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先天性小肠闭锁术后肠动力功能障碍的原因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小肠闭锁术后发生肠动力功能障碍的原因及手术切除病变肠管范围。方法对小肠闭锁手术切除小肠标本15例及对照组6例非肠道或神经系统疾病死亡的足月新生儿尸检小肠标本肠壁S-100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c-kit蛋白进行免疫组化研究。观察闭锁两端肠壁肠神经系统(ENS)、平滑肌和肠间质细胞(ICCs)病理改变及其分布范围,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闭锁近端肠壁S-100、α-SMA和c—kit阳性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随远离盲端,以上指标呈逐渐增加趋势。在闭锁近端16cm、远端4cm处,三者病变总体趋于正常。结论小肠闭锁两端肠壁与肠动力密切相关的ENS、平滑肌和ICCs均存在病变。是小肠闭锁术后发生肠道动力功能障碍的原因。在患儿小肠长度允许的情况下.切除闭锁近端肠管16cm以上,而远端切除4cm.可减少或避免术后肠动力功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梅克尔憩室(MD)肠壁神经和平滑肌病理组织学改变,探讨MD及其并发症的发病机制.方法 收集2004年1月至2006年7月手术切除的44例MD标本,另取6例死于与肠道和神经系统无关疾病的足月新生儿尸检小肠标本为对照,采用常规HE染色计数肠壁肌间神经丛和丛内神经节细胞数,S-100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ABC法).结果 MD的肠壁肌间神经丛密度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丛内神经节细胞数、单个肌间神经丛的平均面积及其平均神经丛长轴长度均较对照组减少,而平均光密度值比对照组增加.肌间神经丛的平均面积与其平均吸光度呈负相关(r=一0.215,P<0.05),且上述病理改变以症状组和伴有异位胃黏膜的MD尤为突出.MD的肠壁环肌层和纵肌层α-SMA表达减低,环肌层肥厚;而距憩室5 cm处肠壁肌间神经丛的各项指标的改变均减轻,但是环肌层仍明显肥厚,α-SMA染色亦减轻.结论 肠壁神经丛和平滑肌细胞的变化可能参与了MD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美克尔憩室肠壁Cajal间质细胞的病理组织学改变及其分布范围,探讨美克尔憩室及其并发症的发病机制与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4例美克尔憩室患儿的小肠标本,分别选取憩室部及其两端肠壁全层组织,常规固定,石蜡包埋,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SABC法)检测肠壁S-100、NSE、a-SMA和C-kit。以6例相同年龄,死于与肠道和神经系统无关疾病的足月新生儿尸检小肠标本为对照组,观察美克尔憩室肠壁平滑肌和肠间质细胞的病理组织学改变及其分布范围。结果美克尔憩室患儿肠壁环肌层和纵肌层a-SMA表达减低,环肌层肥厚;肠壁肌间Cajal间质细胞数减少,细胞间无正常网络状结构形成。而距憩室5cm处肠壁各项指标和Cajal间质细胞的改变均减轻,环肌层明显肥厚,a-SMA染色减轻。结论我们推测平滑肌细胞和肠间质细胞可能参与了美克尔憩室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肠闭锁病理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目的;分析先天性肠闭锁的病理组织学改变及其对肠道的影响。以探讨肠闭锁手术的切除范围。方法;对16例行天性肠闭锁手术切除之远近端肠管地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肠壁各层工及神经组织蝗改变及其范围。结果:在各型肠闭锁中,远近端肠管除肠壁厚度有改变外,各层神经丛及神经节细胞数均较正常明显减少,近端改变范围大于10cm,远端改变局限于2cm内,在此范围内,随着远离闭锁盲端,上述指标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结论本组结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突触素在先天性巨结肠、慢性便秘、先天性肛门闭锁等肠动力性疾病中的免疫表达,探讨突触素的表达对于肠动力性疾病的意义。方法自36例肠动力性疾病患儿中留取活检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突触素显色。结果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有神经节细胞肠壁平滑肌肌层突触素大量表达,其中环形肌和纵形肌肌层中神经节细胞、神经纤维呈现不同的免疫反应性;非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有神经节细胞肠壁粘膜肌层突触素大量表达。