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异丙酚氯胺酮混合液静脉麻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 40例 ASA ~ 级病人行异丙酚氯胺酮 (1∶ 2 )复合静脉麻醉。结果麻醉诱导后血压、心率与麻醉前相比无明显变化 ,2 0 %病人出现一过性 SPO2 下降 (<94% )。麻醉诱导苏醒快 ,满意率高 ,恢复期无精神症状。表明异丙酚可控制氯胺酮的心血管兴奋作用和恢复期精神症状 ,氯胺酮可减轻异丙酚的心血管抑制作用。两者配伍是一种较好的短效静脉麻醉方式 ,但仍存在呼吸抑制作用 ,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2.
异丙酚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小儿外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异丙酚复合氯氨酮静脉麻醉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 5 0例ASA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异丙酚氯胺酮组 (PK组 )手术前 5min静脉注射异丙酚 2mg/kg后以异丙酚 3mg/kg·h-1、氯胺酮 2mg/kg·h-1静注维持 ;氯胺酮组 (K组 )手术前 5min静脉注射氯胺酮 2mg/kg后以氯胺酮 2mg/kg·h-1静注维持。结果 两组手术及麻醉时间差异无显著性 ,但苏醒时间PK组较K组明显缩短。静脉麻醉后 ,K组MAP、HR升高显著 (P <0 .0 1或 0 .0 5 ) ;而PK组MAP、HR无明显改变 ,RR却明显下降 (P <0 .0 5 ) ,但 5、10min时恢复至麻醉前水平。结论 与氯氨酮麻醉相比 ,异丙酚复合氯氨酮静脉麻醉循环稳定 ,清醒快 ,精神症状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七氟烷吸入麻醉与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儿童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行手术治疗的85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采取氯胺酮静脉麻醉,观察组43例采取七氟烷吸入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及清醒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镇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在为儿童进行手术治疗时,氯胺酮静脉麻醉镇痛效果更加明显,然而患者术后苏醒较慢,患儿容易出现较多不良反应;采用七氟烷吸入麻醉可快速起效,患儿耐受性好、麻醉并发症少,便于患儿术后快速苏醒,在患儿短小手术中更为适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全麻对小儿眼科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7年5月至2010年11月间收治的87例ASAⅠ级手术儿童,应用氯胺酮+异丙酚进行复合静脉麻醉.根据手术时间及术中患儿情况追加异丙酚1~2mg/kg静脉缓慢注射完成术后手术.结果 氯胺酮+异丙酚复合麻醉对呼吸循环抑制轻微,术中血压和心律平稳,麻醉苏醒快,无1例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及麻醉并发症.结论 氯胺酮+异丙酚复合麻醉的应用,是小儿眼科手术安全有效的的一种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异丙酚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患儿外科手术的临床麻醉效果,总结手术期间的护理体会。方法:对93例患儿实施异丙酚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手术的同时配合充分的术前准备和良好的术后观察及护理,提高了手术麻醉的安全性。结果:本组患儿在手术过程中MAP、HR、RR及SpO2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躁动、喉痉挛、憋气等现象。术后神志苏醒迅速,全组病例无清醒后再入睡现象,术后无恶心呕吐、精神症状和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异丙酚复合氯胺酮麻醉用于患儿手术麻醉过程中较平稳,术后苏醒快、恶心、呕吐、躁动、低血压症等不良反应较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氯胺酮复合异丙酚用于小儿短小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将40例行短小手术的患儿分为实验组(氯胺酮+异丙酚)和对照组(氯胺酮),观察患儿入室前、肌注氯/咪5min后、手术开始、手术开始10min、术毕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苏醒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麻醉前后两组患儿的RR、SpO2、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HR在术中明显增快,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实验组的苏醒时间比对照组要短。结论氯胺酮复合异丙酚用于小儿静脉全身麻醉对生理干扰小、清醒快、可控性强,是一种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维持静脉麻醉在小儿斜视矫正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40例患儿随机分成异丙酚组(P组,n=20)和氯胺酮组(K组,n=20).两组采用相同的诱导用药和不同的麻醉维持方法.P组用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维持静脉麻醉,K组单纯用氯胺酮维持静脉麻醉,记录并比较两组麻醉前、诱导阶段、麻醉维持期间、手术结束时循环和呼吸功能变化,吸痰次数以及术后烦躁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的差异.结果P组麻醉维持期间的收缩压、心率较K组降低,术后清醒时间短,吸痰次数少,烦躁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与K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维持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斜视矫正术可拮抗单纯氯胺酮麻醉引起的循环兴奋,同时苏醒快,痰少,术后烦躁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维持方法.  相似文献   

8.
