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婴儿早期血清25-(OH)D3水平与湿疹发病的相互关系,并为婴儿早期维生素D的补充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2016年11月-2017年10月医院体检的38~48 d龄婴儿605例,通过问卷采集基线资料,利用SCORAD评分法对湿疹进行评分,采集婴儿指尖血,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检测血清25-(OH)D3水平。结果 605例样本血清25-(OH)D3平均水平为(28.48±6.10)ng/ml,湿疹患病人数为457例(75.5%),其中421例(69.5%)为轻度,35例(5.8%)为中度,1例(0.2%)为重度。不同季节的血清25-(OH)D3水平(F=21.75,P<0.001)和湿疹发病率(χ2=16.01,P=0.0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冬季血清25-(OH)D3水平最低,但冬季湿疹的发病风险最高;而且发生在冬(Z=-2.72,调整后P=0.039)、春(Z=-3.94,调整后P<0.001)两季湿疹的SCORAD评分值均明显高于夏季。不同血清25-(OH)D3水平患儿的湿疹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湿疹的严重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血清25-(OH)D3水平增加,中重度湿疹的发生风险明显增高(OR=1.063,95%CI:1.001~1.129, P=0.045);与轻度湿疹患儿相比,中重度湿疹患儿有外源性维生素D补充行为者较少(OR=0.365,95%CI:0.179~0.741,P=0.005),父母有过敏史则可增加中重度湿疹的发病风险(OR=2.857,95%CI:1.399~5.837,P=0.004)。结论 婴儿早期患有较严重湿疹者血清25-(OH)D3水平偏高,而外源性维生素D补充行为却少,该人群体内高水平25-(OH)D3的产生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人血浆抗菌肽LL-37、25羟维生素D3与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性,以期为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2018年2-8月选取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24例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实验组,对照组为24例同期健康儿童。两组对象均空腹采血,检测血浆LL-37、25羟维生素D3含量,同时记录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既往1年内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的次数。结果 实验组患儿血浆25羟维生素D3含量(18.37±5.50) ng/ml与血浆抗菌肽LL-37水平(3.45±0.98) ng/ml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29.24±9.04) ng/ml、(8.93±2.23) ng/ml(P<0.05)。实验组患儿血浆25羟维生素D3含量、LL-37水平均与上呼吸道感染次数呈负相关(r=-0.645、-0.560,P<0.05);血浆25羟维生素D3含量与血浆LL-37水平呈正相关(r=0.908,P<0.05)。结论 维生素D缺乏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发生有关,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浆LL-37水平下降,且25羟维生素D3缺乏可能是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浆LL-37水平下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维生素D及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与生长激素缺乏症(GHD)患儿成骨细胞功能的相关性,以期为矮小症的辅助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12年3月—2013年12月确诊为GHD患儿83例作为病例组,同期随机选取健康儿童40例作为对照组,按年龄及Turner分期分为青春期前组和青春期组。测定其身高、身高标准差得分(HtSDS) 、骨龄等一般指标。用酶联法分别检测并比较病例组及对照组儿童血清25(OH)D3、BMP-2、骨钙素(OC)、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水平。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25(OH)D3、BMP-2与OC、PINP、HtSDS、生长激素(GH)峰值、骨龄与年龄差值的相关性。结果 青春期前GHD组和青春期 GHD组患儿血清25(OH)D3、BMP-2、OC、PIN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t=4.282、7.162、3.940、4.832,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病例组25(OH)D3与OC(r=0.481)、PINP(r=0.473)、BMP-2(r=0.324)及GH峰值(r=0.545)存在显著正相关性(P<0.05);BMP-2与OC(r=0.322)、PINP(r=0.415)及GH峰值(r=0.619)存在显著正相关性(P<0.05);25(OH)D3、BMP-2与HtSDS及骨龄和年龄的差值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 GHD患儿骨形成处于低水平状态。GHD患儿骨形成标志物OC、PINP水平降低与其体内低维生素D、BMP-2水平密切相关。GH的分泌状态影响维生素D、BMP-2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不同糖耐量肥胖儿童血清硫化氢(H2S)及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水平的变化及意义,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集204例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异常肥胖儿童的资料,根据OGTT结果将其分为空腹血糖受损(IFG)组、糖耐量受损(IGT)组、IFG合并IGT组以及糖尿病(DM)组。选择同期46例OGTT正常的肥胖儿童为单纯肥胖组,分别通过分光光度计法检测H2S水平,酶联免疫法检测25-(OH)D3水平。结果 IFG组、IGT组、IFG合并IGT组以及DM组血清H2S及25-(OH)D3水平均低于单纯肥胖组(P<0.05);IFG合并IGT组血清H2S及25-(OH)D3均低于IFG组、IGT组(P<0.05);DM组血清H2S及25-(OH)D3水平均低于IFG组、IGT组及IFG合并IGT组(P<0.05);IFG组血清H2S低于IGT组(P<0.05)。