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升主动脉弹性功能与冠脉病变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 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11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分为冠心病单支病变组(42例)、双支病变组(30例)、三支病变组(38例),进行Leaman 冠脉病变评分,采用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测定比较各组患者升主动脉弹性功能(升主动脉僵硬度指数、升主动脉扩张性、升主动脉前壁S波速度),并与Leaman 冠脉评分行相关分析.结果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升主动脉扩张性、前壁S波速度:三支病变组<两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与Leaman 冠脉病变评分呈负相关;升主动脉僵硬度:三支病变组> 两支病变组> 单支病变组,与Leaman 冠脉病变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升主动脉前壁S波速度、僵硬度指数、扩张性可作为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伴焦虑抑郁障碍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接受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138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手术前1天至手术后4周内口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同时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常规治疗,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接受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进行焦虑抑郁障碍调查。结果:术前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干预组SDS、SAS评分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善。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心理干预能有效减轻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焦虑抑郁障碍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焦虑的治疗效果和优势。方法:将冠心病合并焦虑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给予黛力新治疗和黛力新加中药治疗,疗程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末及治疗后8周末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4周末与治疗前比较SAS评分下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1)。治疗8周末两组患者与治疗前比较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下降更明显,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服用黛力新和镇静剂剂量和时间较对照组减少和缩短。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较单纯西药治疗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4.
冠状动脉病变与脂蛋白(a)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及狭窄程度与脂蛋白(a)的关系。方法:387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252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心病患者按病变范围、狭窄程度分组,术前行脂蛋白(a)[Lp(a)]检查,对比分析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及狭窄程度与Lp(a)的关系。结果:1Lp(a)各病变范围组与正常对照组均有差异(P<0.01),各病变范围组间亦有差异(P<0.05或P<0.01);2Lp(a)各病变组与正常对照组均有差异(P<0.01),Lp(a)完全闭塞组与轻、中度狭窄组均有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随着病变范围的增加,Lp(a)明显升高,随着狭窄程度的加重,Lp(a)亦升高,但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伴不同焦虑和(或)抑郁障碍的冠心病患者以心率变异性(HRV)为代表的自主神经功能损害情况,以及使用抗抑郁药物(舍曲林)后冠心病伴焦虑和(或)抑郁患者精神心理状况和HRV的改善情况.方法 对心内科门诊、病房及神经科心理门诊诊治的已确诊冠心病患者92例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检测和动态心电图(DCG)检查.根据SAS、SDS评分进行分组,A组:冠心病伴焦虑组;B组:冠心病伴抑郁组;C组:冠心病伴焦虑合并抑郁组;D组:单纯冠心病组,不伴焦虑和抑郁.对各组患者HRV各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将56例伴有焦虑和(或)抑郁的患者分为对照组(进行心理干预)和干预组(予抗抑郁药物舍曲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SAS、SDS评分和HRV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本组冠心病患者中伴有焦虑障碍者27例(30.4%),伴有抑郁障碍者32例(34.8%),同时伴有焦虑抑郁障碍者20例(21.7%).A组与D组比较,RMSSD、PNN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D组比较,SDNN、RMSSD、PNN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D组比较,SDNN、SDNNX、RMSSD、PNN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56例伴有焦虑和(或)抑郁患者常规冠心病用药加心理干预,治疗2周和8 周后干预组和对照组SAS、SDS评分与首次评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治疗8周后干预组与对照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的SDNN、SDNNX、RMSSD、PNN50 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对照组治疗各指标虽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干预组SDNN、RMSSD升高更为明显(P<0.05,P<0.01).结论 冠心病伴焦虑和(或)抑郁障碍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降低.常规用药联合心理干预和抗精神病性药物治疗可改善冠心病伴焦虑和(或)抑郁患者自主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6.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狭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性质、程度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65例经过冠状动脉造影的冠心病患者,常规做颈动脉超声检查。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脉狭窄组和未狭窄组。按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3个亚组,即轻度、中度、重度狭窄组。结果冠脉狭窄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内膜病变率和粥样斑块性质与未狭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加重,颈动脉粥样斑块检出率明显增加(P<0.01)。经相关性分析,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颈动脉内膜增厚、斑块检出率和病变性质均呈正相关。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与冠状动脉狭窄病变有显著的相关性;对于冠心病高危人群常规颈动脉超声检查可用于估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状况。  相似文献   

7.
