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目的研究并探讨胰岛素强化方法治疗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于2010年1月—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随机选取50例老年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和5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分别将其设置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餐后2h胰岛素、空腹C肽、餐后2hC肽以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餐后2h胰岛素、空腹C肽、餐后2hC肽以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胰岛素、C肽以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较之对照组均明显更低(P0.05)。结论给予老年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使血糖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
《内科》2016,(3)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老年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的疗效及对胰岛素β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老年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案治疗,研究组采用胰岛素强化方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空腹FPG、餐后2h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空腹、餐后1 h、餐后2 h)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均明显改善,研究组患者血糖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胰岛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胰岛素水平均明显改善,研究组胰岛素水平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低血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胃肠不适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老年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疗效显著,可有效保护和恢复患者胰岛素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3.
张照潼  张允忠 《山东医药》2012,52(25):65-66
目的探讨胰岛素每日两次治疗与强化治疗对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患者胰岛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56例LADA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28例,A组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B组每日两次胰岛素治疗,治疗3年测定其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HbA1C、空腹C肽(FCP)。结果治疗3年两组完成随访观察各24例,其FBG、2hPG、HbA1C、FC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胰岛素每日两次注射治疗与强化治疗LADA患者具有相同的保护胰岛功能的作用,但胰岛素每日两次注射方法简便,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胰岛素强化方法治疗老年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的疗效及其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老年LADA患者50例(LADA组),同时选取同期50例老年2型糖尿病(DM)患者(2型DM组)。分别测定两组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的血糖(2 h PG)、空腹、1 h和2 h胰岛素、C肽水平。计算两组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胰岛素释放指数(HOMA-IS)水平。结果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FPG、2 h PG和Hb A1c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0、1、2 h胰岛素和C肽水平、HOMA-IS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LADA组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0、1、2 h胰岛素和C肽水平、HOMAIS均显著低于2型DM组(P0.05)。结论胰岛素强化方法可通过保护胰岛残余β细胞,对老年LADA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胰岛素强化方法治疗老年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的疗效及其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06年6月至2013年6月住院的45例中青年(2560岁)LADA患者、50例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阳性老年(≥60岁)LADA患者及49例GADA阴性的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进行临床对照研究,比较其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量指数(BMI)、并发症、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空腹C肽与餐后2 h C肽水平。结果老年与中青年LADA患者治疗前空腹部C肽水平及餐后2 h C肽水平等无统计学差异,经胰岛素强化治疗后空腹C肽及餐后2 h C肽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老年LADA患者与T2DM患者相比,老年LADA患者HbA1c较高且并发症明显增多(均P<0.05),治疗前餐后2 h C肽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空腹C肽及餐后2 h C肽水平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保护残余胰岛β细胞,对老年LADA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中使用胰岛素强化方法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45例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作为A组,另45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B组,两组患者均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法,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与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无显著差异,且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述相应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P0.05;两组患者相应指标治疗后无显著组间差异,且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餐后2 h胰岛素水平、C肽水平无显著差异,且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相应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P0.05;治疗后,A组患者的餐后2 h胰岛素水平、C肽水平均明显低于B组,且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无显著差异,且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P0.05;治疗后,A组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明显低于B组,且P0.05。结论对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强化法进行治疗,有助于帮助患者进行免疫功能纠正,对保护胰岛β细胞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疗效较佳,可推广。  相似文献   

7.
