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目的 检测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白介素-17(IL-17)、白介素-27(IL-27)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及对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4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的84例儿童和同时期来本院就诊的56例健康儿童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外周血中IL-17、IL-27水平和FeNO水平,记录肺功能相关指标,包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肺活量比值(FEV1/FVC)、峰值呼气流速(PEF)和残气量与肺总量比值(RV/TLC)。Pearson相关分析检测IL-17、IL-27和FeNO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ROC工作曲线评估FeNO联合IL-17、IL-27检测对儿童哮喘的诊断价值。结果 对照组、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患儿IL-17、IL-27、FeNO、FEV1、FEV1/FVC、PEF和RV/TLC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37.241、92.074、94.296、16.325、174.263、31.174、115.207,P<0.001)。哮喘患儿IL-17水平与FEV1、FEV1/FVC、PEF呈负相关(r=-0.690、-0.576、-0.613),与RV/TLC呈正相关(r=0.581)。IL-27水平与FEV1、FEV1/FVC、PEF呈负相关(r=-0.786、-0.818、-0.549),与RV/TLC呈正相关(r=0.513)。FeNO水平与FEV1、FEV1/FVC、PEF呈负相关(r=-0.667、-0.662、-0.637),与RV/TLC呈正相关(r=0.543)。IL-17诊断儿童哮喘的灵敏度为52.4%,特异度为76.2%,曲线下面积为0.684(95%CI:0.614~0.725);IL-27诊断儿童哮喘的灵敏度为68.5%,特异度为63.2%,曲线下面积为0.768(95%CI:0.710~0.805);FeNO诊断儿童哮喘的灵敏度为70.6%,特异度为65.3%,曲线下面积为0.792(95%CI:0.723~0.840);联合检测诊断儿童哮喘的灵敏度为86.9%,特异度为81.4%,曲线下面积为0.905(95%CI:0.802~0.941),与单独检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7、IL-27、FeNO水平与肺功能指标相关,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诊断儿童支气管哮喘灵敏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哮喘患儿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水平,并分析其与细胞因子和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8年8月在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哮喘患儿为哮喘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本院接受体检的100例非哮喘患儿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儿FEV1、FVC、FEV1/FVC水平、细胞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差异,分析哮喘患儿FEV1、FVC、FEV1/FVC水平、细胞因子和免疫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哮喘组患儿的FEV1、FVC、FEV1/FVC、CD3+、CD4+、CD8+水平分别为78.47±2.13、80.23±2.76、75.68±1.05,61.09±2.43、43.15±3.02、21.83±2.27,低于对照组(t=-40.376、-37.674、-56.508、-11.175、-14.530、-34.348,P<0.001);哮喘组患儿的IL-4、IL-5、IL-13水平分别为156.63±10.14、55.26±3.45、57.54±4.16,高于对照组(t=69.519、61.958、64.306,P<0.05);哮喘患儿的FEV1、FVC、FEV1/FVC水平与细胞因子(IL-4、IL-5、IL-13)水平呈负相关(r=-0.552~-0.358),与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呈正相关(r=0.398~0.514)。结论 哮喘患儿FEV1、FVC、FEV1/FVC水平较低,且与细胞因子和免疫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肺炎支原体肺炎(MPP) 患儿急性期及恢复期肺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延安市人民医院住院的3~10岁肺炎支原体肺炎急性期(发病1周内)患儿60例为观察组,行常规肺功能检测,随访至恢复期(发病后第3周),再次行常规肺功能检测;另选取同期健康儿童 60 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患儿急性期各项肺功能通气指标(FVC、FEV1、FEV1/FVC、PEF、MEF75、 MEF50、 MEF25、MMEF)较对照组均下降(t=-6.719、-6.835、-1.754、-6.171、-6.926、-5.661、-6.889、-6.874, P<0.05) ;恢复期各项指标均较急性期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FVC、FEV1、FEV/FVC、P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MEF75、 MEF50、 MEF25、MMEF仍明显降低(t=-2.306、-1.995、-3.305、-2.557,P<0.05)。结论 MPP患儿的肺功能在急性期均有不同程度损害,在恢复期大气道各项指标均基本恢复;小气道各项指标虽较急性期恢复,但未完全恢复正常。