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5740例小儿感染性腹泻病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小儿感染性腹泻病的年龄组、病原和流行特点。方法搜集1995—2004年5740例感染性腹泻住院患儿病案首页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740例小儿感染性腹泻病低年龄组占比例大,06月占20.38%、6月~2岁占69.73%,轮状病毒感染是小儿感染性腹泻病主要病因,占住院腹泻患儿59.53%,6月2岁组轮状病毒感染占81·01%。结论小儿感染性腹泻病以轮状病毒感染为多,每年11月、12月为流行高峰,提请有关部门注意。  相似文献   

2.
986例小儿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本地区小儿感染性腹泻发病状况等流行病学现状,为制订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主要对2003~2007年某市2所医院收治的986例感染性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感染性腹泻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发病男性患儿多于女性患儿,2岁以内患儿占70.59%,患儿农村多于市区,且农村该病重型患儿较多(占75%)。[结论]由于小儿发育不完全,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抵抗能力差,感染性腹泻易于发生,要加大卫生知识的宣传力度,改善环境,防范病原入侵,提高当地预防与诊疗水平,加强对该疾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3.
卢庆文  孙胤  王博 《中国保健》2007,15(6):123-124
目的了解小儿感染性腹泻的病原构成,以期为临床合理有效地控制小儿感染性腹泻提供病原依据.方法两年间对2073例感染性腹泻患儿进行大便常规检查,WBC 0~+者做轮状病毒抗原(RVAg)检测WBC++~++++者进行细菌培养.结果2073例患儿检出RVAg阳性458例(占22.1%),细菌感染262例(占12.6%),真菌感染12例(占0.6%).结论小儿感染性腹泻病原类型复杂,多样.在临床诊治中应重视病原学检测,及早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患儿进行合理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感染性腹泻患儿的发病情况及病原分布,探讨引起儿童感染性腹泻的常见病原体,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9年1月某院儿科收治的468例感染性腹泻患儿的临床及病原学资料。结果468例感染性腹泻患儿,11 d~3岁285例(60.90%), ~ 6岁111例(23.72%),~ 14岁72例(15.38%);夏季发病率最高,占29.27%,其次为秋季26.50%。大便培养阳性118例(25.21%),其中病原菌构成比前3位分别为大肠埃希菌30.51%(36/118)、痢疾杆菌23.73%(28/118)和肠球菌属11.02%(13/118);轮状病毒检测阳性47例(10.04%)。婴幼儿感染性腹泻以轮状病毒为主要病原,学龄前期儿童以大肠埃希菌和痢疾杆菌为主要病原。结论儿童感染性腹泻发病以婴幼儿多见,季节以夏秋季为主,病原复杂多样,临床诊治过程中应重视病原学诊断,以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栾城地区小儿腹泻常见致病因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5月在石家庄市栾城人民医院治疗的腹泻患儿344例为研究对象,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患儿大便进行细菌培养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采用胶体金法进行粪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感染性腹泻的比例为47. 09%,非感染性腹泻的比例为52. 91%;感染性腹泻中,细菌性腹泻占88. 89%,其中志贺菌68. 06%,大肠埃希菌22. 92%,沙门菌9. 03%;轮状病毒检查阳性11. 11%;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敏感,耐药率均20%; 0~2岁组感染性腹泻比例为24. 51%,明显低于3~4岁组和5~6岁组(P0. 05); 3~4岁组和5~6岁组感染性腹泻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344例小儿腹泻中,治疗总有效率为94. 19%;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 44%和93. 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栾城地区小儿腹泻中,不同年龄阶段致病因素有所差异,低年龄段小儿非感染性腹泻为主;在接诊腹泻患儿时,应明确致病因素,采取相对应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主要用于临床观察小儿非感染性腹泻症状的药物治疗方法,就腹泻用药思密迭与合生元益生菌的联合使用效果进行临床观察,总结其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2010年4月~2011年2月入院治疗145例非感染性腹泻儿童患者的治疗方法与效果进行分组讨论,其中观察组患儿75例,采用思密达联合合生元益生菌药物治疗,对照组68名患儿采用传统药物治疗方法,对药物治疗效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儿遗过使用思密达联合合生元益生菌的治疗方法,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治疗效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思密达联合合生元益生菌治疗小儿非感染性腹泻具有较好的疗效,可以在小儿腹泻临床用药方面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引起小儿反复性肺炎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87例小儿反复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基础疾病41例(47.1%),呼吸道吸入15例(17.2%),免疫性缺陷12例(13.8%),肺炎支原体感染10例(11.5%)和哮喘9例(10.4%);其中呼吸道系统疾病所占比例最大(17.2%);其次是先天性心脏病(16.1%)。结论:小儿反复性肺炎病因复杂,应高度警惕肺部或全身基础疾病,临床诊断应结合症状、体征和胸部X线及胸部CT,再加以辅助检查,以便明确病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组患者腹泻的病因和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2年3月北京大学医院门诊腹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52例病例中感染性腹泻214例,占84.9%;非感染性腹泻38例,占15.1%.在非感染性腹泻患者中,肠道恶性肿瘤8例,占3.2%;肠易激综合征、自身免疫性肠道疾病均为7例,各占2.8%;药物性肠炎、原因不明性肠病各5例,各占2.0%;其它占2.2%.