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糖尿病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占90%以上。对该型的治疗除包括对患者的教育,饮食治疗、适当体力锻炼外,药物治疗以口服降糖药为主。口服降糖药有磺脉类和双肌类两种.磺瞩类药物主要作用是刺激胰岛卜细胞释放胰岛索,改善NIDDM型患者的胰岛素受体及/或受体后缺陷、加强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双呱类药物主要是加强体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包括口服降糖药和注射胰岛素,其中以口服降糖药最为常用。口服降糖药主要包括三大类:即磺脲类、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它们的作用各有特点,服用最佳时间不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门诊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的应用情况,分析其联合用药情况和处方习惯。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4月使用了口服降糖类药物的门诊处方,对口服降糖类药物的品种、数量及其合理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00张糖尿病患者门诊处方中,其中单用占58.32%,两联用药占34.53%,三联用药占7.15%;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有促胰岛素分泌剂(磺酰脲类和格列奈类)、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和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结论依据各类口服降糖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不同特点,我院口服降糖药物的使用是较合理的。  相似文献   

4.
Ⅰ型糖尿病又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无效,必须用胰岛素治疗。Ⅱ型糖尿病,又称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可以不用胰岛素,只用口服降糖药即可。但这不是绝对的。许多情况下,Ⅱ型糖尿病也需要用胰岛素治疗。目前不少该用胰岛素治疗的Ⅱ型糖尿病患者,把胰岛素看成毒品一样的可怕,认为一旦用就成瘾撤不下来,因此拒绝使用,这是不对的。 哪些Ⅱ型糖尿病患者需要使用胰岛素呢?①对磺脲类药物过敏而又不宜用双胍类降糖药者。②口服降糖药无效者(即使用到最大剂量空腹血糖仍>11.1毫摩/升)。③开始口服降糖药有效,数年后无效者。④糖尿病晚期,已经有眼、肾(大量蛋白尿或肾功能损害)、神经、心脑血管严重并  相似文献   

5.
口服降糖药物服用方便、简单、安全,易被糖尿病患者接受。但很多患者不能正确服用药物,导致血糖控制不佳,甚至发生不良反应。目前口服降糖药物主要有磺脲类、双胍类、a-糖苷酶抑制剂、非磺脲类胰岛素促分泌剂和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患者要认识各种口服降糖药的特点、服用方法与注意事项,合理用药。1.磺脲类降糖药:主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城市社区糖尿病患者治疗和控制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国城市社区糖尿病患者治疗和控制现状。方法对在4个城市社区居住并确诊1a以上的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检。结果共调查1047名糖尿病患者,其中50.9%的糖尿病患者伴有高血压,32.7%的患者伴有高血脂。被调查者中,70.8%的患者单纯口服降糖药,9.8%的患者不采用任何药物治疗,10.2%的患者单纯使用胰岛素,6.3%的患者既口服降糖药,又使用胰岛素,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的比例仅有16.5%。各项治疗措施实施的比例分别为:药物治疗81.2%,饮食控制69.4%,运动80.6%,糖尿病教育咨询69.8%,血糖监测66.9%。规范化实施5项综合治疗措施的比例为34.9%。空腹血糖、血压达不到控制标准的患者分别占63.0%和50.0%。结论当前我国城市社区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治疗不规范、患者规范化治疗比例低,血糖、血压控制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7.
金仲品 《家庭医学》2006,(23):42-42
口服降糖药物服用方便、简单、安全,易被糖尿病患者接受。但很多患者不能正确服用药物,导致血糖控制不佳,甚至发生不良反应..目前口服阵糖药物主要有磺脲类、双胍类、a-糖苷酶抑制剂、非磺脲类胰岛素促分泌剂和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患者要认识各种口服降糖药的特点、服用方法与注意事项,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我院口服降糖药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分析我院2004年4月至2005年1月门诊处方20162张,对口服降糖药名称、用法、规格及联合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口服降糖药处方占所查同期处方的5.56%;使用频度前3位为盐酸二甲双胍片、格列奇特片、阿卡波糖(卡博平)片;合并用药≥2种的占29.26%;药物利用指数(DUD〉1的仅1种,占口服降糖药的11.00%,DUI≤1的占口服降糖药的89.00%。结论我院口服降糖药的应用基本合理,无滥用现象,合并用药不多。  相似文献   

9.
笔者近年来,对糖尿病Ⅱ型经口服降糖药与饮食控制结合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加用“降糖饮”,现将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37例为我院住院患者,均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年龄为(57.2±13.8)岁,病程(5.4±2.5)a。其中男性15人,女性22人。均服用降糖药,均采用糖尿病称重膳食。随机抽样分为两组,1组为西医与饮食控制组20人:单用口服降糖药加上  相似文献   

