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心房颤动复律后早期复发的关系。方法45例孤立性房颤患者经电复律后即刻抽取静脉血检测其CRP水平,随访30天,观测CRP水平在维持窦性节律患者与房颤复发患者中的差异。结果18例患者30天房颤复发,27例患者继续维持窦性节律。房颤复发组平均CRP水平(5.89±0.85)mg/L明显高于窦性节律组(2.59±0.51mg/L),P<0.01。结论孤立性房颤患者复律后,其血浆中CRP水平是复律后再复发的危险因素,提示炎性因子在心房重塑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3.
目的通过检测房颤及不同心室率控制水平的房颤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左心房(LA)直径,评价控制房颤患者心室率对于降低血清hsCRP,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非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97人,依据静息心室率控制情况分为三组:房颤1组(静息心室率60次/分~79次/分);房颤2组(静息心室率80次/分~109次/分);房颤3组(静息心室率大于等于110次/分)。选取同期窦性心律的健康体检人群38人作为对照组。测定四组人群血清hsCRP和LA直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房颤组hsCRP和LA直径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房颤3组hsCRP及LA直径较房颤1组、房颤2组升高(P值分别为0.027,0.046,0.035,0.041),房颤1组与房颤2组两组间hsCRP及LA直径无统计学差异。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血清hsCRP与LA直径、心率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79、0.350,P值分别为0.026、0.022)。结论血清hsCRP及左心房直径在房颤及心室率控制欠佳的房颤患者中明显增高,控制房颤患者心室率能减轻心肌重构、降低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心房颤动(AF)的发生与维持中的变化从而了解其相关性。方法对32例阵发性AF患者分别于发作时及终止后1周、26例持续性AF患者分别于发作时及发作2周时测外周静脉血浆CRP浓度,与30例同期住院体检者作对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F组患者AF发作时血浆CRP浓度(阵发性AF组16.8±5.1mg/L、持续性AF组21.1±5.9mg/L)比正常对照组(2.3+1.1mg/L)明显升高,P〈0.01,且升高持续至AF终止后1周或持续发作2周时;在AF组中,持续性AF组CRP浓度显著高于阵发性AF组,P〈0.01。结论CRP增高反映的炎症状态可能与AF的发生与持续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非风湿性心房颤动(房颤)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方法选择2004年1月—2006年10月期间的住院患者,排除风湿性疾病,剔除合并后有体内其他局部炎症反应。分成无房颤组(Ⅰ组)、阵发性房颤组(Ⅱ组)及持续性房颤组(Ⅲ组),采用酶标多克隆抗体夹心法分别测定各组的血清hs-CRP值,并进行比较。结果Ⅱ组、Ⅲ组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Ⅰ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Ⅲ组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Ⅱ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非风湿性房颤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明显升高,且与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关系,可作为非风湿性房颤患者的一项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心房颤动(AF)的发生与维持中的变化从而了解其相关性。方法对32例阵发性AF患者分别于发作时及终止后1周、26例持续性AF患者分别于发作时及发作2周时测外周静脉血浆CRP浓度,与30例同期住院体检者作对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F组患者AF发作时血浆CRP浓度(阵发性AF组16.8±5.1mg/L、持续性AF组21.1±5.9mg/L)比正常对照组(2.3±1.1mg/L)明显升高,P<0.01,且升高持续至AF终止后1周或持续发作2周时;在AF组中,持续性AF组CRP浓度显著高于阵发性AF组,P<0.01。结论CRP增高反映的炎症状态可能与AF的发生与持续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作为系统因子在心房颤动的发生与维持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hsCRP ELLSA)对21例孤立性阵发性房颤者(LPAF)分别于房颤发作及终止后1周测定外周静脉血浆CRP浓度,并与28例孤立性持续性房颤(LSAF)、27例风心病二尖瓣狭窄伴持续性房颤(RHD)、32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及20例健康对照组相比较。结果LB心病人房颤发作时及终止后,LSAF和RHD组病人血浆CRP浓度较PS、丌及正常对照组明显上升。LPAF病人房颤发作时血浆CRP浓度与房颤发作持续时间呈正相关,与患者年龄、性别及左心房内径无关。而PSVT时血浆CRP浓度与心动过速持续时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炎症反应可能参与孤立性房颤的发生与维持。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胺碘酮联合电复律转复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206例阵发性或持续性症状性心房颤动患者,电复律前口服或静脉应用负荷剂量胺碘酮。口服胺碘酮:0.2g,每日3次,连用7~10d;静脉滴注胺碘酮:按5~7mg/kg计量,先给予150-300mg持续20min静脉推注,余量2h内静脉滴注完毕,然后以1mg/min的速度持续静脉滴注,总量为600~800mg;首次电复律电击能量根据患者心房颤动病程和心脏基础情况从120~200J选择。结果206例患者中204例于电击后转为窦性心律,电复律即刻成功率为99.03%;2例电击3次转复失败者,继续用胺碘酮治疗,分别于电击后6h、2d转为窦性心律,心房颤动转复总成功率为100.00%;早期有效率为100.00%;随访1年者142例,复发19例,晚期有效率为86.62%。结论胺碘酮联合电复律是心房颤动转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心房颤动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浓度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作为系统因子在心房颤动的发生与维持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hsCRP ELLSA)对21例孤立性阵发性房颤者(LPAF)分别于房颤发作及终止后1周测定外周静脉血浆CRP浓度,并与28例孤立性持续性房颤(LSAF)、27例风心病二尖瓣狭窄伴持续性房颤(RHD)、32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及20例健康对照组相比较。结果LPAF病人房颤发作时及终止后,LSAF和RHD组病人血浆CRP浓度较PSVT及正常对照组明显上升。