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 通过检测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中微小RNA-155(miR-155)、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的表达水平,分析二者与患儿预后之间的关系,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医的7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同期选取在本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儿童75例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法检测miR-155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IP-10、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Pearson法分析血清miR-155、IP-10之间的相关性及二者与IL-6、TNF-α之间的相关性;对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后1年内进行随访,记录患儿哮喘发作次数、平均住院次数、平均住院时间、呼气峰值流量(PEFF)情况,分析miR-155、IP-10表达水平与患儿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miR-155表达水平显著降低(t=13.852,P<0.05),IP-10、IL-6、TNF-α表达水平显著升高(t=7.317、10.170、13.772,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miR-155表达水平与炎症细胞因子IL-6、TNF-α呈负相关(r=-0.489、-0.579,P<0.05),IP-10表达水平与IL-6、TNF-α呈正相关(r=0.546、0.599,P<0.05);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miR-155、IP-10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512,P<0.05);血清miR-155高表达支气管哮喘患儿一年内发作次数、住院次数、住院时间显著低于miR-155低表达患儿,PEF显著高于低表达患儿(t=8.442、8.933、10.413、10.204,P<0.05),血清IP-10高表达支气管哮喘患儿上述指标显著高于IP-10低表达患儿,PEF显著低于低表达患儿(t=7.272、7.189、11.589、9.789,P<0.05)。结论 miR-155、IP-10可能与支气管哮喘的气道性炎症有关,可能参与其发病和预后,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支气管哮喘患儿诱导痰液中ICAM-1、VEGF表达水平与哮喘病情严重程度及气道炎症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本院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的患儿40例进行研究,并以同期40例的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儿诱导痰液中ICAM-1、VEGF表达水平。结果哮喘患儿急性期诱导痰液中ICAM-1、VEGF、TNF-α、IL-6水平均明显高于稳定期和对照组患儿;重度哮喘患儿ICAM-1、VEGF、TNF-α、IL-6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中度哮喘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ICAM-1、VEGF均与IL-6、TNF-α、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与FEV_(1.0)、FEV_(1.0)/FVC%、PEF呈负相关(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诱导痰液中ICAM-1、VEGF表达水平与哮喘病情严重程度及气道炎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血清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s-1,ICAM-1)水平的表达情况及与新生儿神经行为(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评分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2016年7月-2018年1月间张家港澳洋医院收治的HIE患儿96例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于该院分娩的足月健康新生儿51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健康新生儿与HIE患儿血清中IL-8、TNF-α、ICAM-1水平和NBNA评分,同时比较不同程度和不同患病时期HIE患儿血清中IL-8、TNF-α、ICAM-1水平和NBNA评分,并分析HIE患儿血清中IL-8、TNF-α、ICAM-1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NBNA评分的相关性。 结果 研究组患儿血清IL-8、TNF-α、ICAM-1水平分别为(16.29±3.17)pg/L、(129.05±28.26)pg/L、(145.09±24.37)pg/ml,高于对照组的(12.01±2.85)pg/L、(105.39±23.18)pg/L、(88.18±7.32)pg/ml,研究组NBNA评分为(34.85±1.52)分,低于对照组的(38.65±0.83)分(均P<0.05);随着HIE病情的加重,患儿血清IL-8、TNF-α、ICAM-1水平均明显升高,而NBNA评分显著下降(P<0.05);急性期HIE患儿血清IL-8、TNF-α、ICAM-1水平分别为(18.82±4.23)pg/L、(142.21±31.02)pg/L、(191.68±35.19)pg/ml,高于恢复期HIE患儿的(14.24±3.02)pg/L、(118.37±26.07)pg/L、(107.29±20.83)pg/ml,急性期HIE患儿NBNA评分为(31.43±1.76)分,低于恢复期HIE患儿的(37.62±1.53)分(P<0.05);HIE患儿血清IL-8、TNF-α和ICAM-1与NBNA评分呈负相关(r=-0.415、-0.522、-0.428,P<0.05)。 