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基于化疗的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1,PD-1)抑制剂在晚期肺腺癌治疗中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以我院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86例晚期肺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0例).两组均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观察组加用PD-1抑制剂治疗,...  相似文献   

2.
大剂量冬凌草联合优福定治疗晚期肺鳞癌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大剂量冬凌草按体表面积给药联合优福定口服治疗晚期肺鳞癌的疗效和毒性。方法:60例晚期肺鳞癌患者随机分治疗组30例予冬凌草每日359/Ⅲ煎服,优福定6~12片分3次口服;对照组30例予NP方案化疗。结果:治疗组近期疗效低于对照组,远期疗效高于对照组。结论:配合中药治疗肿瘤体现了疗效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PD-1/PD-L1抑制剂对比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脑转移患者的疗效进行Meta分析。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Sciencedirect、Cochrane、X-mol、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的文献,由2名研究者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对纳入研究进行偏倚风险评估,采用RevMan 5.3软件对NSCLC脑转移患者的整体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 free survival, PFS)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7篇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包括451例NSCLC脑转移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化疗相比,PD-1/PD-L1抑制剂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OS[HR=0.71,95%CI(0.56,0.92),P=0.008]和PFS[HR=0.53,95%CI(0.41,0.69),P<0.01];单纯化疗作为对照组,PD-1/PD-L1抑制剂联合化疗组OS[HR=0.41,95%CI(0.24,0.70),P=0.001]、PFS[HR=0.44,95%CI(0.30,0.63),P<0.01]比单药组OS[HR=0.83,95%CI(0.63,1.11),P=0.21]、PFS[HR=0.64,95%CI(0.45,0.91),P=0.01]能够更显著地降低患者的死亡风险和疾病进展风险。结论 PD-1/PD-L1抑制剂单药治疗或联合化疗对于NSCLC脑转移患者对比化疗疗效更好,其中联合化疗组优于单用组,是NSCLC脑转移患者治疗的一个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4.
以PD-1/PD-L1单抗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的热点。PD-L1在胃癌中的表达相较正常组织明显上调,但其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尚存在争议。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先后批准pembrolizumab、nivolumab和atezulizumab 3种PD-1/PD-L1抗体正式进入临床应用,并不断增加新的适应症。PD-1/PD-L1单抗在胃癌中的应用尚停留在临床试验阶段,初步研究表明该疗法在胃癌中的应用前景良好,如何寻找目标人群和提高疗效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主要论述胃癌中PD-L1的表达及PD-1/PD-L1抑制剂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程序性死亡受体1/配体1(PD-1/PD-L1)抑制剂在肿瘤免疫疗法中取得了划时代的进步[1-3]。PD-1/PD-L1是1992年在消亡的T细胞杂交瘤中发现的。PD-1是一种细胞表面受体[4],在与PD-L1结合后,通过抑制T细胞受体信号传导通路,抑制外周T细胞激活的同时导致多种细胞因子分泌减少[5-6],并影响肿瘤微环境,身体监测和清除肿瘤细胞的能力降低,从而产生免疫逃逸[7-9]。故可推断PD-1/PD-L1途径的抑制恢复  相似文献   

6.
