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并发气管炎性狭窄的危险因素及预后,为儿童MPP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月116例因MPP收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且行气管镜检查的患儿。根据气管镜下表现分为气管炎性狭窄组(n=53)及气管非炎性狭窄组(n=63),比较两组临床表现、实验室结果、影像学表现、治疗转归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儿童MPP并发气管炎性狭窄的危险因素。结果 气管炎性狭窄组CRP值(Z=3.368)、LDH值(t=4.102),大叶性肺炎(χ2=20.496)、总热程(Z=2.151)、咳嗽天数(χ2=2.527)、住院时间(t=2.432)、住院费用(Z=2.733)高于气管非炎性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DH≥411 U/L(OR=8.922,95%CI:2.982~26.695)、CRP≥22.9 mg/L(OR=4.857,95%CI:1.530~15.414)、胸片大叶性表现(OR=5.870,95%CI:1.627~18.862)为MPP并发气管炎性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 CRP≥22.9 mg/L,LDH≥411 U/L,胸片大叶性肺炎表现可作为儿童MPP并发气管炎性狭窄的危险因素。并发气管炎性狭窄的MPP患儿临床转归欠佳,早期进行支气管镜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并发气管炎性狭窄的危险因素及预后,为儿童MPP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月116例因MPP收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且行气管镜检查的患儿。根据气管镜下表现分为气管炎性狭窄组(n=53)及气管非炎性狭窄组(n=63),比较两组临床表现、实验室结果、影像学表现、治疗转归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儿童MPP并发气管炎性狭窄的危险因素。结果 气管炎性狭窄组CRP值(Z=3.368)、LDH值(t=4.102),大叶性肺炎(χ2=20.496)、总热程(Z=2.151)、咳嗽天数(χ2=2.527)、住院时间(t=2.432)、住院费用(Z=2.733)高于气管非炎性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DH≥411 U/L(OR=8.922,95%CI:2.982~26.695)、CRP≥22.9 mg/L(OR=4.857,95%CI:1.530~15.414)、胸片大叶性表现(OR=5.870,95%CI:1.627~18.862)为MPP并发气管炎性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 CRP≥22.9 mg/L,LDH≥411 U/L,胸片大叶性肺炎表现可作为儿童MPP并发气管炎性狭窄的危险因素。并发气管炎性狭窄的MPP患儿临床转归欠佳,早期进行支气管镜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患儿实验室指标及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7年9月海宁市中医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2 8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RMPP组160例,非RMPP组2 640例,比较两组患儿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肺功能、影像学表现情况,分析其临床特点的差异性及发生RMP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RMPP组热程、发病至住院时间较非RMPP组延长,而学龄期儿童、特应性体质、反复发热、剧烈咳嗽、心动过速、肺部叩诊浊音比例高于非RMP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 RMPP组白细胞(WBC)异常、痰培养阳性、血沉(ESR)≥50 mm/h、C反应蛋白(CRP)≥40 mg/L比例及血铁蛋白(SF)、乳酸脱氢酶(LDH)、IgG、IgM、IgE水平高于非RMP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 RMPP组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PEF)、最大中段呼气流速(MMEF 25-75)、25%肺活量位的最大呼气流速(MEF25)、50%肺活量位的最大呼气流速(MEF50)低于非RMP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1); RMPP组肺部CT中大片状高密度实变影面积≥2/3肺叶、磨玻璃样改变、胸腔积液、肺不张发生率高于RMP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特应性体质、热程≥10 d、ESR≥50 mm/h、CRP≥40 mg/L、肺功能重度异常、肺部大片状高密度实变影面积≥2/3肺叶、胸腔积液为发生RMPP的独立危险因素(P0. 05)。结论与非RMPP患儿相比,RMPP患儿具有病程长、反复发热、肺功能损伤严重及ESR、CRP等炎性指标上升等特点,临床应积极监测其肺功能、血清学指标,结合影像学特点早期给予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危险因素及诊断价值,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5年3月-2019年6月收治的普通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和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患儿临床资料,并对相关资料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对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以识别危险因素。