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初中生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现况的调查,为开展学校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11月-2017年10月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使用自编问卷以无记名自填方式对北京、重庆、黑龙江、湖北四地29所学校2 652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初中生知识总平均分(9.54±1.866)分,知晓率为81.1%;97.2%的学生认为学校提供营养与食品安全教育十分重要;73.6%的初中生坚持每天吃早餐,12.9%的初中生过去一周中每天都喝含糖饮料,31.1%的学生在购买食品时没有查看食品包装的习惯;多因素分析发现,接受学校健康教育的初中生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态度和行为水平更高。结论 初中生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和行为亟待改善,而学校健康教育将是改善学生健康知识和行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上海市中学生负性情绪与失眠症状的相关性,为进一步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睡眠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7年11月-2018年1月抽取上海市24所中学的学生进行调查,由学生填写抑郁-焦虑-压力自评量表精简版(DASS-21)和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ISI),家长填写中学生个人及家庭社会环境问卷。 结果 有效样本1 986人,平均年龄(14.71±2.01)岁,男生1 019名(51.3%)。压力、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率分别为23.9%、51.0%和29.0%,失眠症状发生率为37.0%。在校正了人口学因素后,有压力、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中学生失眠症状风险分别高于无相应负性情绪中学生(压力:OR=2.17,95%CI:1.60~2.95;焦虑:OR=2.97,95%CI:2.27~3.88;抑郁:OR=2.59,95%CI:1.94~3.47),且在初中生中更高。 结论 上海市中学生负性情绪与失眠症状风险增加相关,特别是在初中生中相关性更高,应当进行综合评估和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西安市某城乡结合部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现况及影响因素,为开展该地区青少年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2019年9-10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748名青少年,对其锻炼、饮食、上网、吸烟、饮酒、伤害(自杀意念)和性相关行为进行问卷调查,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 结果 该地区青少年缺乏锻炼、偏食、吸烟、饮酒、上网过量、自杀意念和性相关行为的报告率分别为52.1%、40.7%、14.3%、30.8%、22.0%、14.6%、19.3%。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结果显示,缺乏锻炼包括女性、高中生、体重、父母要求宽松、孤独感;偏食包括每月生活费偏多、学习压力偏重;吸烟包括男性、年龄、学习成绩稍差、孤独感;饮酒包括男性、年龄、每月生活费偏多、孤独感;上网过量包括男性、初中生、父母要求宽松、学习成绩偏差;自杀意念包括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关系一般或较差、学习压力偏重、孤独感;性相关行为包括男性、高中生、父母要求宽度、孤独感。 结论 西安市城乡结合部青少年部分健康相关行为的报告率仍较高,尤其是偏食行为较高,其中,男生易发生上网过量、吸烟、饮酒和性相关行为,孤独和学习压力是多个健康相关行为的危险因素。应多加强对青少年的情感引导和男生的健康行为引导。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海南省贫困地区学生营养不良状况,为制定营养改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海南省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贫困地区小学和初中共12所,每所学校的每个年级中抽取1~2个班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按照统一标准方法测量学生的身高、体重。 结果 共调查5 006名学生,其中男生2 636名,女生2 370名;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为28.5%,生长迟缓检出率4.6%,均为男生高于女生,小学生高于初中生,乡镇学校学生高于县城学校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消瘦检出率为9.8%,男生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消瘦检出率14.1%,黎族学生较高且男生高于女生,小学生高于初中生,乡镇学校学生高于县城学校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海南省贫困地区学生营养不良率较高,尤其是男生、小学生以及乡镇学校学生,需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长宁区中学生智能终端的成瘾现况及其相关因素,为指导中学生科学、合理地使用智能终端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5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长宁区中学抽取949名学生,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学生智能终端的成瘾现况,参考Young网络成瘾评价方法进行成瘾是否的判定,分别通过K10 量表和ULS-8量表收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孤独感,探讨学生智能终端成瘾的相关因素。结果 中学生智能终端成瘾检出率为14.33%(136/949)。单因素分析显示年级段、学习成绩、使用安排方式、使用目的均与成瘾检出率有关(χ2分别为43.046、8.711、21.652、13.970,P<0.05),成瘾组学生K10量表及USL-8量表总分均高于非成瘾组(Z值分别为-7.998、-7.297)。