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1998年以来 ,我们收治十二指肠三、四段严重破裂患者 2例 ,行空肠十二指肠降段下部吻合术后 ,效果满意。摘其中 1例报告如下。患者 ,男 2 8岁 ,因酒后驾摩托车撞顶上腹部 ,腹痛3小时入院。查体 :神志清 ,Bp11/9k Pa,腹平坦 ,上腹部压痛重 ,腹膜刺激征阳性。诊断性腹穿有胆汁样血性物。诊断为肠破裂行剖腹探查 ,发现十二指肠升部近侧有一斜行断裂伤 ,达周径 2 /3,胰体轻度挫伤 ,行部分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切除、空肠十二指肠降段下部吻合术。手术方法 :距 Trietz韧带下 15~ 2 0 cm处、第 1血管支上横断空肠 ,将空肠上段及十二指肠升、横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床外科并发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针对外科并发糖尿病患者采取调整血糖及代谢紊乱等治疗方法。结果没有发生1例死亡病例,术后共有12例患者发生各类感染。结论不断提高对糖尿病患者围手术处理的重视程度,对于提高外科并发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郭志勇  万连壮 《山东医药》1999,39(17):15-16
1995年8月至1999年3月,我们为5例腹主动脉瘤破裂患者进行6次急症手术,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5例均为男性,年龄26~81岁。其中1例为白塞氏病(2年两次手术),另4例均为老年性动脉硬化性破裂(60岁、71岁、77岁、81岁)其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休克表现,如低血压、心率快,2例神志恍惚、尿失禁;发病至入院3~10小时。本组均有明显的腰痛,腹穿有淡红色血液。腹部B超均示腹主动脉瘤上起肾动脉以下,下至髂总动脉分叉或髂外动脉处,后壁有破口,腹膜后巨大血肿,腹腔积液。2 治疗方法与结果本组采用人工血管移植术,发病距离手术时间为12~48小时。1例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自发性食管破裂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正确的外科治疗以提高自发性食管破裂的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年2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56例食管破裂患者临床资料及治疗经过,比较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疗效和死亡率,24h内手术治疗与24h以上手术治疗的疗效和死亡率。结果56例自发性食管破裂患者中手术治疗的治愈率是81%,优于保守治疗的50%,P0.05;发病后24h内手术者91%治愈,24h以上手术者66%治愈,P0.05。结论自发性食管破裂早期诊断和早期手术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7.
主动脉窦瘤破裂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1981年1月~2005年6月156例主动脉窦瘤破裂(RSVA)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156例RSVA患者,男102例,女54例,平均年龄27(8~59)岁。其中并发室间隔缺损91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86例,感染性心内膜炎8例,右室流出道狭窄或右室双腔心16例,瘤破裂直接结扎11例,直接缝合43例,补片修补102例。室间隔缺损均采用补片修补,主动脉瓣整形15例,主动脉瓣置换28例。余并发症均同期予以处理。结果:围术期死亡1例,远期死亡4例。再次手术5例,其中急诊2次手术1例。RSVA修补术后残余分流3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残余分流5例。其余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AI减轻,临床效果良好。结论:RSVA是少见的心脏疾病,手术是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采用主动脉及心腔双切口利于心肌保护和确切修补主动脉窦瘤,纠正并发畸形;并发AI时应注意探查,大多数重度AI患者最终需行主动脉瓣置换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外伤性脾破裂,保留脾脏功能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外伤性脾破裂42例,保守治疗3例,术前死亡1例,粘合止血2例,缝合修补6例,单纯脾切除4例,脾切除加脾组织大网膜移植26例。结果 42例除术前因重度失血性休克死亡1例外,均治愈出院。27例获随访,B超检查确定,3个月包膜下血肿完全吸收消失;6个月脾组织轮廓正常,移植成活。结论 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保守治疗、缝合修补和脾切除脾组织移植术,是外伤性脾破裂保留脾脏功能的安全、有效、简捷、实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主动脉窦瘤破裂的外科治疗中国医料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心脏外科赵希武,郑友仁,王占明主动脉窦瘤破裂虽然发病率较低(0.14%~3.56%),但因其局部解剖和血液动力学特点修补有一定的特殊性。我院自1980年~1993年间共收治22例,占同期先天性心脏病手术...  相似文献   

