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CT表现及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旨在提高PSH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证实的PSH,参考相关资料,将CT表现与临床症状、病理结果对照。结果PSH40岁以上占73%,女性占80%:病灶多为单发圆形病灶;平扫密度均匀22例,不均匀8例,增强扫描明显均匀强化18例、不均匀强化12例:增强幅度8~67HU,增强幅度与病变内血管瘤区和乳头区成分有关;钙化6例:瘤周磨玻璃密度8例,空气新月征6例,贴边血管征2例。结论PSH好发于中年女性,CT表现为肺内孤立性病变,增强扫描明显强化。空气新月征及瘤周磨玻璃密度有相对特征性,有助于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CT影像特征,加深对该病的认识,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PSH患者22例,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病变直径平均(3.0±1.4)cm,两下肺发病者占77%,19例为边缘光滑的类圆形或椭圆形结节,2例呈浅分叶,1例磨玻璃样改变。CT平扫4例病灶内见点状钙化,4例见点状略高或低密度灶,14例密度均匀,增强后病灶呈均匀或不均匀明显强化,灌注曲线为持续平台型;贴边血管征6例,周围晕征4例:空气新月征2例,尾征2例。结论PSH是一种少见疾病,临床症状不典型,与肺错构瘤、周围型肺癌、结核瘤等鉴别困难,CT增强扫描尤其是动态CT增强扫描对其诊断有较高价值,周围晕征伴空气新月征等影像特征有助于硬化性血管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7,(6):601-603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CT表现特点,提高术前诊断率。方法:分析18例病理确诊的PSH的临床及CT资料,总结CT表现特征。结果:18例PSH均为单发病灶,其中11例为类圆形,5例为卵圆形,1例为不规则形,1例为紧贴胸膜的弧形病灶。13例病灶为较均匀实性密度,1例病灶为磨玻璃密度,4例病灶内见钙化。2例见"晕征",1例见"空气新月征",2例见"瘤周肺气肿"。9例PSH行增强检查,表现为均匀和不均匀强化者各4例,无强化者1例。7例见"贴边血管征"。结论:PSH好发于中老年女性,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仔细分析CT征象有助于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CT特征及病理基础,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的PSH的临床和CT检查资料。结果PSH多见于40岁女性;表现为直径1~3cm,境界清晰的圆形、类圆形肺内结节或肿块;CT平扫密度均匀,有时见点片状钙化;CT增强见均匀或不均匀强化,且有延迟强化;相对特殊征象:空气新月征、贴边血管征、晕征等。结论PSH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利于其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pulmonary sclerosing hemangioma,PSH)的MSCT表现,并对误诊病例进行分析,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2014年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PSH患者11例,男性2例,女性9例;7例行CT增强扫描,4例仅行平扫,其中5例病灶行多平面重建技术(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结果11例PSH均为单发,其中10例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1例形态不规则。5例密度均匀,6例密度不均,其中3例合并囊变,2例可见斑点状钙化。4例可见浅分叶,余病灶边界较光滑。增强扫描病灶实性部分均呈较明显强化,并持续强化,其中2例病灶延迟强化。1例病灶表现为磨玻璃密度结节,5例显示"贴边血管征",2例显示"尾征"。术前共误诊6例,其中2例误诊为周围型肺癌;1例误诊为细支气管肺泡癌;1例误诊为错构瘤;1例误诊为转移瘤;1例误诊为结核球。结论PSH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常表现为肺内孤立性结节或肿块,MSCT表现有一定的特点,明显强化、"血管贴边征"、"尾征"等影像特点有助于其诊断,从而减少术前误诊;MPR技术能帮助病灶空间定位,更好地显示病灶与邻近组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PSH的MSCT表现.结果:所有PSH病例均行MSCT平扫,6例PSH表现为边界清楚密度均匀的圆形或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4例病灶边缘部分可见沙粒状钙化,1例病灶周边可见“空气新月征”,1例可见“晕征”;7例PSH行增强扫描,6例呈均匀明显强化,1例无明显强化,其中3例病灶边缘可见“贴边血管征”.