经手术病理或ERCP证实胰头癌27例,壶腹周围癌30例,壶腹区结石38例,MRCP结合常规MRI对病变诊断的准确率为75.79%,增加薄层扫描后准确率为92.63%,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3,P<0.01)。结论薄层扫描可提高壶腹周围病变的诊断准确率,有助于小结石、小肿瘤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壶腹周围癌在磁共振平扫、三维多期动态增强扫描(3D-LAVA)及胰胆管水成像(MRCP)中的表现,利用3种磁共振检查方法,提高对不同类型壶腹周围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壶腹周围癌患者的磁共振检查表现,包括在MR平扫、3D-LAVA、3D-MRCP中病变的直接、间接征象及手术可切除性预测。结果不同组织类型病变均见不同程度上肝内外胆系扩张,胆总管末端突然"截断"呈长T1长T2信号,DWI(b=600)呈高信号,胰头癌病变较大,胆管下段癌及壶腹癌较小。3D-LAVA用以分析病变血供情况及与周围组织关系,胆总管下端癌、壶腹癌呈延迟强化,胰头癌呈强化不明显或弱的延迟强化,胰头癌均见肠系膜上静脉受侵。MRCP更好的观察胆胰管扩张情况,胆总管下端癌均见胆管扩张,胰管无扩张;胰头癌均呈"四管征"表现;壶腹癌呈长段伴行并呈聚拢的"双管征"。结论不同组织类型的壶腹周围癌在MR平扫、3D-LAVA及MRCP的征象有一定差异,综合分析3种检查征象有利于壶腹周围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倪明立  王玉慧  汤艳萍  李永  王成伟   《放射学实践》2010,25(12):1371-1374
目的:探讨联合运用DWI和LAVA技术在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0例肝脏占位性病变(小肝癌30例、肝血管瘤15例、肝囊肿15例)的MRI图像。扫描序列为常规自旋回波序列(T2WI、T1WI)、LAVA多期增强序列及DWI检查(b值分别为0和800 s/mm^2)。比较小肝癌、肝血管瘤、肝囊肿的ADC值是否有差异;对比分析LAVA多期增强序列(A组)、T1WI、T2WI和DWI(B组)及这2种方法联合应用(C组)在病变检出和定性诊断方面的价值。结果:在病变检出方面:A组检出67个病灶,B组检出67个,C组检出67个,A组与C组比较,对病变的检出率无差异。在结节的定性诊断方面:在取得临床或病理证实的67个病灶中,A组诊断正确57个(85.1%),C组为65个(97%),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5.858,P〈0.05);肝囊肿、肝血管瘤、小肝细胞癌的ADC值分别为(3.341±0.299)×10-3mm^2/s、(2.154±0.308)×10-3mm^2/s、(1.132±0.241)×10-3mm^2/s。结论:DWI结合LAVA技术对肝脏小病灶的定性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低张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技术(MRCP)结合肝脏三维容积转移期动态技术(LAVA)增强扫描在壶腹周围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临床资料完整的壶腹周围病变患者53例,均行常规MRI扫描,同时行低张MRCP及LAVA多期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53例患者中,4例为壶腹区炎症;25例为壶腹区肿瘤;23例为壶腹区结石,1例为壶腹区十二指肠乳头部憩室.结论 低张MRCP结合LAVA增强扫描能够清晰的显示壶腹周围病灶的形态、范围以及不同病理类型疾病表现出的不同影像学特点,可以为壶腹周围病变定位、定性诊断提供更加可靠、直接的征象,对于外科手术及预后均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磁共振Propeller技术消除头部伪影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ropeller技术在头部伪影消除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1例磁共振头颅日常检查中出现躁动或不能自控患者,用Propeller技术进行T2WI扫描,与常规T2FRFSE序列进行对比;5例DWI序列磁敏感伪影明显者进行Propeller DWI扫描,与常规DWI进行对比。结果21例应用Propeller技术进行T2VI扫描明显减少或消除了运动伪影,5例Propeller DWI明显消除磁敏感效应引起的伪影,均生成较满意图像。结论应用PropellerT2WI及DWI成像技术可以明显减少或消除患者因运动及磁敏感效应造成的伪影,显著提高图像质量,获得具有临床诊断价值的理想图像。  相似文献   

14.
