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癫痫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干预。方法:在长沙市第一医院2013年所收治的小儿癫痫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60小儿癫痫患者中,50例病情得到控制后康复出院,10例病情没有好转,继续治疗,治愈率为83.3%。结论:对小儿癫痫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癫痫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方法 对高危患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复查CT,清除血肿.结果 本组手术治疗14例,保守治疗5例,其中行开颅血肿血清除术9例,清除血肿并去骨瓣减压5例,重残2例,死亡1例.其中重残患者与死亡患者都为保守治疗所导致.结论 相对于保守治疗,手术治疗迟发性颅内血肿可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对冲性脑挫裂伤患者亚急性期脑疝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37例对冲性脑挫裂伤患者在亚急性期突发脑疝的临床资料.结果 采用国际通用的格拉斯哥治疗结果评定标准,33例在病情恶化后接受手术治疗,术后死亡3例,持续植物状态3例,重残4例,中残4例,恢复良好19例;保守治疗4例均恢复良好.结论 对冲性脑挫裂伤早期病情可较轻,但过渡到亚急性期后,患者病情有可能逐渐加重甚至突然发生脑疝,应严密观察病情及行动态CT检查,及时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邓磊 《药物与人》2014,(9):209-209
目的:分析大面积脑梗塞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50例大面积脑梗塞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临床表现与治疗进行观察研究。结果:50例大面积脑梗塞患者主要的发病原因是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导致的。突出的临床特点是起病突然等。症状表现是偏瘫、偏身感觉障碍、意识障碍等。结论:大面积脑梗塞在脑梗塞中是一种较重的病情,应该针对发病原因及临床特点及时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可以采用降低颅内压的方式,控制脑水肿的出现,这样能够更好的对脑部进行保护,同时尽可能防止各种并发症发生,使患者脱离危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针对子痫前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09年6年间12例子痫前期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患者子痫前期合并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发生在产前,11例发生在产后,以头疼、癫痫、视力障碍为主要症状。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子痫前期围产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与子痫前期所致血液高凝状态和血液滞流有关,病情凶险,及时抗凝、溶栓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结局。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对冲性脑挫裂伤患者亚急性期脑疝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37例对冲性脑挫裂伤患者在亚急性期突发脑疝的临床资料。结果采用国际通用的格拉斯哥治疗结果评定标准,33例在病情恶化后接受手术治疗,术后死亡3例,持续植物状态3例,重残4例,中残4例,恢复良好19例;保守治疗4例均恢复良好。结论对冲性脑挫裂伤早期病情可较轻,但过渡到亚急性期后,患者病情有可能逐渐加重甚至突然发生脑疝,应严密观察病情及行动态CT检查,及时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赵来伟 《智慧健康》2022,(13):35-38
目的通过对轻度急性胰腺炎疾病临床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表现、诊断以及所采取的药物治疗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方法选取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中心综合内科2018年1月-2021年9月所收治的轻度急性胰腺炎疾病患者有80例,将其视为本次研究对象。结果通过80例轻度急性胰腺炎疾病患者发病原因进行分析总结,患者病情均得到有效的控制,且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出院患者例数为80例。结论通过对轻度急性胰腺炎疾病临床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表现、诊断以及所采取的药物治疗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临床医生应该根据相关临床治疗原则对患者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针对患者实际情况对其病情发病情况进行评估,增加临床疗效以及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心房黏液瘤致多发性颅内动脉瘤的发病机制与相关的临床预后,提高临床诊断率及为患者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 结合文献对1例心房黏液瘤致多发性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例患者颅内动脉瘤分布于双侧大脑半球,主要累及双侧大脑中动脉分叉及终末段,病灶多达20个,呈梭形样改变。结论 心房黏液瘤致多发性颅内动脉瘤的诊断需结合病史、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及影像学表现进行综合判定,目前治疗尚无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颅内宽颈动脉瘤应用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近年收治的26例宽颈动脉瘤患者应用颅内Neuroform支架辅助Matrix弹簧圈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动脉瘤完全填塞9例、大部分填塞13例、部分填塞4例,疗效满意。结论颅内支架和弹簧圈联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临床效果满意,在治疗时要根据患者个体病情选择好颅内支架的大小及恰当的植入位置,通过Matrix弹簧圈栓塞入瘤腔后,有效的促进血栓和结体组织形成,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4例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患者的病情观察、用药护理、对症护理及心理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4例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经治疗及护理17例,症状缓解6例,无效1例。结论经临床护理减少哮喘发作次数,减轻哮喘发作时的症状,提高了临床治愈率和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李忠义 《现代保健》2010,(35):68-69
目的总结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临床治疗经验,以提高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0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6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6例患者手术治疗100例,非手术治疗26例。治愈119例(94.4%),死亡7例。死亡病例均为ISS≥25分的患者。结论腹部闭合性损伤发病急且病情复杂,围术期正确处理是提高其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卒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情况、原因、机制及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选择天津市河西区马场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9-2017年脑卒中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3例,对53例脑卒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诊治情况进行分析。治疗包括积极治疗原发病,及时下胃管并保留胃管,给予持续胃肠减压以减轻胃酸及应激性反应对胃肠道黏膜进一步破坏,使用抑制胃酸药物、保护胃黏膜药物、止血药等。结果 53例患者中脑出血患者15例,脑梗死患者38例,死亡14例,占26.4%。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高,尽早治疗原发病,并控制并发症的病情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癫痫持续状态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癫痫持续状态患者,共纳入72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评价患者预后情况,分析与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患者男女性别之比为4.54:1,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X2=43.581,P<0.01);儿童占29.17%,成人占70.83%,成人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儿童(X2=42.335,P<0.01);CSE63例,NCSE9例,CSE的发病率显著高于NCS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611,P<0.01);颅脑损伤、病毒性脑炎急性期和脑血管病变是癫痫持续状态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癫痫持续状态在各年龄段均可见,成人发病率高于儿童,男性高于女性,颅脑损伤、病毒性脑炎急性期和脑血管病变是癫痫持续状态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文主要是探讨和分析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临床症状以及治疗措施。方法:选择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来我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100例消化道内科恶心呕吐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诊断,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结果:患者自身因素诱发的恶心呕吐原因包括药物、胃肠道疾病、精神类疾病以及肝胆内科疾病等,主要因素为胃肠道疾病。患者在接受针对性、系统的治疗之后都得到明显的改善,有效率高达91%(91/100)。患者治疗前后差异较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化内科患者之所以出现恶心呕吐的现象,大都是所中不同因素导致,主要因素为胃肠道类疾病,在对患者发病原因进行分析之后选择针对性的治疗措施能够从根本上缓解其症状。  相似文献   

15.
