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据文献报道:大部分输血后肝炎(PTH)与HCV感染有关,对献血者严格进行抗HCV检测是预防和减少PTH必不可少的手段。我们对10358名个体献血者的抗HCV阳性率进行调查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输血后肝炎的主要病原,目前血液筛查所采用的第3代丙肝总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剂(ELISA)仍有较长的"窗口期"[1],无法完全避免HCV的经血传播.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研制的HCV分片段酶联免疫确认试剂盒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早期诊断的优点[2],我们用其对日常检测的抗.HCV S/CO高值的阴性样本进行确认,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银川地区献血者抗-HCV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近年来通过输血传染HCV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而输血后肝炎(PTH)的90%为丙型肝炎[1],国内报道76%丙肝患者与输血有关[2],我们将2002~2005年银川地区HCV在汉族人群及汉族与少数民族中感染情况分析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2002-2005年银川市无偿献血样本67259份。1.2抗-HCV检测采用ELISA方法试剂盒(厦门新创公司、北京金豪公司、北京万泰公司),操作严格按说明书进行。2结果(表1,2)3讨论银川地区4年的无偿献血初检样本,检出阳性率0.33%,复检阳性率0.34%,回族中阳性率0.43%,其它少数民族阳性率0.90%,抗-HCV阳性数347份,阳性率0.51…  相似文献   

4.
王建军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24):1943-1943,1946
目的探讨患者在术前(包括输血前、产前)进行4种传染性病原体检测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0年手术和输血患者2 010例的术前4项检测结果,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肝病毒抗体(抗HCV)、抗艾滋病病毒(HIV)1/2、梅毒螺旋体(TP)抗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每项结果都用酶标分析仪进行判定。另外,抗HIV1/2初筛阳性送南通市艾滋病筛查中心实验室确证。结果 2010份标本中,HBsAg阳性率9.20%,抗HCV阳性率0.75%,抗HIV1/2阳性率0,TP抗体阳性率0.40%。4项标志物总阳性208例次,总阳性率10.35%。结论在手术、输血、产前对患者进行术前4项检测对于预防感染、及时治疗患者和减少医疗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南昌市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滋病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是我国重点控制的乙类传染病.艾滋病病毒(HIV)的传播, 已引起了全世界对血液和血液制品安全的广泛重视,HIV通过血液及血制品的传播概率几乎达100%,医院患者输血感染HIV是普通人群感染艾滋病的一种高危途径[1-2],密切关注无偿献血人群艾滋病抗体(抗-HIV)阳性率,切断该传播途径已成为控制艾滋病蔓延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HIV感染人数逐年增加,流行态势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1,2],特别是"HIV窗口期"的存在,给采供血机构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黄石市是湖北省艾滋病高发地区之一,为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最大限度地降低经输血传播艾滋病,我们对黄石地区2008~2011年无偿献血者HIV的实验室筛查与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确认情况进行了结果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前认为输血后肝炎的78%~90%由HCV引起,做好血源的HCV筛查是控制输血后HCV感染的关键。为了解金华市无偿献血人群中HCV的感染情况,为募征献血者及控制输血后丙肝的发生提供资料,笔者对3年来47047名无偿献血者的抗-HCV检测结果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15648名受血者输血前抗HIV抗体检测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贯彻执行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通知精神 ,确保每位受血者安全 ,预防和杜绝因输血后感染艾滋病等血源性疾病引起的医疗纠纷 ,要求受血者在输注血液制品前均接受抗HIV抗体检查。我们对 15 6 4 8名本院住院拟输血患者抗HIV进行检查 ,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  相似文献   

9.
受血者输血前血液传播性疾病检测意义的探讨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目的探讨对受血者输血前血液传播疾病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2年7月~2003年9月的17217名患者输血前血液进行乙肝表面抗原、丙肝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及梅毒抗体检测分析。结果HBsAg阳性率11.58%,抗HCV阳性率1.20%,抗HIV阳性率0.02%,梅毒抗体阳性率1.38%。结论对输血前患者进行血液传播性疾病检测对于血液传播性疾病的预防和减少因输血后感染引起医疗纠纷的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患者、医院及供血单位均有保护意义。  相似文献   

10.
血源性病原体的检测与血液及血液制品的安全性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血液及其制品的生物污染问题一直是医学界的研究热点.更由于81年发现血友病患因注射凝血因子Ⅷ和Ⅸ浓缩制剂感染艾滋病病毒(HIV)而备受关注。生物污染的微生物类包括原虫(疟疾)、螺旋体(梅毒)、细菌和病毒.其中又以肝炎病毒(HBV、HCV)和HIV的危害最大。我国的输血后肝炎发病率较高.如乙肝为0.1%.丙肝为  相似文献   

