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保留尿控功能在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保护耻骨前列腺韧带和保护尿道膜部括约肌群在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减少尿失禁的作用.方法:Ⅰ组32例前列腺癌按常规操作行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Ⅱ组32例前列腺癌采用保留耻骨前列腺韧带和尿道膜部括约肌群的方法行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术后1、3、6、12个月分别随访尿失禁情况.结果:两组年龄和PSA无显著差异,两组前列腺尖端切缘均无肿瘤残留,前列腺侧缘阳性率类似.Ⅱ组术后1、3、6个月尿控效果明显优于I组(P<0.05),但1年随访,Ⅰ组和Ⅱ组尿控效果类似.结论:在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中保留耻骨前列腺韧带作用和尿道膜部括约肌群有显著提高近期尿控的效果,但1年随访两组尿控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保留尿道括约肌功能对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80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保留尿道括约肌功能分为对照组(未保留)及研究组(保留),每组40例,对比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尿控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尿控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前列腺体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ICI-Q-SF评分、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尿道括约肌功能可显著提高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的尿控效果,改善前列腺体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ICI-Q-SF评分等指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尿控目标的实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晚期前列腺癌致后尿道梗阻的治疗(附10例报告)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探讨晚期前列腺癌致后尿道梗阻的治疗方法,报告晚期前列腺癌致后尿道梗阻10例,其中2例作了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8例作了经尿道Nd:YAG激光(接触式)前列腺切除术(TULP),同时联合内分泌治疗。经症状评分、残余尿量、尿流率等项指标进行术前术后对比观察,疗效满意。认为TULP或TURP对晚期前列腺癌致后尿道梗阻乃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姑息性治疗方法,不便可以有效的减少因尿路梗阻而导致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保留前叶的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的疗效及其对术后尿失禁的避免作用,并初步探讨本术式的解剖学依据。方法:在86例BPH患者中,32例行保留前叶的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1组),54例行传统的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2组);并对比两组各临床参数,结合尿道括约肌的解剖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组术后排尿通畅,剩余尿量均小于5ml,无尿失禁发生。2组中有29例发生各种尿失禁。1组术后后尿道长度大于2组。结论:保留前叶的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疗效满意,并可有效避免对前列腺前方尿道括约肌的损伤,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后尿道长度,从而有效避免术后尿失禁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偶发前列腺癌(附18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偶发前列腺癌(附18例报告)方祖军宋建达姚孟树孙剑良黄祥钱伟庆忻华王继功自1985~1995年共收治BPH患者628例,其中行TURP或经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517例,术后病理证实前列腺癌者18例,检出率35%。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8例,年龄58...  相似文献   

6.