多因素分析显示年级高中(OR=1.822,95%CI:1.167~2.585)、使用目的为娱乐(OR=1.572,95%CI:1.060~2.330)、K10量表总分>14分(OR=2.788,95%CI:1.786~4.352)、USL-8量表总分>14分(OR=2.013,95%CI:1.320~3.071)是智能终端成瘾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长宁区中学生智能终端成瘾检出率较高,其与年级段及使用目的有关,智能终端成瘾还与心理健康及孤独程度有关,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青少年身高偏矮与负性情绪的相关性,为进一步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2017年11月-2018年1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上海市6个行政区共12所初中和12所高中2 325名青少年为研究对象,由青少年填写抑郁-焦虑-压力自评量表(DASS),家长填写人口学资料,学校提供青少年体检的身高资料。结果 有效样本为2 312名青少年,平均年龄(14.89±2.07)岁,男生1 199名(51.6%)。身高偏矮(身高10)青少年共145名(6.27%),总体及各年龄组DASS总分、抑郁、焦虑及压力分量表得分与身高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7,-0.24、0.49、0.50,P>0.05)。控制人口学因素后,身高偏矮对负性情绪无显著的预测作用(P>0.05)。结论 青少年身高偏矮与负性情绪无显著相关,其负性情绪等心理社会问题成因有待探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城乡接合部地区初中生自伤行为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青少年自伤行为量表对2 178名城乡接合部地区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城乡接合部地区初中生自伤行为检出率为19.37%(442名),女生(22.87%)高于男生(16.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31,P<0.001);不同年级、学业成绩、朋友个数、父母婚姻状况以及家庭收入之间自伤行为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9.99,24.57,22.43,28.70,11.03,P值均<0.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初二年级(OR=1.49)、女生(OR=1.60)、没有朋友(OR=2.61)、学业成绩较差(OR=1.89)、父母离异(OR=2.20)、父母再婚(OR=1.59)是初中生自伤行为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城乡接合部地区初中生自伤情况不乐观,人际、学业、家庭等都是其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甘肃省会宁县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为开展心理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MHT)和家庭情况调查问卷对会宁县1 050名中小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 心理健康问题较严重(全量表分在65分以上)的学生检出率为2.3%,各内容量表中学习焦虑检出率(8.50±3.01)最高,为64.46%,孤独倾向检出率(2.67±2.01)最低,为2.65%;女生的学习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及全量表得分均高于男生,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初中生在学习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冲动倾向及全量表得分上高于小学生,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的因素有性别、年级、父母亲的文化程度、父母亲是否到外地工作。结论 会宁县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较高,但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根据影响因素提出针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嘉定区儿童青少年用眼休息的流行现况,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近视防控措施提供参考。 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9所学校的中小学生及家长开展学生用眼休息现况问卷调查。 结果 学生调查问卷显示,近距离用眼时间隔0.5 h以内休息一次的学生占38.1%。小学生、初中生及高中生课间休息时选择户外活动的比例分别为60.1%、16.2%、8.9%,男生课间户外活动的比例(32.2%)高于女生(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942,P<0.05)。近视学生平均睡眠时间小于8 h的比例(43.6%)远高于非近视学生(1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9.845,P<0.05)。家长线上问卷调查显示,小学生睡眠达标(每天平均睡眠时间>10 h)的比例仅5.9%,初中生达标(每天>9 h)比例为16.5%,高中生达标率(每天>8 h)为34.8%;周一至周五户外活动大于2 h的学生比例仅为15.1%,周末为34.8%,7%的学生周一至周五不进行户外活动,3.7%的学生周末不进行户外活动。 结论 嘉定区中小学生用眼负担较重,长时间用眼不休息、课间休息不足、户外运动缺乏、睡眠不达标等问题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中小学生视疲劳发生现状及其风险因素,为后期改善学生视觉健康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随机抽取广东省4市5~12年级中小学生1 909名,填写《视疲劳症状问卷》和《体育活动等级量表》。结果 中小学生视疲劳发生率为34.5%,男生为32.3%、女生为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44,P=0.045);二分类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学生在高中阶段发生视疲劳风险是小学5~6年级的1.310倍;近视发生视疲劳风险是视力正常的1.550倍;肥胖学生发生视疲劳风险是正常体质指数学生的1.827倍;小运动量发生视疲劳风险是大运动量的1.425倍。结论 广东省中小学生视疲劳检出率较高,其中运动量不足是视疲劳的危险因素,应增加中小学生体育运动量并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1.