故在临床上需动态监测MPP患儿肺功能的变化,对治疗的评估和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趋化因子12(CXCL12)、髓过氧化物酶(MPO)、黏蛋白域4(TIM4)、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及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深呼吸后第1秒呼气量占所有呼气量的百分比(FEV1/FVC)、最大呼气峰流速值(PEF)的相关性,为病情评估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曲周县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50例,根据疾病程度的不同分为急性组(28例)和缓解组(22例),另取同期院内进行健康体检的45例研究对象为对照组,开展前瞻性研究。检测并比较3组研究对象CXCL12、MPO、TIM4、FeNO水平及FEV1、FV、FEV1/FVC、PEF水平,并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法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CXCL12、MPO、TIM4、FeNO水平与FEV1、FVC、FEV1/FVC、PEF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缓解组、急性组患者CXCL12、MPO、TIM4、FeNO水...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检测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中微小RNA-155(miR-155)、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的表达水平,分析二者与患儿预后之间的关系,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医的7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同期选取在本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儿童75例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法检测miR-155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IP-10、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Pearson法分析血清miR-155、IP-10之间的相关性及二者与IL-6、TNF-α之间的相关性;对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后1年内进行随访,记录患儿哮喘发作次数、平均住院次数、平均住院时间、呼气峰值流量(PEFF)情况,分析miR-155、IP-10表达水平与患儿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miR-155表达水平显著降低(t=13.852,P<0.05),IP-10、IL-6、TNF-α表达水平显著升高(t=7.317、10.170、13.772,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miR-155表达水平与炎症细胞因子IL-6、TNF-α呈负相关(r=-0.489、-0.579,P<0.05),IP-10表达水平与IL-6、TNF-α呈正相关(r=0.546、0.599,P<0.05);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miR-155、IP-10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512,P<0.05);血清miR-155高表达支气管哮喘患儿一年内发作次数、住院次数、住院时间显著低于miR-155低表达患儿,PEF显著高于低表达患儿(t=8.442、8.933、10.413、10.204,P<0.05),血清IP-10高表达支气管哮喘患儿上述指标显著高于IP-10低表达患儿,PEF显著低于低表达患儿(t=7.272、7.189、11.589、9.789,P<0.05)。结论 miR-155、IP-10可能与支气管哮喘的气道性炎症有关,可能参与其发病和预后,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株洲市硬质合金生产企业作业工人肺功能现状,探索硬质合金粉尘对作业工人肺功能的影响,对硬质合金生产企业工人在岗职业健康检查项目设置进行初步探讨。 方法 2016年选取湖南省株洲市2家硬质合金生产企业的426名作业工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作业工人的基本信息、职业史等;对作业工人进行肺功能检查。按照接尘与不接尘分为暴露组与对照组,暴露组根据暴露粉尘性质分为烧结前、烧结及烧结后两组,了解株洲市硬质合金生产企业各工种肺功能现状。 结果 暴露组与对照组肺功能检查结果均在正常值范围内;控制抽烟、年龄及工龄等混杂因素,与对照组相比,暴露组肺通气功能指标VC/预计值、FVC/预计值、FEV1/预计值均显著下降(分别t=-5.69,P<0.001;t=-6.54,P<0.001;t=-6.24,P<0.001);FEV1/FVC值显著增高(t=8.068,P<0.001),暴露组MEF25%/预计值显著增高(t=2.79,P=0.005),MEF50%/预计值、MMEF/预计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8,P=0.327;t=0.815,P=0.416)。烧结及烧结后工种与烧结前工种作业工人肺小气道功能指标相比较,MEF25%/预计值、MEF50%/预计值和MMEF/预计值均显著升高(分别t=-2.177,P=0.030;t=-2.038,P=0.042;t=-2.321,P=0.021)。 结论 硬质合金生产企业钨钴粉尘及硬质合金粉尘可导致肺通气功能指标改变;肺小气道功能指标或可成为硬质合金粉尘早期肺损伤的敏感指标;肺小气道功能检查应作为在岗职业健康检查必检项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可溶性清道夫受体163(sCD163)水平与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浓度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分析血清HMGB1、sCD163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诊断价值,初步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8年9月-2019年9月在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普儿科院住院治疗的76例首次发生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为研究组,其中轻度组23例、中度组31例和重度组22例,同期选取在本院体检的同年龄段健康幼儿5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HMGB1、sCD163水平,采用离线潮气呼气检测FeNO浓度,Pearson法分析患儿血清HMGB1、sCD163水平与FeNO浓度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血清HMGB1、sCD163水平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疾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 