陈晓艳  徐子龙 《黑龙江医学》2006,30(12):918-919
目的比较异丙酚复合氯胺酮、利多卡因静脉麻醉与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小手术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患儿50例,随机分为两组:氯胺酮组(K组)和异丙酚复合氯胺酮、利多卡因组(C组),每组25例。麻醉诱导:K组给予氯胺酮2.0 mg/kg;C组给予异丙酚、氯胺酮、利多卡因混合液(异丙酚60 mg、氯胺酮100 mg、利多卡因40 mg配制成总量10 mL的混合液,简称PKL)0.2 mL/kg,均在1 min内匀速静注。麻醉维持:K组用氯胺酮2.0~4.0 mg/(kg.h)微量泵恒速输注,C组用PKL混合液0.2~0.4mL/(kg.h)微量泵恒速输注,根据手术刺激增减药物剂量。术中保留自主呼吸,面罩给氧,术毕停用药。结果K组麻醉后MAP和HR较麻醉前升高(P<0.05);C组麻醉后MAP和HR变化不显著(P>0.05);两组SPO2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清醒时间C组明显快于K组(P<0.05),术后躁动及恶心、呕吐发生率C组明显低于K组(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氯胺酮、利多卡因静脉麻醉较氯胺酮静脉麻醉更平稳,术后清醒快,更适合小儿短小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微泵静注异丙酚-氯胺酮麻醉在骨科短小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60例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行内固定物取出术的患者,ASA11~2级,年龄18~60岁体重45~80kg,手术时间不超过1h,术前无精神神经疾病史.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异丙酚-氯胺酮组)B组(异丙酚组).记录诱导用量,维持用量和总用药量,记录初醒(呼之睁眼)时间和完全清醒(可正常对话)时间,观察麻醉过程中有无呼吸抑制现象,停药后有无恶心,呕吐.结果:2组诱导用量.维持用量和总用药量有显著性差异(P<0.01). A组初醒时间和完全清醒时间与B组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氟胺酮一异丙酚微泵控制静脉复合麻醉,简便易行,诱导迅速舒适,苏醒快而安全.术后无精神症状.两者复合可以取长补短,是一种较理想的静脉麻醉方法,特别适应于需要一定麻醉深度的短小车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异丙酚 /氯胺酮 (P/K)与羟丁酸钠 /氯胺酮 (R/K)静脉麻醉在小儿唇裂手术中优缺点。方法  10 0例随机分为二组 ,P/K组 ,R/K组 ,观察麻醉期间SpO2 、MAP、HR变化 ,苏醒恢复参数等。结果 麻醉前后SpO2 、MAP、HR变化P/K组有显著差异 ,R/K组无明显变化 ,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 <0 .0 5。恢复参数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 <0 .0 5。结论 P/K用于小儿唇裂手术麻醉苏醒快 ,分泌物少。但注意一过性循环反应及呼吸抑制 ,R/K麻醉诱导插管平稳 :呼吸影响小 ,但苏醒延迟 ,尤应注意术后呼吸道管理。  相似文献   

11.
丁传凤  周本瑜 《现代医学》2001,29(2):116-117
目的探讨婴幼儿唇裂修复术的优势静脉麻醉方案。方法80例唇裂手术患儿随机分为氯胺酮-咪唑安定组、氯胺酮-异丙酚组、氯胺酮-芬太尼组及氯胺酮、咪唑安定、芬太尼、异丙酚复合组进行麻醉比较。结果复合组具有镇痛、镇静效果优良,总用药量较少,术后苏醒迅速及并发症少等优点。结论婴幼儿唇裂修复术采用小剂量的氯胺酮输注,间隔复合小剂量的咪唑安定、芬太尼、异丙酚麻醉,能取得十分满意的麻醉效果,且术后苏醒迅速。  相似文献   

12.