LPAF病人房颤发作时血浆CRP浓度与房颤发作持续时间呈正相关,与患者年龄、性别及左心房内径无关。而PSVT时血浆CRP浓度与心动过速持续时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炎症反应可能参与孤立性房颤的发生与维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胺碘酮联合电复律转复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 206例阵发性或持续性症状性心房颤动患者,电复律前口服或静脉应用负荷剂量胺碘酮.口服胺碘酮:0.2 g,每日3次,连用7~10 d;静脉滴注胺碘酮:按5~7 mg/kg计量,先给予150~300 mg持续20 min静脉推注,余量2 h内静脉滴注完毕,然后以1 mg/min的速度持续静脉滴注,总量为600~800 mg;首次电复律电击能量根据患者心房颤动病程和心脏基础情况从120~200 J选择.结果 206例患者中204例于电击后转为窦性心律,电复律即刻成功率为99.03%;2例电击3次转复失败者,继续用胺碘酮治疗,分别于电击后6 h、2 d转为窦性心律,心房颤动转复总成功率为100.00%;早期有效率为100.00%;随访1年者142例,复发19例,晚期有效率为86.62%.结论 胺碘酮联合电复律是心房颤动转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C反应蛋白水平同房颤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选择90例房颤患者,随机分为1组阵发性房颤组、2组持续性房颤组各45例,另外选择45例非房颤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3组,均行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比较各组间C反应蛋白情况。结果 1组、2组平均C反应蛋白水平组间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1组、2组的平均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均<0.05。结论 C反应蛋白同房颤的关系密切,其水平可作为判断房颤预后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2.
牙周组织状况与外周血C反应蛋白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牙周组织状况与外周血中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关系.方法确定牙周病病人及正常人共60例,所有研究对象均无系统性疾病,近三个月无服用抗生素.检查研究对象牙周组织情况,收集反映牙周组织状况的指标菌斑指数(PLI)、出血指数(BI)、探诊深度(PD)、牙龈附着丧失(AL)等,同时测定外周血中CRP水平.将60例研究对象按照虬分为三组AL≤2mm者为正常或轻度AL; 2mm<AL≤3mm者为中度AL;AL>3mm者为重度AL.统计分析各指标与外周血CRP水平的关系.结果不同AL组间,随着AL程度加重,其外周血CRP的水平逐渐增高(1.66±0.74mg/L,3.04±0.49mg/L,7.12±2.61mg/L),组间差异有高度显著性(F=56.743,P=0.000).外周血CRP水平与AL、PLI、PD、BI等之间均存在相关性(R分别为0.911、0.783、0.768、0.764,P均为0.000).结论牙周组织健康状况和外周血中CRP水平相关.随着牙周炎症程度加重,牙周组织破坏程度加大,则外周血中CRP水平增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胺碘酮联合电复律在行射频消融术后心房颤动复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万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行射频消融术治疗后3个月内心房颤动复发的7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给予胺碘酮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电复律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C反应蛋白和高敏C反应蛋白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改变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从2009年10月到2011年10月收治的100例新生儿败血症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另外再选择同期收治的其他疾病新生儿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在C反应蛋白和高敏C反应蛋白阳性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中患儿的C反应蛋白明显高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敏C反应蛋白的对比中,观察组的阳性率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C反应蛋白和高敏C反应蛋白有明显的变化,对于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具有很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预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TCI)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86例ATCI患者发病后72h内、第1个月、第6个月的CRP浓度,分别记为CRP1、CRP2、CRP3。追踪随访12个月后将其中19例复发脑梗死患者作为复发组,并将67例未复发患者中随机抽出30例作对照组,对照分析两组间CRP水平。结果 ATCI复发患者3个时期的CRP浓度分别为(21,25±5.08)mg/L,(16.53±3,12)mg/L.(16.07±3.78)mg/L;未复发患者3个时期CRP浓度分别为(11,94±3.04)mg/L,(8,64±2.13)mg/L,(8,78±2.0)mg/L。两者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血清动态检测C反应蛋白可作为脑梗死复发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5年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来源于"中国多省市心血管病前瞻性队列研究"中的北京大学社区队列.2002年对该队列45~74岁1541人进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和hs-CRP水平测定,2007年进行危险因素复查,对两次资料完整且基线无糖尿病和感染性疾病的1045人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人群5年间糖尿病的年龄标化累积发病率为8.8%,男性为9.8%,女性为8.2%.基线hs-CRP水平四分层后显示:男女两性糖尿病的累积发病率均有随hs-CRP水平升高而逐渐增加的趋势(P<0.01).调整基线年龄、高血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吸烟和腹部肥胖后,男女两性中hs-CRP≥3mg/L者发生糖尿病危险分别是hs-CRP<1 mg/L者的3.30倍(95%CI:1.25~8.73)和2.58倍(95%CI:1.06~6.29).男女两性基线hs-CRP水平判定糖尿病是否发病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19(95%CI:0.536~0.701)和0.667(95%CI:0.585~0.749).