人工尿道括约肌治疗尿失禁(附四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人工尿道括约肌治疗真性尿失禁的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 采用美国AMS公司 80 0型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治疗 4例真性尿失禁患者 ,记录手术前后的排尿日记 ,尿动力学测定 ,观察其不良反应。 结果  4例患者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后 4~ 6周开通人工尿道括约肌 ,尿失禁得到良好控制 ,恢复自主排尿 ,未出现因感染而取出装置的严重并发症 ;随访 17~ 4 6个月 ,白天或夜间均无漏尿 ,无需尿垫 ,能自主排尿 ,生活质量评分平均 1分。尿动力学测定膀胱顺应性及稳定性良好 ,最大尿道闭合压 8.2~ 9.4kPa ,平均 8.7kPa ,3例无剩余尿 ,1例有少量剩余尿 ,仅 1例曾因机械故障更换控制泵。 结论 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治疗真性尿失禁疗效满意 ,手术简单 ,安全可靠 ,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尿道汽化切除术(TUVRP)或经尿道电切术(TURP)治疗伴膀胱出口梗阻(BOO)的晚期前列腺癌(PCa)的临床疗效。方法伴BOO症状的PCa患者96例,年龄61~92岁,平均75岁。经影像学和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为T3~T4 PCa且经睾丸切除和抗雄激素或放射治疗后仍有排尿困难者75例,有梗阻症状但穿刺活检报告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或非典型性增生21例。术前确诊为PCa患者采用姑息性TUVRP。术前未明确PCa者按BPH切除,7例术中冷冻切片明确PCa,同时行睾丸切除术,14例术后病理确诊后行睾丸切除术。结果96例患者TUVRP或TURP平均时间(47±11)min,切除前列腺平均重量(26.3±7.2)g。术后并发症包括:拔除导尿管后不能自主排尿18例、急性附睾炎8例、暂时性尿失禁5例、肉眼血尿10例。术后随访15~72个月,平均41个月。失访12例(12.5%)。死于PCa 18例(18.8%),平均生存37个月。死于其他原因7例。患者术后排尿梗阻症状明显改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术前平均29.2±3.5,术后3个月时降至8.1±2.4(P<0.001);最大尿流率(Q(max))术前平均(6.8±3.1)ml/s,术后6个月时(15.7±3.1)ml/s(P<0.05);PSA术前(84.6±45.1)ng/ml,术后6个月时降为(13.2±12.5)ng/ml(P<0.05)。7例患者随访期间出现梗阻症状再次电切。存活59例已随访17~96个月,有骨转移31例。结论TUVRP是治疗伴BOO的晚期PCa的安全、有效方法,可迅速缓解梗阻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减少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道狭窄及尿失禁的术式。方法:采用膀胱颈粘膜外翻固定再与尿道对端吻合及保留膀胱颈环状肌纤维的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前列腺癌42例。结果:42例术后均发生膀胱尿道吻合口狭窄,尿失禁2例。随诊4-70个月,最大尿流率25.0-30.7ml/s。结论:采用膀胱颈粘膜外翻固定再与尿道对端吻合及保留膀胱颈环肌纤维的前列腺癌根治术,术后避免或减少了尿道狭窄,减低尿失禁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前列腺癌患者根治术后尿失禁的预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保护尿道膜部括约肌和神经血管束及重建膀胱颈部对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的预防作用。方法对32例前列腺癌采用保护尿道膜部括约肌和前列腺旁神经血管束,并在重建膀胱颈部黏膜充分外翻后的后壁行折叠缝合1针的方法,进行前列腺癌根治术,观察术后尿失禁发生情况。结果经6~72个月随访,全部患者排尿通畅,无肿瘤复发,除2例发生轻度尿失禁外,其余30例在6个月内均恢复尿控能力。结论保护尿道膜部括约肌和前列腺旁神经血管束,在充分外翻膀胱黏膜的重建膀胱颈后壁折叠缝合,能减少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前列腺癌的手术经验。方法:采用前列腺特异抗原检测和前列腺穿刺筛选10例PT1b~PT3a前列腺癌患者,用腹腔镜行前列腺癌根治术,总结手术时间、出血量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进行术后随访。结果:10例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210~310min,平均250min;出血量200~500ml,平均340ml。术中发生大出血2例,术后尿外渗1例,未出现尿失禁和排尿困难。结论: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涉及较多腹腔镜下分离、切割、止血和缝合技术,只有熟悉前列腺的局部解剖、使用良好的腹腔镜器械、熟练掌握各种腹腔镜操作技术,才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耻骨后解剖性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技术改进,减少手术并发症。方法前列腺癌患者98例,平均年龄64岁。术前PSA 2.0~108.6 ng/ml,平均18.5 ng/ml。A期6例、B期68例、C期24例。耻骨后解剖性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改进步骤包括:保留耻骨前列腺韧带;应用集束血管钳协助完成耻骨后血管复合体(耻骨前列腺韧带+背静脉复合体)的结扎切断;采用“4+1”方法行膀胱尿道吻合术(“4”指重建的膀胱颈与尿道黏膜对黏膜2、5、7和10点4针吻合、“1”指将缝扎耻骨后血管复合体的2-0缝线于重建的膀胱颈12点、距吻合缘0.5~1.0 cm处浆肌层穿过,将重建膀胱颈与耻骨后血管复合体固定)。结果98例手术顺利,平均手术时间3 h。术中平均出血量约400 ml,输血37例。3例发生直肠损伤,术中行直肠修补,均Ⅰ期愈合。术后病理报告:盆腔淋巴结阳性12例,切缘阳性12例,精囊浸润13例。术后随访3~68个月。术后3个月内PSA下降至≤0.2 ng/ml者95例。保留尿管2~3周,术后6个月有Ⅱ度以下尿失禁者8例,7例于6个月内恢复控尿,1例于术后12个月时仍有Ⅰ度尿失禁。术后发生尿道狭窄4例,通过腔内治疗治愈。3例复发后给予间断全激素阻断治疗者分别于术后57、60、64个月死于肿瘤复发与转移。结论改进的耻骨后解剖性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可有效切除肿瘤,同时保留控尿功能。  相似文献   

12.
