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目的:观察三化汤及其组方对脑缺血再灌注老龄大鼠胃肠组织TXB2、6-Keto-PGF1α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三化汤组、西药组(尼莫地平)、中成药组(血栓心脉宁)。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方法制备老龄大鼠脑缺血模型,脑缺血1h后,再灌注0.5h。取每组大鼠胃体部组织和小肠组织各5—20mg制成匀浆,分别测定TXB2和6-Keto-PGF1α的含量。结果:三化汤组、血栓心脉宁组及尼莫地平组均能显著降低胃肠组织TXB:含量(P〈0.01,P〈0.05)、显著升高6-Keto-PGF1α含量(P〈0.01,P〈0.05),且三化汤组优于其他两用药组(P〈0.05)。结论:三化汤对脑缺血再灌注老龄大鼠胃肠组织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赤黄平阳汤对抗精子抗体(AsAb)阳性模型大鼠的抗精子抗体吸光度(OD)值、胚胎数的影响。方法:人工主动免疫法建立抗精子抗体阳性动物模型,随机分为5组:赤黄平阳汤组、知柏地黄汤组、醋酸泼尼松组、模型组及正常组,分别灌胃给药,两周后取血,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AsAbOD值。将雌鼠以3:1比例与雄鼠配对合茏,于妊娠第18天断头处死雌鼠,观察胚胎数,并再次检测AsAbOD值。结果:(1)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均表现出降低AsAbOD值作用(P〈0.01),赤黄平阳汤组优于醋酸泼尼松组(P〈0.05)。(2)模型组胚胎数明显降低。与正常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赤黄平阳汤组能增加胚胎数,且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赤黄平阳汤能有效降低抗精子抗体阳性雌鼠AsAbOD值,增加平均胚胎数。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羌活地黄汤对Ⅱ型胶原诱导的大鼠关节炎模型骨软骨连接的影响,探讨羌活地黄汤缓解关节周围骨破坏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牛Ⅱ型胶原诱导的大鼠关节炎模型,在初次免疫30d后,采用羌活地黄汤灌胃与甲氨喋呤对照,模型组和正常组采用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持续20d后取材,对膝关节骨软骨连接行病理学观察与形态计量分析。结果:关节软骨进行病理学评分,羌活地黄汤组与模型组比较,软骨破坏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羌活地黄汤组软骨连接处厚度增加,与模型组、甲氨喋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羌活地黄汤组软骨下骨空骨陷窝率减少,与模型组、甲氨喋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羌活地黄汤可缓解胶原诱导的大鼠关节炎模型关节软骨的破坏与减轻关节周围骨侵蚀,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骨软骨连接处的微观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知柏前清汤联合左旋氧氟沙星治疗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精液质量的影响,并从精子凋亡角度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慢性前列腺炎患者58例,治疗前行精液分析、精子凋亡率检测并与健康组进行比较。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用知柏前清汤联合左旋氧氟沙星治疗,对照组仅用左旋氧氟沙星治疗。2组均在治疗1个月后对比观察临床疗效,精液分析,并采用TUNEL法分别检测治疗后精子凋亡率的变化。结果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与健康组比较,精液液化时间延长(P〈0.01),精子活力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治疗后液化时间明显缩短(P〈0.01),精子活力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提高(P〈0.01)。对照组治疗后液化时间明显缩短(P〈0.05),但精子活力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精子凋亡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精子凋亡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精子凋亡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治愈率35.71%,有效率85.71%,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知柏前清汤联合左旋氧氟沙星治疗能有效改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精液质量,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精子凋亡率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GPY7案配合参芪地黄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参芪地黄汤组49例,两组均予GP方案化疗,参芪地黄汤组加用参芪地黄汤,治疗3~5个周期。