结论:PSH的MS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异性,MSCT增强检查能够为其诊断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表现特征,提高其术前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及穿刺病理证实的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资料,将CT表现与病理学对照。结果:16例PSH,单发14例,多发2例;CT平扫病灶边缘光滑、圆形或类圆形13例,边缘不规整3例;密度均匀10例,不均匀6例,其中4例见粗大钙化灶。增强扫描10例PSH的CT强化平均值为(55.5±10.7)Hu,5例病灶明显强化,2例不均匀明显强化,3例中度强化,其中3例病灶可见血管贴边征。与病理对照分析,明显强化的病灶主要以血管瘤样和乳头样构型为主,而中度强化的病灶以实体性和硬化性构型为主。结论:PSH好发于中青年女性,一种少见的肺内良性上皮性肿瘤,了解其组织形态学特征及影像学表现,有利于提高对PSH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归纳肺硬化性血管瘤(pulmonary sclerosing hemangioma,PSH)的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特征表现及其相关病理基础的认识,旨在提高对此病的诊断水平。方法:收集我院经手术及病理确诊为PSH共19例,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回顾性分析患者MSCT图像特征表现,并对具有较高特异性的征象与病理组织学基础进行分析。结果:(1)18例单发,1例多发(2个病灶),共20个病灶;其中11个(约57.9%)病灶为周围型,9个病灶为中央型。(2)所有病灶界限清楚,呈圆形或卵圆形;4例(约21.1%)病灶呈浅分叶,3例(15.8%)病灶内见小点钙化。(3)所有病灶均呈不同程度持续性渐进性强化;14例病灶边缘见“血管贴边征”,4例见病灶周缘伴“肺气肿带包绕征”,5例病灶周围见磨砂玻璃征象,即“晕征”。(4)增强扫描,5例病灶呈均匀性强化,14例病灶呈不均性强化,有明显强化区及未强化区,这与病灶内血管瘤样区、乳头区、实变区和硬化区组织成分以不同比例混合存在相关。结论:中年妇女患者肺门旁或肺外带单发的光滑圆形或卵圆形结节,增强后不均性强化;病灶周围出现“血管贴边征”,“肺气肿带包绕征”和“晕征”征象,高度提示PSH诊断;明确诊断仍需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9.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纯龙  万霞  张蔚 《黑龙江医学》2008,32(5):346-347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CT表现,旨在提高对其CT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1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PSH的CT资料。结果PSH多见于中青年女性,表现为直径1.0-5.0 cm,境界清晰的圆形、类圆形肺内结节或肿块;CT平扫密度均匀,有时见粗大点片状钙化,1例较大病灶内可见囊性变;CT增强见均匀或不均匀强化,且有延迟强化。结论CT扫描,尤其增强CT及病灶薄层扫描有助于SHL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CT表现和病理组织学特点,以提高对该病诊断准确率。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9例PSH的CT影像和其病理组织结构特点。结果 PSH多见于中老年女性,肿瘤直径2-5.5cm,呈圆形卵圆形(6例)或浅分叶(3例),边缘清楚,平扫呈较均匀软组织密度,边缘散在点状钙化(4例),增强呈均匀或不均匀明显强化,贴边血管征(5例)、晕征(2例)、局限性肺气肿带包绕征或空气半月征(3例)具有一定特征。肿瘤内结构具有血管瘤样区、乳头样区、实性区、硬化区四种成份。结论掌握PSH的CT影像特点,在肺孤立结节病灶的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应用中具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皓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影像特征和病理对照,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通过对7例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为肺硬化性血管瘤患者的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灶分布右肺中叶1例,右肺下叶3例,左肺下叶2倒,左肺上叶1例。结节影5例,浅分叶1例。胸膜粘连增厚、空泡征,出现2例,周围磨玻璃样影1例,二者均未见毛刺征。钙484例,为斑片状、沙砾状及点状钙化。空气半月征5例,晕征5例,血管紧贴征5例,接近肺门血管者血管紧贴征更明显。强化情况,明显强化4例,其中2例均匀、2侈1不均匀,另2侈0为渐进性强化,1例未行增强扫描,经穿刺活检得到证实。结论肺部硬化性血管瘤具有多种CT表现,对于典型肺硬化性血管瘤影像征象,可以做出正确诊断,而不常见CT特征的病例,寻找典型特点并结合临床,亦可做出提示性诊断。  相似文献   

12.