DM组血清H2S及25-(OH)D3水平均低于单纯肥胖组(P<0.05);IFG合并IGT组血清H2S及25-(OH)D3水平均低于单纯肥胖组(P<0.05)。相关性分析中,单纯肥胖组、IFG组、IGT组、IFG合并IGT组以及DM组血清H2S及25-(OH)D3与0 h PG、2 h PG、HBALC水平均呈显著性负相关(all P<0.05);单纯肥胖组、IFG组、IGT组、IFG合并IGT组以及DM组血清H2S与25-(OH)D3水平与呈显著正相关( P<0.05)。结论 血清H2S及25-(OH)D3水平与肥胖儿童糖耐量情况密切相关,其水平的明显下降可能是肥胖儿童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新生儿血清维生素D(VitD)是否与空腹血浆胰岛素(INS)、C肽(CP)及血糖(GLU)水平之间存在相关性。方法 选取1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足月儿58例,早产儿42例),检测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25(OH)D2]、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空腹血浆胰岛素(INS)、C肽(CP)及血糖(GLU)浓度,采用SPSS 17.0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足月儿组血清25(OH)D3、25(OH)D、空腹血浆INS、CP、空腹GLU浓度高于早产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足月儿血清25(OH)D3、25(OH)D与空腹血浆INS、CP呈正相关(r=0.515,0.324,0.523,0.335,P<0.05或<0.01),与空腹GLU呈负相关(r=-0.489,-0.514,P均<0.01)。早产儿血清25(OH)D3、25(OH)D与空腹血浆INS、CP呈正相关(r=0.509,0.367,0.598,0.432,P<0.05或<0.01),与空腹GLU呈负相关(r=-0.539,-0.587,P均<0.01)。结论 新生儿期血清VitD与空腹血浆INS、CP呈正相关,与空腹血糖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新生儿脐血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与婴儿特应性皮炎(AD)的关系,为婴儿AD的一级预防及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前瞻性连续选取孕期妇女及其所生婴儿202对,出生时留取脐血,跟踪至婴儿6月龄,采用标准问卷调查获取父母及婴儿资料,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脐血血清25-(OH)D水平。 通过客观的SCORAD评分评估AD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用巢式病例对照及Logistic回归的方法分析影响婴儿AD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脐血25-(OH)D水平在AD患儿及健康对照组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家族过敏史阳性(OR=1.963)、非纯母乳喂养(OR=2.089)、夏季出生(OR=2.265)是影响AD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脐血25-(OH)D水平与婴儿AD的严重程度负相关(r =-0.325,P=0.023)。结论 脐血25-(OH)D不是预测婴儿AD发生的危险因素,但与AD发生的严重程度负相关,孕期合理地补充维生素D可能会减轻婴儿AD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不同严重程度肺炎的患儿25-羟维生素D3[25-(OH)D3]、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水平,研究血清25-(OH)D3水平与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严重程度及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75例CAP患儿作为病例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症肺炎组(n=87),轻症肺炎组(n=88)。同期采用随机数字法收集在本院保健科进行健康体检的10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测定3组儿童的血清25-(OH)D3水平,同时检测所有肺炎组患儿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比例、血浆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体液免疫(IgA、IgG、IgM),细胞免疫(CD4、CD8、CD19、CD16/56)水平,并分析血清25-(OH)D3水平与炎性细胞及免疫功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重症肺炎组、轻症肺炎组和对照组血清25-(OH)D3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6.95,P<0.05),轻、重症肺炎组间白细胞计数、CRP、PCT、Ig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25-(OH)D3水平与白细胞总数呈负相关(r=-0.307,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5-(OH)D3和IgG水平是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高危因素。结论 血清25-(OH)D3与IgG水平与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情严重程度关系密切,重症肺炎患儿血清25-(OH)D3与IgG水平明显低于轻症肺炎组,检测患儿的血清25-(OH)D3和IgG水平对于疾病的早期评估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与患儿血清维生素A、D、E水平的相关性,为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7年1-12月采集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就诊的6个月~15岁儿童资料,选取171例RRTI儿童为RRTI组,156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两组儿童血清维生素A和E水平,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维生素D3水平。比较RRTI组和正常对照组维生素A、D3、E水平的差异。