丁庆华  王华 《中外医疗》2013,32(8):79-79,8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前焦虑、抑郁影响。方法将89例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心理状况调查,测定并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焦虑、抑郁分值。结果观察组干预后SAS和SDS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明显减轻或缓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术前焦虑和抑郁情绪,有助于患者的治疗与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在冠状动脉造影术前宣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54例在我科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术前宣教模式,实验组采取思维导图宣教模式,收集两组患者宣教前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术前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发生不良反应例数以及患者出院时满意度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宣教前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以及发生不良反应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实验组术前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出院时满意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多元化的冠状动脉造影术前宣教,不仅可以降低患者术前焦虑的现象,减小术中风险,还有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黄斌  朱伟  梁雪  李新 《河南医学研究》2007,16(3):200-202,214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观察268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冠脉正常组78例;冠心病组190例。冠心病组根据冠状动脉受累的主要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68例、双支病变组56例、多支病变组66例。同时测定血清胆红素及各项生化指标。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用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冠状动脉狭窄计分表示。结果:冠心病组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并且随着病变严重程度的加重,血清胆红素水平逐渐降低(p<0.01)。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计分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显著负相关,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胆红素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范围的关系。方法:选择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504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冠状动脉狭窄者分为冠心病组,无狭窄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空腹抽静脉血测定总胆红素、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用造影图像处理系统测量,再根据病变损害的程度评分。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控制其他易患因素影响后血浆总胆红素水平与冠心病的定性关系和总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范围的定量关系。结果:冠心病组患者387例血浆总胆红素水平(11.57±4.68)μmol/L低于对照组117例(15.09±5.66)μmol/L,差异有显著性(P<0.0001),偏相关分析发现,低血浆胆红素水平对冠心病危险性有独立的预报价值。多元回归分析发现,血浆总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病变程度呈负相关(P<0.00001)。结论:胆红素水平与冠心病发生的危险性及冠状动脉硬化程度呈负相关,胆红素水平可作为预测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张晖  林国芳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5):1806-1807,1809
目的:探讨认知干预行为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前、后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5月-2011年5月在我院接受经皮穿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对治疗前、后的相关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冠心病患者在实施不同治疗以后,在不同时间段SAS评分和SDS评分方面:术前1d两组患者没有显著差异,而实验组术后1、3、5d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方面明显下降,同时与对照组同时段相比均明显降低,且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认知干预行为治疗对于接受介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障碍具有良好的缓解和减轻效用,对于术后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及CRP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临床拟诊冠心病患者128例,按冠脉造影结果分为阳性组(93例)、阴性组(35例)。其中阳性组按冠脉病变程度分为单支血管病变组(39例)、双支血管病变组(27例)和3支血管病变组(27例);同时阳性组按照Gensini积分评级,分为>40分、20~40分和<20分3组,分别比较各组间血浆BNP及血清CRP水平。结果冠脉造影阳性组的血浆BNP、CRP水平及Gensini积分均明显高于造影阴性组,且随冠脉病变严重程度逐级上升。其中多支病变患者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单支病变患者(P<0.05),但双支病变组患者与单支病变患者间血浆BNP水平差异不明显。结论随着冠脉病变程度的升级,冠心病患者血浆BNP、CRP水平逐级升高。  相似文献   

13.