肠动力性疾病患儿无神经节细胞肠壁均无突触素表达;移行区肠壁仅可见零星神经节细胞,突触素少量表达。慢性便秘患儿镜下可见突触数量明显降低,但在正常范围。先天性肛门闭锁患儿闭锁部位近端肠壁可见神经节细胞及突触的正常分布,肠壁粘膜下层及肌层见少量发育异常的神经节细胞。结论通过对突触的特异性结合,突触素的免疫表达可以间接检验神经节细胞的数量,而肠动力性疾病的本质是神经节细胞的分布异常,因此突触素的表达对于肠动力性疾病的发病机制的探讨及症状描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肠闭锁肠电图和肠间质细胞的同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通过肠闭锁患儿肠电图和肠间质细胞的临床研究,探讨肠闭锁患儿手术前后肠动力的改变及与肠间质细胞发育情况的关系。方法 分别对正常新生儿和肠闭锁患儿手术前后进行肠电图检测;对先天性肠闭锁患儿标本,分别选取闭锁盲端远近端肠壁全层组织,采用Envision法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肠间质细胞的发育情况。结果 肠闭锁患儿闭锁近端术前肠电图电压高于正常对照组,术后肠电压及术前术后的肠电图频率与对照组接近;在肠闭锁肠壁中,发现肠间质细胞在远近端的分布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减少,肠间质细胞网络被破坏。近端改变范围在8cm左右,远端改变局限在1~2cm内。结论 肠电图(EEG)对肠闭锁的诊断和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判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肠电图表现可反映肠间质细胞的发育情况。  相似文献   

7.
多发性空回肠闭锁合并小肠"苹果皮"样病变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资料患儿 :男 ,胎龄 34周早产 ,出生体重2 2 0 0g。产前B超发现肠袢高度扩张 ,因怀疑肠道畸形 ,生后 6h转来我院。体检 :一般情况好 ,腹部略胀 ,以上腹部为主 ,肛查未见明显胎便。腹部立位平片示“三泡征” ,钡剂灌肠 (BE)示“胎儿型结肠伴肠旋转不良”。生后当天即予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小肠肠管全长 90cm ,距屈氏韧带 15cm和 2 5cm处空肠各一端端闭锁 ,分别为Ⅲ型和Ⅱ型肠闭锁 ,其间肠管以及远端小肠卷曲呈“苹果皮”样 ,进一步探查发现距第一个闭锁处以远 35cm间肠管多发性隔膜样肠闭锁共4处 ,分别距屈氏韧带 2 0cm、3…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神经节细胞在先天性小肠闭锁中的分布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5例先天性小肠闭锁患儿肠壁内NT-3的表达情况,并以正常小肠标本作为对照。结果肠闭锁组肠壁肌间神经丛中神经节细胞NT-3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t'=9.90,P<0.05)。结论小肠闭锁近端肠壁内神经节细胞减少和神经干的变细可以影响闭锁区域肠道的功能,是病人术后肠道功能不良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短肠综合征大鼠残存小肠自发性节律性收缩运动及卡巴胆碱诱导小肠平滑肌肌条收缩反应的变化趋势,并探讨腹腔注射胰高血糖素多肽-2 (GLP-2)对短肠综合征大鼠残存小肠术后代偿反应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通过外科手术方法建立动物模型,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假手术组(设为对照组)、SBS1W组、SBS2W组、G-SBS1W组,G-SBS1W组腹腔注射125μg·kg-1·d-1的GLP-2溶液(20μg/ml),每天2次,连续5d.苏木精-伊红(HE)染色研究小肠全壁形态学改变;电镜观察黏膜上皮及平滑肌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环形平滑肌肌条实验研究其自发性节律性收缩变化规律及卡巴胆碱诱导肌条收缩反应的变化趋势.结果 短肠综合征大鼠术后1周残存小肠肠管显著扩张;HE染色显示SBS1W组大鼠小肠黏膜上皮增生明显,平滑肌层肥厚、平滑肌增生;环形平滑肌肌条实验提示平滑肌自发性节律性收缩紊乱、幅度不规则、频率变慢;短肠综合征大鼠术后1周卡巴胆碱诱导肌条收缩反应明显增强,术后2周后基本恢复假手术组水平;G-SBS1W组术后1周黏膜上皮进一步代偿,而平滑肌肥厚、增生不明显,环形平滑肌肌条实验及卡巴胆碱反应曲线与假手术组相似.结论 短肠综合征大鼠术后1周残存小肠动力发生动力改变,GLP-2能明显改善短肠综合征大鼠残存小肠的形态及功能.  相似文献   

10.