结果 RRTI组平均血清维生素A水平为(0.30±0.06)mg/L,维生素D3水平为(72.41±25.59)nmol/L,维生素E水平为(8.90±2.32)mg/L,均低于正常组的(0.39±0.07)mg/L、(84.84±29.96)nmol/L和(9.72±2.61)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维生素A、D3缺乏率和不足率、维生素E的不足率在RRTI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维生素A水平低(<0.3 mg/L)(OR=19.225,95%CI:9.136~40.453)和维生素D3缺乏(<50 nmol/L)(OR=2.891,95%CI:1.186~7.044)使得儿童患RRTI的风险增高。结论 维生素A和维生素D3的亚临床水平缺乏可能与儿童RRTI相关,及时给予补充有助于儿童RRTI的防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儿童的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分析其与肺功能、血清IgE之间的相关性,以进一步发现维生素D与儿童哮喘的关系。方法 调查2015-2016年潍坊市妇幼保健院50名哮喘急性发作儿童和50名健康儿童,用酶联免疫法检查血清25(OH)D和IgE浓度,用肺功能仪检测急性发作患儿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最大呼气量(FEV1)、第1秒最大呼气率(FEV1/FVC%)。分析两组儿童血清25(OH)D含量差异,及哮喘组患儿血清25(OH)D水平与急性发作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儿童血清25(OH)D浓度为(19.54±7.85)ng/ml,显著低于对照组(25.28±3.48)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79,P<0.05)。血清25(OH)D水平与急性发作儿童的FVC、FEV1及FEV1/FVC%之间呈正相关(r=0.375、0.339、0.384),与IgE之间呈负相关(r=-0.534)。结论 哮喘儿童存在维生素D缺乏,血清25(OH)D与哮喘发作的严重程度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哮喘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浓度变化, 分析其与哮喘有关的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IgE)含量、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检测42例哮喘组、48例正常对照组儿童血清25-(OH)D3、TIgE含量, 以及肺功能指标, 并进行组间比较分析。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哮喘组儿童血清25-(OH)D3含量明显下降(P<0.01), 而血清TIgE含量则明显升高(P<0.01);哮喘组儿童血清25-(OH)D3与TIgE呈负相关(P<0.01), 与小气道用力呼气25%流量(MEF25)、用力呼气50%流量(MEF50)呈正相关(P<0.05)。结论 维生素D缺乏是导致儿童哮喘发作的重要原因之一, 可能与25-(OH)D3对TIgE产生抑制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综合评价血清中Vit D水平与儿童变应性鼻炎(AR)发生风险的相关性,以求为儿童AR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和途径。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关于血清中Vit D与儿童AR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至2019年5月15日。按照严格的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交叉提取数据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计纳入11篇文献,共3 262名研究对象,AR组1 718名,对照组1 544名。结果显示:AR组血清中Vit D水平低于对照组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1.31,95%CI:-1.85~-0.77,P<0.001)。AR组Vit D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0.17,95%CI:-0.32~-0.01,P<0.001)。AR组Vit D3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3.09,95%CI:-3.57~-2.61,P<0.001)。以地区进行亚组分析,其实验结果异质性均有所降低,考虑不同地区饮食、光照等因素对其有一定的影响。结论 AR儿童的Vit D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尤其以Vit D3下降明显,因此提出Vit D3缺乏可能是导致儿童AR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综合评价血清中Vit D水平与儿童变应性鼻炎(AR)发生风险的相关性,以求为儿童AR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和途径。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关于血清中Vit D与儿童AR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至2019年5月15日。按照严格的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交叉提取数据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计纳入11篇文献,共3 262名研究对象,AR组1 718名,对照组1 544名。结果显示:AR组血清中Vit D水平低于对照组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1.31,95%CI:-1.85~-0.77,P<0.001)。AR组Vit D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0.17,95%CI:-0.32~-0.01,P<0.001)。AR组Vit D3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3.09,95%CI:-3.57~-2.61,P<0.001)。以地区进行亚组分析,其实验结果异质性均有所降低,考虑不同地区饮食、光照等因素对其有一定的影响。结论 AR儿童的Vit D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尤其以Vit D3下降明显,因此提出Vit D3缺乏可能是导致儿童AR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男性少年儿童维生素D(VD)摄入量与高尿酸血症(HU)患病的相关性,为防治少年男童HU提供思路.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在乐清市人民医院健康体检的800例男性少年儿童,根据血清尿酸水平分为研究组(HL组)和对照组(血清尿酸水平正常).测定并比较两组血清维生素25(OH)D3、TC、HDL-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