各年龄段中感染是主要病因,自身免疫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好于年龄<30岁及30~60岁组,肿瘤好发于>60岁组.明确病因诊断的247例患者中,215例患者病程<3周,感染性腹泻有211例,非感染性4例;病程≥3周的病例32例,感染性腹泻为3例,非感染性29例.结论 感染性疾病是腹泻的主要病因,肠道恶性肿瘤为非感染性腹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腹泻病患儿8 054例次的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小儿腹泻发病与季节,年龄等的关系,各年龄组患儿腹泻发病情况的差别。方法:详细询问患儿的疾病史,根据临床表现,饮食史,流行病学资料,治疗史,大便性状,实验室检查等分析腹泻的原因。结果:春季末和夏季细菌性肠炎常见,5月和6月达到高峰。冬季轮状病毒肠炎常见。腹泻患儿多为婴幼儿,小于2岁占86.7%。6个月以内的婴儿非感染性腹泻多见。随着年龄的增加,感染性腹泻的比例也增加,1岁以上的患儿感染性腹泻多见。结论:根据小儿腹泻发病的特点进行干预,对降低小儿腹泻的发病率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新津县小儿急性腹泻的发病情况并针对性的提出防治对策。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6月间在某院儿科就诊的0~6岁急性腹泻的患者200例,采用临床实验结果分析结合自制调查问卷对致小儿急性腹泻主要原因进行研究。结果 0~2岁小儿急性腹泻以非感染性为主,占70%以上,主要与喂养习惯和经济收入有关;2~6岁小儿急性腹泻以感染性为主,占80%以上,主要继发于其他疾病和与服用抗生素有关。结论针对不同致小儿急性腹泻原因进行分析,明确病因,做好积极预防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深圳宝安区2006-2010年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概况,为其他感染性腹泻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深圳宝安区2006-2010年疫情网络上报的该地确诊其他感染性腹泻的所有病例(34 249例),进行描述性研究。结果 2006-2010年深圳宝安区共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34 249例,年发病人数的范围为2 644~10 566人,发病呈上升趋势。在儿童患者中,主要以散居儿童为主,各年所占比例均达到90%以上;成人患者主要以工人为主,各年所占比例均高于60%;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10、11月份;实验室诊断病例占总报告病例数的84.72%,轮状病毒感染病例在实验室诊断病例中占77.32%。结论深圳市宝安区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主要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尤其是散居儿童),秋冬季是其他感染性腹泻的发病高峰,轮状病毒是该病的主要病原体。  相似文献   

12.
何诗华 《药物与人》2014,(10):176-176
目的:观察小儿迁延性腹泻临床特征,探讨有效治疗方法。方法:我院选择了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来我院治疗的52例小儿迁延性腹泻患者,通过对52例小儿迁延性腹泻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小儿迁延性腹泻病因、观察临床症状、以及治疗效果。结果:造成小儿迁延性腹泻的原因主要有喂养不当、感染、滥用抗生素治疗等,并且迁延性腹泻患儿存在脱水、电解质紊乱以及营养不良等现象,导致迁延性腹泻。结论:造成小儿迁延性腹泻的原因是复杂且多方面的,患儿临床症状多样,且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因此在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时,要认真观察患儿临床症状,分析病因,采取有针对性治疗措施,从而提高小儿迁延性腹泻治愈率,促进小儿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及其特征,为临床医生对病因正确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2年2月-2008年6月期间因慢性咳嗽为主诉的儿科门诊及住院的患儿176例。询问详细的病史,体格检查,相关辅助检查和治疗后的反馈诊断等进行病因诊断与临床分析。结果:本组慢性咳嗽上呼吸道炎症40例占22.8%(40/176),咳嗽变异哮喘32例占18.18%(32/176),支原体感染27例占15.34%(27/176),鼻后滴漏综合症25例占14.21%(25/176),过敏性咳嗽19例占10.80%(19/176),胃食管反流19例占10.80%(19/176),神经性咳嗽4例占2.27%(4/176),支气管异物3例占1.71%(3/176),病因未明7例占3.98%(7/176),而经过针对病因的个性化治疗,大部分患儿咳嗽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结论:小儿慢性咳嗽病因未明有其特点,以哮喘相关性咳嗽.上呼吸道炎症为其主因。详细地询问病史是其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运脾化湿法治疗小儿急性非细菌感染性腹泻护理经验,为临床提供切实可靠的参考。方法对2011年4月到2012年5月收治在我院的60例小儿急性非细菌性感染性腹泻患者的资料,针对其所采取的的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60例小儿急性非细菌感染性腹泻患者经过运脾化湿法治疗以及精心的护理,全部治愈。并无1例死伤,治愈率100%。结论及时以及有效的护理对于运脾化湿法治疗小儿急性非细菌感染性腹泻有良好效果,可以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贵州省2011 - 2017年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特征和病原学信息,为制定科学的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并对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和病原学分析。结果 贵州省2011 - 2017年共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64 691例,年均发病率26.38/10万。年龄别发病率最高的是0岁~组(541.28/10万),发病率由2011年的371.96/10万上升到2017年的942.74/10万;散居儿童所占比例最高(57.25%)。季节高峰在8 - 10月和11 - 12月。市州和区县平均发病率最高的分别是贵阳市(47.68/10万)和观山湖区(346.20/10万)。有明确病原学诊断8 366例,占12.93%。病毒感染占96.22%,其中,轮状病毒占99.52%,≤1岁组占94.26%,散居儿童占98.48%,季节高峰在冬季。细菌感染占3.56%,≤1岁组占68.18%,散居儿童占63.42%,季节高峰在夏秋季。死亡3例,均无病原学诊断。结论 全省其他感染性腹泻报告病例以<2岁组和散居儿童为主;病原学特征以病毒为主,病原诊断比例偏低。应对重点人群和地区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病原学诊断率。  相似文献   

16.