结论 血清IL-8、TNF-α和ICAM-1参与HIE患儿脑损伤过程,且与NBNA评分密切相关,可以辅助用于临床诊断HIE的发生及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血脂、血清尿酸等心血管代谢指标在不同控制水平哮喘患儿的变化,以探讨哮喘控制水平与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河南省儿童医院就诊的88例哮喘患儿为病例组,按哮喘控制水平分为良好控制组和未良好控制组,同时期3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受试者血脂、血清尿酸(sUA)、体重指数(BMI)水平,并对病例组患儿进行肺功能检测。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sU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较对照组降低(t=-2.213,P<0.05),良好控制组患儿HDL-C水平高于未良好控制组(t=2.692,P<0.05),sUA水平低于未良好控制组(t=-2.430,P<0.05),良好控制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 pred)水平较未良好控制组显著增高(t=9.741,P<0.05)。未良好控制组哮喘患儿FEV1% pred水平与HDL-C水平呈正相关(r=0.457,P<0.01),与sUA水平负呈相关(r=-0.671,P<0.01)。结论 儿童哮喘控制水平与HDL-C、sUA水平有关,HDL-C降低、sUA升高可能是儿童哮喘控制不佳、肺功能较差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白蛋白、α1、α2、β、γ球蛋白及κ、λ轻链、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儿科确诊的224例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包括普通MPP患儿组163例,重症MPP组61例,同期健康体检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对照组和MPP组急性期及恢复期的血清蛋白成分比例变化及κ、λ轻链、IL-2、IL-6、IL-8、TNF-α水平。结果 急性期,普通MPP组和重症MPP组的血白蛋白(albumin,ALB)比例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α1、α2、γ球蛋白比例显著升高(P<0.05),以重症MPP组变化更加明显(P<0.05)。恢复期,普通MPP组和重症MPP组的ALB比例均较急性期升高,α1、α2、γ球蛋白比例均较急性期下降(P<0.05)。普通MPP组和重症MPP组的β球蛋白比例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普通MPP组和重症MPP组的血IgG、IgA、IgM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5),重症MPP组升高更加明显(P<0.05),恢复期IgG、IgA、IgM水平较急性期显著下降(P<0.05)。各组的κ轻链、λ轻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MPP组和重症MPP组在急性期血IL-2水平较对照组降低,hs-CRP、IL-6、IL-8、TNF-α较对照组升高,且以重症MPP组变化更加明显(P<0.05)。至恢复期,普通MPP组和重症MPP组的IL-2水平均较急性期升高,hs-CRP、IL-6、IL-8、TNF-α水平较急性期降低(P<0.05)。结论 炎症因子参与了MPP的发生发展,血清蛋白电泳各成分比例的变化程度与MPP的病情轻重存在相关性,通过动态监测血清蛋白电泳各成分比例变化,可为MPP提供临床评估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9月—2019年10月441例COPD患者临床资料,选取其中的254例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作为急性加重组,急性加重期患者经14 d抗感染和雾化吸入等对症治疗后病情明显缓解的187例为稳定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54例作为健康对照组。观察健康对照组与COPD急性加重组及稳定组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ecreted frizzled-related protein-5,sfrp5)和血清中腺苷酸环化蛋白-1(cyclase associated protein 1,CAPl)水平、 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 )、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情况。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分(COPDassessment test,CAT)及肺功能(FEV1/预计值)指标与COPD急性加重组及稳定组sfrp5和CAPl水平、IL-6、TNF-α、CRP及IL-1β的相关性。 结果 COPD急性加重组及稳定组sfrp5和CAPl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IL-6、TNF-α、CRP及IL-1β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其中COPD急性加重组sfrp5和CAPl水平低于稳定期,COPD急性加重组IL-6、TNF-α、CRP及IL-1β水平高于稳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CAT评分和FEV1/预计值及FEV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急性加重组和稳定组CAT评分高于健康对照组,急性加重组CAT评分高于稳定组(P<0.001);急性加重组和稳定组FEV1和FEV1/预计值低于健康对照组,急性加重组FEV1/预计值和FEV1也低于稳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知,sfrp5和CAPl水平与CAT评分呈负相关(r=-0.420、P=0.009;r=-0.408、P=0.017),与FEV1/预计值呈正相关(r= 0.698、P=0.020;r=0.520、P=0.042)。