小肠闭锁术后肠动力功能紊乱发生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肠闭锁是新生儿较常见的消化道畸形,是引起新生儿小肠梗阻的常见原因,是因为小肠在发育过程中出现停滞,表现为一处或多处肠管发生闭锁。外科手术恢复肠道连续性是该病唯一的有效治疗手段。由于手术技巧和围手术期监护治疗的改善、静脉营养的临床应用,目前小肠闭锁术后存活率已超过90%。但有报道,在肠吻合口足够通畅,也无其它肠机械性损害情况下,相当数量小肠闭锁患儿术后存在较长时间肠动力性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1.
膀胱血管瘤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膀胱血管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3例膀胱血管瘤的诊治过程进行同顾性分析(1例行膀胱镜检、膀胱部分切除术,2例行膀胱镜活检、电灼疗法),并对国内外已报道的62例病例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3例治疗效果良好,术后随访6个月~5年,未见复发。结论 膀胱血管瘤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脉管发育畸形,常在追查肉眼血尿和/或排尿异常症状时偶然发现此病。由于膀胱镜下所见是非特异的,故全面认识此病,提高警惕是防止误诊的关键。此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介绍本院15年来对苗勒管囊肿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1990年 ̄2004年共收治苗勒管囊肿患儿15例,其中6例为正常男性外生殖器的苗勒管囊肿,9例伴有尿道下裂。年龄5个月 ̄13岁。主诉为脓尿6例,湿裤1例,腹部包块2例,反复发作性附睾炎6例。体检时有12例于直肠前壁或腹部触及肿块。15例经B超、CT或MRU影像学检查提示膀胱后囊性占位性病变。9例经下腹部切口腹膜外径路行囊肿切除术,5例在腹腔镜下作囊肿切除,1例因术前囊肿巨大,诊断未确定,作腹部探查手术。结果15例患儿术后症状、体征均消失,随访1 ̄14年囊肿未见复发。结论苗勒管囊肿患儿常伴有反复尿道感染、附睾炎、排尿困难或腹部包块等症状,B超、CT或MRU影像学检查可以确诊,但需与重复膀胱、膀胱憩室、精囊囊肿等相鉴别,经耻骨上腹膜外径路或腹腔镜下作囊肿切除术能达到根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儿肠重复畸形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小儿肠重复畸形病例的临床资料、辅助检查和手术治疗情况。结果全部病例均治愈。结论肠重复畸形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腹部B超、同位素扫描、X线、CT检查对诊断有帮助。手术是确诊及治疗的唯一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婴儿自发性脑室出血的病因和治疗方法。方法总结分析62例婴儿自发性脑室出血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45例该症患儿行脑室外引流术等微创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结论婴儿自发性脑室出血病因以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为主,早期外科手术是该症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胎粪性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年~2004年收治的5例胎粪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病理结果及预后。结果本组患儿多为足月产儿,术前诊断困难,术中发现本组患儿近端回肠扩张,结肠呈胎儿型,远端回肠内充满油灰样大便或直径1cm左右白色颗粒状、质地坚硬的胎粪栓。予泛影葡胺生理盐水稀释液行远端肠腔冲洗,取浆肌层标本送冰冻活检,分别予Bishop—Koop造瘘、回肠双腔造瘘。术后早期给予全胃肠外营养,平均术后6周关闭造瘘口。4例患儿恢复良好,1例自动出院。结论胎粪性肠梗阻须与全结肠无神经节细胞症相鉴别;Bishop-Koop造瘘可达到肠液丢失少,便于术后冲洗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新生儿肝血管瘤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0年来收治的13例新生儿肝血管瘤病例,分析其首发症状、合并症、诊治方法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13例首发症状包括腹部包块、肝脏肿大、黄疸、肺炎.合并症包括全身多发皮肤血管瘤、心功能不全.2例为产前B超发现.全部病例B超和CT检查均有典型的血管瘤表现,单个病灶的直径在53~91 mm.