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心脏外科手术后植入永久起搏器的影响因素以及早期起搏器植入时机和途径。方法 回顾性纳入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行心脏外科手术后植入永久起搏器(不包括植入埋入式除颤器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患者。收集植入永久起搏器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诊断、术前心律情况、心脏外科手术类型、起搏器植入适应证、心脏外科手术距离起搏器植入的时间、植入永久起搏器的类型等资料。并根据心脏外科手术距离起搏器植入的时间将患者分为早期(术后≤1个月)组、中期(术后1个月~1年)组和远期(术后>1年)组。比较3组患者心脏外科手术类型和起搏器植入适应证的差异。结果 共纳入103例患者,其中瓣膜病手术86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9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8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22例(21.36%),房室传导阻滞患者81例(78.64%)。房室传导阻滞包括Ⅲ度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68例[66.02%,其中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29例(28.16%)]和慢心室率心房颤动13例(12.62%)。早期组27例(26.21%),中期组16例(15.53%),远期组60例(58.25%)。3组心脏外科手术后植入永久起搏器患者的主动脉瓣手术和双瓣及更复杂手术(包含瓣膜置换或成形术)占比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起搏器植入适应证中房室传导阻滞比例较高,且在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89,P=0.048)。早期组患者的心脏外科手术距离起搏器植入的平均时间为(13.43±7.24)d,择期经皮介入心内膜植入起搏电极导线25例,术中植入心内膜、心外膜起搏电极导线各1例。结论 房室传导阻滞为心脏外科手术后植入永久起搏器最常见的适应证。早期植入前需留出合理的时间供房室传导或窦房结功能恢复,起搏导线植入途径以择期经皮介入心内膜植入为主,但必要时可在术中植入起搏电极导线(心内膜或心外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中严重心律失常的救治体会。方法 16例永久起搏器安置术中出现严重心律失常者均为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10例在起搏参数测试过程中出现了起搏依赖现象,给予保护性临时起搏、或在严密监护下每测完一个电压参数后,逐步减慢起搏频率,直到恢复自身心律时再测试下一参数,避免了意外。6例术中操纵导管时出现短阵室速或室颤,予电击复律、在抗心律失常药物配合下轻柔操纵导管定位。结果 15例手术成功,1例死于顽固性心室颤动。结论 因房室传导阻滞尤其是伴有晕厥史而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术中易出现起搏依赖现象和心室颤动,预先保护性临时起搏,密切监护下仔细操纵测试电极导管对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3.
2011年10月至2014年7月共有5例行三尖瓣机械瓣置换术后的患者因房室传导阻滞而再行永久性心脏起搏 器植入。局麻下采用微创介入方法,将专用左室电极置入后静脉、侧后静脉或心大静脉起搏心室。5例患者均手术成 功,术中起搏参数满意。术后患者症状均消失,随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起搏器参数理想。对于三尖瓣机械瓣 置换术后的患者,经冠状静脉窦植入左室专用电极起搏心室是一种微创、安全的方法,可避免再次开胸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的安全性。方法:35例需起搏器植入的患者,随机分组,分别采用VVI或DDD起搏模式,其中17例行右心室间隔部位起搏(RVS组),18例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RVA组),比较研究不同起搏部位的右心室电极在术中、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电压阈值、阻抗、感知的差异,以及手术中右心室电极到位后所需的X线曝光时间的差异。并且通过超声心动图比较两组在术后3个月心功能参数的差异。结果:17例患者利用螺旋电极均成功地进行了右心室间隔部(RVS)的电极固定,未发生并发症;18例患者使用被动电极行右室心尖部(RVA)的电极植入,发生1例电极脱位,重新植入后随访3月起搏功能正常。右心室间隔部起搏时心室电极的电压阈值、阻抗和感知在术中、术后1个月、3个月与右室心尖部起搏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术中电极到位的X线曝光时间也无明显差异。结论:与常规的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比较,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同样安全,操作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77例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77例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对术中疗效及术后各种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手术均成功完成,起搏模式:植入单腔起搏47例,房室双腔起搏28例,单腔心室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1例,心脏再同步化起搏1例。术后囊袋血肿3例,电极脱位2例,起搏器囊袋渍破1例,起搏器综合征7例。结论采取相关措施,加强起搏器术后随访工作,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在植入不同横式永久起搏器前后脑钠素(BNP)水平变化.方法:研究对象为2006~2008年我院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植入永久起搏器的患者,排除有明确冠心病、心房颤动、瓣膜病、贫血、射血分数小于50%、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的病例.