同时以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的新变量与其他因素进行ROC曲线评价,以评价新变量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和淋巴结肿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RMPP组胸腔积液率及实变范围≥2/3肺叶率均显著性高于MP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RMPP组C-反应蛋白(CRP)、肌酸肌酶(CK)、乳酸脱氧酶(LDH)及白细胞介素-6 (IL-6)检测结果显著性高于MPP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RP、IL-6及LDH为RMPP危险因素。ROC曲线评价显示LDH、CRP及IL-6联合检测诊断RMPP效能较高。结论影像学检查联合LDH、CRP及IL-6检测对早期判断与识别RMPP可能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苏州地区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混合感染情况,为MPP混合感染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住院的815例MP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多病原检测,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815例MPP患儿中混合感染350例,其中混合病毒199例,混合细菌91例,同时混合病毒细菌60例。病毒病原以鼻病毒、博卡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最常见。细菌病原以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最常见。2)混合病毒感染组较单一感染组年龄小,更易合并胃肠症状、喘息、呼吸困难,发生重症肺炎比例高(χ2=27.126,12.093,8.466,5.031,7.267, P<0.05)。3)混合细菌感染组较单一感染组年龄小、热程长、更易出现呼吸困难,WBC>10×109/L比例高(χ2=5.392,4.944,4.155,4.742,P<0.05)。4)同时混合病毒细菌感染组较单一感染组年龄小,热程长,出现喘息、呼吸困难和WBC>10×109/L比例高(χ2=5.245、5.647、4.161、 8.221、6.568, P<0.05)。胸片示大片状改密影,胸腔积液及肺不张比例高(χ2=4.946,5.382,P<0.05)。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3岁(OR=2.23,95%CI:1.516~3.279)、出现胃肠症状(OR=1.583,95%CI:1.020~2.455)为MPP混合病毒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3岁(OR=1.841,95%CI:1.131~2.999),发热>10 d (OR=2.492,95%CI:1.191~5.212)、WBC>10×109/L(OR=1.648,95%CI:1.038~2.616)为MPP混合细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3岁(OR=2.345,95%CI:1.250~4.399)、发热>10 d(OR=3.291,95%CI:1.304~8.307)、合并呼吸困难(OR=4.427,95%CI:1.135~17.268)、WBC>10×109/L(OR=2.39,95%CI:1.357~4.212)为MPP同时混合病毒细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MPP住院患儿中混合感染占一定比例,主要混合的病原体是病毒,其次是细菌;混合感染的临床特征及高危因素与具体混合感染的病原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肺外脏器受累的相关性,为临床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榆林市第一医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58例MPP患儿分为肺外脏器受累组(n=56)和无肺外脏器受累组(n=102)。同时按照维生素D水平将患儿分为维生素D正常、不足和缺乏组,比较3组之间肺外脏器受累情况。结果 与无肺外脏器受累组比较,肺外脏器受累组热程较长、白细胞计数(WBC)、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水平较高,维生素E、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维生素D水平组肺外脏器受累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维生素D不足(OR=1.955,95%CI:1.479~4.233,P=0.006)或缺乏(OR=2.360,95%CI:1.687~8.125,P<0.001)是肺外脏器受累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25-(OH)D水平预测肺外脏器受累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40,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1.45%和87.76%,最佳界限值为22.48 ng/ml。结论 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增加了MPP患儿肺外脏器受累的风险,可能是其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临床应密切监测维生素D水平以评估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合并胸腔积液(PE)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测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4月1日至12月31日于西安市儿童医院呼吸一科确诊为MPP的137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合并PE分为单纯MPP组67例及合并PE组70例,比较两组间临床表现、合并症、实验室检查的差异。