IL-6、TNF-α及CRP水平与CAT评分呈正相关(r=0.594、P=0.042;r=0.632、P=0.030;r=0.812、P=0.012),与FEV1/预计值呈负相关(r=-0.400、P=0.040;r=-0.735、P=0.008;r=-0.860、P=0.002),但IL-1β与FEV1/预计值以及CAT评分均无相关关系(P>0.05)。 结论 sfrp5、CAPl、IL-6、TNF-α及CRP等炎性因子水平与CAT评分和肺功能指标存在相关性,炎性因子水平与CAT评分对于判断肺功能和COPD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实行中国儿童哮喘行动计划(CCAAP)对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管理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0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儿科诊治的64例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采用CCAAP管理,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管理,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急性哮喘发作次数、肺功能、免疫功能和并发症。结果 治疗组总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97.06% vs.80.00%,χ2=4.761, P=0.029)。治疗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1/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数(FEV1/pred)、用力呼气25%流速(MEF25)、MEF50、MEF75、CD3+、CD4+和CD4+/CD8+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免疫球蛋白E(IgE)和白细胞介素-4(IL-4)显著降低(P<0.05),急性发作率(14.71% vs.50.00%,P<0.05)和并发症发生较低(2.00% vs.10.00%,P<0.05)。结论 CCAAP可提高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并有助于改善患儿肺功能和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质运载蛋白(NGAL)、白介素33(IL-3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非常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早期预测作用。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2018年3月-2019年9月收治的非常早产儿,根据诊断标准分为BPD组和非BPD组。分别检测生后第1、14、28天血清IL-33、TNF-α和NGAL的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并制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判断各个指标早期预测效能。结果 1)共纳入非常早产儿66例,BPD组25例,发生率37.9%,其中轻度15例,中度8例,重度2例;2)不同时间段BPD组血清IL-33、TNF-α和NGAL水平均明显高于非BP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三者在出生后14 d内的表达水平逐渐升高(P<0.05);3)重度BPD组患儿在第14、28天血清IL-33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轻、中度BPD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220、15.763,P<0.05); 4)ROC 曲线显示NGAL(第1天)、IL-33(第1天)、TNF-α(第1天)、NGAL(第14天)、IL-33(第14天)、TNF-α(第14天)AUC值分别为 0.768、0.752、0.760、0.875、0.978、0.975。结论 IL-33、NGAL、TNF-α均可早期预测BPD的发生,且在生后第1天NGAL早期预测效能最高,第14天IL-33预测效能最高,IL-33还可能是作为评估BPD严重程度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质运载蛋白(NGAL)、白介素33(IL-3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非常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早期预测作用。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2018年3月-2019年9月收治的非常早产儿,根据诊断标准分为BPD组和非BPD组。分别检测生后第1、14、28天血清IL-33、TNF-α和NGAL的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并制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判断各个指标早期预测效能。结果 1)共纳入非常早产儿66例,BPD组25例,发生率37.9%,其中轻度15例,中度8例,重度2例;2)不同时间段BPD组血清IL-33、TNF-α和NGAL水平均明显高于非BP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三者在出生后14 d内的表达水平逐渐升高(P<0.05);3)重度BPD组患儿在第14、28天血清IL-33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轻、中度BPD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220、15.763,P<0.05); 4)ROC 曲线显示NGAL(第1天)、IL-33(第1天)、TNF-α(第1天)、NGAL(第14天)、IL-33(第14天)、TNF-α(第14天)AUC值分别为 0.768、0.752、0.760、0.875、0.978、0.975。