张玉琴  王毅力  董海波   《放射学实践》2009,24(3):283-286
目的:探讨常规MRI及肝脏客积超快速三维成像(LAVA)序列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提高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穿刺活检和手术病理证实的60例前列腺占位的MRI表现,其中59例为前列腺癌,1例为前列腺增生。将所有病例分为2组:LAVA组30例,采用常规MRI平扫结合LAVA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MRI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LAVA组30例患者中,术前诊断为前列腺癌27例(诊断符合率为90%),不确定诊断2侧,前列腺增生1例。对照组30例中MRI诊断前列腺癌20例(符合率为69%),不确定诊断4例,前列腺增生5例,1例前列腺增生误诊为前列腺癌并且漏诊了膀胱癌。LAVA组和对照组诊断符合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LAVA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对前列腺癌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宫颈癌诊断的敏感性、分期的准确性及盆腔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和定性准确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98例宫颈癌患者的影像资料,比较DWI联合常规MRI序列与单纯常规MRI序列在宫颈癌诊断、分期及盆腔淋巴结转移方面的差异.结果 DWI联合常规MRI序列对Ⅰb期的漏诊率(1/20)低于单纯常规MRI序列漏诊率(5/20).DWI联合常规MRI序列对Ⅱb期分期准确率(21/23)高于单纯常规MRI序列准确率(14/23);其余各期分期,两者无明显差异.DWI联合常规MRI序列对盆腔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135/148)和定性准确率(76/82)均高于单纯常规MRI序列的检出率(101/148)和定性准确率(56/82).结论 相对于常规MRI序列,DWI联合常规MRI序列对宫颈癌的诊断更敏感,Ⅱb期分期更准确,盆腔淋巴结检出率和定性准确率更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场磁共振MRCP、DWI和LAVA技术在肝泡状棘球蚴病(HA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HAE患者的MRI常规平扫、DWI、MRCP及LAVA四期扫描资料,分析HAE在DWI、MRCP及LAVA中的表现并与病理对照。结果:10例共检出17个HAE病灶,其中肝右叶9个(9/17),肝左叶5个(5/17),跨叶生长有3个(3/17)。HAE的MRI表现为:巨块型5例(5/10)、坏死液化型3例(3/10)、混合型2例(2/10)。病灶正反相位和T2WI均为低信号,形态不规则,坏死液化型中心坏死液化区在正反相位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LAVA增强扫描11个(11/17)病灶无强化,6个(6/17)病灶边缘有轻度强化,12个(12/17)病灶内部或边缘出现小囊泡征,病灶侵犯肝门3例(3/10),肝静脉受侵3例(3/10),门脉受侵4例(4/10),肝外转移3例(3/10);DWI示7例为略低信号(7/10),ADC图为略高信号,ADC值=(1.82±0.13)×10-3mm2/s,3例(3/10)坏死液化型病变其边缘实性部分同前表现,而中心坏死液化区在DWI示为高信号,其在ADC图上呈高信号,ADC值=(2.20±0.12)×10-3mm2/s;MRCP显示肝内胆管扩张6例(6/10),3例(3/10)可见不规则的残腔,12个病灶(12/17)显示小囊泡更为清晰。结论:联合运用LAVA、DWI和MRCP技术对肝泡状棘球蚴病(HAE)的定性诊断和合理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联合MRCP序列在鉴别导致胆管狭窄的壶腹周围病变的良恶性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11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怀疑壶腹部胆管狭窄,行常规MRI、MRCP及DWI检查的69例患者。经手术或ERCP活检病理证实,良性病变43例,恶性病变26例。由两名放射科资深医师首先参照常规MRI ,在MRCP和DWI图像基础上分别进行诊断,然后结合两者对壶腹周围病变进行再次评估,分别统计其恶性的可能性。两位资深医师的结果分别通过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2位医师分别通过M RCP和DWI对壶腹周围病变良恶性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进行计算,M RCP分别为55.6%,86.9%,71.3%;53.5%,87.5%,70.9%;DWI分别为87.5%,62.5%,74.9%;89.4%,61.3%;76.3%。MRCP联合DWI图像后对病变诊断的准确度均得到提升,分别提高到81.2%和82.7%。结论 M RCP联合DWI可以提高对引起壶腹部胆管狭窄疾病的良恶性诊断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DWI序列是否可增加不可触及隐睾的检出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病理证实的隐睾患者影像临床资料,其中单侧隐睾34例,双侧隐睾2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常规(T1WI、T2WI)及DWI检查,采用双盲法评估并计算MR常规序列、DWI及常规序列+DWI对于不可触及隐睾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隐睾表现为边缘清晰的椭圆形长T1、长T2信号,DWI上呈高信号。联合应用T1WI、T2WI及DWI的敏感性、准确性分别为90.9%与91.7%,均高于单独应用T1WI、T2WI或DWI(P<0.05)。结论:联合应用T1WI、T2WI与DWI序列有助于提高不可触及隐睾的准确定位和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