接受手术切除4例,活检2例,7例仅接受激素治疗.病理报告为海绵状血管瘤2例,毛细血管瘤11例.有心功能不全和肺炎者接受内科强心、利尿及抗炎治疗.结果 1例因顽固性心衰伴肺炎和多脏器感染于术后死亡,1例肝脏多发病例于活检后放弃治疗,其余病例均获5个月~1.5年的随访.3例手术切除患儿无复发.所有保守治疗病例均见血管瘤在1年内自行消退,无死亡病例.结论 肝血管瘤可通过临床症状、超声和CT检查明确诊断.激素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积极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对肝血管瘤的治疗有帮助.手术有增加并发症的危险,不宜作为新生儿肝血管瘤的治疗选项.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骶尾部畸胎瘤的诊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总结新生儿骶尾部畸胎瘤的临床特点,探讨术前后检测血清AFP对判断畸胎瘤的良恶性是否有意义。方法自1988年12月~2004年1月共诊治新生儿骶尾部畸胎瘤25例,对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手术及病理等进行详细分析。结果本组25例中,年龄0~10d者16例,11~20d者5例,21~30d者4例。其中6例尿潴留,1例大便潴留伴发低位肠梗阻。囊性8例,实性4例,混合性13例,多数呈哑铃型。11例X线平片见骶尾部有边界较清楚肿物,偶见条状或斑块状钙化。9例术前MRI检查,可见低信号或混杂信号,个别者有钙化影。9例三维彩超见骶尾部及盆腔内囊实混合性肿物。术前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15例,其中AFP≥400Iu/ml13例,2例<400Iu/ml。出院复查AFP<400Iu/ml10例,AFP≥400Iu/ml5例。出院后1~4个月复查AFP正常。全部病例出院。病理:成熟型畸胎瘤18例,未成熟型畸胎瘤6例,恶性小圆细胞性肿瘤1例。结论新生儿骶尾部畸胎瘤绝大多数为良性,混合型居多,早期以尿便障碍就诊。经骶尾部切口可完整切除肿瘤,无副损伤,预后良好。术前后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有一定参考意义,可作为畸胎瘤随访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彩超下水灌肠诊治急性肠套叠的经验。方法采用高频超声定位并诊断肠套叠,用彩色多谱勒显像(CDFI)确定套叠部血流动力学改变,判断是否适宜灌肠复位,并用自制全控式水压复位器于高频彩超监测下灌肠复位。同期设立临床诊断70例肠套叠患儿为对照组,经低频(3.5MHz)B超诊断、监测并分次注水灌肠复位。结果72例拟诊幼儿肠套叠病例中明确诊断68例,判断不宜灌肠3例(经手术证实为难复性肠套叠,肠缺血严重。65例以全控式水压复位器于高频彩超监测下灌肠复位全部成功。对照组70例临床诊断幼儿肠套叠病例在低频B超监测下分次注水灌肠复位治疗56例,44例成功。结论全控式水压复位器结合高频彩超治疗幼儿肠套叠较之低频B超分次注水复位法,指征更明确,治疗更安全快速,效果更好,便于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9.
21例小儿胆囊炎、胆囊结石外科诊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小儿胆囊炎、胆囊结石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总结其临床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自1990年1月~2005年6月收治的21例经手术治疗的小儿胆囊炎、胆囊结石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儿术前均经B超检查确诊.经开腹胆囊切除后痊愈出院。结论小儿胆囊炎、胆囊结石甚少见。以胆固醇结石为多。大龄儿童、女童、肥胖、高血脂、球蛋白升高、白球比倒置均为可能的危险因素。首选B超检查,确诊后宜行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20.
1临床资料患儿,男,4岁,因阵发性脐周疼痛12h,伴果酱样便,以肠套叠收入院,入院后即行空气灌肠复位。患儿曾因类似病史于1月前在当地医院行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术。患儿生后5月即出现下唇点状黑斑,约针尖至米粒大小,此后逐渐增多增大,相互融合成片状,右侧颊粘膜亦发现一枚黑斑。结合患儿反复肠套叠病史及查体考虑为黑斑粘膜息肉综合征。遂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未见胃内息肉表现,钡灌肠检查见升结肠起始端有一4.0cm×3.0cm充盈缺损,行纤维结肠镜检查,于升结肠起始端(距肛门60cm)及直肠后壁(距肛门10cm)分别发现大小约4.0cm×4.0cm×3.0cm和直径约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