研究组患儿血清HMGB1、sCD163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8.927、8.442,P<0.001);随着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严重程度加重,血清HMGB1、sCD163水平及FeNO浓度均呈上升趋势(F=67.908、96.412、23.390,P<0.001);Pearson结果显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HMGB1、sCD163水平与FeNO浓度均呈正相关(r=0.674、0.680,P<0.001);ROC结果显示,血清HMGB1、sCD163水平诊断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9(95%CI:0.775~0.897)、0.863(95%CI:0.802~0.906),二者联合诊断的AUC为0.925(95%CI:0.870~0.968);血清HMGB1、sCD163水平与随访中患儿喘息次数均呈正相关(r=0.614、0.672,P<0.001)。结论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HMGB1、sCD163水平与患儿FeNO浓度及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能作为指示毛细支气管炎发生发展及预后的潜在生物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儿童的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分析其与肺功能、血清IgE之间的相关性,以进一步发现维生素D与儿童哮喘的关系。方法 调查2015-2016年潍坊市妇幼保健院50名哮喘急性发作儿童和50名健康儿童,用酶联免疫法检查血清25(OH)D和IgE浓度,用肺功能仪检测急性发作患儿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最大呼气量(FEV1)、第1秒最大呼气率(FEV1/FVC%)。分析两组儿童血清25(OH)D含量差异,及哮喘组患儿血清25(OH)D水平与急性发作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儿童血清25(OH)D浓度为(19.54±7.85)ng/ml,显著低于对照组(25.28±3.48)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79,P<0.05)。血清25(OH)D水平与急性发作儿童的FVC、FEV1及FEV1/FVC%之间呈正相关(r=0.375、0.339、0.384),与IgE之间呈负相关(r=-0.534)。结论 哮喘儿童存在维生素D缺乏,血清25(OH)D与哮喘发作的严重程度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锌缺乏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肺功能、气道炎症和临床疗效的影响,为指导临床CVA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60例血锌缺乏的CVA患儿为研究对象(血锌缺乏组),同期选择年龄相仿的血锌正常的CVA患儿60例实施对照研究(血锌正常组)。两组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疗程均为8周;记录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EOS)、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水平变化。治疗结束后评定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并记录治疗后随访1年时的复发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呼气峰流速(PEF)和最大呼气中段流速(MMEF)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升高(P<0.05),血锌缺乏组治疗后的以上肺功能指标均低于血锌正常组治疗后(P<0.05)。两组治疗后诱导痰中EOS、IL-4、IL-10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血锌缺乏组治疗后的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差于血锌正常组治疗后(P<0.05);治疗8周后血锌缺乏组临床疗效分级情况显著低于血锌正常组治疗后(Z=2.197,P=0.028)。血锌缺乏组随访1年时复发率高于血锌正常组(χ2=3.962,P=0.046)。多元Logistic回归方程显示血锌缺乏是CVA患儿病情控制不佳的危险因素。结论 血锌缺乏不利于CVA患儿肺功能和气道慢性炎症的改善,且与复发密切相关,可能是患儿病情控制不良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应当定期监测患儿此类微量元素,可适时酌情补充含锌制剂,以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郊区和城区空气污染物浓度差异及空气污染指数与儿童哮喘患病情况的关系,为哮喘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211例哮喘患儿,均进行肺功能、哮喘评分评估,同时选取辽宁省沈阳市城区面积23.71 km2,郊区面积22.86 km2进行空气污染物浓度检测,并分析城区、郊区空气污染物、儿童哮喘患病情况之间的关系。结果 城区空气污染物中总计PM10浓度[(0.139±0.032)mg/m3]、API浓度(65.455±8.741)、PM2.5[(0.061±0.010)mg/m3]高于郊区空气中总计PM10浓度[(0.048±0.012)mg/m3]、API浓度(56.955±8.774)、PM2.5[(0.061±0.010)mg/m3](t=24.256、6.827、17.575,P<0.001)。