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磁共振平扫[包括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及冠状面快速三维容积动态增强(liver acqui-sition with volume acceleration,LAVA)在低位胆管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64例低位胆管梗阻患者进行MR平扫、MRCP及冠状面LAVA检查,并将检查结果按三种方法分组:(1)平扫(包括MRCP);(2)冠状面LA-VA;(3)MR平扫+冠状面LAVA。对检查结果进行判读与分析,包括病变的定位及定性诊断,并与手术病理、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或经皮肝内胆管造影术(PTC)结果对照,诊断结果进行McNemar检验,数据不足时采用精确概率法。结果依据最终诊断结果将所有病例分为三组:(1)肿瘤性低位胆管梗阻;(2)除结石外良性低位胆管梗阻;(3)结石性低位胆管梗阻。第一组病例中三种方法的定位诊断符合率无统计学差异,而MR平扫的定性诊断符合率低于冠状面LAVA及MR平扫+冠状面LAVA两种方法(P值分别为0.039,0.021)。第二组病例定位及定性诊断符合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第三组冠状面LAVA诊断符合率低于其他两种方法(P=0.031)。结论冠状面LAVA对于肿瘤性低位胆管梗阻的定性诊断具有较大优势,MRCP在胆管梗阻疾病中,简便易行,可用于筛选检查,对于胆管结石的诊断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3.0T MR平扫[包括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及肝脏快速容积采集(LAVA)技术在恶性低位胆道梗阻术前诊断及评估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将52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为恶性低位胆道梗阻患者的MRI资料分为3组:(1)平扫(包括3D MRCP);(2)LAVA;(3)平扫+LAVA.在不知病理结果的情况下对3组资料进行判读与分析,包括病变的定位诊断、定性诊断及手术可切除性预测,并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 MR平扫(3DMRCP)、LAVA、平扫+LAVA 3组对肿瘤的定位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6.2%、98.1%、100%;定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1.2%、88.5%、94.2%,第一组与第二组、第三组间P值分别为0.028、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二组与第三组间P=0.4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资料手术可切除性预测的准确率分别为75.0%、90.4%、90.4%,第一组与第二、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结论 3D MRCP可准确判断梗阻部位,对于病变的定位诊断具有较大的优势;LAVA技术由于可以提供更多病变的直接征象和强化特征,因此在肿瘤的定性诊断及可切除性评估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MRCP联合LAVA技术诊断低位胆道梗阻性病变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及快速三维容积动态增强扫描(LAVA)联合应用在低位胆道梗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及临床随访证实的低位胆道梗阻患者的MRCP及LAVA增强影像表现,包括病变部位、大小、范围及其周围受侵情况等。结果 MRCP与LAVA对低位胆道梗阻性病变的定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0%和86%,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MRCP与LAVA两者联合诊断准确率为96%,与单项MRCP或LAVA检查的准确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RCP结合LAVA联合应用能较好地对低位胆道梗阻性病变进行定位、定性诊断,提高早期肿瘤的检出率,并能准确描述病变的范围及其浸润或累及范围。  相似文献   

4.
