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死亡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及死亡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30日至2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确诊为COVID-19的197例病例中共计9例死亡患者的一般资料、就诊时实验室检查结果及一般治疗情况.结果 9例死亡病例均为危重型,男7例,女2例;年龄(82.1±...  相似文献   

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的合并症涉及全身多个系统,是导致患者病情恶化的重要病因,主要包括急性心肌损伤、急性胃肠炎和急性肝损伤、急性脑炎、淋巴细胞减少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急性肾损伤、孕妇感染、横纹肌溶解症、营养不良、发热、心理异常及呼吸功能受损等.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治疗这些合并症是重症患者救治成功的重要环...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1月婴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及胸部HRCT表现。患儿有武汉疫区滞留史,咳嗽、流涕2天就诊,COVID-19核酸检测阳性。胸部HRCT示支气管血管束增粗模糊,双肺多发云絮状淡薄密度影、磨玻璃影,以双肺胸膜下外围明显,右肺上叶实变影。  相似文献   

4.
5.
《中国护理管理》2020,(3):327-327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疑似病例后,应当立即进行单人间隔离治疗,院内专家会诊或主诊医师会诊,仍考虑疑似病例,在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并采集标本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同时在确保转运安全前提下立即将疑似病例转运至定点医院。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有密切接触的患者,即便常见呼吸道病原检测阳性,也建议及时进行新型冠状病毒病原学检测。疑似病例连续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且发病7天后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Ig M和Ig G仍为阴性可排除疑似病例诊断。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探讨新冠肺炎疫情中重复使用的护目镜应急处置方法,以便满足安全使用的要求。方法 通过目测法和ATP生物荧光法,对2种方法处置应急使用的护目镜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所有使用后的护目镜均经过2 000 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 min,然后进行清洗干燥。对照组70个护目镜采用手工清洗法,经目测法和ATP生物荧光法检测清洁度合格率为98.6%,功能检查合格率为100%。试验组70个护目镜采用清洗消毒机清洗,经目测法和ATP生物荧光法检测清洁度全部合格,功能检查合格率为91.4%。结论 新冠肺炎疫情中使用的护目镜应急处置采用清洗消毒机更好,但可能有个别护目镜功能会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020年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州)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的病例特征及流行趋势,旨在为遏制本地疫情扩散及外地疫情输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参照《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方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可疑暴露者和密切接触者管理方案(第二版)》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呼吸道样本采集,通过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对其呼吸道样本进行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并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特征、疫情趋势及聚集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对54例COVID-19病例的682名密切接触者进行筛查,发现确诊病例39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 截至2020年2月28日,甘孜州累计报告COVID-19病例96例,其中确诊病例78例,无症状感染者18例。 5例有湖北省武汉市旅居史的输入性确诊病例构成本次疫情流行曲线的早期波峰,本地73例确诊病例及18例无症状感染者通过共同聚集性活动使COVID-19疫情进一步扩散。结论甘孜州累计报告COVID-19病例96例,家庭及宗教(寺庙法会及丧葬礼念经)聚集性活动为本次疫情发生的高危传播因素,无症状感染者以中青年人居多,早期对密切接触者进行严格隔离医学观察、对无症状感染者进行及时检测、对高龄确诊病例进行及时救治,可有效降低传染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2019年12月湖北武汉暴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由于河南省的地理位置临近武汉,加之春节期间人口流动,郑州市的感染病例数不断增加.根据河南省政府发布的疫情公告,本文收集2020年?1月31日之前郑州市确诊的55例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性别、年龄、暴露史、症状出现至确诊时间及潜伏期等资料,旨在为有效...  相似文献   