11.
为避免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和医疗纠纷的发生,加强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避免院内感染,自2010年起我们对本院包括输血前患者在内的住院患者进行丙型肝炎(HCV)、艾滋病(HIV)、梅毒(TP))的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现将26987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湖北及周边地区输血前患者进行输血相关传染病指标进行检测及分析,以了解患者的感染情况,从而避免或减少医疗纠纷,并为输血相关传染病,尤其是艾滋病及梅毒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1-2016年湖北及周边地区输血前患者60 570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2001-2003年湖北及周边地区输血前患者19 800例作为对照组,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输血前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及梅毒螺旋体(TP)的血清标志物,比较不同时期输血前患者输血相关传染病的感染情况、传播途径与分布特点。结果研究组HIV阳性44例(0.0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P阳性1 091例(1.80%),HBV阳性7 607例(12.56%),HCV阳性1 062例(1.7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HIV、TP双重感染8例,HIV、HBV双重感染10例,HIV、HCV双重感染4例;HIV、TP及HBV三重感染2例,HIV、TP及HCV三重感染4例,HIV、HBV及HCV三重感染1例,与对照组比较呈上升趋势(P0.05)。结论湖北及周边的输血相关传染病感染情况仍旧严峻,某些患者在入院前就已感染了HIV、TP、HBV或HCV,少数患者甚至发生了双重或三重感染。临床应该进一步加强输血相关传染病,尤其是HIV与TP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减少输血相关传染病在普通人群中的传播。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住院及门诊患者抗-HIV检测结果统计、分析,初步了解目前临床HIV检测状况。方法对2002—2008年72 953名住院及门诊患者采用ELISA法进行抗-HIV初筛检测,初筛阳性者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蛋白免疫印迹法(WB)确证。结果72 953名患者中抗-HIV初筛阳性185例,确证阳性96例。内科检出率高达2.9‰,显著高于外科。HIV与HBvAg、TP、HCV共感染例数分别为8、12、16。结论艾滋病感染日趋严重,共感染率高,加大宣传和加强HIV检测成为必要。  相似文献   

14.
随着艾滋病在全球的迅速蔓延以及我国已进入艾滋病快速增长期 ,对输血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据报告[1] ,我国艾滋病 /HIV感染的传播途径目前仍以血液传播为主 ,注射吸毒占 6 8% ,经采血 (血浆 )途径感染占 9 7% ,血液和血液制品感染占 1 5 % ,这三种途径共占 79 2 %。所以 ,加强对献血者血液的检测 ,阻断血液途径传播就十分重要。目前大多数血站已采用双抗原夹心法试剂 (第 3代 )检测抗HIV ,但也有少数血站采用部分抗 HIV间接法试剂 (第 2代 )作献血者初筛。笔者将检测抗 HIV的两种模式的检测效果作一比较 ,报告于下。1 材料与方法1 1…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对受血者输血前4项检测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7019例输血前患者血液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艾滋病病毒(HIV)抗体、丙肝病毒(HCV)抗体检测及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TRUST)试验.结果 HBsAg阳性率12.01%、HCV阳性率0.36%、HIV阳性率0.06%、TRUST阳性率1.09%.结论受血者输血前相关检测不仅对患者与医务人员自身有益,而且保证输血安全监控,减少医疗纠纷,减少或防止医院感染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公理  刁爱仁  赵志娥 《疾病监测》2003,18(5):178-179
丙肝的传染源是病人和HCV无症状携带者。携带HCV的供血人员作为传染源意义更大。国外输血后肝炎中丙肝占 90 %以上 ,输血后肝炎的发病率为 2 - 2 0 %。我国输血后肝炎中丙肝占 6 0 -80 % ,而输血后丙肝的发病率为 2 - 3 4%。所以 ,对无偿献血者抗 -HCV抗体调查 ,是控制和预防HCV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材料与方法1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2年 1 2月 ,参加无偿献血者 2 791 6人。2 抗 -HCV试剂盒 (英科新创科技有限公司、华美生物工程公司 )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 (瑞士费米 1 6 2 0型 ) ;按试剂盒说明书 ,做抗 -HC…  相似文献   

17.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Virus,HIV)即艾滋病病毒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HIV主要通过性、血液或母婴传播。近年来HIV感染在人群中呈快速增长趋势,经血传播为其主要的感染途径之一。为了解上饶市600万人口中无偿献血者HIV感染情况,预防和控制HIV经血传播,保障用血者的安全,提高血液质量,对献血者血液进行抗-HIV的检测是有效的防范措施之一。本站严格按卫生部要求对献血者血液样本进行抗-HIV检测,2005年共检测无偿献血者血液样本19380份,其中检出抗-…  相似文献   

18.
郑冬莉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4):3503-3503
目的了解乐清市第三人民医院2010年2 990例术前及输血前患者HBsAg、抗HCV、抗HIV、梅毒TRUST检测结果。方法为了减少和避免医院感染和医疗纠纷的发生,乐清市第三人民医院对术前及输血前患者进行了HBsAg、抗HCV、抗HIV、梅毒TRUST检测。结果 HBsAg阳性率10.43%,抗HCV阳性率0.67%,抗HIV阳性率0.13%,TPPA阳性率1.10%。结论对术前及输血前患者进行血液传播性疾病检测,掌握患者术前输血前的资料,对于减少因输血后感染、院内感染等引起的医源性感染,防范因非医源性感染引发的医疗纠纷的发生以及对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输血前血液传播性疾病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输血后肝炎病毒的感染 ,其发生率为 2 .40 %~ 2 7.30 %左右 [1 ] ,以乙型肝炎 (HBV)和丙型肝炎 (HCV)多见。由于输血后引起病毒感染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 ,也是不可忽视的医疗纠纷之一。因此 ,预防极为重要 ,除血站严格筛查献血员 ,临床医师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外 ,对患者输血前血液传染标志物检测非常必要。为此 ,我院遵照卫生部要求对所有输血患者进行 HBs Ag、抗 - HBs、HBe Ag、抗 - HBe、抗 - HBc、抗 - HCV、抗 - HIV、RPR检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1 999- 1 2~ 2 0 0 1 - 1 2我院各科输血 830例 ,…  相似文献   

20.
HIV抗体阳性的有偿献血员中,HCV的感染率很高[1],徐州地处内陆,HIV的感染大都由输血引起,因此HIV合并HCV的感染明显高于HBV的感染以及HIV单独感染.现将40例HIV确诊患者各项检测指标作一回顾性研究.初步了解混合感染与单纯感染以及HIV携带者与AIDS患者间各检测指标的相互关系,有助于为此类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