耻骨后顺行前列腺癌根治术(附16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手术方式。方法对1986年8月~1997年8月16例耻骨后顺行前列腺根治术的临床B期前列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无直肠、输尿管损伤,无完全性尿失禁及手术死亡发生,术后尿流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QOL)评分和剩余尿(RU)均有显著性改善,阳萎发生率较高,达83%。结论耻骨后顺行前列腺根治术解剖层次清晰,较易掌握,除阳萎外,其它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3.
经尿道姑息性手术治疗晚期前列腺癌42例报告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致后尿道梗阻的治疗方法。 方法 应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对有后尿道梗阻的42 例晚期前列腺癌进行治疗,其中14 例行经尿道Nd:YAG 激光( 接触式) 前列腺切除术(TULP) ,10 例行经尿道汽化前列腺切除术(TVP) ,18 例行经尿道汽化切割前列腺切除术(TUEVP),同时联合内分泌治疗。 结果 42 例患者主、客观症状,最大尿流率( MFR)、剩余尿(R)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SA 由术前平均48 .8ng/ml 下降至术后3 个月的平均3 .2ng/ml 。12 例有明显骨痛患者,术后亦明显减轻或消失。 结论 对晚期前列腺癌致后尿道梗阻TULP、TVP 或TUEVP都是安全可靠的姑息性治疗方法,在有效减少尿路梗阻所致的并发症同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为继续内分泌治疗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提高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控能力的方法。方法:对15例前列腺癌采用保留尿道膜部括约肌及前列腺侧旁神经血管束的方法进行前列腺癌根治术。结果:经6—45个月随访,15例患者排尿通畅,无肿瘤复发,除1例有轻度尿失禁外,余14例6个月内均恢复尿控能力。结论:保留尿道膜部括约肌及前列腺侧旁神经血管束的方法能减低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  相似文献   

15.
个体化改良术式防止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根治术中保护控尿功能的方法。方法:对51例临床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TNM分期为T1a~3hN0M0),采用个体化改良术式行耻骨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术中为保留控尿功能仔细解剖前列腺尖部并作无张力膀胱颈一尿道残端吻合。结果:术后12~14d拔除尿管时22例(43.1%)控尿满意,术后1个月45例(88.2%)控尿满意.术后3个月至今,所有患者控尿满意。平均随访14个月(3~24个月),随访期间无生化复发及尿道狭窄发生。结论:术中注意以下几点可提高耻骨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的控尿功能:①良好控制背静脉丛以获得无血手术视野;②在保证尖部切除范围前提下,尽量延长功能性尿道长度;③根据术中具体解剖情况再造膀胱颈口;④膀胱黏膜外翻并与尿道残端无张力吻合(7针或9针缝合法),减少术后漏尿及尿道狭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耻骨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中保留耻骨前列腺韧带(PL)的控尿作用.方法前列腺癌患者74例.年龄52~73岁,平均65岁.术前实验室检查PSA 2.0~23.6 ng/ml,平均16.5 ng/ml.其中64例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10例行TURP后病理发现前列腺癌.74例均行盆腔MRI及全身骨扫描未见前列腺外转移病灶.A期6例、B期68例.手术方法:常规行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锐性切开盆内筋膜至PL侧缘,50例保留PL,在尿道前方紧贴前列腺尖部的弧形缘放置集束血管钳,控制耻骨后血管复合体(包括PL与背静脉复合体);对照组24例紧贴耻骨切断PL,在尿道前方紧贴前列腺尖部的弧形缘放置集束血管钳,控制背静脉复合体.在集束钳下方用1-0可吸收线分别贯穿缝扎集束血管钳控制的组织,沿前列腺的弧形切断该束组织达前列腺尖部与尿道连接处.离断尿道.采用"网球拍"式的膀胱颈重建.整形后的膀胱颈与尿道黏膜对黏膜于2、5、7和10点分别吻合4针,将保留在复合体上的1-0缝线于重建膀胱颈的12点、距吻合缘0.5~1.0 cm处浆肌层贯穿缝扎,将其与复合体结扎固定.术后保留尿管2周.结果 74例手术均顺利.随访3~12个月.