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是近年来才新命名的,它是临床上常见的顽固性便秘的一个类型。由于病因复杂,诊断困难,以往在治疗上颇感棘手。近年来随着排粪造影、结肠传输试验、肛门直肠测压及肛肠肌电图等项目的开展,对本病有了明确认识。笔者采用手术配合中药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而且远期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44例中,男性12例,女32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58岁,平均年龄34±1.2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3月,平均2.4±0.5年;直肠前突18例,直肠前突伴直肠内脱垂10例,直肠内脱垂12…  相似文献   

2.
滕君  仇玕 《中外医疗》2010,29(4):25-25,27
目的应用排粪造影方法对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患者进行造影分析;以期提高对排便困难者影像表现的认识。方法采用数字胃肠机对便秘患者进行排粪造影检查,回顾性分析50例排粪造影的X线表现,使用卢氏标准进行测量。结果直肠前突患者22例,盆底痉挛综合征18例,耻骨直肠肌综合征5例,内脏下垂及肠疝3例,肛管息肉2例。结论排粪造影方法目前是便秘患者理想的影像检查方法,对其病因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且优于传统的钡灌肠、肠镜检查。  相似文献   

3.
赵伟  金鑫  陈龙 《吉林医学》2011,(10):1896-1898
目的:探讨排粪造影在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50例有不同程度排便困难的患者行排粪造影检查。观察患者静息、提肛、力排时充盈像和黏膜像。并测量肛直角(ARA)、肛上距(DUAC)、乙耻距(DSPC)、骶直距(DSR)。结果:150例便秘患者中,10例正常,140例异常。结论:排粪造影动态观察盆底形态,是较传统的钡灌肠、内镜检查更为敏感可靠的方法,能为临床诊治功能性出口梗阻所致便秘等肛肠疾病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排粪造影在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90例临床诊断为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的患者,我们采用排粪造影的方法进行检查。结果:90例便秘患者中,排粪造影有异常87例,其中直肠前突43例;直肠黏膜脱垂85例;盆底失迟缓综合症9例;会阴下降57例;较多患者检查均有异常。结论:对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的患者,应用排粪造影检查,能更简单了解直肠全貌,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排粪造影在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90例临床诊断为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的患者,我们采用排粪造影的方法进行检查。结果:90例便秘患者中,排粪造影有异常87例,其中直肠前突43例;直肠黏膜脱垂85例;盆底失迟缓综合症9例;会阴下降57例;较多患者检查均有异常。结论:对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的患者,应用排粪造影检查,能更简单了解直肠全貌,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6.
出口梗阻性便秘是排便出口附近组织器官的病理性改变导致排便困难或羁留性便秘的一种综合征[1]。这些病可以单独为患,但多数情况下数症同时存在,1998~2006年我院对72例出口梗阻性病人施行手术治疗,进行观察,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72例,男性8例均为直肠黏膜脱垂,  相似文献   