高芳  张巍  钱玲 《中国健康教育》2008,24(10):771-773
目的了解初中生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初中学生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制定相关健康教育计划提供依据。方法在大同市随机抽取一所普通中学,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的GSHS问卷调查该校初中部所有学生。结果收到有效问卷1646份。初中生运动不足率68.1%,女生高于男生;运动不足率随年级升高显著提高,而参加运动队比例随年级升高显著降低。过去一年内,26.7%的学生有过抑郁,16.1%的学生认真想过自杀,自杀意愿女生高于男生,初三学生高于低年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运动不足与性别、参加运动队和听老师讲过运动有益有关,孤独感与是否参加运动队有关,自杀意愿与运动频率有关。结论初中生运动不足率和心理问题发生率较高,参加运动队和听老师讲过运动好处是运动足量的保护因素,体育运动是初中生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学校应开展丰富的体育活动,加强运动和心理健康教育,增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3197名学生的营养状况动态变化,为通州区开展学生营养状况重点人群干预找到切入点。方法 从2011—2019学年全区学生常规体检数据中,按照城乡及性别的学生人数比例选取有9年完整体检信息的3 197名学生的体检数据,对营养状况各检出率的变化,分性别和城乡在不同学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营养不良检出率在小学阶段基本呈下降趋势(17.06%~5.88%),初一阶段检出率最低(4.69%),低于小学各年级(χ2均大于3.84,P<0.05);超重检出率在小学阶段随年级而增加(10.26%~18.64%),初中阶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84,P>0.05);肥胖检出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14.92%~24.93%~18.74%),在四年级时检出率最高(24.93%),初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84,P>0.05);缺铁性贫血检出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3.03%~0.19%~1.13%),在四年级时检出率最低(0.19%),初中阶段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84,P>0.05)。结论 结合通州区学生营养状况的现状,重点关注初中男生的营养不良、小学时期超重和肥胖,建立以低年级为主体、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郑州市中学生亚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河南省制定中学生亚健康预防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郑州市随机抽取初中2所、高中2所,初一、初二、高一和高二4个年级共1 461名中学生进行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和自编中学生亚健康影响因素问卷调查。 结果 郑州市中学生身心亚健康症状检出率为67.15%,身心亚健康状态检出率为25.26%,男生躯体亚健康症状检出率高于女生,高中生躯体亚健康症状、心理亚健康症状和身心亚健康症状检出率均高于初中生(均P<0.05)。非单亲家庭、三餐饮食规律、采纳食物多样、荤素搭配饮食、少熬夜、增加课外锻炼时间、减少上网时间、学习成绩中下等以上、学业负担小、有3位以上知心朋友均可降低中学生身心亚健康状态(均P<0.05)。 结论 郑州市中学生亚健康状况较严重,可能与不健康生活方式和学业负担较大等危险因素有关,建议采取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心理指导、体育社团活动等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中国中学生日常饮食和体育锻炼的现状。方法 1999年5-6月,选取北京、天津、深圳、沈阳和云南40所中学的初一和高一学生16580名,采取中学生危险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仅有25.7%的学生经常食用蔬菜水果;有34.6%的学生很少食用高脂饮食;有31.2%的学生认为自己体重偏胖,近期采取减肥措施的学生占34.3%。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学生占47.0%,经常连续步行或骑车30min以上的学生比例占37.4%,有88.9%的学生报告每周上2次或以上体育课,而只有65.1%的学生每节课运动20min以上。结论,在中学生中进行平衡膳食的营养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初中生主观生活质量现状,探讨影响其主观生活质量的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调查问卷、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及中学生感知学校气氛问卷,于2019年7月—9月间调查安徽省不同地区五所中学300名初中生,采用分层回归方法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初中生主观生活质量总分为(152.96±22.70)分。300人中,男生148人(49.3%),主观生活质量总分为(151.58±21.25)分;女生152人(50.7%),主观生活质量总分为(154.30±24.02)分。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初中生主观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家庭月总收入(P=0.027)、师生关系维度(P=0.000)、同学关系维度(P=0.037)和学业压力维度(P=0.005)。结论 初中生主观生活质量总分整体偏低,且与家庭月总收入,学校气氛中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业压力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北京市房山区某初中学生膳食营养素摄入与体质健康状况的关系,为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北京市房山区某初中3个年级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3 d 24 h膳食回顾调查及营养知-信-行(K-A-P)问卷调查。结果 共有效调查181名学生,女生92人(50.83%),男生89人(49.17%)。该校初中生体质达标率为34.81%,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Ρ<0.05);体质达标学生膳食营养素摄入较好,但钙的日均摄入量仅为推荐摄入量(RNI)的43.74%;体质未达标学生9种营养素的日均摄入量均低于体质达标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Ρ<0.05),其中维生素A及钙的日均摄入量低于RNI的30%,蛋白质、维生素B2、维生素C、锌、硒、铁也仅达到RNI的40%~60%;体质达标学生营养K-A-P得分优于未达标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Ρ<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蛋白质(r=0.706,Ρ<0.01)及钙(r=0.636,Ρ<0.01)的摄入与体质健康呈强相关。结论 北京市房山区某初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较差,膳食营养素摄入与体质健康有相关性,建议通过合理膳食来增强学生体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应对方式对藏族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编的一般资料,中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786名藏族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分层回归分析显示,第一层人口变量中上学方式、年级、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否留守、学习成绩进入藏族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回归方程(F=8.526,P=0.000),控制人口变量后,应对方式能独立解释心理健康状况21.70%的方差变异。结论 住校、初一、留守、学习成绩差、家庭收入低的藏族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差;管理者加强应对技巧的培训,能改善藏族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