结果:总有效率参芪地黄汤组87.76%,对照组69.3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参芪地黄汤组化疗后的卡式评分、疗效评估均较对照组疗效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P方案配合参芪地黄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能增强临床疗效,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咳喘宁对支气管哮喘大鼠肺组织嗜酸粒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咳喘宁高剂量组(27g生药/kg体质量)、咳喘宁低剂量组(13.5g生药/kg体质量)、桂龙咳喘宁对照组(0.41g/kg体质量),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以卵蛋白致敏并吸入激发法制备大鼠支气管哮喘模型,各治疗组均从第1次哮喘激发开始(造模第3周)至处死前每天灌胃给药,激发并给药4w后处死大鼠,观察各组大鼠引喘潜伏期,并采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采用HE染色观察肺和气管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引喘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或P〈0.01);高剂量组长于桂龙咳喘宁组(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支气管管壁和平滑肌厚度、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数明显增加(P〈0.01),同时凋亡率略有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均可显著延长引喘潜伏期(P〈0.05或P〈0.01),明显降低支气管管壁和平滑肌厚度、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数(P〈0.05或P〈0.01),升高嗜酸性粒细胞凋亡率(P〈0.01)。结论:咳喘宁通过促进EOS凋亡,减轻了哮喘气道炎症,从而减轻哮喘发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风康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及P53、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复制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以步长脑心通为对照,于脑缺血24小时运用流式细胞术观察中风康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及P=53、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神经细胞凋亡率、P=53、Bcl-2荧光标记率和标记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Bcl-2荧光标记率和标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或P〈0.01),细胞凋亡率以及P=53荧光标记率和标记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或P〈0.01),以中风康高剂量组变化最为显著。结论:中风康可调节凋亡调控蛋白P53、Bcl-2的表达,抑制神经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二甲基亚硝胺大鼠肝纤维化中医方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二甲基亚硝胺(DMN)大鼠肝纤维化的中医方证。方法:腹腔注射法制备DMN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分别采用5首不同功效的经典方治疗两周,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学、羟脯氨酸(Hyp)含量及肝功能变化。结果:造模4周后大鼠形成典型小结节性肝硬化,6周后模型组大鼠肝组织损伤较4周时有所缓解。与6周模型组相比,茵陈蒿汤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变化、Hyp含量及肝功能均显著改善(P〈0.05或P〈0.01);黄芪汤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变化、Hyp古量亦显著改善(P〈0.05或P〈0.01)。结论:茵陈蒿汤、黄芪汤能够有效逆转DMN大鼠肝纤维化,成型期DMN肝纤维化大鼠的主要中医方证为湿热、瘀热内蕴兼气虚。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羌活地黄汤对氟氏完全佐剂诱导的类风湿性关节炎(AA)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的影响,探讨羌活地黄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可能机制,为羌活地黄汤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建立大鼠佐剂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动物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羌活地黄汤及甲氨喋呤组。采用灌胃给药方式进行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AA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IL-6的水平。结果: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经羌活地黄汤及甲氨喋呤治疗后,羌活地黄汤组及甲氨喋呤组的TNF-α、IL-1β、IL-6水平低于模型组(P〈0.01),羌活地黄汤组与甲氨喋呤组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羌活地黄汤具有抑制AA大鼠TNF-α、IL-1β、IL-6的异常分泌的作用,可以阻止AA大鼠免疫性炎症的发展。提示羌活地黄汤对AA大鼠TNF-α、IL-1β、IL-6的影响是其治疗RA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0.