踝-臂血压指数与冠状动脉硬化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踝-臂血压指数(ABI)和冠状动脉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2008年1月~2008年6月在本院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住院患者111例,男性79例,女性32例,年龄56.9±7.8岁。其中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有冠状动脉病变者81例,冠状动脉正常者30例。患者在术前取平卧位,测量四肢血压后计算踝-臂血压指数,即胫后动脉或足背动脉收缩压与肱动脉收缩压之比,正常值≥1.0。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用Judikin’s法按常规选择投照体位。采用Gensini积分系统,对每支血管病变程度进行定量评定,每例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最终积分为各分支积分之和。结果:冠状动脉正常组(30例)的冠状动脉积分为(0.43±10.85;ABI=1.14±0.21);单支病变组(33例)的冠状动脉积分为(13.54±9.96;ABI=0.95±0.25);双支病变组(30例)的冠状动脉积分为(24.26±11.26;ABI=0.96±0.29);3支病变组(18例)的冠状动脉积分为(39.55±12.36;ABI=0.68±0.35)。冠状动脉正常组和有冠状动脉病变组的ABI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冠状动脉单支病变、双支病变组和3支病变组的ABI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冠状动脉病变越严重ABI越小。冠状动脉造影积分和ABI的相关系数为-0.536(P=0.0001),即冠状动脉造影积分越高,ABI越低,呈负相关。多元Logistic回归提示糖尿病、空腹血糖增高和冠状动脉积分增高是ABI<0.9的预测因素。结论:ABI是预测冠状动脉硬化程度的一种简单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男性冠心病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理状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行PCI手术治疗的男性冠心病病人82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病人的心理状态,并根据是否患有焦虑或抑郁进行分组,分析影响病人心理状态的因素。结果826例男性冠心病病人中,术后发生焦虑、抑郁病人分别为551例(66.71%)、523例(63.32%)。有焦虑组和无焦虑组病人的年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文化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社会人际关系、并发症、医疗费用来源及病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有抑郁组和无抑郁组病人的年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文化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社会人际关系、并发症、医疗费用来源及病程指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会人际关系(较差)、并发症(有)、医疗费用来源(自费)、病程(>2年)是病人PCI术后并发焦虑、抑郁的危险因素(P < 0.05~P < 0.01)。结论男性冠心病病人在PCI术后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社会人际关系、并发症、医疗费用来源、病程是病人PCI术后并发焦虑、抑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焦虑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和焦虑自评量表对102例冠心病患者进行测查,同时对102例健康志愿者进行对照。结果冠心病患者的N神经质评分及焦虑水平皆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存在高神经质及高焦虑水平。内科医生应在治疗心脏疾病的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以促进其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16.
焦虑与冠心病相关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焦虑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和焦虑自评量表对102例冠心病患者进行测查,同时对102例健康志愿者进行对照。结果冠心病患者的N神经质评分及焦虑水平皆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存在高神经质及高焦虑水平。内科医生应在治疗心脏疾病的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以促进其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17.
季虹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8):1429-143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并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采用SDS、SAS进行评价。结果:对两组患者不同时间采用SDS量表进行评分,实验组患者其在护理干预3d后其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SAS评分,实验组患者其SAS评分在护理干预后3d其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相关项目比较,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抑郁情绪程度,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1 80例因怀疑CHD行冠脉造影的患者cfPWV,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CHD以及评价冠脉病变程度。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76人)、双支病变组(62人)和三支病变组(42人),分析各组cfPWV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冠状动脉三支病变组的cfPWV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P=0.007),cfPWV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间呈正相关(r=0.274,P=0.037)。结论:cfPWV升高与患者年龄及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可作为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与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SPECT/CT)融合显像评估冠心病心肌血流异常与冠脉狭窄的关系。方法选择84例疑似冠心病并接受SPECT/CT显像的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I)计算心肌各节段负荷总积分(SSS)、静息总积分(SRS)、灌注积分差(SDS),并根据SSS分值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异常组;根据CT冠状动脉成像(CTCA)图像统计冠脉狭窄程度,分析心肌灌注异常区域SSS、SDS及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轻度异常组25例,中度异常组40例,重度异常组19例;MPI共检出血流灌注异常区96个,其中轻、中、重度异常患者灌注异常区分别为25、45及26个;CTCA示轻、中、重度分别有23、45及26个异常灌注区冠脉存在狭窄;心肌血流灌注SSS、SDS与冠脉狭窄程度均呈正相关(r=0.622、0.451,P<0.05);其中轻、中、重度异常组SSS与冠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0.417、0.627及0.546,P<0.05);轻、中、重度异常组SDS与冠脉狭窄程度也呈正相关(r=0.358、0.487及0.519,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心肌血流异常与冠脉狭窄呈正相关,其中,中、重度灌注异常患者心肌灌注状态与冠脉狭窄程度相关性更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