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0 毫秒
1.
“锤状指”是由指伸肌腱损伤引起的。手部的肌腱由于所在部位不同 ,功能不同 ,构造也各有特点。伸指肌腱止于末节指骨的基底部背面 ,该肌腱可因强烈的收缩或锐器切割而断裂 ,并常将其止点所依附的骨骼撕脱 ,造成末节手指下垂屈曲畸形 ,不能自动伸直 ,即“锤状指”。新鲜外伤性锤状指如果早期处理不妥 ,极易造成功能障碍。现在临床上一般用铝片或石膏固定 ,对断裂的伸指肌腱进行手术缝合 ,而本文主要阐述胶布皮牵引固定的方法、优势。1 .临床资料自 2 0 0 2年 6月~ 2 0 0 4年 1月共观察治疗 1 5例 ,年龄 1 0岁 - 1 5岁 ,男 6例 ,女 9例。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皮滚式缝合修复腱性锤状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我院15例腱性锤状指患者采用经皮滚式缝合进行修复。术后患指末节指针固定于过伸5°~10°,6周后拔除指针,对远位指间关节的活动范围进行评价。最后对所纳入的患者进行随访,采用Crawford疗效评价体系评估患者远期的疗效。结果:所纳入的患者随访过程中失访1例,最终14例患者完成24个月随访。所有患者伤口均甲级愈合。Crawford疗效评价显示疗效优11例,良3例,优良率为93.3%。结论:采用经皮滚式缝合修复腱性锤状指,手术方法简单易行,疗效较为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指伸肌腱中央腱束损伤 ,手指出现钮扣状畸形 ,其二期修复是指背伸腱装置中最为困难的一种 ,修复方法较多。我院自 1 993年~2 0 0 0年采用Y -V缝合治疗钮扣指畸形 2 0例疗效较为满意。  手术方法 :应用臂丛或指神经麻醉 ,在指根止血带止血下手术 ,于伤指近侧指间关节背侧做一弧形切口 ,将皮肤分向二侧 ,显露中央腱及两侧的侧腱束 ,见中央腱被断端间纤维组织相连而延长 ,游离中央腱及两侧侧腱束 ,用细克氏针或 7号针头将PIP关节固定于 0度伸直位 ,将延长的中央腱束在近节指骨背侧切一Y形口 ,长短以中央腱松弛程度为准 ,紧缩中央腱以 …  相似文献   

4.
伸指肌腱在末节指骨止点附近与菲薄的关节囊结合在一起 ,手指戳伤 ,伸肌腱在止点处断裂 ,使手指末节不能主动伸正 ,而指深屈肌腱牵拉末节屈曲 ,形成锤状指。我院应用注射器针头将远侧指关节固定于过伸位 ,取得满意效果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人 36例 ,男 30例 ,女 6例 ,年龄 2 5~ 5 0岁 ,手指戳伤致锤状指。2 治疗方法消毒用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针头 (7号至 9号即可 )。由指尖部纵行沿指骨髓腔方向旋转针头 ,将远侧指关节固定于过伸位 ,固定 6周 ,6周后取出针头 ,功能锻炼 ,36例均治愈 ,效果良好。3 讨论锤状指常由戳伤引起 ,…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微型骨锚钉治疗锤状指畸形恢复关节功能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骨科的18例锤状指患者,均采用微型Anchor钉重建伸肌腱止点的手术方法治疗。其中男6例,女12例,年龄18~28岁,于远侧指间关节背侧做"и"形切口,显露伸指肌腱,将断端间疤痕切除,用1枚1mm克氏针将远侧指间关节固定于伸直位,于末节指骨基底背侧钻孔后安装微型锚钉,将锚钉尾部携带的肌腱缝线与伸指肌腱近断端缝合以加强缝合强度。6周后拔除克氏针开始功能练习。结果:随访时间为4~8个月。按Dargan方法评定主动活动范围:优14例,良2例,可1例,差1例。结论:使用Anchor钉重建伸肌腱止点手术治疗锤状指,操作简便、易于掌握、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6.
<正>锤状指是指手指伸肌腱在伸直位突然受到屈曲方向的暴力,伸肌腱Ⅰ区的肌腱断裂回缩导致远侧指间关节主动伸直障碍,呈现手指畸形,称为锤状指[1]。伴远节指骨基底背侧撕脱骨折的则为骨性锤状指。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新鲜骨性锤状指32例,收到满意效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2例中全部骨折均为闭合性骨折,手术时间为伤后8h~10天;男22例,女10例,年龄17~56  相似文献   