丁传凤  周本瑜 《铁道医学》2001,29(2):116-117
目的:探讨婴幼儿唇裂修复术的优势静脉麻醉方案。方法:80例唇裂手术患儿随机分为氯胺酮-咪唑安定组、氯胺酮-异丙酚组、氯胺酮-芬太尼组及氯胺酮、咪唑安定、芬太尼、异丙酚复合组进行麻醉比较。结果:复合组具有镇痛、镇静效果优良,总用药量较少,术后苏醒迅速及关发症少等优点。结论:婴幼儿唇裂修复术采用小剂量的氯胺酮输注,间隔复合小剂量的咪唑安定、芬太尼、异丙酚麻醉,能取得十分满意的麻醉效果,且术后苏醒迅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临床实践分析氯胺酮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在小儿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临床研究中随机抽取90例 ASAⅠ~Ⅱ级择期手术患儿临床麻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静脉组在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方面长于吸入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面两组患儿无明显差异性;麻醉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患儿存在明显差异性。结论经临床对照分析,在小儿外科手术中采用氯胺酮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方式,患儿术中呼吸循环平稳且术后镇痛效果良好,对小儿生理功能影响较小,属于是比较理想的小儿外科手术麻醉方案。  相似文献   

14.
欧伟明  杨承祥 《广东医学》2002,23(Z1):118-119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对小儿氯胺酮静脉全麻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60例ASA Ⅰ级2~8岁患儿行短小手术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M组30例和K组30例,两组诱导麻醉均采用静脉注射咪唑安啶0.1 mg/kg和静脉滴注0.1%氯胺酮维持麻醉.M组在麻醉诱导时静脉缓注美托洛尔0.05 mg/kg(速度为1~2 mg/min).术后送入恢复室至苏醒.连续观察并记录诱导前(T1)、诱导后5 min(T2)、手术开始后5 min(T3)、术毕(T4)和苏醒(T5)5个时点的MAP,HR,ECG和SpO2.结果 K组在应用氯胺酮后T2,T3,T4,T5的MAP和HR均比诱导前(基础值)显著增加(P<0.01),而M组的联合应用美托洛尔和氯胺酮后,MAP和HR均无明显改变,而且明显低于K组.观察期间全部病例未见心律失常及ST-T段、T波改变,SpO2维持在99%~100%.结论在氯胺酮静脉麻醉中联合应用美托洛尔可以有效地克服氯胺酮的心率增快和血压升高的副作用,维持氯胺酮麻醉患者的循环稳定,效果良好,而且临床证明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氯胺酮复合利多卡因、东莨菪碱用于小儿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进行腹部择期手术的患儿按麻醉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常规麻醉组(氯胺酮组,K组)和氯胺酮复合利多卡因、东莨菪碱麻醉组(KLS组),观察麻醉前、注药后2 min、注药后5 min HR、SpO2的变化,术后根据患儿出现肢体动作和应答程度判断苏醒情况。结果 KLS组患儿镇静镇痛满意,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与K组相比,KLS组术后苏醒时间短,术中及术后躁动、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少(P<0.01)。结论氯胺酮复合利多卡因、东莨菪碱麻醉用于小儿手术效果满意,呼吸循环更加稳定,术后苏醒快,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氯胺酮麻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小儿短小手术全凭静脉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短小手术的患儿60例,根据不同麻醉药物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患儿给予瑞芬太尼复1合异丙酚麻醉,对照组30例患儿给氯胺酮麻醉,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麻醉苏醒时间、呼吸恢复时间、不良反应以及拔管时间。结果:观察组在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上均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16.67%,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小儿短小手术全凭静脉麻醉效果显著,能够确保麻醉深度,具有安全、麻醉恢复快、不良反应小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钟俊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15):2041-2042