保留PL组及切断PL组年龄分别为(61.3±2.4)和(60.8±2.1)岁,实验室检查PSA分别为(14.3±1.2)和(14.7±1.3)ng/ml,手术时间为(110.5±10.4)和(109.7±10.6)min,术中出血量为(250.5±23.4)和(253.4±22.3)ml,切缘阳性率为6%(3/50)和8%(2/24);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PL组与切断PL组术后拔除尿管不同时间的控尿率分别为:即刻26%(13/50)和0%(0/24),1个月时为50%(25/50)和12%(3/24),3个月时为80%(40/50)和42%(10/24),6个月时为96%(48/50)和67%(16/24),12个月时为100%(50/50)和75%(18/24);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PL在耻骨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控尿中发挥较大作用,术中应积极保留.  相似文献   

17.
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技术改进(附3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改进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手术技术 ,减少并发症。 方法 临床诊断为T1和T2 期前列腺癌患者 32例 ,平均年龄 6 8岁。改进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技术 ,包括广泛盆腔淋巴结清扫、保护神经血管束、缝扎背深静脉、多保留尿道后壁组织、膀胱尿道吻合时的膀胱颈部套叠等。 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 3.5h ,术中平均出血量 4 5 0ml,输血 1 7例。术后病理报告 :肿瘤局限于包膜内者30例 ,切缘阳性 1例 ,盆腔淋巴结转移 1例。随访 8~ 4 8个月 ,平均 2 2个月 ,均存活。PSA <1ng/ml者2 8例 ,1~ 3ng/ml者 4例。术后 3~ 6个月患者均恢复完全控尿。术后恢复勃起功能者 1 0 / 1 8(5 6 % )例。 结论 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可有效切除肿瘤、保护控尿功能、保留性功能 ,是局限性前列腺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总结我院腹腔镜筋膜内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的方法及患者术后尿控恢复的随访记录,对影响尿控恢复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2009年9月至2012年11月共为128例患者行腹腔镜筋膜内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43~78岁,平均(57.0±11.4)岁,术前血PSA 4.1~18.8 ng/ml,平均(9.9±6.1)ng/ml;临床分期T185例、T243例;活检组织Gleason评分:5分13例、6分38例、7分77例,术中不打开盆底筋膜,自膀胱颈口1点及11点位置纵行切开前列腺筋膜,紧贴前列腺包膜分离前列腺前面、两侧、尖部,最大限度保留盆底神经及肌肉组织,术后随访患者尿控变化12个月。结果:12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筋膜外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手术时间45~118 min,平均(84.0±24.6)min;术中出血量15~220 ml,平均(140.0±52.1)ml;无输血,留置尿管7~15 d,平均(11.0±3.8)d。术后随访12个月,完全尿控96例(75.0%),轻微尿失禁28例(21.9%),中度尿失禁4例(3.1%),无重度及完全尿失禁病例。结论:腹腔镜筋膜内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盆底肌肉、神经组织,使术后尿控得到更好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前列腺电切术后的前列腺癌根治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总结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确诊的偶发性前列腺癌根治手术经验。 方法  1 1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确诊为偶发性前列腺癌患者行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 ,平均年龄 6 1岁 ,TNM分期均为T1a~b。 结果  1 1例平均随访 4 .5年 ,除 1例失访外均无瘤存活。 2例发生尿道狭窄 ,1例真性尿失禁 ,7例术前性功能正常并行保留性神经手术的患者 4例术后恢复正常性功能。 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的偶发癌行根治术疗效满意。前期电切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根治术的难度及并发症发生率。根治术宜在电切术后 1个月内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