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研究外源性5-羟色胺(5-HT)对心肌细胞生长及5-HT受体表达的影响,以探讨5-HT在心肌肥厚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乳鼠心肌细胞培养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评价5-HT的作用.结果大鼠心室肌细胞膜上有5-HT受体分布,外源性5-HT(10 μmolL-1)可促进其表达;细胞增殖实验发现5-HT在1 μmol*L-1、10 μmol*L-1和100 μmol*L-1时均显著促进心肌细胞蛋白质和DNA合成及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以10 μmol*L-1剂量时作用最强,但作用强度弱于同浓度去甲肾上腺素.结论心肌细胞膜上有5-HT受体分布,外源性 5-HT可促进其表达;外源性5-HT可促进心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殖,可能参与心肌肥厚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
5—羟色胺受体药物与胃肠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5-羟色胺(5-HT)是重要的肠神经介质,其代谢变化与某些胃肠疾病密切相关。研究发现5-HT受体拮抗剂与激动剂对部分胃肠功能性疾病疗效较好。本扼要综述5-HT3受体拮抗剂、5-HT4受体激动剂与拮抗剂在胃肠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serotonin)是体内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之一,近年来对其研究日益增多。目前发现5-羟色胺与多种心血管疾病有关。本文简述5-羟色胺的代谢、受体、心血管效应、及其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一、代谢 5-羟色胺的前体是色氨酸。色氨酸在色氨酸羟化酶作用下转变成5-羟色氨酸,再经5-羟色氨酸脱羧酸作用转变成5-羟色胺。体内绝大多数5-羟色胺在小肠嗜铬细胞形成,这些无活性的5-羟色胺由小肠释放后进入门静脉,再经肺循环进入动脉系统。血浆5-羟色胺浓度为3—20μg/L。血  相似文献   

4.
5-羟色胺受体药物与胃肠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5-羟色胺(5-HT)是重要的肠神经介质,其代谢变化与某些胃肠疾病密切相关。研究发现5-HT受体桔抗剂与激动剂对部分胃肠功能性疾病疗效较好。本文扼要综述5-HT_3受体拮抗剂、5-HT_4受体激动剂与拮抗剂在胃肠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5-羟色胺(5-HT)是一种吲哚衍生物,最早在血清中发现,又名血清素,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中,且在大脑皮层和神经突触内含量高,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在外周组织中,5-HT是一种强血管收缩剂和平滑肌收缩刺激剂。5-HT可以经单胺氧化酶催化成5-羟色醛和5-羟吲哚乙酸,随尿液排出体外。  相似文献   

6.
7.
5—羟色胺与胃肠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5羟色胺(serotonin,5hydroxytryptamin,5HT)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1947年由Rapport首次在人血浆中发现并命名[1]。近年来,随着5HT受体拟似剂及拮抗剂的合成和发现,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5HT及其受体参与胃肠道的众多生理功能调节及病理生理过程,5HT及其受体研究已成为胃肠道生理及病理生理研究的新热点。本文将近年来的研究结果综述如下。胃肠道内5HT的来源分布释放及摄取  胃肠道内的5HT主要来源于肥大细胞、EC细胞(enterochromaffincell)、部分胃肠道肌间神经丛神经元…  相似文献   

8.
选择性5—羟色胺4受体激动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对5-羟色安4受体激动剂吲哚烷基胺类HTF的基本结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对胃肠运动的调节机制以及不良反应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10.
5-羟色胺及5-羟色胺受体活性异常对高血压病,尤其是老年人高血压病的发生起一定作用。酮舍林(Ketanserin)是一种选择性S_2受体阻滞剂,能有效地降低舒张压。本文介绍了它的药理作用,药物动力学,临床应用及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
5-羟色胺4受体在消化道中所起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近年来由于该受体基因的克隆,对它的了解逐渐增多。本对消化道中5-羟色胺4受体的结构、组成、生物化学、生理意义和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13.
14.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5-羟色胺(5-HT)及其受体[5-羟色胺2A受体(5-HT2AR)和5-羟色胺7受体(5-HT7R)]在CD8+T细胞的表达.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0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SLE患者35例及健康对照(HC)者30例,比较两组间血清5-HT...  相似文献   

15.
16.
作者用荧光法测定26例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患者血浆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5-HIAA)含量,结果发现其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哮喘发作缓解后5-HT、5-HIAA值较发作时显著下降,5-HT持续升高的哮喘患者,哮喘则不易控制,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7.
癫痫是一组由已知或未知病因引起.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且常具有自限性的异常放电所导致,以反复发作性、短暂性、通常为刻板性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的综合征。癫痫是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病.  相似文献   

18.
胃起搏对大鼠胃窦肌间神经丛5-羟色胺能神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余跃  殷光甫  钱伟  侯晓华 《胃肠病学》2005,10(5):273-276
背景:胃起搏治疗胃动力障碍性疾病已引起广泛关注,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观察胃起搏后胃窦肌间神经丛5-羟色胺(5-HT)能神经的活性变化,探讨胃起搏促胃动力作用的神经化学机制。方法:建立Wistar大鼠胃起搏模型,将大鼠分为起搏组(n=10)和对照组(n=6)。选用适宜的起搏参数以控制起搏组胃电慢波,1h后取胃窦组织,以免疫组化方法结合图像分析技术分析5-HT免疫反应阳性产物的分布、数量和免疫反应强度。结果:对照组大鼠5-HT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以肌间神经丛和节间束中稍多,神经节内阳性神经细胞体少见。起搏组大鼠胃窦组织5-HT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较对照组明显增多,神经节内阳性神经细胞体和带膨体的神经纤维也明显增多,免疫反应增强;肌间神经丛5-HT免疫反应阳性产物面积和平均光密度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胃起搏后,胃窦肌间神经丛5-HT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和神经细胞体分布增多,5-HT能神经活性增强,表明5-HT能神经可能参与了胃起搏的促胃动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大鼠胃肠道自主神经病变的靶位。方法 应用四氧嘧啶一糖尿病大鼠模型,对其胃肠道多个部位的β2-肾上腺素能受体(β2-AR)与5-羟色胺受体(5-HTR)的数量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糖尿病大鼠胃窦与结肠的5-HTR显著增多;糖尿病大鼠黏膜内分泌细胞的β2-AR在肠道均有减少。结论 胃肠道的β2-AR与5-HTR的数量在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时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很可能是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的发病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5-羟色胺7受体在肠易激综合征(IBS)不同亚型模型大鼠大脑和消化道组织中表达和分布的差异,探讨其在IB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45只成年SD大鼠分均为对照组、腹泻型IBS(IBS-D)组和便秘型IBS(IB-C)组.乙酸加束缚应激法制备IBS-D模型,冰水灌胃法制备IBS-C模型.免疫组化法和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大鼠大脑、空肠、回肠、近端结肠、远端结肠中5-HT7受体的分布及表达差异.放射免疫法测定以上各组织中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 显示,IBS-C组和IBS-D组海马及下丘脑、IBS-C组回肠、近端结肠、远端结肠5-HT7受体表达强于对照组(P<0.05).实时定量PCR结果 显示,IBS-C和IBS-D组海马和下丘脑、IBS-C组回肠、近端结肠及远端结肠5-HT7受体mRN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BS-C和IBS-D组海马和下丘脑、IBS-C组近端结肠和远端结肠cAM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两组大鼠脑组织及IBS-C大鼠结肠5-HT7受体表达及cAMP水平明显增高,可能与IBS-C胃肠动力障碍和内脏感觉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