9.
1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9年12月至今,我国爆发流行一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现将我院确诊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传播途径的难辨性,许多患者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被感染,或高度疑似的患者因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阴性而无法确诊.2020年?1月17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收治1例67岁女性术后重症肺炎患者,该患者无明确的流行病学接触史,但其临床表现及肺部影...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北京市海淀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例进行分析,为有效防控COVID-19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病例临床标本进行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海淀区COVID-19病例人口学特征、就诊情况、感染来源等进行描述,并对轻症和重症病例相应特征进行比较。结果2020年1月20日至3月8日,海淀区共报告COVID-19确诊病例63例,其中男性30例(47.6%),病例的中位年龄为47岁(四分位间距:36~67,范围:9月龄至88岁),60~79岁年龄组病例数最多(20例,占31.7%),职业中干部职员病例数最多(21例,占33.3%),医务人员3例(4.8%)。 2020年1月23 — 28日,病例以武汉市输入为主(12/22,54.6%),之后以本地传播为主(25/41,61.0%)。 全区共报告家庭聚集性疫情12起,累计发病39例。 全区4例患者因COVID-19死亡,病死率为6.3%,因肺纤维化死亡1例,余58例(92.0%)痊愈出院。 重症病例17例(27.0%),轻症46例(73.0%);较大年龄[≥50岁 vs. <50岁,比值比(OR)=9.632;95% 可信区间(CI):2.238~41.456]和从发病到发热门诊就诊较长间隔(≥7 d vs. <7 d,OR=4.175;95% CI:1.116~15.610)是重症的危险因素。结论海淀区COVID-19疫情早期以武汉市输入病例为主,后继以本地传播为主;出现症状后及早就诊是减少重症和死亡发生的关键,特别是对于≥50岁者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长沙市第一医院公共卫生救治中心收治了长沙市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及时应用抗病毒药物及抗炎等综合治疗,病情仍持续发展,合并呼吸衰竭,一度考虑拟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机支持,但通过及时床旁重症超声监测,考虑呼吸衰竭原因为非心源性肺水肿,遂给予高流量吸氧装置加强氧疗、严格容量管理、限制补液及适当脱水减轻肺水肿,...  相似文献   

14.
杨栋  陈秋兰  王哲  陈宁  朱曼桐 《疾病监测》2021,36(6):561-565
目的 了解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2月28日东盟国家输入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我国调整针对东盟国家入境人员COVID-19疫情防控策略提供基础信息.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全国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获取输入我国病例数据,从世界卫生组织网站获取全球各国报告的COVID...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流行期间留观病例的临床特征及管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我院收入住院的56例留观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56例中男性多于女性,年龄中位数为39岁,无明确流行病学史或流行病学史为低危,但不符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中的4条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主要以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为主,肺部影像学表现多样,1例患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其余均阴性,诊断多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予以抗感染等治疗好转出院或转其他专科继续诊治。结论我科纳入留观病例的标准为:流行病学史为低危,而临床表现不支持的患者;或者无确切流行病学史,但临床表现符合病毒性肺炎的患者;出院标准参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和《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年版)》规定的标准。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探讨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比率(IRF)在预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死亡风险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20年1月23日至3月31日确诊的108例COVID-19患者为病例组,其中生存患者88例,死亡患者20例,并以同期进行体检的57例健康者为健康对照组.收集患者的病例资料,比较生存和死亡患者、COV...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四川省成都市境外输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科学开展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截至2020年11月30日成都市入境航班及境外输入病例相关信息,采用Epidata Manager、WPS 2019和R 4.0.3软件进行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结果 截至2020年11月30日,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特殊病例的临床症状、核酸检测及胸部CT表现。方法本研究从陕西省咸阳市中心医院2020年1月21日—2月12日确诊的17例COVID-19患者中抽取4例核酸检测与CT征象、临床症状不一致的患者,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症状、流行病学史、实验室检查及胸部CT表现。结果 4例患者中,1例治疗后核酸转阴,但CT表现及临床症状反复出现减轻与加重; 1例核酸检测及临床症状明显滞后于CT表现; 2例发热且核酸检测阳性,但多次CT检查均呈阴性。结论 COVID-19患者临床症状、核酸检测和CT结果存在时间和表现上的差异,结合流行学病史、临床症状、核酸检测及CT表现的综合判断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