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脊柱显微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原则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目的:探讨后路脊柱显微内窥镜椎间盘摘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ectomy,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miation,LDH)手术的原则。方法:回顾总结3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MED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3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8个月,按照Macnnab标准评定,优269例,良38例,可29例,优良率91.25%。结论:MED手术成功的关键是必须遵守MED手术原则,即:正确的手术适应证、熟练的操作技术、术中突发情况的认知与处理。  相似文献   

2.
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是近年来脊柱微创外科的研究热点。与传统手术相比,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疗效确切等优势,已逐渐成为脊柱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流技术。但是由于突出物的大小和突出位置的不同、病变节段解剖因素的限制等原因,使得PELD的适应证相对狭窄。不同手术入路的研究及内镜工具的研发改良已成为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将就脊柱内镜的手术入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与单侧双通道内镜(UBE)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建库至2022年4月发表的,PELD与UBE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比较的临床对照研究,由两名评价员独立提取资料,利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观察治疗后,PELD组与UBE组的主要疗效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术前和术后各阶段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手术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术后椎管横截面积和血清肌酸激酶],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2篇前瞻性研究和5篇回顾性研究,分为UBE组(166例)和PELD组(17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PELD组较UBE组手术时间短(MD = 29.89,95%CI:14.07~45.71,P = 0.000),术中出血量较UBE组少(MD = 64.43,95%CI:33.07~95.79,P = 0.000),术后3 d腰痛VAS(MD = 0.72,95%CI:0.47~0.98,P = 0.000)、术后30 d腰痛VAS(MD = 0.27,95%CI:0.18~0.36,P = 0.000)和术后30 d腿痛VAS[MD = 0.29,95%CI:0.20~0.38,P = 0.000]均较UBE组低。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MD = 1.70,95%CI:-1.33~4.74,P = 0.270)、术后并发症(RR^ = 1.08,95%CI:0.38~3.07,P = 0.890)、术后6个月内ODI(MD = -0.43,95%CI:-0.88~0.01,P = 0.050)、术后优良率(RR^ = 0.99,95%CI:0.89~1.09,P = 0.800)、术后椎管横截面积(MD = 24.55,95%CI:-4.59~53.70,P = 0.100)和术后2 d血清肌酸激酶(MD = 115.65,95%CI:-101.15~332.45,P = 0.30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UBE与PELD术后均能有效缓解腰腿痛,但PELD较UBE手术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在术后早期腰腿痛恢复方面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皮腰脊柱内镜技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PELD)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纳入120名在2015年7月至2016年4月期间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疼痛科接受PELD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确诊病人120例。通过电话随访方式对他们术后跟踪1年,主要记录病人术前、术后1 d、7 d、30 d、90 d、180 d和术后1年病人腰部疼痛情况,采用数字评分法(numeric rating scale, NR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评分。在最后一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对病人进行评估、并记录并发症和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例数。结果:共纳入120名腰椎间盘突出症确诊病人,有女性病人47例、男性病人73例。有14例病人在术后30天至术后180天期间失访,因此共有106名病人完成1年随访。病人术后各时点NRS评分和ODI值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 <0.05)。术后1年Macnab评估结果为69例"优"、31例"良"、4例"可"、2例"差",其中有1例病人术中发生神经根损伤、2例发生硬膜囊撕裂。有2例病人在此次住院期间接受第二次PELD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例数为2。结论:PELD可有效降低LDH病人术后疼痛和改善病人生活质量,为治疗LDH的有效微创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抑郁或焦虑的患者,研究心理干预对其经皮脊柱内镜治疗的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经皮脊柱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抑郁及焦虑患者47例,其中24例为心理干预组、其余23例为对照组.在术前、术后第2天及术后第3个月随访完成数字评分法NRS疼痛评分,SF-...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脊柱后路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到2013年4月垫江县人民医院骨科就诊,并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需要手术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进行传统开放手术和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1、3 d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24 h和48 h的白细胞介素-6, C反应蛋白及血清肌酸激酶检测水平,对照组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后路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恢复快,临床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后路脊柱显微内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岚  黄颖 《当代护士》2005,(7):18-20
当代护士2005年第7期学术版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病变,使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组织突出,刺激和压迫相应水平的脊髓或神经根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是致腰腿疼痛的常见病及多发病犤1犦。后路脊柱显微内镜手术是目前国际上能彻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最佳的方法之一,具有损伤小、痛苦轻、恢复快、效果好等特点。1临床资料我科自2004年3月至12月采用后路脊柱显微内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33例。其中男21例,女12例,最大64岁,最小23岁,平均年龄43岁。病变部位:L3~L4间盘突出14例,L4~L5间盘突出15例,L4~S1间盘突出4例,症状以左侧腰腿痛为主者17例,右侧为主者11例,双侧均有疼痛者5例。平均住院日为1周,无1例护理并发症发生。2手术原理及方法2.1原理2.1.1椎间盘内减压使突出物回纳,间接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2.1.2切除突出的椎间盘,直接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2.2手术方法在连续硬膜外麻醉或局部麻醉下,取俯卧位于病变间隙对应的棘突间隙穿入定位导针,沿定位导针,依次建立操作通道,调节视野及方位,切除黄韧带,暴露神经根和椎间盘,进行椎间盘切除或髓核摘除,然后再行止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脊柱内镜术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标准化功能锻炼方案。方法:选取100例行CT引导经皮脊柱内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观察组术后2 h即行踝关节交替背屈和背伸、术后第2天行俯卧位双腿后伸,平卧位直腿抬高,术后1个月行五点式支撑、三点式支撑练习,对照组术后1个月开始行直腿抬高、五点式支撑、三点式支撑练习,观察两组患者功能恢复的情况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在实施不同的功能锻炼干预方法后,两组的VAS分值、JOA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引导下经皮脊柱内镜术后患者尽早实施标准化功能锻炼,能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改善腰部及下肢功能障碍,促进患者脊柱功能恢复,巩固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疼痛敏感度对经皮脊柱内镜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早期效果的影响。方法:101例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行脊柱内镜髓核摘除术。术前完成以下量表:疼痛敏感度量表(pain sensitivity questionnaire,PSQ)、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疼痛灾难化量表(pain catastrophizing scale,PC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术后6月进行随访,内容包括腰腿痛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s,NRS)、ODI和Mac Nab评估。结果:98例病人完成随访。PTED术后症状显著缓解,根据Mac Nab评估结果将病人分为两组:优良组(83.7%)和中差组(16.3%)。优良组的PSQ评分显著低于中差组;PSQ评分与手术前后的ODI差值之间显著相关,但与手术前后NRS差值之间无明显相关。HADS和PCS评分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且与手术前后的ODI、NRS差值之间无明显相关。结论:PSQ或许可用于预测PTED术后早期的整体功能恢复,但无法预测手术后的疼痛缓解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经皮全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F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5年9月该科采用经皮全脊柱内镜技术治疗FLDH 27例,年龄41~64岁,平均52.3岁,通过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术前及术后患者腰腿痛情况,改良Mac Nab评分评估患者腰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单节手术时间为69 min(58~109 min)、术中出血量为18 ml(11~40 ml)、住院时间为5.0 d(3.0~10.0 d),术前VAS评分(8.12±1.25),术后第3天VAS评分(2.80±1.12),术后3个月VAS评分(1.59±1.06),末次随访VAS评分(1.31±0.89),术后VAS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改良Mac Nab标准评估,优良率为88.9%。结论 PELD治疗FLDH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椎板间隙入路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摘除术(PELD)治疗微小腰椎间盘突出症(MLDH)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12例MLDH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使用PELD进行治疗。分析术前1 d和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并且采用MacNab标准对末次随访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随访时间(12.1±2.6)个月,手术时间(45.5±8.5) min。术后1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的VAS和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 <0.05)。Macnab疗效评定:优9例,良3例。结论 椎板间隙入路PELD治疗MLDH,创伤小,症状改善明显,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改良Pfirrmann分级在经皮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术后疗效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疼痛科2020年11月至2022年8月接受PELD治疗的252例LDH病人信息,术前按责任间盘改良Pfirrmann分级分为高分级组(A组)114例和低分级组(B组)138例。经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PSM)平衡两组病人的基线资料差异后,对两组病人术前及术后7天、1、3、6个月的数字分级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及改良Mac Nab优良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术后各时间点NRS评分、ODI评分及PSQ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  相似文献   