目的 本研究使用静脉注射钆贝葡胺 (gadobenate dimeglumine,Gd-BOPTA)增强后延迟MR扫描,用于显示肝内外胆道结构,探讨其在非重度胆道梗阻情况下对胆道的显示能力.方法 12例怀疑胆道梗阻患者,肝功能均为正常或肝功能代偿期,行常规肝脏MR扫描和胆管成像(MRC),再经肘静脉注射Gd-BOPTA并延迟至1.5~2 h后采用THRIVE扫描序列行增强MR胆道造影(CE-MRC)检查.由2名影像诊断医师对比分析MRC及CE-MRC影像,使用χ2检验比较两者对胆管显示的差异,同时分析胆道梗阻或狭窄特点及胆管扩张程度与病变性质的关系.结果 12例受检者中共96个胆管节段用于评价,CE-MRC可显示其中的82个(85.4%),显示率高于T2-MRC的61个(63.5%)(χ2= 12.08, P=0.00);CE-MRC未显示的多为梗阻远端未充盈造影剂的肝内胆管,T2-MRC未显示的为结石梗阻的汇管区及肝内未扩张的3级胆管.12例中7例异常(58.3%),其中2例为胆总管结石、3例为肝内胆管结石、2例为肝内病变胆管外压性改变.结论 CE-MRC较MRC具有更高的肝内胆管显示率,但后者检查时间较长且对肝脏功能的依赖性较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单次激发放射状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SSH/MRCP/RAD)在胆道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5例经病理证实的胆道梗阻性疾病的MRCP成像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MRCP采用单次激发放射状自旋回波序列技术。其中肝癌2例,肝门转移癌4例,肝门胆管癌12例,肝内外胆管结石2例,胆管癌7例,胰头癌7例,壶腹癌5例,十二指肠降部腺癌2例,胆总管结石10例,炎症3例,先天胆管囊肿1例。结果:55例MRCP检查均一次成功,肝内外胆管显示率100%,主胰管显示率85%。定位诊断100%,定性准确率86.8%,良性为85.7%,恶性92.3%。结论:SSH/MRCP/RAD是较为理想的成像技术,结合源图定性诊断特异性高,在临床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磁共振胆道成像对胆道梗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磁共振胆道成像对胆道梗阻的诊断价值张联合陆之安宋建荣钱铭辉为了探讨磁共振胆道成像(MRC)对胆道梗阻的诊断价值,我们对44例胆道梗阻患者进行MRC检查,现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44例胆道梗阻中男19例,女25例,年龄27~82岁,平均62.6岁。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RCP及超声在胆道梗阻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临床证实的胆道梗阻性疾病32例,行MSCT、MTCP及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32例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超声总符台率78.1%,MSUF总符合率87.5%,MRCP总符合率78.1%。结论:MSCT诊断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符合率较MRCP、超声为高,可作为胆道梗阻性疾病的主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CT、MRI、MRCP对胆道梗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 探讨CT、MRI、MRCP对胆道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经病理和临床随访确诊 3 0例 (恶性 2 2例 ,良性 8例 )胆道梗阻患者CT、MRI、MRCP表现。结果 CT、MRI、MRCP对胆道梗阻定位诊断率分别为 86.7%、93 .3 %、10 0 % ,CT、MRI、CT MRI MRCP定性诊断率分别为 80 %、73 %、90 %。结论 综合分析CT、MRI、MRCP表现能提高胆道梗阻的定位、定性诊断率  相似文献   

9.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术(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是磁共振水成像(MR hydrography)技术中的一种.此检查技术简便易行,无创伤,不需要对比剂,安全无副作用,对梗阻性黄疸疾病的诊断明确,而且可以了解胰胆管的扩张程度、梗阻部位,帮助临床判断梗阻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低场强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技术(MRCP)在胆道梗阻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患者及10例正常志愿者行MRCP检查,并与B超、CT进行比较,其中胆管结石13例,胆管癌12例,胰头癌5例,十二指肠乳头壶腹癌1例,胆系感染性狭窄5例。结果:MRCP能清晰显示胆管的梗阻部位,定位诊断准确率达100%,梗阻定性诊断率88.9%,优于B超和CT检查。结论:MRCP对胆道梗阻性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是此类病变可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FSE序列MRCP、FIESTA序列和LAVA动态增强扫描诊断肝外胆道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0例经超声诊断肝外胆道梗阻的患者,以1.5T HD MR行FSE序列MRCP、FIESTA序列冠状位扫描,并以LAVA序列行冠状动态增强扫描,分别在注射Gd-DTPA后10、30和60s行3期冠状位扫描,将FIESTA序列图像及LAVA序列动态增强图像、MRCP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进行对比。