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起眩晕,许多人想到的就是心脑血管、颈椎、低血糖等疾病,在辗转多家医院就诊,看遍神经内科、脑外科、骨科,ct、彩超做了一大堆后,却未发现任何异常。然而,时不时就出现的“天旋地转”却让人备受折磨,甚是恐惧。对此,医学专家提醒,如果出现这样的症状,经过神经内科、心血管科等科室诊断没发现什么问题,那么作怪的可能是“耳朵里的石头”,不妨去看看耳鼻喉科。  相似文献   

2.
神经内科医生发现,偏头痛"偏爱"女性。神经内科专家发现:想要减轻头痛甚至摆脱头痛最好的方式就是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其中包括饮食作息、心身调试、中医治疗等。  相似文献   

3.
正13岁的涛涛性格乖巧,和父母及同学相处融洽。但是近几月性格变得孤僻,不愿意与人沟通,而且有厌学情绪。家长担心孩子是不是受到什么打击,带他到儿童医院看心理医生。结果医生发现他说话有点不利索,建议看神经内科;神经内科检查发现肝功能受损,又请肝病科会诊。最终发现,涛涛竟然是患了遗传病肝豆状核变性,出现了"肝豆"性格。  相似文献   

4.
正近来总是忘东忘西,眼前刚发生的事情转瞬即忘,过去的某件事却念念不忘;刚锁上门出去,没走几步又怀疑自己没锁门;见到熟悉的老朋友,半天叫不出名字;上街买东西,算不清该给多少钱……如果年迈的父母亲出现这些情况,说明他们可能要患上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性痴呆"了。对此,解放军第95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黄金武主任医师做了相关解读,希望有助于早期发现痴呆病人。"三个苗头"揪住疾病的迹象  相似文献   

5.
指颤     
在极度紧张的状态下,有时会出现一时性的"指颤"。但若不是一时性的,就要考虑包括脑、周围神经等各种疾病的可能,到神经内科等做详细的检查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周亮,高一学生,半年来头痛不已,先后在神经内科、脑外科就诊,却始终找不到病因.直到出现单侧鼻塞、嗅觉减退、鼻出血等症状后,周同学才到医院求诊.经鼻内窥镜检查发现:鼻中隔高位向左偏曲.询问得知,周同学2 年前曾因打篮球造成鼻外伤,当时鼻部大量流血,事后鼻部并无大碍,没想到从此为鼻中隔偏曲埋下"祸根".眼下正是假期,到医院看病的学生明显增多,许多人是因为头痛、记忆力下降而影响了学习成绩才来看病的,家长担心孩子的病情,做了很多检查,脑超声、脑血流图,有的甚至做了颅脑CT,结果都没有查出什么毛病,到耳鼻喉科检查才发现其实这些症状是鼻炎引起的.  相似文献   

7.
神经内科李舜伟教授认为,人体摄入胆固醇并非越少越好。有一份报告发现,胆固醇降低以后,脑梗塞的患病率下降,可是脑出血的患病率却升高了。  相似文献   

8.
《健康大视野》2010,(13):122-125
将脑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王默力 “你了解大脑吗?在国人的意思中,往往对“脑”的认识很模糊,而对身体其他器官,如心脏、胃等,却相当了解。”首都医科大学脑血管病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王默力教授的一席话引起广泛共鸣。  相似文献   

9.
门诊病例 62岁的陈大爷最近情绪很低落,因为一直精明能干的他现在突然变得健忘了,刚刚发生的事情怎么也想不起来,而且越来越多疑,总怀疑别人偷他的东西。家人要带他去看病,他却怎么也不承认自己有病,坚持不去医院。最后在神经内科医生的建议下,做了头部CT检查,结果发现他的脑部曾出现轻度腔梗,现在他出现的精神异常,是典型的由脑血管病所致的精神疾病。  相似文献   

10.
1透析中机器出现"088 027"报警 厂方提供故障原因为电导度板B、P、A或A/D转换板有问题,而在实际使用中却发现,电路板出现问题的情况极少,常出现的问题有以下两点.  相似文献   

11.
吕斌 《保健医苑》2010,(8):31-31
最近,一位72岁的老大爷,因"头晕"在当地一家医院以"脑供血不足"诊治,后到省医院神经内科检查时,才留意到自己斜眼看东西时出现两个影子,医生为他做磁共振检查,诊断为"桥脑梗死"。另一位53岁的中年女性,因看不清东西,有时看东西有两个影子,多方寻求眼疾良药,后来别人建议她到神经内科看看,医生经脑脊液及神经影像学检查后诊断为"多发性硬化"。  相似文献   