甘精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与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NPH)对血精控制较差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组、睡前皮下注射NPH组,两组三餐前均皮下注射短效胰岛素.比较治疗后两组血糖达标时间、平均空腹血糖、血糖漂移、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结果甘精胰岛素组在血糖达标时间、治疗后空腹血糖、日内血糖漂移、低血糖发生率方面均低于NPH组(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短效胰岛素治疗,降精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联合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抗胰岛素细胞抗体(ICA)检测诊断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该院收治的42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最终的临床确诊结果分为392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28例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胰岛自身抗体及生化指标检测,包括IAA、GADA、ICA和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FBG)、空腹C肽、餐后2 h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 42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确诊为LADA患者28例,检出率为6.67%。LADA患者的IAA、GADA、ICA阳性率及IAA+GADA+ICA阳性率,均显著高于2型糖尿病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2型糖尿病患者相比,LADA患者的FBG、2 hFBG和HbAlc值,均明显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其空腹C肽和餐后2 hC肽,明显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3种胰岛自身抗体检测与生化指标水平检测能够显著提高LADA的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指标,可将该诊断方式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胰岛自身抗体与β细胞功能关系,探讨胰岛细胞抗体(IC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在类似2型糖尿病的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中的诊断价值,指导临床糖尿病分型诊断和治疗。方法初诊2型糖尿病病人70例,正常糖耐量者70例,测定ICA、GADA及胰岛素释放,计算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I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ICA、GADA阳性率。初诊2型糖尿病自身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进行年龄、体重指数(BMI)、腰臀比值(WHR)、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和餐后2h胰岛素(FINS、餐后2hINS2h)、HOMA-IS及HOMA-IR等临床特征比较。结果初诊2型糖尿病组ICA阳性率为11.4%,正常糖耐量组为0.0%(P<0.01);GADA阳性率在糖尿病组为18.6%,正常糖耐量组为4.3%(P<0.01)。空腹及餐后2h胰岛素在抗体阳性组明显低于阴性组(P<0.001);HOMA-IS指数及HOMA-IR指数在抗体阴性组、抗体单阳性组及双阳性组依次降低。结论临床诊断为2型DM病人中可能有LADA病人,抗体阳性者胰岛功能明显低于抗体阴性者,提示其胰岛功能有明显损伤,而抗体阴性组胰岛素抵抗明显,提示胰岛自身抗体结合胰岛β细胞功能对LADA病人早期诊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10.
琚枫  符茂雄 《实用老年医学》2011,25(5):420-422,426
目的探讨通过胰岛素强化治疗老年(≥60岁)起病的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的疗效,并与2型糖尿病及中青年LADA患者进行临床对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08年海南省农垦总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48例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阳性老年LADA患者和同期住院的50例GADA阴性的老年2型糖尿病(T2DM)以及40例中青年(25~60岁)LADA的患者,分别比较其空腹C肽、餐后2h C肽水平、体质量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并发症及治疗1年后空腹C肽、餐后2hC肽水平。结果老年LADA患者与2型糖尿病患者比较,C肽、BMI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HbA1c明显升高(P〈0.05),血糖波动大。与2型糖尿病患者比较,老年LADA患者并发症明显增多,有统计学差异(P〈0.05)。老年LADA患者与中青年LADA患者比较,治疗前空腹C肽、餐后2hC肽水平等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空腹C肽、餐后2hC肽水平等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2型糖尿病患者比较,治疗后空腹C肽、餐后2hC肽水平等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针对老年LADA患者建议早期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以保护残余的胰岛B细胞功能,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二甲双胍对非肥胖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患者胰岛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为历史性队列研究。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内分泌科于2008至2012年间建立的LADA队列中筛选出10例接受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500~850 mg, 2次/d)的非肥胖LADA患者(双胍组), 同时根据1∶1匹配单用胰岛素治疗的对照组。随访时间共3年, 在基线和随访期间测量两组患者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等指标并计算体重指数(BMI)和腰臀比(WHR), 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餐后1 h血糖、餐后2 h血糖、血脂。进行混合膳食耐量试验并检测血清空腹C肽(FCP)、餐后1 h C肽(1hCP)、餐后2 h C肽(2hCP)、峰值C肽(CPmax)、C肽变化量(ΔCP)和C肽曲线下面积(AUCC)以评估胰岛功能。同时每次随访均记录患者的胰岛素用法及用量, 并计算患者每日每千克胰岛素用量。通过重复测量数据协方差分析比较随访期间两组之间代谢指标及胰岛功能的差异。结果在3年随访期间, 双胍组在36个月时SBP较基线有所升高[分别为(123±6)和(1...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在短期胰岛素泵强化血糖控制后胰岛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该院接受两周的胰岛素泵强化血糖控制治疗的3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的血糖指标:空腹血糖指数(FBG)、餐后2 h血糖(2 hP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功能指标: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G)、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130/G30、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空腹胰岛素浓度(FIns),的变化情况,,氧化应激水平的指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结果通过数据比较患者的空腹血糖指数(FBG)、餐后2 h血糖(2 hPPG)、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G)、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130/G30、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空腹胰岛素浓度(FIns)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经短期胰岛素泵强化血糖治疗后,患者的胰岛功能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胰岛素泵治疗)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II)治疗酮症起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其降糖效果和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新发的空腹血糖≥11.1 mmol/L,酮体阳性的60例初诊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胰岛素泵持续注射胰岛素组(CSII组)30例,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组(MSII组)30例.