结论 IL-33、NGAL、TNF-α均可早期预测BPD的发生,且在生后第1天NGAL早期预测效能最高,第14天IL-33预测效能最高,IL-33还可能是作为评估BPD严重程度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33/肿瘤发生抑制蛋白2(IL-33/ST2)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0月开封市儿童医院收治MPP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MPP组),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儿童100例为对照组,采集两组儿童外周静脉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及血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IL-33、IL-4、IFN-γ表达水平,免疫印迹法(WB)检测ST2蛋白表达水平,COSMED PFT4型仪器检测两组儿童肺功能指标,采用Pearson法分析MPP患儿外周血IL-33、ST2蛋白水平与肺功能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MPP儿童外周血IL-33、ST2蛋白水平、IL-4水平显著增加(t=9.749、 33.783、 43.890, P<0.05),INF-γ水平、PEF%、FEV1%、FEV1/FVC水平均显著降低(t=12.014、 19.860、 20.258、 21.006, P<0.05)。Pearson法分析结果显示,MPP儿童外周血中IL-33、ST2水平与IL-4水平呈正相关(r=0.537、 0.511),与INF-γ水平、PEF%、FEV1%、FEV1/FVC水平均呈负相关(r=-0.660~-0.431,P<0.05)。结论 IL-33、ST2在MPP患儿外周血中高表达,可能通过介导Th2优势免疫应答参与MPP气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锌缺乏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肺功能、气道炎症和临床疗效的影响,为指导临床CVA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60例血锌缺乏的CVA患儿为研究对象(血锌缺乏组),同期选择年龄相仿的血锌正常的CVA患儿60例实施对照研究(血锌正常组)。两组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疗程均为8周;记录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EOS)、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水平变化。治疗结束后评定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并记录治疗后随访1年时的复发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呼气峰流速(PEF)和最大呼气中段流速(MMEF)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升高(P<0.05),血锌缺乏组治疗后的以上肺功能指标均低于血锌正常组治疗后(P<0.05)。两组治疗后诱导痰中EOS、IL-4、IL-10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血锌缺乏组治疗后的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差于血锌正常组治疗后(P<0.05);治疗8周后血锌缺乏组临床疗效分级情况显著低于血锌正常组治疗后(Z=2.197,P=0.028)。血锌缺乏组随访1年时复发率高于血锌正常组(χ2=3.962,P=0.046)。多元Logistic回归方程显示血锌缺乏是CVA患儿病情控制不佳的危险因素。结论 血锌缺乏不利于CVA患儿肺功能和气道慢性炎症的改善,且与复发密切相关,可能是患儿病情控制不良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应当定期监测患儿此类微量元素,可适时酌情补充含锌制剂,以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测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白介素-17(IL-17)、白介素-27(IL-27)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及对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4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的84例儿童和同时期来本院就诊的56例健康儿童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外周血中IL-17、IL-27水平和FeNO水平,记录肺功能相关指标,包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肺活量比值(FEV1/FVC)、峰值呼气流速(PEF)和残气量与肺总量比值(RV/TLC)。Pearson相关分析检测IL-17、IL-27和FeNO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ROC工作曲线评估FeNO联合IL-17、IL-27检测对儿童哮喘的诊断价值。结果 对照组、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患儿IL-17、IL-27、FeNO、FEV1、FEV1/FVC、PEF和RV/TLC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37.241、92.074、94.296、16.325、174.263、31.174、115.207,P<0.001)。哮喘患儿IL-17水平与FEV1、FEV1/FVC、PEF呈负相关(r=-0.690、-0.576、-0.613),与RV/TLC呈正相关(r=0.581)。IL-27水平与FEV1、FEV1/FVC、PEF呈负相关(r=-0.786、-0.818、-0.549),与RV/TLC呈正相关(r=0.513)。FeNO水平与FEV1、FEV1/FVC、PEF呈负相关(r=-0.667、-0.662、-0.637),与RV/TLC呈正相关(r=0.543)。