结果合并PE组热峰、热程、住院时间及总病程均大于单纯MPP组(Z值分别为-3.948、-5.032、-4.268、-5.590,均P<0.05);合并PE组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均高于单纯MPP组(Z值分别为-3.133、-4.903、-3.853、-5.193,均P<0.05);合并PE组发生肝功能异常、低蛋白血症及心肌损害的比例均高于单纯MPP组(χ2值分别为196.300、23.739、10.880,均P<0.05);合并PE组较单纯MPP组的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率更高,影像学以实变为主,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热峰>39.95℃、热程>11.5d、CRP>25.335mg/L及PCT>0.155ng/L是MPP合并胸腔积液的独立危险因素,其OR值及95%CI分别为3.577(1.046~12.238)、2.486(1.060~5.831)、3.755(1.570~8.983)、2.599(1.100~6.144),均P<0.05。结论MPP合并PE患儿机体内有过强的免疫炎症反应,需警惕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可能;较高的热峰、CRP水平、PCT水平及较长的热程是MPP合并胸腔积液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在该院住院、确诊为MPP的患儿共176例为研究对象,分为难治性MPP和普通MPP,分析两组患儿性别、年龄、MP-DNA、发热持续时间、热峰、血白细胞、血小板、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素氮、肌酐、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影像学改变、是否合并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以及住院时间等,并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儿在年龄、发热持续时间、热峰、肌酐、肌酸激酶同工酶、合并胸腔积液及住院时间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难治性MPP患儿发病年龄更小,发热持续时间、住院时间长,热峰及肌酸激酶同工酶较高,更容易合并胸腔积液,但肌酐较低。Logistic分析显示发热时间和住院时间是难治性MP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发热时间和住院时间长的患儿难治性MPP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进一步了解难治性肺炎(MMP)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早期识别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方法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相关因素经卡方,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收集了128例MPP患儿进入分析。难治性MPP组38例,男18例;普通MPP组90例,男56例。①单因素分析显示,难治性MPP组住院天数显著高于普通MPP组(P均0.05);发热超过10d(χ~2=27.746)和胸腔积液(χ~2=43.308)与难治性MPP相关(P均0.05)LDH、ALT、AST和CRP水平难治性MPP组均显著高于普通MPP组(P0.05)。②选择单因素分析后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实验室指标行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发热天数(OR=1.422,95%CI:1.040~1.944)、血清ALT水平(OR=1.141,95%CI:1.024~1.271)和CRP值(OR=1.041,95%CI:1.017~1.065)是难治性MPP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疾病早期存在持续高热、CRP增高、肺外损伤,胸腔积液是进展为难治性MPP的独立相关因素,应早期积极干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影像学表现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临床特征和凝血常规相关指标。方法:选取医院儿科治疗的138例MPP患儿,根据影像学表现分为间质浸润组(28例),小叶实质浸润组(54例)和肺段以上实质浸润组(56例)。比较3组不同影像学表现的MPP患儿临床特征[超高热、经皮氧饱和度≤92%、喘鸣音、C反应蛋白(CRP)升高、乳酸脱氢酶(LDH)升高及胸腔积液指标]和凝血常规相关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凝血酶时间(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及纤维蛋白原(FIB),血浆D-二聚体(D-D)]。结果:3组患儿的超高热、经皮氧饱和度≤92%、喘鸣音、CRP升高、LDH升高及胸腔积液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194,x2=4.034,x2=5.998,x2=7.690,x2=50.536,x2=17.074;P<0.05);在超高热、CRP升高、LDH升高及胸腔积液发生率上肺段以...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D-二聚体(DD)、降钙素原(PCT) 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胸腔积液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58例支原体肺炎合并胸腔积液患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一般性特征,对发病期、恢复期及健康对照组进行DD 、PCT、CRP的检测,分析DD、PCT、CRP升高与患者发病期及预后的相关性对大量积液组、中量积液组、少量积液组患儿进行以及胸水常规化验指标分析比较。结果 发病期DD、PCT和CRP均高于恢复期、健康对照组(P均<0.01);恢复期DD高于对照组(P<0.01),PCT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大(P=0.015);发病期患儿体内DD、PCT及CRP升高的比例明显高于恢复期水平;发病期患儿大量积液组DD、PCT、CRP、有核细胞数、TP、LDH、ADA水平明显高于中等积液组、少量积液组;发病期CRP与DD、PCT升高呈正相关。结论 DD、PCT及CRP升高可以反映患儿支原体肺炎合并胸腔积液严重程度以及积液量;DD、PCT及CRP的变化趋势可以反映预后。  相似文献   

12.