目的:比较低剂量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与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用于小儿短小手术全凭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级择期手术患儿,随机分为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组(K组,n=30)和低剂量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R组,n=30)。两组患儿入手术室后均先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负荷量,K组术中用氯胺酮100mg+丙泊酚200mg混合液1ml/(kg·h)持续输注,R组术中用瑞芬太尼0.05μg/(kg·min)和丙泊酚200μg/(kg·min)持续输注。术中根据手术刺激大小及患儿反应调整给药速度。记录围麻醉期心率和呼吸变化、停药后苏醒时间及术中、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K组相比,R组术中心率、呼吸较平稳,苏醒时间短,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少。结论:低剂量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术中麻醉平稳、苏醒快、不良反应少,是小儿短小手术较好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美托洛尔对小儿氯胺酮静脉全麻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60例ASAⅠ级2~8岁患儿行短小手术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M组30例和K组30例,两组诱导麻醉均采用静脉泣射咪唑安啶0.1mg/kg和静脉滴注0.1%氯胺酮维持麻醉。M组在麻醉诱导时静脉缓注美托洛尔0.05mg/kg(速度为1~2mg/min)。术后送入恢复室至苏醒。连续观察并记录诱导前(T1)、诱导后5min(T2)、手术开始后5min(T3)、术毕(T4)和苏醒(T5)5个时点的 MAP,HR,ECG和SpO2。结果K组在应用氯胺酮后T2,T3,T4,T5的MAP和HR均比诱导前(基础值)显著增加(P<0.01),而M组的联合应用美托洛尔和氯胺酮后,MAP和HR均无明显改变,而且明显低于K组。观察期间全部病例未见心律失常及ST-T段、T波改变,SpO2维持在99%~11%。结论 在氯胺酮静脉麻醉中联合应用美托洛尔可以有效地克服氯胺酮的心率增快和血压升高的副作用,维持氯胺酮麻醉患者的循环稳定,效果良好,而且临床证明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廖历兴  陈聪 《河北医学》2006,12(2):128-130
目的:比较氯胺酮复合不同镇静麻醉药用于小儿静脉麻醉的效果及优缺点。方法:86例择期体表手术的患儿,年龄3~6岁,随机分为四组,氯胺酮复合羟丁酸钠(H)组20例;氯胺酮复合咪唑安定(M)组21例;复合异丙酚(P)组25例;复合氟哌利多(D)组20例。术中监测ECG、血压、SPO2,记录心率、血压变化、手术时间、每小时体动次数、术后清醒时间。结果:四组患儿均能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呼吸循环平稳。(H)组静注羟丁酸钠后心率明显减慢,但对血压及SPO2影响不大。术后清醒(P)组最快平均22±7.2M IN,(M)组平均42±11.5M IN,(D)组及(H)组最慢,分别为63±15.6M IN及72±18.3M IN。结论:上述四种组合用药方法均能满足手术要求,其中氯胺酮、异丙酚复合麻醉效果满意,副作用较少,可控性强,麻醉后恢复快,明显优于其它复合用药方法。  相似文献   

20.
刘勇  吕志平  曹娟  黄泽飞 《医学综述》2009,15(18):2852-2855
目的研究氯胺酮异丙酚静脉麻醉联合罗哌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用于小儿疝手术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2007~2008年浏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对病情评估分级Ⅰ~Ⅱ级行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600例,随机均分成2组:单用氯胺酮麻醉组(K组)和氯胺酮、异丙酚静脉联合罗哌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组(C组)。对两组的麻醉效果、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氯胺酮总用量、母子分离时间、术后苏醒时间、术后哭闹时间、术后疼痛情况、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均能提供满意的麻醉效果。与K组比较,C组对呼吸循环影响轻微,氯胺酮总用量少,母子分离时间、术后苏醒时间、术后哭闹时间短均少于K组,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胺酮和异丙酚静脉联合罗哌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用于小儿疝手术,麻醉更平稳,苏醒快,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