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糖尿病人群空腹血糖水平与新发脑梗死事件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空腹血糖≥7.0 mmol/L或<7.0 mmol/L但已确诊为糖尿病、正在使用降糖药物的8 306例糖尿人群作为观察队列,随访(48.01 ±3.14)个月,随访期间每半年收集一次新发脑梗死事件情况.分析糖尿病人群空腹血糖水平与新发脑梗死事件的相关性.结果 (1)随访结束时,随着基线空腹血糖水平的增高,研究对象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的水平逐渐增高[总胆固醇:(4.93±1.15,510±1.20,5.15± 1.28,5.33±1.35) mmol/L,甘油三酯:(1.70±1.26,1.83± 1.29,2.18±1.76,2.41±2.08) mmol/L,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的水平也增高(P<0.05).(2) 7.0 mmol/L≤空腹血糖<9.0mmol/L组累积发生脑梗死事件率最低(2.1%,P<0.01).校正年龄、性别、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体重指数、吸烟、糖尿病病程及降糖治疗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表明,相对于7.0 mmol/L≤空腹血糖<9.0 mmoL/L组,6.1 mmol/L≤空腹血糖<7.0mmol/L组和空腹血糖≥9 mmol/L两组发生脑梗死事件的相对危险(RR)各分别增加1.85倍(95%CI 1.09~3.15,P<0.05)、1.54倍(95%CI 1.16~2.05,P<0.01).结论 糖尿病人群空腹血糖控制在7.0 ~9.0 mmol/L水平者似新发生脑梗死事件率最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非糖尿病人群中空腹血糖水平对新发脑梗死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2010年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开滦集团职工为随访对象,分析不同空腹血糖水平下脑梗死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本研究纳入样本84 002例,年龄为30~70(51.1±13.0)岁,男性66 464例。随访时间为(47.8±3.2)个月。随访期间有887例观察对象发生脑梗死,累积发病率为1.06%。按性别分层后,男性空腹血糖4.6、4.6~5.6及≥5.6mmol/L组的累积发病率分别为1.42%、1.02%、1.41%;女性空腹血糖4.6、4.6~5.6及≥5.6mmol/L组的累积发病率分别为0.35%、0.53%、0.67%。应用Cox回归模型校正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吸烟和饮酒等指标后,在男性人群中,与4.6~5.6mmol/L组相比,空腹血糖≥5.6mmol/L组发生脑梗死事件的相对风险为1.29(95%CI 1.08~1.55)。女性人群中未发现此相关性。结论在非糖尿病人群中,空腹血糖水平≥5.6mmol/L增加男性脑梗死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血糖状态与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8年2月入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完成空腹血糖测定,根据血糖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A组(空腹血糖水平11.1 mmol/L)、B组(空腹血糖水平11.2~18.6 mmol/L)和C组(空腹血糖水平18.8 mmol/L)。记录并统计3组不同血糖水平下并发心血管疾病情况;采用SPSS Pearson相关性分析软件对高血糖状态与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疾病发生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20例入组患者均顺利完成空腹血糖测定,A组56例患者37例最终并发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为66.07%;B组40例患者33例并发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为82.50%;C组24例患者22例最终并发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为91.67%。A、B及C组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SS 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与高血糖状态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持续高血糖状态能增加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加强患者血糖水平控制对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伴有脑梗死患者选择阿托伐他汀+黄连素进行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7月—2017年9月收治的92例糖尿病伴有脑梗死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抽签法分组;研究治疗药物期间,对照组(46例):采用阿托伐他汀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46例):采用阿托伐他汀+黄连素进行治疗;最终就两组糖尿病伴有脑梗死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餐后2 h血糖水平、空腹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糖尿病伴有脑梗死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3.91%)对比,观察组(97.83%)获得明显提升(P0.05);同对照组糖尿病伴有脑梗死患者餐后2 h血糖水平、空腹血糖水平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改善(P0.05);同对照组糖尿病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改善(P0.05)。结论医疗人员对于糖尿病伴有脑梗死患者选择阿托伐他汀+黄连素进行治疗,在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餐后2 h血糖水平、空腹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方面获得理想效果,从而促进糖尿病伴有脑梗死患者的病情康复。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患者新发糖尿病与亚临床炎症因子的相关性及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患者新发糖尿病与亚临床炎症的相关性及机制。