从哮喘发生情况分析,城区总计哮喘发生率高于郊区(χ2=26.626,P<0.001),组间对比FEV1、P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哮喘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863,P<0.001)。经Pearson法分析,城区、郊区患者哮喘评分与NO2、SO2、PM10、PM2.5、API呈正相关性(r城区=0.197、0.318、0.252、0.451、0.167,P<0.05;r郊区=0.281、0.241、0.428、0.395、0.487,P<0.05);经Spearman法分析,城区、郊区哮喘病情严重程度与NO2、SO2、PM10、API、哮喘评分、PM2.5、FEV1、PEF呈正相关性(r城区=0.458、0.398、0.478、0.498、0.356、0.524、0.511、0.528,P<0.05;r郊区=0.457、0.419、0.589、0.524、0.398、0.425、0.424、0.407,P<0.05)。结论 城区和郊区的空气污染物浓度存在差异,与哮喘儿童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性。污染越严重,儿童患病程度越严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Notch1和磷酸酯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在儿童支气管哮喘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河南某医院诊治的41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观察组)及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0例儿童(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检测研究对象肺功能指标[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FEV 1/用力肺活量(FVC)、用力呼气中期流速(FEF25%~75%)、用力呼气50%肺活量的瞬间流速(FEF50%)、用力呼气75%肺活量的瞬间流速(FEF75%)、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白细胞介素-6(IL-6)和嗜酸性粒细胞(Eos)水平,qRT-PCR检测Notch1和PTEN mRNA表达水平,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的FEV 1,FEV 1/FVC,FEF25%~75%,FEF50%及FEF75%分别为(1.38±0.65)L,(60.35±10.42)%,(3.15±1.23)L/s,(1.76±0.79)L/s及(0.78±0.54)L/s,均低于对照组的(2.47±0.53)L,(79.46±13.26)%,(4.09±1.57)L/s,(2.57±1.03)L/s及(1.25±0.38)L/s(均P<0.05)。观察组研究对象的FeNO为(17.35±11.53)ppb,高于对照组的(10.46±4.25)ppb(P<0.05)。观察组研究对象的Eos及IL-6分别为(0.36±0.13)×10^9/L及(0.73±0.17)ng/mL,均高于对照组的(0.16±0.11)×10^9/L及(0.38±0.14)ng/mL(均P<0.05)。观察组研究对象的Notch1 mRNA水平为1.52±0.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87±0.09(P<0.05);观察组研究对象的PTEN mRNA水平为0.38±0.0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7±0.19(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Notch1 mRNA的表达水平与FEV 1,FEV 1/FVC,FEF25%~75%,FEF50%及FEF75%等指标呈现负相关(均P<0.05),与FeNO,IL-6和Eos等指标呈正相关(均P<0.05)。而PTEN mRNA的表达水平与FEV 1,FEV 1/FVC,FEF25%~75%,FEF50%及FEF75%等指标呈现正相关(均P<0.05),与FeNO,IL-6和Eos呈负相关(均P<0.05)。且Notch1 mRNA的表达与PTEN mRNA的表达呈现负相关(P<0.05)。结论哮喘患儿体内Notch1水平上调,Notch1可通过抑制PTEN表达及促进IL-6等炎症分子表达,诱导哮喘的发生和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治疗哮喘的疗效,并评价其用药安全性。方法 96例哮喘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哮喘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10 mg口服,每晚1次,连用6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 s用力呼气容量(FEV1)及最大呼气峰流速(PEF),并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FVC、FEV1、PEF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或P<0.05);对照组仅PEF较治疗前升高(P<0.05);组间比较显示观察组治疗后FVC、FEV1、PEF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哮喘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孟鲁司特能够显著改善哮喘患者的肺功能,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 MP)感染对咳嗽变异性哮喘( CVA)患儿肺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宁波市北仑区第二人民医院儿科2014年4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378例CVA患儿进行研究。