IL-17诊断儿童哮喘的灵敏度为52.4%,特异度为76.2%,曲线下面积为0.684(95%CI:0.614~0.725);IL-27诊断儿童哮喘的灵敏度为68.5%,特异度为63.2%,曲线下面积为0.768(95%CI:0.710~0.805);FeNO诊断儿童哮喘的灵敏度为70.6%,特异度为65.3%,曲线下面积为0.792(95%CI:0.723~0.840);联合检测诊断儿童哮喘的灵敏度为86.9%,特异度为81.4%,曲线下面积为0.905(95%CI:0.802~0.941),与单独检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7、IL-27、FeNO水平与肺功能指标相关,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诊断儿童支气管哮喘灵敏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布地奈德对感染诱发哮喘急性发作患儿趋化素样因子-1(CKLF-1)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为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于2015年3月-2018年5月收治的100例感染诱发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儿6周内、12周内日间症状及夜间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急性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76、20.732、53.137、48.590、12.514,P<0.001)。两组患儿治疗前炎症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肺功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97、0.020、0.251、1.299、1.301、0.272、0.151、0.208、0.100、0.294,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干扰素-γ(IFN-γ)、T淋巴细胞亚群、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肺活量(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FVC)水平高于对照组,趋化素样因子-1(CKLF-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4(IL-4)水平低于对照组(t=3.940、7.707、7.740、3.909、5.289、17.220、3.885、6.932、5.028、19.941、17.665,P<0.01)。结论 布地奈德治疗感染诱发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可降低CKLF-1、TNF-α、IL-4水平,增高IFN-γ水平,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肺功能和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郊区和城区空气污染物浓度差异及空气污染指数与儿童哮喘患病情况的关系,为哮喘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211例哮喘患儿,均进行肺功能、哮喘评分评估,同时选取辽宁省沈阳市城区面积23.71 km2,郊区面积22.86 km2进行空气污染物浓度检测,并分析城区、郊区空气污染物、儿童哮喘患病情况之间的关系。结果 城区空气污染物中总计PM10浓度[(0.139±0.032)mg/m3]、API浓度(65.455±8.741)、PM2.5[(0.061±0.010)mg/m3]高于郊区空气中总计PM10浓度[(0.048±0.012)mg/m3]、API浓度(56.955±8.774)、PM2.5[(0.061±0.010)mg/m3](t=24.256、6.827、17.575,P<0.001)。从哮喘发生情况分析,城区总计哮喘发生率高于郊区(χ2=26.626,P<0.001),组间对比FEV1、P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哮喘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863,P<0.001)。经Pearson法分析,城区、郊区患者哮喘评分与NO2、SO2、PM10、PM2.5、API呈正相关性(r城区=0.197、0.318、0.252、0.451、0.167,P<0.05;r郊区=0.281、0.241、0.428、0.395、0.487,P<0.05);经Spearman法分析,城区、郊区哮喘病情严重程度与NO2、SO2、PM10、API、哮喘评分、PM2.5、FEV1、PEF呈正相关性(r城区=0.458、0.398、0.478、0.498、0.356、0.524、0.511、0.528,P<0.05;r郊区=0.457、0.419、0.589、0.524、0.398、0.425、0.424、0.407,P<0.05)。结论 城区和郊区的空气污染物浓度存在差异,与哮喘儿童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性。污染越严重,儿童患病程度越严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中度哮喘未控制与良好控制患儿肺通气功能、呼气一氧化氮及身高的变化,为临床指导规范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符合中度哮喘儿童,分为2组,未控制组(50例,间断使用ICS联合孟鲁司特治疗),良好控制组(50例,规律使用ICS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同时选取50例非哮喘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在治疗6个月和12个月后,未控制组与良好控制组进行FEV1、PEF和FeNO检测,同时对三组患儿进行身高检测。结果 治疗6个月和12个月后,未控制组FEV1、PEF缓解程度明显低于良好控制组(P<0.05),而且未控制组FeNO下降不明显,且高于良好控制组(P<0.05)。治疗12个月后,良好控制组患儿身高与对照组儿童身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未控制组患儿身高明显落后于对照组儿童身高(P<0.05)。