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刺内关穴缓解急性心肌梗死胸痛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针刺内关穴缓解急性心肌梗死(AMI)胸痛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993年1月以来在我院急症观察及住院治疗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酌情应用溶栓、抗凝、营养心肌、中药内服等基础治疗。治疗组50例,AMI胸痛发作时即可针刺内关穴,或在基础治疗的同时进行;对照组46例,AMI胸痛发作时给予度冷丁50mg常规肌注。结果治疗组显效38例,有效12例,无无效病例;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1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2.6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并且治疗组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针刺内关穴缓解AMI胸痛起效迅速,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高频电针内关穴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中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53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另予高频电针内关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短期内(治疗前、治疗5、15、30分钟,1、2、3、4、6小时)血压情况及治疗2周后血压、心功能、死亡率。同时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在各时点升高血压的效果及2周后左心功能的改善等方面明显的优于对照组,且2周后的死亡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结论:高频电针内关穴可成为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有效手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1病历介绍患者,男,56岁,因反复发作胸闷、胸痛2a,加重1d入院。2a前患者行走时出现胸闷、胸痛,持续10^+min,休息后缓解。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心绞痛”后无诱因以上症状反复发作,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1d前饮酒后上述症状再发,心前区剧烈持续疼痛,伴胸骨后压榨感,在外院静滴硝酸甘油症状无缓解,急诊入院。患者高血脂症病史1a;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死(AMI)大多数患者以胸痛为首发症状。但临床上有些患者发病时却无典型胸痛,极易漏诊。为提高对该病的诊疗水平,应根据临床有关辅助手段做全面检查,对病因进行认真分析,以进一步明确临床诊断,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对症治疗[3]。同时结合精心的护理,能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以非胸闷胸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断准确率,以便及时治疗挽救坏死心肌。方法对临床工作中收集的42例以非胸闷胸痛为首发症状的AMI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MI患者以腹痛腹泻为症状18例,以头痛为症状4例,以牙痛、咽喉痛为症状8例,以晕厥、意识障碍为症状4例,以呼吸困难、心力衰竭为症状2例,以肩背痛为症状3例,以休克为首发症状1例。7例行静脉溶栓,22例行急诊PTCA,11例错过急诊手术及溶栓时机择期行CAG,2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心电图以ST段抬高型AMI居多(76%),非ST段抬高型AMI次之(24%)。心电图示下壁心肌梗死16例,下壁合并右室或正后壁心肌梗死4例,前间壁10例,广泛前壁12例。患者以老年人为主。结论以非胸闷胸痛为首发症状的AMI患者以老年人为主,并发症多,极易误诊,应引起各级医师注意,尽早进行动态心电图及心肌酶学检查,积极有效的治疗是挽救心肌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小剂量吗啡内关穴注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之胸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寻治疗急性心梗胸痛时吗啡的有效注射途径。方法:将临床确诊为心肌梗死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穴位注射组行双侧内关穴分别注射吗啡2 mg,静脉注射组采用吗啡5 mg静脉注射,皮下注射组采用吗啡5 mg皮下注射,其他治疗3组相同。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观察3组病人治疗5、10、30、60、180 min后镇痛效果,并记录并发症。结果:治疗前3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5 min、30 min、180 min镇痛效果穴位注射组优于其他2组(均P<0.01);穴位注射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3.3%,低于静脉注射组的40.0%和皮下注射组的20.0%(均P<0.01)。结论:小剂量吗啡内关穴注射治疗急性心梗时的胸痛疗效确切,镇痛效果好,吗啡用量少,镇痛时间长,吗啡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不典型胸痛及典型胸痛急性期的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本组 99例根据临床表现、心电图、心肌酶学检查及心脏彩超确诊为AMI ,均未采取溶栓治疗。将患者分为 2组 :不典型组 35例 ,典型组 6 4例。急性期并发症 (住院 4周内发生 )包括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结果 不典型组心力衰竭的发生率高于典型组 (P <0 .0 5 ) ,而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病死率 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但总的并发症发生率 2组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不典型胸痛AMI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典型者 ,因此 ,对于不典型胸痛AMI应提高警惕 ,以免误诊 ,造成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深入研究急性胸痛患者的诊治方法.方法:对于不同患病类型的急性胸痛患者应予以区别治疗.结果:本组126例急性胸痛患者在经过区别治疗后,成功治愈118例,占93.65%.死亡8例,占6.35%(涵盖转入ICU或专科后死亡的2例),其中主动脉夹层2例,占25.00%,肺栓塞2例,占25.00%,急性冠脉综合症4例,占50.00%.结论:急诊外科医生通过全面迅速的诊断急性胸痛患者的病理,可以缩短急性胸痛患者的病发时间,使急性胸痛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从而降低急性胸痛患者的病死率,进而提高了急诊急救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生脉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3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应用生脉注射液加常规西药治疗3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同时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38例AMI患者进行疗效比较,以探讨生脉注射液在AMI治疗中的应用价值。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来自本院1996年2月~1999年9月住院确诊为AMI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AMI的诊断依据临床表现,肯定的心电图改变及/或血清心肌酶学的改变。治疗组(常规西药治疗加生脉注射液)38例,男24例,女14例;年龄50~89岁,平均65岁;其中前壁梗死(包括前间壁、前侧壁、高侧壁)20例,下壁梗死15例,前、下复…  相似文献   

11.