根据患儿血清MP抗体检测结果将其分为MP阳性组168例、MP阴性组210例,选取同期健康儿童80例作为健康组,分别测定各组儿童的肺功能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MP阳性组患儿的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峰流速(PEF)、潮气量(VT)测定值均显著低于健康组儿童(t值分别为9.079、8.986、13.574、10.096,均P<0.05),MP阳性组的平均吸气流速(MTIF)、平均呼气流速(MTEF)测定值与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P阴性组患儿的FVC、FEV1、PEF、VT测定值均显著的低于健康组儿童(t值分别为4.702、4.306、7.140、4.573,均P<0.05),MP阴性组的MTIF、MTEF测定值与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P阳性组患儿的FVC、FEV1、PEF、VT测定值均显著低于MP阴性组患儿(t值分别为5.154、5.347、7.498、6.698,均P<0.05),MP阳性组的MTIF、MTEF测定值与MP阴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CVA患儿的肺功能水平较正常儿童显著降低,MP感染会进一步降低CVA患儿的肺功能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呼吸科就诊的无明显肺病的成年人群体重不足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6月于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的2350例无明显肺病的成年人群为研究对象,按照BMI指数分为体重不足组(BMI≤18.5 kg/m2),正常体重组(BMI在18.525 kg/m2)和为超重组(BMI≥25 kg/m2)。结果与体重不足和正常体重组相比,超重组人群的生化指标更差。低体重组的剧烈运动频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01)。低体重组肺功能指标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均<0.001),低体重组FEV1/FVC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均<0.001),FEV1%预计值<80%和FVC%预计值<80%的比率也明显高于其他用两组(P均<0.001)。低体重组的肺功能降低的风险显著的升高,且与超重组相比,此风险分别在FEV1%预计值<80%和FVC%预计值<80%的优势比为2.1倍(95%CI:1.98~2.21)和4.90倍(95%CI:4.62~5.18)。结论在无明显肺病的成年人群中,体重不足与肺功能减弱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吡非尼酮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6年8月-2018年5月丹东市某医院收治的60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醋酸泼尼松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吡非尼酮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6周时的最大呼气流量(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白介素-6(IL-6)水平;比较治疗16周时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EF,FEV1及FVC分别为(3.58±0.22)L/s,(1.97±0.20)L及(1.99±0.10)L,大于对照组的(3.02±0.17)L/s,(1.77±0.23)L及(1.76±0.26)L,且2组患者PEF,FEV1及FVC均大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O2为(65.58±7.17)mmHg(1 mmHg=0.133 kPa),高于对照组的(59.49±6.84)mmHg,且2组患者PaO2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IL-6水平为(13.77±1.62)pg/mL,低于对照组的(15.30±1.53)pg/mL,且2组患者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吡非尼酮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效果显著,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降低IL-6水平,并提高PaO2水平,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8(IL-8)在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中的变化及与肺通气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台州恩泽医疗中心收治的9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根据患儿病情将其分为急性期组(43例)和恢复期组(47例),同时选取45例健康小儿体检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浊度法测定血PCT的含量,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CRP含量,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IL-8含量。比较3组患者血清中PCT、CRP及IL-8的水平;采用肺功能检测仪检测患者的高峰呼气流量(PEF)、用力肺活量(FVC)及第一秒用力肺活量(FEV1)指标。分析血清PCT、CRP及IL-8水平变化与肺通气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急性期组和恢复期组患儿的PCT、CRP及IL-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人群(P<0.05),且急性期组患儿的PCT、CRP及IL-8水平均显著高于恢复期组(P<0.05)。同时急性期组患儿的肺通气功能指标PEF、FEV1/FVC及FEV1均明显高于恢复期组(P<0.05)。相关性研究显示,血清PCT、CRP及IL-8水平与肺功能通气指标PEF、FEV1/FVC及FEV1均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 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中的PCT、CRP及IL-8水平会显著升高,且水平与肺通气功能呈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比较哮喘与咳嗽变异性哮喘儿童的肺常规通气功能,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2010年5-11月就诊于河北省儿童医院呼吸科门诊,确诊为哮喘或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患儿80例,分为:1)哮喘急性发作组(A组)33例,平均年龄(7.96±2.12)岁;2)哮喘缓解组(B组)27例,平均年龄(7.97±1.91)岁;3)咳嗽变异性哮喘组(C组)20例,平均年龄(8.03±2.18)岁;同时随机选择同期正常健康体检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D组),平均年龄(8.58±2.11)岁。