比较两种方法治疗前后血糖、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病率;标准馒头餐胰岛素释放试验的胰岛素及C肽、空腹血浆胰岛素及Homaβ等.结果 CSII组在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病率上均优于MSII组(P<0.05).胰岛β细胞功能在治疗后获得显著改善(P<0.05).结论 对酮症起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CSII强化治疗具有快速稳定纠正代谢紊乱、控制血糖和显著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李力  刘芳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2):2470-2471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强化疗法与胰岛素皮下注射强化疗法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78例初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胰岛素皮下注射强化治疗组)39例和观察组(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组)39例,对照组进行口服降糖药和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强化治疗,观察组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 w血糖及达标时间、用药量、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血浆MDA和SOD水平,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前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的MDA、HOMA-IR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SOD、HOMA-BE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与皮下注射强化治疗疗效相当,氧化应激影响没有差异,但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修复和恢复胰岛β细胞功能,有助于血糖的长期稳定,避免血糖波动,可能与其降低胰岛β细胞受到的氧化应激有关,对于严重高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或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15.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102例,随机平分为对照组采用间断皮下注射胰岛素方法,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持续注射胰岛素方法,3个月。结果: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B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低于治疗前,胰岛素β细胞指数(HOMA-β)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较变化幅度大,(P 0. 05)。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能降低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成人晚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LADA)患者胰岛功能的保护作用。 方法 将病程在 1年以内的LADA组患者 70例 ,随机分为胰岛素强化治疗组 (A组 )和非胰岛素治疗组 (B组 )。A组使空腹血糖 (FPG)控制在 <6 .1mmol L ,餐后 2h血糖 ( 2hPG)控制在<8mmol L ,糖化血红蛋白 (HbA1 c)控制在 <7%。B组未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 ,血糖、GHbA1 c未达到A组治疗标准。二组患者随访治疗时间 6年。A、B两组完成随访观察各 32例。 结果 随病程的延长 ,酮症发生率B组高于A组 (P <0 .0 5 ) ;A、B两组在开始进入临床观察时 ,其C肽释放试验各时相值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经 2、4、6年胰岛功能动态观察 ,2年时A组的胰岛功能比治疗前好转。随病程延长 ,B组C肽水平进行性下降 ,而A组C肽水平相对稳定 ,较B组下降明显延迟。 结论 对LADA患者及时进行胰岛素治疗可保护残存胰岛β细胞功能 ,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患者的胰岛素抵抗(IR)与胰岛β细胞功能的关系。方法 对40例LADA、40例速发性1型糖尿病(T1DM)、5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和30例正常健康者(对照组)进行了身高、体重、空腹和餐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24h尿蛋白检测,并做眼科检查、周围神经电生理检查、下肢血管彩超,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围比(WHR)、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释放指数(HOMA-IS)。结果 LADA患者HOMA-IR和HOMA-IS高于T1DM,低于T2DM(P均〈0.01)。LADA患者病程5a内下肢血管病变及其病变危险因素低于T2DM(P〈0.05),与T1DM相似;微血管病变三组问比较无差异。结论 LADA患者既存在IR,又有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不足。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1)对那格列奈(NG)一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评价胰岛β细胞功能的方法予以优化;(2)应用NG-OGTT综合评价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和2型糖尿病(DM)患者一级亲属的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IR)状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患者病情随病程进展的变化情况.方法 从3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筛选出LADA 28例,进行5年前后的临床、胰岛功能及免疫学比较研究.结果 28例LADA患者5年后病情加重,胰岛功能减退直至衰竭,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持续阳性的患者β细胞功能呈进行性减退.结论 LADA患者随病程延长其胰岛β细胞功能呈进行性减退直至衰竭而必须依赖胰岛素治疗;GAD-Ab持续阳性的患者β细胞功能呈进行性减退.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老年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运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效果。方法从2016年8月—2017年8月所接收老年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运用胰岛素强化法治疗,对照组则用常规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运用胰岛素强化治疗,效果显著,而且也可以降低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此治疗方式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