结论 不规律用药导致哮喘控制不良,引起气道高反应性及通气功能障碍,同时也是影响儿童身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哮喘儿童血清胱抑素C(CysC)、体液免疫功能指标变化及其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相关性,为哮喘的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以2017年9月—2020年6月在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和吴江区儿童医院治疗的哮喘儿童95例为研究组,并以同期健康体检儿童63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CysC水平、体液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及MP感染率;将哮喘患儿分为重症组及轻症组,比较血清CysC水平、体液免疫功能指标及MP感染率,分析MP感染与CysC水平、体液免疫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并分析各指标及联合检测对哮喘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检测所有受试者的肺功能指标,根据MP感染情况将哮喘患儿分为MP感染组及未感染组,比较两组及对照组的肺功能指标。 结果 研究组CysC、IgM水平及MP感染率高于对照组(t=9.942、2.880,χ2 =10.914,P<0.05),研究组IgA、IgG水平低于对照组(t=10.289、7.968,P<0.05);患儿CysC、IgM水平与MP感染呈正相关(r=0.170、0.183,P<0.05),IgG水平与MP感染呈负相关(r=-0.254,P<0.05);重症组CysC、IgM水平及MP感染率高于轻症组(t=3.695、2.090,χ2=18.459,P<0.05),IgA、IgG水平低于轻症组(t=3.016、3.192,P<0.05),血清CysC水平、IgA、IgG、IgM水平及MP感染联合检测对哮喘严重程度的AUC高于单独检测(Z=2.018、2.899、2.068、3.094、2.799,P<0.05);MP感染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最大呼气量(FEV1)、FEV1/FVC值小于未感染组(t=2.437、2.597、2.261,P<0.05)。 结论 哮喘患儿存在血清CysC水平及体液免疫功能异常的现象,并且血清CysC水平、体液免疫功能指标及MP感染联合检测对哮喘严重程度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哮喘患儿外周血半胱胺酰白三烯(Cys LTs)、单核细胞趋化蛋白-4(MCP-4)、巨噬细胞衍生趋化因子(MDC)表达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以2016年6月-2018年6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市立医院就诊的220例儿童为研究对象,48例哮喘急性期儿童为哮喘急性发作组,52例哮喘缓解期儿童为哮喘缓解期,64例肺炎儿童为肺炎组,56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比较各组Cys LTs、MCP-4及MDC血清水平。结果 Cys LTs、MCP-4、MDC血清水平哮喘急性发作组均高于缓解期、肺炎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肺炎组与哮喘缓解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严重程度哮喘儿童外周血Cys LTs、MCP-4、MDC水平间歇组、轻度组及中重度组依次升高,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ys LTs、MDC与MCP-4;Cys LTs 与 MDC均呈正相关(r=0.865、0.812、0.893,P<0.01)。结论 Cys LTs、MCP-4及MDC参与了哮喘的多个环节,外周血Cys LTs、MCP-4及MDC对儿童哮喘病情评估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CTLA-4基因多态性与儿童支气管哮喘易感性及外周血IFN-γ、IL-4和IgE的关系,为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及治疗提供理论及临床依据。方法 2017年4月-2019年2月选择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78例为病例组,健康体检的正常儿童67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CTLA-4 基因的rs231725单核苷酸多态性,同时检测病例组外周血IFN-γ、IL-4、IgE水平。结果 病例组CTLA-4 rs231725 AA基因型比例高于对照组(66.7% vs. 19.4%),CTLA-4 rs231725 GG基因型比例低于对照组(19.3% vs. 73.2%)(P<0.05);病例组CTLA-4 rs231725 A等位基因频率比例高于对照组(73.7% vs. 23.1%)(P<0.05),CTLA-4 rs231725 G等位基因频率比例低于对照组(26.3% vs. 76.9%)(P<0.05);CTLA-4 rs231725 AG基因型IFN-γ、IL-4、IgE水平均高于GG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LA-4 rs231725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与有无支气管哮喘伴泌尿系统损害、支气管哮喘伴消化道反应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CTLA-4 rs231725 AA基因型(OR=2.625,95%CI=1.273~5.138)及A等位基因频率(OR=1.987,95%CI=1.121~3.397)与支气管哮喘伴肾炎相关关系明显(P<0.05)。结论 CTLA-4 rs231725 AA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均与儿童支气管哮喘易感性增加相关;高水平的IFN-γ、IL-4、IgE可能是CTLA-4 rs231725 AA基因支气管哮喘易感性增强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