报告1例信阳市中心医院经病理确诊、EGFR检测敏感突变的局部晚期肺鳞癌,该患者为一老年男性,不能耐受同步放化疗后序贯接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EGFR-TKIs)治疗,效果显著,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达19个多月,后期病情进展后再次行基因检测(液态活检),发现T790M突变,给予第3代TKI奥希替尼治疗后仍然有效。对于III期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肺鳞癌,EGFR基因检测非常重要,同步放化疗后序贯EGFR-TKIs分子靶向药物的治疗模式,可延长此类患者的生存时间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1(PD-L1)抑制剂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多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成为治疗肿瘤的新手段,在肿瘤治疗的无进展期和生存期有显著的疗效。然而,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导致了不同于化疗放疗的皮肤不良反应,需要采用不同的护理路径。本文根据现有的研究报告和临床指南将PD-1/PD-L1抑制剂相关性皮肤免疫不良反应的护理对策归纳为共同性护理对策、专科性护理对策以及必要性护理对策共3类,为护理人员早期识别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铂类药物联合吉西他滨、多西他赛对晚期肺鳞癌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4年12月110例晚期肺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用药方案分为吉西他滨组与多西他赛组,每组55例。吉西他滨组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化疗,多西他赛组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方案化疗。在化疗后2个周期、4个周期评价疗效,通过3年电话随访,记录患者3年内的生存率,采用Kaplan Meier绘制生存曲线图,并分析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化疗后2个周期,多西他赛组总缓解率为36.36%与吉西他滨组的21.28%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4个周期,多西他赛组总缓解率为58.18%高于吉西他滨组的3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西他赛组3年内生存率为21.82%高于吉西他滨组的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相比,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对晚期肺鳞癌的短期疗效更显著,且能提高3年内生存率,未增加药物不良作用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晚期肺腺癌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1月博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肺腺癌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干预组患者采用PD-1抑制剂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进行综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用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客观缓解率、生化指标水平、甲胎蛋白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客观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细胞角蛋白19片段、癌胚抗原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毛细血管增生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抗血管生成药物给药基础上,加用PD-1抑制剂治疗肺腺癌晚期患者的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病情,使患者获得更长的生存期,临床治疗时应注意应对PD-1抑制剂特有的毛细血管增生症。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PD-L1和PD-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47例NSCLC标本,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SCLC中PD-L1和PD-1的表达,分析其与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及预后的关系。结果:PD-L1在癌细胞及癌间质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8.93%(23/47)和61.70%(29/47),两者表达水平与肿瘤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与患者预后呈负相关(P<0.05)。PD-1蛋白主要定位在癌间质淋巴细胞,PD-1+淋巴细胞数量与PD-L1蛋白在癌细胞及癌间质的表达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PD-L1与NSCLC分期、淋巴结转移、PD-1阳性淋巴细胞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化疗基础上的 PD-1 抑制剂在驱动基因阴性的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肿瘤内科确诊的驱动基因阴性一线治疗失败的 IIIC 期及 IV 期的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55 例纳入研究,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多西他赛化疗基础上联合卡瑞利珠单抗的治疗组(观察组 25 例)、多西他赛塞单药化疗组(对照组 30 例),统计分析两组临床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免疫功能、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缓解率 60.00%(15/25)高于对照组 36.67%(11/30)(χ2=2.979,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 CEA、CYFRA21-1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 CD3+、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P<0.05),CD8+低于对照组(P<0.05);观...  相似文献   

14.