As2O3对大鼠生精细胞凋亡及其Bcl-2/Bax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伟  舒小林  陆祥  李季蓉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23):2823-2826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染砷(As2O3)大鼠生精细胞凋亡及其Bcl-2/Bax表达的变化。方法: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0.375,0.75,1.5mg·kg^-13个染毒组和正常正常组,灌胃法连续给药16周后处死,对各组大鼠进行睾丸脏器系数、精子头计数,并计算每日精子生成量(DSP)。采用TUNEL法检测大鼠生精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生精细胞Bcl-2/Bax的表达。结果:①与正常组相比,中剂量组(0.75mg·kg^-1)和高剂量组(1.5mg·kg^-1)睾丸精子头计数和DSP均显著降低(P〈0.01),生精细胞凋亡指数(AI)显著升高(P〈0.01),生精细胞Bcl-2阳性产物表达明显降低(P〈0.01),Bax表达明显升高(P〈0.01);②DSP与生精细胞AI呈负相关(r=-0.563,P〈0.01);③生精细胞凋亡与Bcl-2表达呈负相关(r=-0.825,P〈0.01),与Bax表达呈正相关(r=0.710,P〈0.01)。结论:一定剂量的As2O3可通过抑制生精细胞Bcl-2和促进Bax的表达,诱导生精细胞凋亡增加而导致精子生成量的减少,产生雄性生殖毒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对5/6肾切除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拮抗作用和对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及其特异性受体c-Met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六味地黄汤组,采用5/6肾切除法复制慢性肾间质纤维化模型。造模1周后,灌胃干预8周。观察残肾病理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中HGF和c-Met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和六味地黄汤组残肾均出现肾间质纤维化,模型组更为严重;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HGF表达升高(P〈0.05),六味地黄汤组表达也升高(P〈0.01),六味地黄汤组HGF表达强于模型组(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和六味地黄汤组c-Met表达均升高(P〈0.01),六味地黄汤组表达强于模型组(P〈0.01)。结论六味地黄汤可能通过促进5/6肾切除大鼠肾组织HGF及其受体c-Met的表达,减轻肾间质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六味安消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方法:治疗组53例用六味安消胶囊,对照组49例用雷尼替丁治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临床主症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3个月后溃疡病复发率治疗组7.54%、对照组38.7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六味安消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对TNF-α、IL-6表达水平的影响及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的保护机制的研究。方法复制DN大鼠模型,将其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六味地黄丸高、中、低剂量组及罗格列酮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大鼠肾功能、考马斯亮蓝法测24 h尿蛋白量情况,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α、IL-6的水平,同时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FBG)。结果六味地黄丸高、中剂量组及罗格列酮组大鼠24 h尿蛋白量、血Scr、BUN均低于模型组(P0.01),且高剂量组疗效与与罗格列酮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各治疗组TNF-α表达水平较模型组下调(P0.01),其中六味地黄丸高剂量组与罗格列酮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六味地黄丸高、中剂量组和罗格列酮组IL-6在肾脏的表达均高于模型组(P0.01),且高剂量组和罗格列酮缬组在表达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可用于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对肾脏有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抑制DN大鼠肾脏中TNF-α、IL-6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4.
孙世华 《中医临床研究》2014,(5):102-102,104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肾虚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予六味地黄汤加减(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丹皮、泽泻、牛膝、杜仲、续断、白芍、当归、元胡、甘草等)治疗;对照组予腰痛宁胶囊治疗,两组均以30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8%,对照组为71.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肾虚型腰痛疗效很好。  相似文献   

15.
李清  魏洪亮 《河南中医》2011,31(9):1004-1006