7.
王博 《中原医刊》2003,30(4):24-24
拇长伸肌腱损伤初期易被患者和医生忽视 ,当发现拇指指关节不能伸直 ,拇指末节呈屈曲畸形时 ,才来骨科诊治 ,一般情况下 ,Ⅰ、Ⅱ区拇长伸肌腱损伤 ,近端回缩不远 ,二期仍可对端缝合 ,Ⅲ区损伤 ,晚期常因近端肌腱回缩 ,不能直接缝合 ,我院近 4年来采用食指固有伸肌腱移位晚期修复拇长伸肌腱Ⅲ区损伤 2 7例 ,效果较满意。1 临床资料本组 2 7例 ,男 2 2例 ,女 5例 ,年龄 1 8~ 56岁。左侧 2 0例 ,右侧 7例。 2 3例为直接外伤所致 ;4例为自发断裂 ,其中 2例有腕部骨折史 ,2例有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分别于伤后 3d~ 6个月后手术。手术方法 :2 …  相似文献   

8.
外伤致手指末节指骨基底背侧骨折锤状指畸形在手外科比较常见,临床表现为手指远指间关节屈曲,不能伸指的一种畸形,X线片见末节指骨基底背侧撕脱骨块向近背侧移位.锤状指骨折较早见于Smillie(1937)报道.Webbe~([1])在其报道的160例锤状指中骨性锤状指占44例.因其影响外观及功能,常需手术治疗.2004年5月至2009年5月我科采用闭合复位穿针改良Ishiguro法治疗骨性锤状指患者43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临床上因伸肌腱于止点断裂引起锤状指畸形的病例较多.治疗锤状指的手术方法很多[1,2],其中传统的可抽出钢丝法固定被临床广泛应用,但因局部纽扣压迫或外伤所致末节血运欠佳,术后常出现指腹坏死等并发症.我科于2008年2月-2011年10月应用改良止点再造法修复锤状指畸形24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I区伸肌腱断裂所致锤状指临床较常见,患者常因疼痛、远侧指间关节(DIP)伸直受限等给生活、工作带来不便而烦恼.目前对闭合的、新鲜的、单纯I区伸肌腱断裂的锤状指大多采用保守疗法和手术治疗,但去除外固定或拔出内固定后仍有部分患者背伸受限和肌腱再次断裂的可能.现分析我院2006~2011年收治的16例I区伸肌腱断裂锤状指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效果不佳的病例,以探讨疗效不佳的原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介绍一种治疗特殊类型锤状指的方法。方法对32例手指伸肌腱止点断裂所致锤状指的患者给予Krakow锁边缝合法治疗。结果术后随访4-12个月(平均6.8个月),32例均一期愈合,按TAM系统评定方法评定优良率为100%。结论 Krakow锁边缝合法是临床上治疗特殊类型锤状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锤状指在手外伤中较为常见,受伤后呈现远侧指间关节屈曲畸形,分为腱性锤状指和骨性锤状指,若早期不能及时处理,可致长期疼痛及功能障碍,既影响日常生活又不美观。临床上对锤状指治疗可采取保守夹板治疗[1-2]及手术治疗。我科应用改良经骨隧道双线缝合法治疗锤状指患者25例,治疗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改良缝合克氏针固定治疗新鲜锤状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9月~2012年1月共收治新鲜锤状指畸形32例,均采用Bunnell双针缝线缝合修复指背伸肌腱并固定于指腹的改良缝合、细克氏针固定远端指间关节的手术方法治疗,术后6周拔除克氏针行功能锻炼,夜间仍用支具固定至术后第8周.术后3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24个月,平均16.5个月,采用Crawford功能评定标准对术后疗效评估.[结果]32例患者中,1例由线结反应导致手术切口感染,术后锤状指畸形复发;其余患者手术切口均Ⅰ/甲愈合.根据Crawford功能评定标准:优17例,良12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0.6%.[结论]改良缝合克氏针固定是治疗新鲜锤状指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锤状指是伤骨科中的一种常见病,但往往对其重视不够,疗效并不满意。自1977年我们使用自己设计制作的过伸位塑料管型指套,治疗锤状指10例,经随访疗效满意。今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0例,其中4例为末节指骨基底部背侧撕脱性骨折,6例为单纯仲肌腱在末节指骨附丽部损伤。临床检查均有典型的锤状指畸形、即远侧指间关节屈曲、近侧指间关节微屈或呈伸直位置。本组10例均用塑料指套连续固定5~6周,拆除固定后作功能锻炼,一般经4~6周后可完全恢复功能。患者固定期间均带指套坚持工作,经随访功能恢复良好,并未发现因畸形或复发而再需作手术者。  相似文献   