正病情摘要患者王某,池州人,男,62岁,农民。2011年10月下旬因反复咳嗽、咳痰3个月,经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就诊当地医院,查肺部CT检查提示:左肺占位,考虑中央型肺癌伴阻塞性肺炎、肺不张。建议上级医院治疗。随后就诊我院胸外科。术前完善相关检查,排除癌转移,于2011年11月4日行"左肺切除+肺门纵膈淋巴结清扫术"。手术顺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EGFR基因突变状态与PD-L1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 收集晚期NSCLC病例74例,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D-L1蛋白表达,统计分析病理特征对患者的EGFR突变状态与PD-L1表达的关系。结果 IV期肺癌和腺癌患者的EGFR突变率较高(P=0.02~0.042),肿瘤细胞非低分化的女性脑转移无吸烟史患者更倾向于具有较高的EGFR突变率(P=0.052~0.189),EGFR突变率与患者年龄和骨转移情况均无关;肿瘤细胞低分化患者更倾向于具有较高的PD-L1表达率(P=0.159),PD-L1表达率与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肿瘤类型、TNM分期、骨、脑转移均无明显相关性;EGFR突变状态与PD-L1表达存在负相关(r=-0.249,P=0.032),EGFR突变状态与PD-L1阳性表达高低无相关性。结论 患者EGFR突变状态与PD-L1表达存在负相关性,该研究可以给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靶向或免疫治疗及临床药物实验方面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放化疗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吉非替尼)等综合治疗在老年晚期肺腺癌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泰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接受同步放化疗治疗的老年晚期肺腺癌患者资料(对照组),30例接受同步放化疗联合TKI(吉非替尼)治疗的老年晚期肺腺癌患者资料(吉非替尼组)。60例患者均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阳性。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远期疗效[总生存期(OS)、无病生存期(DFS)]、毒副反应、生存质量(KPS评分)。结果 吉非替尼组总缓解率(56. 67%)高于对照组(30. 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吉非替尼组死亡率(46. 67%)低于对照组(73. 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吉非替尼组OS[(21. 64±6. 22)个月]及DFS[(16. 57±3. 38)个月]较对照组[(16. 25±4. 21)个月、(13. 21±3. 25)个月]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胃肠道反应、放射性肺炎、周围神经毒性、放射性食管炎、骨髓抑制及心血管系统毒性发生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放疗结束、治疗6个月吉非替尼组KPS评分[(79. 8±4. 2)分、(85. 5±3. 8)分]高于对照组[(74. 5±4. 9)分、(78. 2±5. 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同步放化疗联合吉非替尼可改善EGFR突变阳性的老年晚期肺腺癌患者近远期疗效及生存质量,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肺鳞癌(squamous-cel lung cancer , SQCLC)是常见的非小细胞肺癌,在所有癌症中,肺癌病死率最高,全世界每年约与四十万人死于肺鳞癌,仅次于前列腺癌和乳腺癌[1-2]。肺鳞癌的发病与吸烟有密切关系。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对各种疾病的探索,肺癌靶向治疗已经取得巨大的进步,尤其在治疗肺腺癌领域,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但是,肺鳞癌的靶向治疗发展相对缓慢,还没有找到确切的治疗肺鳞癌的靶向药物。本研究对肺鳞癌分子靶向治疗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作为相关研究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疗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免疫抑制剂治疗肿瘤后腹泻的疗效。方法 方便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在菏泽市立医院肿瘤科就诊的92例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使用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疗,将92例癌症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46例、对照组46例。研究组采用柴胡桂枝汤加减联合免疫抑制剂PD-1/PD-L1的治疗方案;对照组只采用免疫抑制剂PD-1/PD-L1的治疗方案。记录并统计两组患者发生腹泻、恶心等情况,对影响PD-1/PD-L1抑制剂治疗肿瘤后腹泻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组腹泻持续时间是(6.39±2.82)d短于对照组(8.65±2.6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75,P<0.001);研究组结肠炎持续时间是(4.94±2.32)d短于对照组的(7.46±2.3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53,P<0.001);研究组恶心持续时间是(4.90±2.88)d短于对照组(6.05±2.3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8,P=0.039)。单因素与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是否使用柴胡桂枝...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针对使用PD-1/PD-L1治疗患者的系统营养支持模式,探索系统性营养支持模式对PD-1/PD-L1治疗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的改善效果。方法纳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30例晚期恶性实体瘤一线或二线及以上接受PD-1/PD-L1单抗单药治疗的患者,收集基线资料后,给予系统性营养支持措施。结果干预前、后PG-SGA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营养状态显著改善;干预后患者体脂肪显著下降(P<0.05),骨骼肌含量未见显著变化(P>0.05);外周血生化实验结果显示,干预后患者血清白蛋白有升高趋势,但未见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患者生存质量得分未见显著改善(P>0.05)。结论系统性营养支持模式可有效改善PD-1/PD-L1治疗患者营养状态,对生命质量得分的影响仍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新辅助化疗后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和开胸术治疗局部晚期肺鳞癌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河南省胸科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新辅助化疗后行手术切除的55例局部晚期肺鳞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其中行开胸术30例(纳入开胸组),VATS 25例(纳入VATS组)。比较两组患者新辅助化疗治疗效果、围术期相关指标、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结果 VATS组与开胸组新辅助化疗后效果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与开胸组比较,除术中清扫淋巴结的数量多于VATS组外,VATS组中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疼痛分数、胸腔引流量、胸腔引流时间和住院天数均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胸组和VATS组切除淋巴结的组数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开胸组和VATS组患者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开胸组比较,VATS组新辅助化疗后的局部晚期肺鳞癌患者术后恢复快,并且具有与开胸组类似的手术安全性和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