李炳森  关健雄 《现代保健》2014,(10):143-144
目的:观察颅脑损伤开颅术后患者颅内压(ICP)的变化,探究持续有创动态颅内压监测在颅脑损伤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颅脑损伤并进行大骨瓣开颅手术的患者80例,应用硬脑膜下压力测定法,进行持续有创动态颅内压监测,根据观察结果,判断颅内伤情、脑水肿情况和指导临床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80例患者在颅内压监测下,7例再次手术;ICP越高,GCS越低;ICP越高,预后越差,6个月后有6例患者死亡。结论: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术后持续有创动态颅内压监测,有助于监测继发性脑水肿、及早发现颅内再出血,指导及时调整治疗措施,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丁菁 《中国卫生产业》2014,(15):142+144-142,144
目的:研究心源性脑栓塞的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1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患者56例,整理临床病例资料并对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分析,通过临床实践研究,分析得出心源性脑栓塞发病机制、临床症状和诊疗效果。结果对心源性脑栓塞患者进行降低颅内压、脱水治疗后,在患者恢复期内,又对其进行运动、针刺等治疗,在56例病例当中,23例患者为心脏瓣膜病性房颤,17例病患为非心脏瓣膜病性房颤,16例患者为其他原因。该病临床症状有失语、颅内压增高、偏瘫、共济失调等。经过治疗后56例患者有25例患者基本康复,有11例患者病情明显好转,有12例患者病情有所好转,有8例患者经治疗无效,其中有2例患者死亡。结论根据我院临床治疗结果分析,得出结论,采取降低颅内压、脱水等治疗措施有助于提高心源性脑栓塞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双额叶挫裂伤33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33例双额叶挫裂伤伴血肿的治疗分析,探讨此类病人的治疗要点。方法:对33例双额叶挫裂伤伴血肿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探讨病情变化的原因,以及治疗方案选择要点。结果:33例病人治愈21例,好转5例,死亡1例,放弃治疗5例。结论:双额叶脑挫裂伤病情变化快,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复查CT及正确掌握手术适应症,早期手术治疗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胃肠肿瘤患者临床特征及其外科手术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2年9月在我院收治的82例行外科手术治疗的胃肠肿瘤患者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和研究。结果胃肠肿瘤多发于老年人群,发病部位以胃部、小肠为主,临床症状表现为腹痛、腹胀、消化道出血等;82例患者性根治手术后,有16例出现复发症状,行再次手术治疗,术后得到有效治愈;3例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服用药物进行治疗;平均随访5.6年后,其中有3例患者死亡。结论由于胃肠肿瘤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不明显,导致临床确诊率很低,因此,医务人员需进行综合型的诊断和分析,并依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宜的外科手术,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9.
王哲存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5):2601-2601
目的 对小儿癫痫患者应用托吡酯,观察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6例于2012年10月--2013年4月来自本院的小儿癫痫患者,应用托吡酯对其进行治疗,开始的剂量为0.5mg/kg/d,然后慢慢调托吡酯的应用剂量,直至5mg/kg/d的剂量,并测试孩子的智力,观察其变化情况.结果 所有小儿患者随访半年,有12位小儿患者病情得到完全控制,所占比例为46.15%;有7位小儿患者治疗效果良好,所占比例为26.92%;有7位小儿患者治疗无效,所占比例为26.93%,总有效率为73.07%.治疗前与治疗一个月后的智力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经过半年的治疗,患儿的智力水平已恢复到治疗前的智力水平.结论 对小儿癫痫患者应用托吡酯,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对患儿智力的影响较小,可作为治疗小儿癫痫的长期用药.  相似文献   

20.
殷萍  魏亚芬 《中国卫生产业》2013,(15):102-102,104
目的探讨临床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病症(SE)的方法以及疗效,总结癫痫持续状态临床治疗的有益经验。方法以该院收治的癫痫持续状态患者63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基本状况、临床治疗方法、疗效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接受治疗的63例患者中,57例患者得了有效的控制,53例健康治愈出院,未有1例死亡,其中6例患者放弃治疗主动出院。结论采用抗癫痫的药物,对患者实施持续性的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癫痫持续状态的发展,避免该症状损害患者的脑部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