结论 基线hs-CRP水平是糖尿病发病的独立预测因素,提示慢性炎症在糖尿病发生的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hs-CRP(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levels in serum and the 5-year-accumulative-risk of diabetes in a general population.Methods Participants were from the cohort of Peking University residential community in the Chinese Multi- provincial Cohort Study(CMCS). Two surveys on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and the measurements of serum hs-CRP levels were conducted in 2002 and 2007, respectively. Individuals with incomplete information and those having infectious diseases at baseline were excluded. A total of 1045 participants aged 45 to 74 years and free of diabetes at baseline were included in this analysis.Results The age-standardized 5-year accumulative incidence rate of diabetes was 8.8% (male:9.8%, female: 8.2% ) and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the level of hs-CRP in both women and men (P<0.01). After adjustment for age, hypertension, low-density liproprotein cholesterol, and high-density liproprotein cholesterol, triglycerides, fasting glucose, smoking status and central obesity,people with hs-CRP≥3 mg/L had a 3.30 times higher risk of developing diabetes in men and 2.58 times for women when compared to those with hs-CRP<1 mg/L. The areas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s of baseline hs-CRP level in predicting the incidence of diabetes were 0.619(95%CI:0.536-0.701 ) in men and 0.667(95%CI:0.585-0.749) in women. Conclusion Serum hs-CRP levels could predict the incidence of diabetes, indicating that inflammation might have great importance in the onset of diabetes.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及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患者193例,冠脉造影阴性者61例设为对照组,冠心病(CHD)组132例,比较各组CRP间的差异;分析冠心病组病变严重程度与CRP水平的关系。结果CHD组CRP高于对照组(p<0·01);ACS组明显高于SAP组(p<0·01)和对照组(p<0·001),而SAP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CHD组血清CRP与GS显著相关(r=0·34,p<0·001),相关关系独立于年龄、TC/HDL-C、BMI和吸烟等因素以外;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CHD组血清CRP和TC/HDL-C比值对GS有显著影响(均p<0·001)。结论C反应蛋白是CHD发病重要的预测因子,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粥样斑块的稳定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血清C反应蛋白、尿酸及尿蛋白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的关系。方法:用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120例妊娠期高血压(60例轻度子痫前期、6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与60例同孕周正常妊娠单胎妇女(对照组)的血清C反应蛋白、尿酸水平及实验室方法测量24 h尿蛋白定量。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组血清C反应蛋白、尿酸水平、24 h尿蛋白定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重度子痫前期组血清C反应蛋白、尿酸水平、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P<0.01)。结论:检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尿酸及尿蛋白水平有助于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的判断,其检测值越高提示病情越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清高敏感C反应蛋白(hs-CRP)与冠心病的关系及其机制。方法检测经冠脉造影证实的67例冠心病患者和43例健康对照的hs-CRP水平,以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是否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家族史,白细胞计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尿酸为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冠心病组的hs-CRP水平为4.11±3.29mg/L,对照组为1.81±1.76mg/L,两者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z=3.838,P=0.0001)。应用稳健回归的方法来分析发现只有合并糖尿病(P=0.047)和冠心病严重程度(P=0.003)与hs-CRP相关。高hs-CRP(≥1.5mg/L)者有冠心病的危险是hs-CRP<1.5mg/L者的2.58倍(P=0.018)。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显示血清hs-CRP水平是冠心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P=0.014)。若把hs-CRP分为五等分,hs-CRP每升高一个等分,冠心病严重程度增加一个或一个以上等级的可能性增加0.926倍。结论hs-CRP不仅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反映冠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一个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