结果:MRCP可以显示梗阻的部位以及可能的病因,但对病变的侵犯范围显示能力有限;FIESTA序列可以显示梗阻的部位、胆管与门静脉的关系,显示胆管结石有较大的价值,但对胆管的肿瘤、胰头部肿瘤显示能力不足;LAVA序列动态增强扫描对恶性肿瘤所致的梗阻有较强的诊断能力,尤其是在诊断肿瘤的侵犯范围方面有较大的临床意义。结论:肝外胆道梗阻的MRI检查可先行FIESTA序列扫描及MRCP扫描,对疑诊断肿瘤的患者可行LAVA序列动态增强扫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三维多期动态增强扫描(3D LAVA)结合胰胆管水成像(MRCP)对壶腹周围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2例壶腹周围癌患者在常规MR扫描基础上行3D LAVA多期动态增强及MRCP扫描,对原始图像进行3D MIP及MPR重建后处理,观察病变的直接?间接征象。结果:42例肿瘤中定性准确率为88%(37/42);其中正确诊断胆总管下段癌5例,胰头癌20例,壶腹癌4例,十二指肠乳头癌5例;胆总管下段癌定位于壶腹癌1例,胰头癌定位于壶腹癌2例,定位准确率为92%(34/37)。1例胰头癌、1例壶腹癌漏诊,漏诊率5%(2/42);2例胰头癌、1例十二指肠乳头癌误诊为炎症,误诊率7%(3/42)。总体诊断符合率为81%(34/42)。两者结合直接征象显示率达93%(39/42)。另外3D LAVA直观显示6例直径小于2cm的早期壶腹周围癌。结论:3D LAVA多期动态增强扫描结合MRCP对壶腹周围癌及其鉴别特别是早期微小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CT、MR对胆道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道梗阻性病变患者共94例,回顾性分析其CT、MRI表现.结果 胆道结石40例,胆管炎性狭窄8例,胆囊癌12例,胆管癌21例,壶腹癌7例,胰头癌6例.CT、MRI对胆道梗阻的定位诊断符合率达96.8%、100%.CT、MRI对胆道梗阻病变的定性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8.7%,83%,应用CT与MRI联合分析对胆道梗阻的定性诊断符合率为89.4%.结论 CT与MRI对胆道梗阻均能做出准确的定位诊断,定性诊断的准确性也较高,应用CT与MRI联合分析可以提高对胆道梗阻病变的定性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4.
MRI与MRCP结合在胆管恶性梗阻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结合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技术对胆管恶性梗阻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30例经手术病理和临床治疗证实的胆管恶性梗阻性病例,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30例患者MRI均表现为肝内外胆管不同程度阻塞性扩张。其中胆管癌23例,胆囊癌1例,肝细胞肝癌2例,转移瘤2例,壶腹癌2例。阻塞部位在肝内胆管部2例,肝门部10例,中部15例,壶腹部3例。所有病例均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结论:MRI与MRCP结合能显示胆管阻塞性扩张及阻塞部位,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胆道支架跨与不跨十二指肠壶腹部放置治疗低位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预后差异.方法 分析本院符合条件的56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支架跨十二指肠壶腹部放置31例,支架不跨十二指肠壶腹部放置25例,比较2组患者间支架置入术后4~7 d总胆红素下降率、胆道感染率及支架再阻塞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跨壶腹部组与不跨壶腹部组的生存期分别为(180.3±142.5) d、(178.6±137.7) d(P=0.840).2组患者术后4~7 d总胆红素下降率为42.0%±43.6%、41.4%±28.7%(P=0.950);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3.5%、92.0%(P=1.0).跨壶腹部组术后胆道感染7例(22.6%),不跨壶腹部组术后胆道感染5例(20.0%)(P=0.815).2组患者支架再阻塞率分别为22.6%、28.0%(P=0.642).结论 2种支架置入方式均是治疗低位胆道梗阻安全、有效的方法;与支架非跨壶腹部放置相比,支架跨壶腹部放置未增加胆道感染及支架再狭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MRI在诊断肠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MRI诊断为肠梗阻患者的影像表现。将MRI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或临床诊断对照。结果恶性病变14例:肠腔内恶性梗阻11例,腹腔内其他器官恶性肿瘤伴多发腹膜转移粘连者3例。良性病变26例:结肠息肉2例,乙状结肠扭转、巨结肠、肠套叠、闭孔疝、膈疝及腹膜后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患者各1例,粘连性肠梗阻18例。另外5例为肠郁张。本组病例MRI对梗阻有无的明确率达88.9%,定位准确率达82.5%,定性准确率达75%。结论 MRI在判断肠梗阻的部位、性质、程度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