西安市儿童医院92例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RMPP)的临床特点,寻找提示常规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的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临床确诊的难治性肺炎支原体的临床特点。对比治疗中需要联合静脉使用丙种球蛋白的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RMPP多见于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儿童,3~9岁占78.26%(72/92);以反复发热、咳嗽为主要症状;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在正常范围为主的占73.91%(68/92),超敏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最常见肺外表现为胸腔积液,确诊后给予甲基强的松龙2mg· kg-1· d-1,75例(84.78%)患儿体温于使用次日即可正常。22例患儿给予常规剂量甲强龙2mg· kg-1· d-1治疗3天后仍有发热(包括停用甲强龙治疗后再次出现发热),需要联合静脉使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对比仅甲强龙治疗和甲强龙+丙种球蛋白治疗的两组患儿临床及实验室结果,降钙素原值具有显著性差异(t=-3.24,P<0.05)。结论 RMPP患者,常规剂量的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当降钙素原升高时,提示治疗中可能需要联合静脉使用丙种球蛋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并发肺不张患儿1年后胸部高分辨CT(high-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肺功能的随访,分析患儿住院期间的临床特点,寻找发生肺部并发症的易患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儿童医院2006年5月-2007年5月1 166例住院治疗的MPP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恢复期肺不张的患儿109例,在出院后1.0~1.4年,取得家长同意,通过电话预约为患儿复查胸部HRCT及肺功能,接受随访的病人共36例。 【结果】 1)不同年龄之间MPP并发肺不张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6例肺不张患儿胸部HRCT检测仍存在肺部异常情况有23人,占63.9%;3)依据MPP并发肺不张患儿胸部HRCT表现正常与否,分为异常HRCT组和正常HRCT组,患儿住院期间的临床特点比较,起病年龄、发热及咳嗽持续时间、应用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的早晚四项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随访27例患儿肺功能,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16例,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以阻塞为主1例。 【结论】 MPP患儿发热、咳嗽时间长,年龄较小易发生肺部并发症,需早期行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定期随访肺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肺炎支原体肺炎(MPP) 患儿急性期及恢复期肺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延安市人民医院住院的3~10岁肺炎支原体肺炎急性期(发病1周内)患儿60例为观察组,行常规肺功能检测,随访至恢复期(发病后第3周),再次行常规肺功能检测;另选取同期健康儿童 60 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患儿急性期各项肺功能通气指标(FVC、FEV1、FEV1/FVC、PEF、MEF75、 MEF50、 MEF25、MMEF)较对照组均下降(t=-6.719、-6.835、-1.754、-6.171、-6.926、-5.661、-6.889、-6.874, P<0.05) ;恢复期各项指标均较急性期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FVC、FEV1、FEV/FVC、P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MEF75、 MEF50、 MEF25、MMEF仍明显降低(t=-2.306、-1.995、-3.305、-2.557,P<0.05)。结论 MPP患儿的肺功能在急性期均有不同程度损害,在恢复期大气道各项指标均基本恢复;小气道各项指标虽较急性期恢复,但未完全恢复正常。故在临床上需动态监测MPP患儿肺功能的变化,对治疗的评估和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胡文洁 《中国校医》2020,34(5):340-342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联合盐酸氨溴索对支原体肺炎患儿肺功能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10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为53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接受阿奇霉素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肺功能、细胞因子。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最大通气量(MVV)(49.57±2.84)L/min、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72.19±4.08)%、最大呼气流量(PEF)水平(2.92±0.18)L/s,高于对照组(46.78±3.15)L/min、(69.45±3.25)%、(2.64±0.25)L/s,白介素-17(IL-17)(19.82±3.54)pg/mL、白介素-18(IL-18)(104.35±17.53)pg/mL、γ干扰素(IFN-γ)(26.58±11.86)pg/mL,低于对照组(24.57±6.47)pg/mL、(121.19±15.76)pg/mL、(36.59±12.93)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奇霉素结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可有效改善支原体肺炎患儿的肺功能,降低细胞因子水平,利于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