方法 筛选伴腹型肥胖的高血压患者60例设为A组,同期观察健康体检者60名设为正常对照组(B组)。对两组人群同时随访观察,为期3年。如伴腹型肥胖高血压患者新发糖尿病设为C组,对3组人群进行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餐后2 h血糖、超敏C反应蛋白、纤...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非糖尿病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血糖水平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本院120例非糖尿病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检测其发病后72h内空腹血糖,并根据血糖水平的高低分为高血糖组和血糖正常组.其中高血糖组74例,血糖正常组46例,比较两组脑梗死面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预后,同时对高血糖组大灶梗死和小灶梗死与血糖升高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高血糖组脑梗死多为主干及大灶梗死,且神经功能缺损严重,预后差,与血糖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糖组大、小梗死灶与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水平越高脑梗死灶越大.结论 非糖尿病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的病情轻重及预后与发病后血糖水平有密切关系,积极监测和控制血糖水平对脑梗死的治疗及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机选择130例糖尿病(DM)患者,根据眼底检查结果分为DR组和NDR组,分析病程、空腹血糖、血脂、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DN)几个因素.结果DR发生率65.39%.主要与病程、空腹血糖、血脂有关.结论病程越长,空腹血糖越高,总胆固醇(T-Ch)和低密度脂蜜白胆固醇(LDL-C)越高,DR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急诊救治方法及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于该院急诊科收治的113例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与对照组(5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急救方案,观察组则采取综合急救方案。观察两组患者急救有效率、急救总时间、急救后空腹血糖水平以及急救期间的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在急救有效率、急救总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在急救后空腹血糖水平以及急救期间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综合急救方案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急救有效率,从而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有助于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麝香保心丸对糖尿病患者新发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探讨麝香保心丸在新发心肌梗死的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1月期间在该院心内科住院的伴有糖尿病的新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8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院时根据住院号随机分为观察组(n=101)和对照组(n=107),对照组患者给予抗血小板、调脂、控制血糖、血压等治疗,根据病情和家属意见,酌情给予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麝香保心丸口服,随访至出院后1年,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出院1年后观察组血脂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血糖水平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9%(6例),低于对照组的15.9%(1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19,P=0.036);观察组心绞痛发生率为14.9%(15例),低于对照组的26.2%(2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8,P=0.044)。结论麝香保心丸用于新发急性心肌梗死的糖尿病患者辅助治疗,可改善病人血脂水平,降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随访分析颈内动脉闭塞(ICAO)患者脑缺血事件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纳入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于空军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连续登记的ICAO患者144例,均经DSA证实为单侧ICAO,并根据患者有无缺血性脑血管病症状分为有症状组(74例)和无症状组(70例)。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至少2年,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终点事件,如新发症状性脑梗死、任何原因死亡以及侧支循环开放等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间的随访结果。结果有症状组患者新发脑梗死21例(28.4%)、TIA 10例(13.5%)、死亡4例(5.4%),无症状组患者新发脑梗死9例(12.9%)、TIA 4例(5.7%),无死亡病例,有症状组患者卒中复发风险高于无症状组(P=0.025)。Kaplan-Meier曲线显示,有症状组终点事件发生率高于无症状组(χ2=8.428,P=0.004)。有症状组与无症状组间初级侧支循环开放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4.9%(48/74)比91.4%(64/70),P=0.000];新发脑梗死患者初级侧支循环开放的比例明显低于无新发脑梗死患者[60.0%(18/30)比82.5%(94/114),P=0.013]。结论症状性ICAO更易发生脑梗死,且患者容易死亡;ICAO后初级侧支循环开放对预后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