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及解剖,并与其它肝内肿瘤进行鉴别。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穿刺病理证实的35例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资料。结果35例患者中,左肝24例,右肝9例,左右肝受累2例,28例为单发病灶,大小为3—10cm,7例为多发大小不一病灶,肝内胆管扩张26例,肝内胆管结石20例,肝叶萎缩12例,局部肝轮廓凹陷7例。增强扫描可见动脉期和静脉期边缘轻度强化,且不同程度出现线样和网格状强化,延迟扫描,随着时间的延长病灶逐步由边缘向中心强化,最后病灶强化高于肝实质,延迟扫描的表现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结论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及好发部位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可以和肝内其它占位性病变鉴别,其中又以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影像学特征,加深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及主要特点。结果CT平扫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孤立肿物,直径1.1~5.0cm,平均2.5cm,11例伴有贴边血管征,4例病灶周围伴晕征,2例病灶周边伴磨玻璃,2例伴空气半月征,1例伴钙化。22例全部行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结论肺硬化性血管瘤比较少见,CT平扫加增强扫描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肺硬化性血管瘤病例,分析其CT表现。结果 PSH好发于中年女性,CT表现为肺内孤立圆形、类圆形结节或肿块,密度尚均匀,边界光整。CT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均匀强化,且持续强化。结论 PSH具有一般良性肿瘤的CT表现,动态增强扫描对其诊断有较高价值;病灶周围出现"空气新月征"及"贴边血管征"更有助于对肺硬化性血管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结节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经手术病理检查、肺穿刺活检及临床随访证实的孤立性肺结节的多层螺旋CT表现。35例均常规5mm层厚、1.5mm螺距扫描,其中17例行增强扫描,并采用骨算法及软组织算法1.5mm薄层重建。结果本组35例病例中,恶性病变23例,良性病变12例。恶性病变主要表现密度不均、深分叶、边缘细短毛刺、血管集束征、支气管气相和空泡征、胸膜凹陷征;而良性病灶大部分密度均匀、无或浅分叶、粗长毛刺、胸膜凹陷征、钙化等。结论多层螺旋CT诊断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背景]分析肺硬化性血管瘤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以提高诊断水平.[病例报告]对8例经手术病理学检查证实的肺硬化性血管瘤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8例中女性为7例,男性为1例;年龄为14~63岁,平均为43岁;发生于左肺上叶为1例,左肺下叶为3例,右肺上叶为2例,右肺下叶为2例.CT平扫显示4例肿块边界光整,4例轻度分叶;7例密度均匀,1例密度欠均匀;1例可见钙化及囊变,2例可见空气半月征;增强扫描显示肿块大部分中度、高度强化.经影像学检查发现病灶到手术确诊平均时间为8个月;术前诊断为良性肿瘤为4例,其余4例考虑为恶性肿瘤.[讨论]肺硬化性血管瘤是少见的肺部良性肿瘤,临床无特异性表现,CT增强扫描有一定的特征性,而手术切除肿瘤是明确诊断和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肺硬化性血管瘤增强CT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肺硬化性血管瘤(PSH)增强CT表现及其与手术病理的关系,提高术前诊断准确性。方法搜集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SH患者,其中男3例,女12例,年龄24~75岁,平均年龄46.7岁,均行胸部X线平片及MSCT平扫加增强扫描,研究其平扫及强化特点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单发14例,多发1例,共16个病灶,结节(﹤3cm)9个,肿块(﹥3cm)7个。影像表现是孤立病灶,边缘光滑整齐,病变直径平均(3.2±1.4)cm,平扫CT值(41.6±16.3)Hu,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动脉期强化净值(38.2±12.1)Hu,静脉期强化静值(55.5±10.8)Hu。结论边缘光滑的类圆形或椭圆结节,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增强后早期强化,且强化延续时间长为PSH强化特征,增强扫描尤其是薄层多期增强扫描对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