10.
刘新丰 《中国校医》2022,36(12):930-933+944
目的 分析某医院2019—2020年500例门诊口服抗高血压药使用合理性,为更安全有效地使用抗高血压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500例门诊抗高血压用药处方,从药物品种选择、药物经济学、联合用药等方面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 药品品种选择以CCB、ARB及其复方制剂为主,氨氯地平的使用频度最高,品种和WHO推荐及相关研究相符;DDDs排名前10位的药物DUI均处于0.9~1.0,药品用量基本合理且相对稳定;合理性点评中发现不合理处方28份(占总处方比例的5.60%),最主要的不合理类型为联合用药不适宜,共12例(占比42.86%);联合用药处方占比偏高(占比89.00%),联合用药中以二联用药为主(占比64.27%),以CCB联合ACEI/ARB为主,较为合理。结论本院门诊口服抗高血压药处方较为规范,但仍存在不合理之处,尤其是联合用药占比较高。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使用应遵循个体化原则,药师需要加强处方审核和临床宣教,进一步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1.
许浩阳 《药物与人》2014,(12):301-302
目的:对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处方1200张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儿科门诊抗菌处方1200例,根据药品说明书、参考文献、抗菌药物使用相关准则对处方进行分析,对平均用药金额、抗菌药物所占处方比例、药物联合使用情况等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200例处方中头孢菌素类和林可霉素使用率最高;注射类抗菌处方使用占88.25%,口服类抗菌处方占8.17%,其他方法占3.58%;结论:本院儿科门诊类用药处方基本合理,某些地方存在不足,应加强临床医师的知识培训和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2.
降糖药物种类众多、特点各异 目前,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制剂主要有以下几种。 ·磺脲类药物 目前偏重于使用更长作用时间、持续稳定降糖的新型磺脲类药物,如格列美脲或格列齐特缓释片.每日只需服用一次.增加了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降低了低血糖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门诊急诊口服降糖药物处方应用合理性。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6月-2016年9月含有口服降糖药的门急诊处方1894张,对处方单上使用的药物数量和品种的用药合理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双胍类口服降糖药物在处方中出现的次数有958次,出现频率为34%,是所有药物中出现次数最多的。磺酰脲类口服降糖药物出现的次数有842次,出现频率为36.8%。α-糖苷酶抑制剂口服降糖药物出现的次数有312次,频率为14.4%。噻唑烷二酮类口服降糖药物出现的次数有218次,频率为5.91%。格列奈类药物口服降糖药物出现的次数有156次,频率为8.9%。结论:在本研究中的门诊急诊口服降糖药物处方的应用较为合理,具有治疗II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杨春 《健康博览》2001,(1):23-23
磺脲类、双胍类是应用较广的口服降糖药,大多数Ⅱ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人在饮食控制效果不理想时都首先应使用这两类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临床特征,是一类以糖代谢紊乱为特点的疾病,其中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90%以上[1]。多基因、多环境因素被认为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基础,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胰岛素拮抗则是主要特征[2]。目前,2型糖尿病治疗主要以口服类降糖药为主,但亦有较多患者因口服降糖药疗效不佳而需要注射胰岛素治疗。本文对  相似文献   

16.
口服降糖药是2型糖尿病主要的治疗手段,除了传统的磺脲类和双胍类外,近年还有些新型制剂不断问世。因其各有特点,选用时应倍加注意。 磺脲类 是最常使用的降糖药物,其降糖机制主要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所以也俗称为促胰岛素分泌剂。这类药物的第一代以甲苯磺丁脲  相似文献   

17.
刘文明 《药物与人》2014,(8):308-308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使用抗菌药物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12月门诊抗菌药物处方3240张,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240张抗菌药物处方中,单用抗菌药物处方2797张、联用抗菌药物处方443张,分别占抗菌药物处方的85.93%和13.67%;注射用和口服抗菌药物处方分别占抗菌药物处方的47.38%和52.20%;内科和急诊使用抗菌药物频次较高为64.29%和10.22%;头孢菌素类使用频次排序为第一,占抗菌药物处方的46.43%。结论: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处方的应用基本合理,但仍需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的防治及保健咨询问题系列解答(二)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内分泌科张锦10.怎样选择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对糖尿病具有治疗作用的药物可以分为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两大类,它们对不同类型的病人有其各自相应的适应症。对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由于患者体内的胰...  相似文献   

19.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环节,它与药物治疗、运动治疗并称为糖尿病治疗的三大法宝。因此,饮食治疗的价值决不是药物治疗所能取代的。不论是Ⅰ型(胰岛素依赖型)或Ⅱ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也不论其病情的轻重,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饮食治疗的原则在治疗的全过程中都必需  相似文献   

20.
成人糖尿病大多数初期诊断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主要是胰岛β细胞产生胰岛素不足或外周组织对胰岛素抵抗,通常用饮食疗法、口服刺激胰岛素分泌的降糖药等,以维持糖代谢平衡;其中有15%~30%的病例,由于疾病的发展,β细胞功能衰竭,口服降糖药逐渐失效,发展到必须使用胰岛素,此发展过程多则10~15年,少则3~4年。观察初期诊断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114例,男29例,女85例,平均年龄566岁,平均病程10.7年。有94例(82.5%)发病后平均3.5年发展到必须使用胰岛素治疗。为检查β细胞的内分泌功能,测定空腹时和试验早餐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