15.
末节指骨基底背侧为指伸肌腱的止点,手指伸直时,指端如受暴力弯曲易引起撕脱性骨折。骨折后末节手指屈曲,不能主动伸直,是典型的锤状畸形,又称锤状指。自2006年11月以来,我院采用克氏针加注射器针头双重内固定治疗远节指骨基底背侧撕脱性骨折1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介绍锤状指分期方法和不同时期的治疗。方法: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48例51指锤状指患者,病程1-7d为急性期,7-21d为修复期,21d以上为陈旧期,对于急性期患者,局麻下用克氏针固定末节指间关节,固定后在关节处扳弯克氏针,使手指末节过伸位,3周以后取出克氏针(伴撕脱骨折6周拔出),然后加强锻炼;修复期不作处理,建议陈旧期手术;陈旧期在局麻下于中节远端切断伸指肌腱,逆行松解瘢痕至末节指间关节,保持肌腱与瘢痕的连续性,末节指间关节克氏针过伸位固定,然后折叠缝合肌腱,3周后拔出固定,再加强锻炼。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7例急性期骨折愈合,2例陈旧期骨折给予摘除。48例中无1例出现感染,创面均一期愈合。21例23指远侧指间关节的范围与对侧未受伤关节相同,患指无疼痛,患者对外形很满意。1例急性期患者,拔出克氏针1周后再发锤状指,1月后按照陈旧期处理,与另外26例27指有少于10。的主动伸展限制,屈曲正常,无疼痛,患者对外形满意。结论:急性期克氏针过伸位固定,陈旧期瘢痕松解、肌腱折叠缝合是治疗锤状指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改良内部缝合法结合克氏针固定技术治疗腱性锤状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采用改良内部缝合法结合克氏针固定技术治疗的11例锤状指患者,术后随访时间4~25个月(平均14.9个月),术后采用Crawford功能评定标准评估手指功能。结果末次随访时,远侧指间关节的平均伸指活动范围5.5毅(0毅~10毅),平均屈指活动范围在64毅(50毅~80毅),采用Crawford功能评定标准结果显示,其中优5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90%。切口一期愈合,没有出现针道感染及皮肤坏死。结论应用改良的内部缝合方法结合克氏针固定技术治疗腱性锤状指,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此法操作简便,固定牢靠,临床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正>骨性锤状指为手外科临床常见病,受伤原因多为指端遭到撞击,远指间(DIP)关节瞬间被动屈曲,而同时近指间关节及掌指关节保持伸直位,使伸肌腱Ⅰ区受到猛烈拉伸,造成末节指骨基底背侧伸肌腱止点撕脱骨折。骨性锤状指对患指的外形及功能均有一定影响,除局部肿胀疼痛外,如长时间得不到治疗,由于伸肌腱中央束的牵拉,可导致鹅颈畸形[1]。由于受到伸肌腱的牵拉,撕脱的骨块一般移位明显,保守治疗很难将骨  相似文献   

19.
锤状指35例保守与手术治疗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俊英  赫玉福 《北京医学》2001,23(5):319-319
外伤性锤状指畸形临床多见,治疗方法主要采用保守外固定与手术治疗,且有争论.我们在1993~2000年间治疗了35例锤状指畸形,经过3个月~3年的随访,效果较满意.现就不同方法治疗的疗效分析作一报告.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35例35指,男24例,女11例,年龄17~44岁.示指3例,中指6例,环指17例,小指9例.其中铰伤5例,其余均为轴向受力戳伤.伤后就诊时间为30分钟~1个月.初诊于伤后3~4周者10例,其中4例已出现"鹅颈畸形”.症状均为疼痛及局部肿胀,手指末节不能伸直.  相似文献   

20.
锤状指畸形的治疗有保守疗法和手术疗法之分,其效果各家报道不一。本文介绍一种新的治疗方法以供临床选择。通过40例腱皮缝合术加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新鲜性和陈旧性锤状指畸形,采用TAM法评判,优良率达到100%。本治疗方法操作简便,实用性强,是纠正锤状畸形和恢复其功能的一个比较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