测定用力肺活量(FVC)、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峰流速(PEF)、用力呼气25%流速(FEF25)、用力呼气50%流速(FEF50)、用力呼气75%流速(FEF75)、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75/25)等7项指标。 结果 A、B、C三组患儿各项肺功能指标均低于D组儿童(B、C组除外PEF、FEF50、FEF75),且A组各项肺功能指标均明显低于B和C组; 但B、C两组患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肺常规通气功能检测可以评价哮喘与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气道阻塞程度,对于诊断及病情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We investigated cumulative total cement dust exposure and ventilatory function impairment at a Portland cement factory in Tanzania. All 126 production workers were exposed. The control group comprised all 88 maintenance workers and 32 randomly chosen office workers. Exposed workers had significantly lower 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 (FEV1), peak expiratory flow rate (PEF), FEV1/FVC, FVC%, FEV1% and PEF%, than controls adjusted for age, duration of employment, height, and pack-years. Cumulative total dust exposure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FVC,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 and peak expiratory flow rate adjusted for age, height and pack-years. Cumulative total dust exposure more than 300 mg/m year versus lower than 100 mg/m years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isk of developing airflow limitation (odds ratio = 9.9). The current 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 for total cement dust (10 mg/m) appears to be too high to prevent respiratory health effects among cement workers.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舒利迭联合噻托溴铵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免疫功能及气道阻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辽宁省某医院收治的102例COPD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噻托溴铵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舒利迭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周时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最大呼气流速(PEF)、肺活量(FVC)]、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水平]、气道阻力[气道总阻抗(Z5)、气道总黏性阻力(R5)、近端气道黏性阻力(R20)],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时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FEV 1,PEF,FV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时,2组患者FEV 1,PEF,FV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CD4^+,CD8^+,CD4^+/CD8^+及NK细胞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时,2组患者CD4^+,CD4^+/CD8^+,NK细胞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时,2组患者CD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Z5,R5,R20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时,2组患者Z5,R5,R20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SF-36中的MCS及PC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时,2组患者SF-36中的MCS及PC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利迭联合噻托溴铵治疗COPD合并支气管哮喘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及免疫功能,降低气道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