10.
迄今为止,门静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外科治疗,仍是一难题。总的看来首次急性大出血的死亡率有所下降,这可能与基层医院专业与设备进展有关。大出血的急诊手术比择期手术的死亡率要高出20%,现在大出血的对策很多,止血后2~3周行手术治疗就安全多了。治疗性手术分为断流与分流术,5年随访的再出血率约为5%~15%左右。自70年代以来,我国断流术的病例比分流术要多,而且有取代趋势,原因在于手术简便、安全易于推广,生存质量高,再出血率两种术式无大秦异。与国外比有一定差异,他们对Child甲、乙级肝功病例在美国主张外科分流…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颈椎骨折并发尿崩症的机制及临床诊断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颈椎骨折并发尿崩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患者临床诊断为尿崩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低钠血症,其中低氯血症15例,低钾血症13例,给予垂体后叶素治疗后尿量明显减少。结论:颈椎骨折引起颈髓的直接损伤和缺血缺氧继发颈髓及脑垂体的损伤导致抗利尿激素的异常分泌可引起尿崩症,限制水、晶体摄入,抗利尿激素的替代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胆囊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急诊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取该院2014年1月—2015年4月110例急性胆囊炎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试验组对照组各55例,对试验组患者行急诊手术治疗,对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观察记录患者的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状况。结果在临床疗效方面,试验组明显在均较对照组有效,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并发症发生状况方面,试验组切口感染较对照组少,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很大程度取决于手术时对于糖尿病的处理,且对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ypertrophicobstructivecardiomyopathy,HOCM)的外科治疗效果,探讨围术期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3年10月我院由单一术扦实施外科手术治疗的HOCM忠并75例,刃性47例(47/75,63%),女性28例(28/75,37%).年龄10—66(42.92±15.07)岁,术前左室流出道峰值压差(LVOTGP)为50—270(86.98±42.69)mmHg(1mmHg=0.133kPa)、令=部患行均接受室间隔心肌切除术(改良扩大Morrow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6例,室壁确切除术1例,二尖瓣置换术4.二尖瓣成形术9,主动脉瓣置换术2,三尖瓣成形术3,先心病2例.围术期常规行心脏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及胸部X线片检查,评价超声心动图检查指标、二尖瓣的结构和功能改变。结果 全组无围术期或远期死亡。全组体外循环时间66—258(J33.00±39.83)分钟,升主动脉阻断时间45—157(84.71±25.85)分钟,机械通气时间8-396(2447±44.78)小时,术后住ICU时间1-27(299±3.23)天,术后住院时间6—35(10.20±5.31)天,术后胸腔积液12例,二次插管1例,气管切外1例,床旁血液滤过治疗1例,主动脉内球囊反搏1例,无气胸、无二次开胸探查及二次手术.术后片心房内径(37.31±4.34mm vs43.50±5.89mm,P=O.000),左室流出道峰值压差(12.31±7.00mmHg vs 86.98±42.69mmHg,P=0.000),室间隔厚度(15.41±5.00mmvs22.34±6.20mm.P=O.000)与术前比较均减小或降低。二尖瓣关闭好或仅有轻度反流,二尖瓣前向运动(SAM征)基本消失。术后发生的主要心律失常包括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和心房颤动等。远期随访患者症状消失或仅有轻度症状,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心动能NYHA分级级别较术前降低I—II级,无远期死亡、并发症或再次手术。结论外科室间隔心肌切除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具有良好的手术效果,能够安全有效地解除左室流出道的梗阻,消除二尖瓣SAM征,改善临床症状。术后并发症主要为心律失常表现为传导束传导异常和心房颤动.具有较好的近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尿病(DM)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治疗的特点及DM对骨折手术的影响。方法收集该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骨折患者,设置为糖尿病组,同时需要收集该院同期收治的非糖尿病骨折患者,设置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术前准备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糖尿病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术前准备时间、住院时间方面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糖尿病骨折患者在术前准备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急性胆囊炎是否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该院近年来收治的20例合并糖尿病的急性胆囊炎患者(研究组)和同期收治的20例未合并糖尿病的急性胆囊炎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给予同样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该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20例患者中,切口感染、胆内感染、心律失常和水电解质紊乱发生率分别为40.00%、10.00%、20.00%和20.00%;对照组20例患者中,切口感染、胆内感染、心律失常和水电解质紊乱发生率分别为10.00%、10.00%、20.00%和15.00%,除切口感染发生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0,P0.05)外,其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从病理类型看,研究组20例患者中,2例患者为急性单纯性胆囊炎(10.00%),11例患者为急性化脓性胆囊炎(55.00%),7例患者为急性坏疽性胆囊炎(35.00%);对照组20例患者中,4例患者为单纯性胆囊炎(20.00%),14例患者为急性化脓性胆囊炎(70.00%),2例患者为急性坏疽性胆囊炎(10.00%),两组患者病理类型比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80,P0.05)。结论糖尿病不应为急性胆囊炎患者手术治疗的障碍所在。应及早治疗该类患者,术前认真检查重要脏器有无明显病变,检测相关脏器的功能,准确调整胰岛素的用量,保证围术期血糖稳定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18.

Purpose of Review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 is increasing in prevalence and associated with numerous metabolic complications leading to increased mortality and costs. Metabolic surgery, or surgery to treat T2DM and obesity, is effective at achieving remission from T2DM. This review discusses the most commonly used surgical options including the adjustable gastric band, the Roux-en-Y gastric bypass, the sleeve gastrectomy, and the biliopancreatic diversion with duodenal switch and their ability to treat and prevent T2DM.

Recent Findings

There is an increasing body of literature that justifies the inclusion of metabolic surgery into the treatment algorithm for patients with obesity and T2DM. Metabolic procedures should be performed at centers that offer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of metabolic disorders and have expertise in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The incremental improvement in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metabolic surgery h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risk of serious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Summary

Metabolic surgery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option for obese patients with T2DM.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对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该院于2018年10月—2019年11月这一时间段内接收的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患者共计70例进行实验,按照随机化法将患者划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例数各为35,对照组为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为患者进行经尿道汽化电切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治疗期间的使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来该院就诊的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进行治疗期间,进行传统护理,治疗组使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餐前餐后的血糖稳定性。结果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9.69%,治疗组为95.31%。治疗组血糖控制总有效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在治疗期间,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