共入选84名患者,其中男性48名(57.1%),女性36名(42.9%).所有患者术前检测BNP水平.其中66例植入DDDR永久起搏器,18例患者植入VVIR永久起搀器.于术后1个月及6个月再次检测BNP水平.结果: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术前BNP水平为(497±41)pg/ml.植入起搏嚣后1个月,两组BNP水平均明显下降((495±39)pg/ml vs (141±26)pg/ml,P<0.05,DDDR组;(502±45)pg/ml vs(181±22)pg/ml,P<0.05],VVIR组,其中DDDR组BNP水平更低.6个月后,DDDR组BNP水平无明显变化[(151±11)pg/ml vs(141±)26pg/ml,P>0.5],VVIR组BNP水平有所上升[(242±24)pg/ml vs(181±22)pg/ml,P<0.05].结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BNP水平较高.植入永久起搏器后使BNP水平下降,植入DDDR起搏器的患者较VVIR的患者更加明显.随植入时间的延长,植入VVIR的患者BNP水平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右心室心尖部与间隔部行心脏永久起搏器起搏对心脏形态、起搏参数、QRS波时限的影响。方法:32例患者分为右心室心尖部起搏11例和右心室间隔部起搏21例,并进行研究和随访。回顾性比较两者术中心室电极植入过程所需射线辐射时间。随访术后不同时期两者起搏部位对左室舒张末内径、二尖瓣反流、三尖瓣反流及左室射血分数情况的影响。对患者行起搏器治疗即刻起搏参数及3个月后的电压、阈值、阻抗测定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传统右室起搏内部心尖部起搏较间隔部起搏对心脏LVEF及QRS时限影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尖部和间隔部心室电极植入过程中,介入手术所需射线辐射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部位心室电极植入手术患者所需的平均辐射时间不同,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后QRS波时限较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QRS波时限短,表明室间隔起搏对心功能(LVEF)改善要明显优于心尖起搏。  相似文献   

8.
心脏起搏器电极血栓3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6年7月~2005年10月,我院共为8例已安置心脏起搏器的患者进行开心手术,术中发现3例患者右心房电极血栓附着,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8例,男7例,女1例,年龄46~77岁,平均52.3岁。均为VVI起搏模式。安置起搏器原因:心房颤动R—R间期≥3s3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3例,其中1例伴有阵发心房颤动;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开心手术原因:风湿及退行性心脏瓣膜病行瓣膜置换或成形术7例;院外电极感染转入取电极1例。起搏器植入距开心手术时间:1周~3年,平均1.7年。起搏器术后用药:除常用心血管药物外,心房颤动3例中2例间断服用阿司匹林;起搏器植入术后1周再开心手术患者服用氯吡格雷及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右室不同部位起搏的急性血流动力学效应,进一步明确最佳心室起搏部位。[方法]入选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47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24例)植入临时起搏电极至右室心尖部组,B组(23例)植入临时起搏电极至右室流出道,其后两组患者均植入永久起搏电极至右室高位间隔部。比较不同部位起搏下的每搏量(SV)、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内径(LA)以及QRS波时限的差异。[结果]右室流出道与心尖部起搏比较,LVEF和SV值略有改善P=0.071,P=0.043,LVD和LAD,以及QRS波时限变化不大。高位间隔和右室心尖部起搏比较,LVEF值、SV以及QRS波时限明显改善,P值分别为0.007和0.002以及P<0.001;LVD和LAD无变化。高位间隔和右室流出道起搏比较,LVEF值和SV以及QRS波时限有所改善,P值分别为0.017和0.014,以及P<0.001;LVD和LAD无变化。[结论]高位间隔起搏明显优于流出道和心尖部起搏。而流出道起搏略优于心尖部起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对双心室同步性的影响。方法植入永久起搏器的患者20例,按照心室电极的位置,随机分为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组(RVOTS组)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RVA组)。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QRS波形态和宽度以及术前、术后3个月随访时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室间隔-左心室后壁之间的运动延迟(SPWMD)和心室间机械运动延迟(IVMD)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植入起搏电极导线和起搏器,随访期间无电极脱位和其他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术前所测定的LVEF、SPWMD及IVM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RVS组起搏心电图Ⅱ导联QRS时限无明显变化,而RVA组较术前及RVOTS组显著延长;术后3个月随访,RVOTS组LVEF、SPWMD、IVMD较术前无明显变化,而RVA组LVEF较术前下降,SPWMD、IVMD较术前延长,RVA组和RVS组相比,LVEF显著下降,SPWMD、IVMD显著延长。结论RVA起搏使左、右心室不同步,RVOTS起搏和RVA起搏相比,使双心室开始除极时间差缩短,尽可能地维持了双心室激动顺序和双心室的同步性,对心脏功能的影响较小,RVOTS起搏比RVA起搏更接近生理性起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