7.
出口梗阻性便秘是排便出口附近组织器官的病理性改变导致排便困难或羁留性便秘的一种综合征。这些病可以单独为患,但多数情况下数症同时存在,1998~2006年我院对72例出口梗阻性病人施行手术治疗,进行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楼祥华 《河北医学》1997,3(4):62-63
笔者自从1992年始有针对性的对“直肠粘膜脱垂”和“耻直肌痉挛”二病因所致的“出口梗阻性便秘”患者,采用局部注射和中药治疗,临床结果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人共37例,均为门诊病人男性6例,女性31例。其中“脱垂”患者32例。“耻直肌痉挛”患者5例,年龄最小29例,年龄最大64岁。2临床表现及论断方法2.1直肠粘膜脱垂征:排使困难或使后欲便,有排之不尽感,努张不行,大便质地往往较软,时伴腹胀不适,严重者可发现有异物脱出肛外。检查:肛门格诊,直肠壶腹部大多无粪便充塞,但可能触及柔软物,指感在排便动作时有环套现象,指…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直肠前突及直肠黏膜脱垂患者手术护理体会,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28例用手按压阴道后壁排出粪便,多数患者长期服用导泻药物以协助排便。结果:对本组38例直肠前突和直肠黏膜脱垂患者经过积极的手术治疗和实施护理措施,大便排出困难均明显得到改善,临床症状消失,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取得了良好效果,33例患者每日排便1次,有3例为每日排便2次,2例每2—3天排便1次。避免了并发症,使患者尽快的康复。结论:对直肠前突和直肠黏膜脱垂患者实施的本护理措施是有效的,提高了临床治愈率。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使他们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0.
李元君  涂经楷 《重庆医学》2012,41(21):2174+2178
目的探讨松弛性出口梗阻性便秘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法分析57例松弛性出口梗阻性便秘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结果 16例直肠内脱垂合并盆底脱垂和盆底疝患者治愈率87.5%(14/16),其中,2例便秘效果改善差,伴有严重精神因素;35例直肠黏膜内脱垂伴环状痔脱出患者治愈率100.0%(35/35);6例直肠前膨化患者治愈率100.0%(6/6)。结论采用合理的手术方式治疗松弛性出口梗阻性便秘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祝洪福 《实用全科医学》2008,6(11):1193-1194
目的探讨排粪造影对出口梗阻性便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0例有不同程度排便困难的患者行排粪造影检查。通过动静态观察排便过程。观察患者静息、提肛、力排时充盈像和黏膜像。并测量肛直角(ARA)、肛上距(DUAC)、乙耻距(DSPC)、骶直距(DSR)。结果110例便秘患者中9例正常,101例异常。结论排粪造影是一种简单无创的检查方法。是传统钡灌肠和结肠镜不可替代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直肠肛门功能性出口梗阻的病因及X线表现,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信息。方法使用国产专用数字胃肠机,采用浓度为70%-100%(W/V)硫酸钡行常规排粪性造影,透视下动态观察并连续摄片,其中重点摄取静坐、提肛、初排、力排功能位像及黏膜像。结果230例患者中,直肠前突168例,会阴下降132例,内脏下垂72倒,直肠前壁黏膜脱垂、内套叠66例,盆底痉挛综合征56例,耻骨直肠肌肥厚28例,盆底疝16例,骶直分离1例(有外伤史),正常9例。在所有病例中大部分为复合型病症:直肠前突常合并会阴下降、直肠内套叠及直肠前壁黏膜脱垂,盆底痉挛常合并直肠前突、直肠内套叠,直肠前突并直肠内套叠时又常合并盆底疝等。本组异常病例中,有199例经临床手术治疗,均获得了良好的效果,16例未手术或治疗情况不详。结论排粪性造影较传统的肛直肠部检查和钡灌肠造影更敏感可靠,它能直接显示功能性出口梗阻的病因、病变程度及病变形态,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直肠前突与出口梗阻性便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直肠前突与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17例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患者的临床和动态排粪造影资料。对直肠前突病例的力排过程进行动态回放,并分析其表现。结果①310例有直肠前突。392例有直肠内脱垂,353例有会阴下降,69例有盆底痉挛或耻直肌肥厚。95.20%(397/417)的病例至少存在两种异常,无单发直肠前突病例。男女患者间比较,直肠前突、会阴下降、盆底痉挛或耻直肌肥厚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直肠内脱垂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直肠前突病例力排过程动态回放:直肠内钡剂排空或接近排空、直肠远端增粗粘膜堆积226例,占72.90%;直肠内钡剂不排或呈滴状排出、远端粘膜脱入肛管和(或)盆底痉挛或耻直肌肥厚71例,占22.90%;前突囊袋缩小不明显、囊袋后方直肠内脱垂13例,占4.20%。结论直肠前突不是引起便秘的主要原因,明确直肠前突与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的关系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生物反馈训练在出口梗阻性便秘中的疗效效果。方法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出口梗阻性便秘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生物反馈训练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4%)显著高于对照组(4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训练在出口梗阻性便秘中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针灸治疗功能性出口梗阻型便秘41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功能性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功能性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82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1例,采用电针于长强穴、次髂穴、中髂穴等穴位治疗;对照组41例,采用口服聚乙二醇4000治疗两周,在第4周时评估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73.17%,对照组46.34%,两组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药物组,用电针在长强穴、次髂穴、中髂穴等穴位治疗功能性便秘是较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功能性出口梗阻型便秘排便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功能性出口梗阻型便秘排便动力学特点,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40例结肠传输功能正常的功能性出口梗阻型便秘(FOOC)患者行肛肠测压,肛管肌电图测定等动力学检查,计算出动力参数,运动指数,并与20例自愿受试者作对照分析。结果 静息状态下内括约肌压力FOOC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FOOC的直肠感知敏感性降低;FOOC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肛管超慢波及不规律波增多,运动指数升高,自发性松弛减少,FOOC组25%肛管外括约肌无排例时的松弛反射,52.5%EMG为矛盾性收缩。结论 FOOC患者存在平滑肌,横纹肌,自主神经或体神经的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108例梗阻性黄疸患者CT检查,就其部位及原因进行分析。方法 常规口眼1%-2%的泛影葡胺500-800ml,进行螺旋CT平扫后增强扫描。结果 CT对梗阻性黄疸的定位诊断率为100%,定性诊断率为60%-100%;胆道系统内高密度结石诊断率为100%,肿瘤性病变或低密度结石、炎性病变诊断率为60%-85%。结论 梗阻性黄疸以肿瘤的发病率占首位,结石所致的梗阻次之,炎症或术后所致的梗阻少见。故此,CT检查仍为首选。  相似文献   

18.
田玉霞 《吉林医学》2012,33(12):2598-2599
目的:对引起便秘的原因进行了仔细的分析。方法:对肠道门诊收治的108患者进行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显效72例(66.7%),有效32例(29.6%),无效4例(3.7%)。结论:西药治标,中药治本,克服了单一西医治疗易复发之不足,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便秘是肛肠科的常见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排便困难、肛门有下坠感和堵塞感,便后有便不尽感,排便次数减少,便意感减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数字胃肠机排粪造影对出口梗阻性便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便秘患者用数字胃肠机作排粪造影检查,观察并测量患者静坐、提肛及力排时肛直角、肛上距、乙耻距、骶直距及肛管长度。结果:数字胃肠机获取图像优良,相关解剖结构及标志点显示清晰,测量准确。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出口梗阻,表现为直肠前突、会阴下降、直肠粘膜内套叠及耻骨直肠肌痉挛综合征等,常为多种功能性疾病并存。结论:数字胃肠机作排粪造影检查,可准确显示肛管直肠的功能性和器质性病变,对出口梗阻性便秘病因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