12.
医院展位     
《中国卫生产业》2007,(3):12-12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完成高难度椎动脉严重狭窄支架介入术今年66岁的王先生,近来出现反复眩晕、头痛等症状,于1月11日就诊于湖南省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经检查后发现,造成王先生眩晕、头痛的元凶是双椎动脉严重狭窄引起的短暂性脑缺血。湘雅医院几位教授经过反复会诊,最终制定出安全、可靠的介入术式,并顺利地将支架植入王先生双侧椎动脉处。术后,王先生未出现任何并发症,于2月9日康复出院。完成如此高难度的术式,目前在医学上极为少见,这标志着湘雅医院神经内科在脑血管病介入治疗领域已迈入国际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13.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45岁,主因"突发意识丧失半小时"于2007年8月23日急诊就诊.患者于2007年8月23日中午打麻将时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口吐白沫,由"120"急送解放军总医院急诊神经内科就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文将对重症神经内科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护理并分析疗效,以确定肠内营养护理对重症神经内科患者的治疗所产生的作用。方法:给予对照组重症神经内科患者常规治疗及护理,营养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肠内营养护理。对两组患者分别记录病程,治愈人数,病死人数以及并发症和后遗症等情况,并对统计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重症神经内科患者在病程持续时间上远远大于营养组患者,且治愈率小于营养组患者,而死亡率、并发症发病率以及后遗症发病率却大于营养组患者。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患者加以肠内营养护理能够对重症神经内科患者的疗效起到积极的作用,使重症神经内科患者的治愈率提高,死亡率、并发症发病率以及后遗症发病率减少,从而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肠内营养护理具有全面提供营养、安全、经济等特点,较肠外营养护理而言更有利于重症神经内科患者的神经系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正某医院中层干部在家做饭时,突然出现一侧肢体无力,就急忙下楼去医院,谁知刚下楼,患侧肢体就恢复了正常,便认为没事了。孰料第二天起床后又出现这一侧肢体无力,且同时对侧一眼看不见东西。匆忙来到医院眼科,眼科却把他转到神经内科,诊断为脑梗死。按理说,医院的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医学常识,应该能够察觉疾病的蛛丝马迹;但无论是谁,在大病小征兆面前"轻敌",都会引起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在神经内科ICU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发现高风险因素,为院感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神经内科ICU临床实际情况,通过FMEA风险评估法对34项医院感染风险事件进行风险评估,按照"二八法则"筛选出风险优先级事件。结果根据每一项风险因素的平均RPN值进行风险排序,按照"二八法则"筛选出风险优先级前6位的事件分别是:本科室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不到位(平均RPN值=5.6)、导尿管日常维护不到位(平均RPN值=4.17)、多耐患者未有效执行接触隔离措施(平均RPN值=3.80)、物表清洁消毒未有效执行(平均RPN值=3.73)、未严格掌握留置导尿指征(平均RPN值=3.70)、未保持尿液引流系统的密闭性(平均RPN值=3.53)。结论FMEA风险评估法可以发现神经内科ICU医院感染防控中的薄弱环节,为精准化感控措施的制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问我父亲因腰痛去医院检查,当时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医生建议手术治疗。可手术后效果不理想,还出现了新的毛病——手抖,去医院复查时医生建议去神经内科。经过神经内科医生的详细检查,怀疑是帕金森病引起的腰痛,还说这是帕金森病感觉异常的一种表现。总听说帕金森病会影响人的运动功能,为什么还会出现感觉异常?(甘肃兰女士)  相似文献   

18.
《健康必读》2008,(5):48
"茶要喝新,酒要喝陈。"眼下,各种新茶纷纷上市,沪上不少旅行社组织的茶乡"采茶踏青游"也颇受欢迎。2008年3月24日下午,刚刚参加苏州采茶游回到上海的邱先生以及部分游客先后出现胃部不适,呕吐等症状,被误认为是食物中毒送入医院。检查后却发现,这是因为贪喝过多新茶导致的。  相似文献   

19.
<正>三伏贴出现虽晚,却源于两千多年前的"春夏养阳"理论。除了它,食疗、内服中药、针灸推拿等都能用于冬病夏治。【三伏贴是新生事物】1955年,当时的卫生部针灸疗法实验所在进行针灸治疗哮喘的临床研究时,从清代张璐的《张氏医通》中发现了这样一段记载:"冷  相似文献   

20.
40多岁的刘老师突然失明,住进眼科,7天后,又出现下肢瘫痪。经神经内科详细检查,发现刘老师患多发性硬化。刘老师不理解,眼病与多发性硬化有什么关系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