13.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常见原因之一,治疗手段较多。由于国内学者在器械改良和操作方法上的研究,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PLD术)已成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手段。我院于2001年4月至今采用PLD术治疗26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6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如皋分院(如皋博爱医院)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的106例临床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所有患者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和Mac Nab标准评估疗效,记录治疗中和治疗后的并发症。结果 手术后患者的腰痛评分分别为(0.88±0.45)分,腿痛评分为(0.79±0.56)分,ODI评分为(10.45±1.57)分,显著低于手术前的(7.87±1.34)分、(6.89±1.45)分和(56.24±6.8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912、40.404、67.270,P<0.05);按照评定标准,患者治愈72例,良31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16%。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保证解剖结构的完整性和力学稳定性的优点,治疗效果明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BE)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有效性。方法收集2021年1月-2022年3月于该院骨科就诊并行UBE减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分别在术前、术后1 d、术后3、6和12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疼痛情况,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肢体功能,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价患者腰椎功能。结果 术前患者腰背部VAS为(5.72±2.18)分,术后1 d、术后3、6和12个月分别下降至(2.74±1.52)、(1.92±1.26)、(1.73±1.36)和(0.87±0.72)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腿部VAS术前为(4.63±2.17)分,术后1 d下降至(4.22±1.91)分,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个月VAS为(3.73±1.42)分,术后6个月为(2.13±1.16)分,术后12个月为(0.76±0.63)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ODI为(60.23±8.13)%,术后1 d、术后3...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8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情况.结果 随访62例,术后优良率占90.3%,仅有3例发生并发症.结论 认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是手术成功的基础,手术方式的选择和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良好的术后处理、预防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经皮锥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按入院编号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经皮椎间孔镜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好转率、临床相应指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实施经皮椎间孔镜治疗,安全、可靠,可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加快康复进度,意义重大,值得使用。  相似文献   

18.
19.
张波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7):3859-3861
目的观察脊柱减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超短波、常规腰椎牵引和动态干扰电治疗,治疗组在超短波、动态干扰电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辅助牵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w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目测类比评分法(VAS)及直腿抬高试验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4w后ODI评分、VAS评分及直腿抬高试验结果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4w后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脊柱减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能进一步增大受累节段椎间隙、改善受损神经功能,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疗效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综合分析我院收治的44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手术资料.结果 442例患者优319例(70.3%)、良89例(20.2%)、可27例(6%)、差7例(3.5%);再次手术13例(2.9%).结论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必须明确诊断,严格掌握适应证,选择适宜的术式,加强术后护理与康复,才能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