高松寿 《河南中医》2006,26(6):37-38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血管疾病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属中医“真心痛”范畴.在常规抢救的基础上,重视对以下几个常见症状的中医辨证处理,往往能收到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胸痛中心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建设对郑州地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救治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市中心医院胸痛中心2015年10月至2020年10月成立前、后收治的STEMI转诊患者,分别设为常规转诊组、区域协同转诊组,各9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发病后总缺血时间、从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时间(S2FMC)、首次医疗接触到导丝通过时间(FMC2W),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区域协同转诊组患者的总缺血时间、S2FMC、FMC2W均短于常规转诊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区域协同转诊组患者院内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转诊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胸痛中心区域协同救治体系的建设,显著提高了STEMI转诊患者的临床救治效率,降低了院内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56岁,因左上腹及左胸痛10^ d,加重1周入院。体温36,5℃,脉搏96次/min,呼吸24次/min,血压110/70mmHg(1mmHg=0.133kPa),神志清楚,痛苦病容,双肺呼吸音清,双肺未闻及干、湿哕音,心率96次/min,律齐,心音可,心脏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剑突下偏左压痛( ),脐周压痛( ),左后腰部叩击痛( ),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择快速心律失常患者38例,给予胺碘酮150 mg加入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20 mL中10 min静脉注射完毕,然后以1~2 mg/min静脉维持滴注,转为窦性心律后,胺碘酮减量至0.5~1.0 mg/min持续静脉滴注维持24 h。结果治疗总有效率86%。结论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快速心律失常有效、安全、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择快速心律失常患者38例,给予胺碘酮150 mg加入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20 mL中10 min静脉注射完毕,然后以1~2 mg/min静脉维持滴注,转为窦性心律后,胺碘酮减量至0.5~1.0 mg/min持续静脉滴注维持24 h。结果治疗总有效率86%。结论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快速心律失常有效、安全、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6.
1 病历介绍 患者,男,61岁,因反复阵发性左下颌疼痛3d,加重伴胸闷、憋气1d入院。患者于3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广泛性左下颌灼痛,每次持续10~15min,间歇时间长短不等,伴轻度胸闷,无胸痛及肩臂放射痛。牙痛以情绪激动或劳累时剧烈,与进食冷、热食物无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护理措施。方法对98例AMI患者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结果心理护理等一系列护理措施能鼓励患者配合治疗,促进疾病康复。结论心理护理等一系列护理措施对提高AMI患者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减少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死6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心肌梗死(AMI)非典型发病者较多,年龄越大并发症愈多,越易漏误诊。本院2001-2005年收治8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误诊为其他疾病者6例,现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1 病历介绍患者 ,男 ,2 3岁。因心前区闷痛、心慌、气短、乏力 2 0d ,阿斯综合征发作 2h而急诊入院。查体 :体温 37.9℃ ,呼吸 2 0次 /min ,血压 14 .6 / 8.1kPa。神志清 ,焦虑容貌。咽红 ,扁桃体无肿大。两肺听诊正常 ,心率 6 8次 /min,律不齐 ,可闻早搏 3~ 4次 /min ,心音略低 ,无杂音。血常规 :血红蛋白 14 3g/L ,白细胞 7.2× 10 9L-1,中性粒细胞 72 % ,淋巴细胞 2 4 %。尿常规 :红细胞 15~ 2 0个 /HP ,Pro( + ) ,BLD( )。肾功能 :BUN 6 .6mmol/L ,Cr 135 .8μmol/L。心肌酶谱 :CK 4 76U/L ,AST 10 2U/L ,LDH 2 10U/L。…  相似文献   

20.
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发作期45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特点和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45例AMI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期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好转康复出院40例,死亡5例,死亡率为11.1%,其中死于心脏骤停者2例,死于心源性休克2例,死于急性左心衰1例。结论严谨、周密的护理措施是抢救:心肌梗死成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