目的:观察山茱萸不同服用方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确诊的6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用传统六味地黄汤加山茱萸治疗;治疗组用山茱萸配方颗粒兑入六味地黄汤中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山茱...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肝气郁结对雄性大鼠精子质量的影响,为临床从肝论治男性不育奠定一定的实验基础。方法:Wistar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正常组、模型组、五子衍宗丸组、逍遥丸组,每组10只。采用夹尾激怒法复制大鼠肝气郁结模型,造模完成后各组给予相应的处理,14天后观察各组大鼠睾丸和附睾脏器系数、精液参数、睾丸组织形态学等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精子数量、精子活率明显降低,精子畸形率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逍遥丸组大鼠精子数量及精子活率显著升高(P〈0.05,P〈0.01),精子畸形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光镜观察,模型组大鼠较正常组大鼠呈现生精细胞排列疏松,生精细胞脱离基底部,支持细胞和生精细胞核染色质凝聚成絮状,管腔内精子减少;逍遥丸组大鼠睾丸曲细精管形状规整,生精上皮细胞排列紧密,管腔内有生精细胞,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改善;五子衍宗丸组改善不明显。结论:肝气郁结对大鼠精液参数、睾丸组织形态有一定影响,逍遥丸对其有明显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电针三阴交穴、血海穴对痛经大鼠血清和子宫的雌激素(E2)、孕激素(P),血浆、子宫、垂体、下丘脑β-内啡肽(β-EP)含量的影响,探讨其镇痛效应机制。方法:将40只通过阴道涂片筛查的3月龄处于动情间期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盐水组、模型组、电针三阴交组、电针血海组。采用苯甲酸雌二醇和缩宫素联合制备痛经大鼠模型,观察电针对各组大鼠血清、子宫雌孕激素,血浆、子宫、垂体、下丘脑β-EP含量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电针三阴交组、血海组血清E2含量均显著性升高(P<0.01,P<0.05),P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电针血海组血清E2含量较之三阴交组显著性降低(P<0.05)。电针三阴交组子宫E2、P含量均显著性下降(P<0.05,P<0.01),E2/P比值均有升高趋势(P>0.05);电针血海组子宫E2含量显著性升高,P含量显著性下降(P<0.05,P<0.01),E2/P比值显著性升高(P<0.01)。电针三阴交组、血海组血浆、垂体、下丘脑β-EP含量呈升高或下降的趋势,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子宫β-EP含量均显著性升高(P<0.01,P<0.05);电针三阴交组子宫β-EP含量较之血海组显著性升高(P<0.01)。结论:对于痛经大鼠E2、P的紊乱状态的影响,电针三阴交穴、血海穴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以血海穴为佳;电针三阴交穴、血海穴均可通过升高子宫β-EP的含量达到镇痛作用,但三阴交穴升高子宫β-EP含量的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知柏地黄丸对解脲脲原体(UU)感染不育患者精液指标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合并UU感染的不育(精子活力低下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知柏地黄丸治疗组(观察组)64例和西药治疗组(对照组)56例。治疗组以知柏地黄丸口服,对照组口服VitE、ATP及敏感抗生素。中西药组均治疗75天,治疗前后对精液指标进行检测并行对比分析,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精子活率、活力及正常形态百分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观察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愈率28.12%,总有效率为89.06%,对照组治愈率为16.07%,总有效率为69.64%,两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知柏地黄丸可以通过抑制UU生长,改善精液理化状况,提高精液质量,有效治疗UU感染性不育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五子衍宗汤加味治疗男性不育精子活动率和活动力(a%+b%)以及对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8例精子活动质量低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采用五子衍宗汤加味,对照组采用六味地黄丸治疗,2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精子活动率和活动力(a%+b%)、卵泡刺激素(Fllicle-SimulatingHrmone,FSH)、黄体生成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LH)、睾酮(Testosterone,Tes)的变化,并重点对其临床总疗效观察。结果:2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6.00%和54.8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激素FSH、LH、Tes均有显著调节。结论:五子衍宗汤加味能有效促进生殖系统附属性腺功能分泌,从而改善了精子活动质量,促进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有利激素水平调节;同时表明中医经典中药方剂具有类激素对精子生长、获能以及提高精子质量的机理研究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地黄管食通口服液对食管癌大鼠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94只,20只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简称正常组),其余74只大鼠皮下注射MANA5mg/kg,连续20周。抽取20只大鼠作为单纯食管癌模型组(模型组),余54只造模大鼠经氯胺酮腹腔注射麻醉(0.1g/kg,2ml/kg),应用钴60放射治疗机进行大鼠食管局部钴60照射,剂量为2GY/d,共5d。末次照射24h后随机分为3组:单纯放疗组(放疗组)、六味地黄丸组(六味组)、管食通曰服液组(管食通组),每组18只,分别给相应受试药物。正常组,0.5%CMC—Na10mWkg;模型组,0.5%CMC—Na10ml/kg;放疗组,0.5%CMC—Na10mWkg;六味组,生药含量4.5g/kg,10ml/kg,相当于临床用量30倍。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各组食管黏膜上皮组织E—Cad表达进行研究。结果E—Cad蛋白在食管癌模型组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药物治疗组和放疗组E—Cad阳性表达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以地黄管食通组升高最为明显,其余依次为六味地黄丸组和放疗组。地黄管食通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与放疔组、六味地黄丸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地黄管食通口服液可以提高食管癌组织E—Cad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