张桔红  张凌玲 《中国校医》2013,27(6):448-450
目的了解小儿腹泻病原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耐药的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11年7月到2012年6月来本院门诊和住院治疗的小儿腹泻大便进行粪常规、轮状病毒的检测以及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654例腹泻患儿的大便共培养出致病菌109例(16.7%),检出A群轮状病毒115例(17.6%)、寄生虫4例(0.6%),感染性腹泻占34.9%,非感染性腹泻占65.1%。感染性腹泻主要发生在1~6岁儿童,轮状病毒感染是首位原因,细菌次之;细菌性感染主要发生在秋季,病毒感染主要发生在冬季;非感染性腹泻75.8%发生在3岁以下婴幼儿。细菌性感染前5位分别是志贺菌(28.4%),致病性大肠埃希菌(25.7%),沙门菌(11.0%),致病性弧菌(7.3%)和真菌(6.4%)。3种主要致病菌对亚胺培南无耐药,对第3代头胞及加酶抑制剂的抗菌药物耐药率低,志贺菌和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高(>82.1%),沙门菌对氨苄西林和庆大霉素耐药率高(>66.7%)。结论小儿腹泻病因多,临床医生和家属应根据粪常规、粪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合理用药。病毒感染及非感染性腹泻患儿禁用抗生素,以免造成肠道菌群失调或二重感染。  相似文献   

17.
倪宏 《现代保健》2012,(10):109-109
目的:观察利巴韦林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患儿的效果。方法: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3月-2011年8月58例小儿病毒性肺炎患儿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应用利巴韦林联合炎琥宁进行治疗。结果:所有患儿经治疗,31例(53.4%)治愈,23例(39.7%)有效,4例(6.9%)无效,治疗总有效率93.1%。结论:利巴韦林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栾小英 《药物与人》2014,(10):83-83
目的:探讨呋喃唑酮片灌肠在儿科感染性腹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感染性腹泻患儿9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所有患儿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常规静脉补液,纠正脱水,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呋喃唑酮片保留灌肠治疗。观察两组患儿腹泻消失时间、大便常规恢复正常时间、临床疗效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患儿腹泻消失时间、大便常规转阴时间、临床治愈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呋喃唑酮片灌肠在儿科感染性腹泻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重组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病毒感染性腹泻的疗效。方法选取从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492例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作为病例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46例。其中对照组患儿未给予任何抗病毒治疗,研究组患儿采用重组干扰素α1b进行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止泻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止泻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研究组患儿总有效率为82.5%,对照组为43.5%,两组比较差畀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重组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病毒感染性腹泻效果显著,患儿住院时间短、不良反应少,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儿童感染性腹泻的发病因素及预防管理措施,为感染性腹泻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7月收治118例感染性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引起感染性腹泻的发病因素,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感染性腹泻患儿感染病原体中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分别占57.63%、37.29%、3.39%、1.69%;<1、1~3、4~7、≥8岁感染性腹泻患儿分别占36.44%、31.36%、23.73%、8.47%;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各季节患病构成比分别占34.75%、18.64%、15.25%、31.36%;感染性腹泻患儿的发病因素与居住农村,父母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儿童无饭前、便后洗手,喝生水、无勤剪指甲、无剩饭菜加热等习惯有关。结论感染性腹泻患儿具有低年龄及冬春季多发、以细菌及病毒感染为主的特点,儿童父母文化程度低、儿童自身及家庭卫生差是引起儿童感染性腹泻发病的主要因素,应对卫生较差的农村儿童加强相关卫生宣教,以预防感染性腹泻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