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及QT离散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在 1996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期间 ,对健康老年人及老年 2型糖尿病 (DM)患者进行心率变异性 (HRV)及QT离散度 (QTd)的测定 ,旨在为临床提供早期发现老年 2型DM患者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异常的方法 ,以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改善其预后。  一、对象和方法   1.对象 :健康对照组 :老年组 31例 ,男 15例 ,女 16例 ,年龄 6 0~ 74岁 ,平均 (6 3 1± 5 4)岁 ;中年组 30例 ,男 17例 ,女 13例 ,年龄 37~ 5 2岁 ,平均 (4 3 5± 4 1)岁 ,均无临床器质性疾病及精神疾病。糖尿病组 :老年DM组 6 1例 ,男 40例 ,女 2 1例 ,年龄 6 …  相似文献   

2.
QT离散度与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根据132例患者冠脉造影(CAG)结果,结合临床诊断进行分组并分别从体表静息标准12导联心电图上测量得出QT间期离散度(QTd)与QTc间期离散度(Qtcd)。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QTd、QTcd在冠脉正常组(C组)分别是22.7±19.7ms与28.0±15.9ms,冠脉病变组(B组)分别是36.4±16.6ms与41.0±17.5ms,与前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急性心肌梗死组(A组)QTc、QTcd分别是64.8±25.4ms、73.1±29.4ms,与前两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1)。结果显示:不但急性心肌梗死组QTd增大,而且冠脉病变组QTd也增大。故认为心肌缺血是QTd增大的重要原因之一,且可能与缺血产生速度和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QTd、HRV是近年来被接受的预测心脏事件及心脏性猝死的两项新的有价值的无创性指标 ,对预测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及心脏性猝死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一组冠心病及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入手 ,研究了心肌梗死、心肌肥厚、心衰程度、心律失常等因素对 QTd、HRV的影响及 QTd与 HRV两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1 .资料50例冠心病患者诊断标准采用 WHO所定“缺血性心脏病”诊断标准 (1 979年 )。检查当日除外电解质紊乱的影响。其中男性 42例 ,女性 8例 ,年龄为30~ 86岁 ,平均 55.5± 1 1 .7岁。其中有心梗史者 2 6例 (52 % ) ,无心梗史者 2 …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病人的QT间期(QTc)与QT离散度(QTcd)。方法 60例2型糖尿病病人采用ECG——9130P同步12导联心电图机,用Bazett公式计算QTd、QTcd。按是否并发心血管病分为糖1组(无并发症组)与糖2组(并发心血管病组)。结果 糖1组除QT低于对照组(P〈0.05)外,QTc、QTd、QTcd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糖2组与糖1组比较QT、QTc、QTd、QTcd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易造成严重心肌缺血、恶性心律失常和猝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CHD)合并2型糖尿病(DM)患者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QTd)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冠心病患者252例,其中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CHD+DM组)150例和未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组(CHD组)102例,127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析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QTd)及校正的QT间期离散度(QTcd)变化。结果 CHD+DM组的QTd值及QTcd值较健康对照组及CHD组明显延长(P0.01);CHD+DM组中同时合并肾病、眼病等微血管并发症者QTcd及QTd值较健康对照组和CHD组明显延长(P0.01);QTcd与血糖(r=0.290,P0.01)及血脂(r=0.167,P0.05)明显正相关。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者加重心室肌复极化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是一种全身代谢紊乱性疾病,容易引起冠心病。心血管损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当前糖尿病致死的主要原因。现对糖尿病者体表心电图QT间期与QTd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QT离散度(QTd)主要反映心室肌复极的不稳定性,而心率变异(HRV)主要反映自主神经活性及其平衡协调关系。HRV是公认的非创伤性的评价自主神经活动的一种方法,而QT间期受自主神经活动的调节,显示出昼夜的节律性改变。本文利用24h动态心电图(DCG),分析HRV与QTd的昼夜变化,探讨它们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心电图QT离散度(QTd)及校正QT离散度(QTcd)的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观察120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心电图QTd及QTcd变化,并与112例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及105例健康者对照比较。结果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与非糖尿病冠心病相比,QTd及QTcd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心病患者与健康者相比,QTd及QTcd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QTd及QTcd大小顺序为:T2DM合并冠心病组〉非糖尿病冠心病组〉健康对照组。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心肌复极不均一性增强,动态观察QTd和QTcd可作为提示糖尿病心脏病变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冠心病患者QT离散度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本文选择46例慢性冠心病患者心率校正QT间期离散度(QTcd)与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大QT离散度的改变 ,及与心率变异的关系。  方法 对 8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动态血压、心脏超声、QT离散度及心率变异的分析 ,并对左室肥大指数与QT离散度、血压与心率变异作相关分析。  结果 高血压伴左室肥大者QT离散度增加 [QTcd :(5 0 98± 18 79)ms ,QTacd :(5 1 2 1± 13 42 )ms ,QTsD :(15 47± 7 0 8)ms ,QTaSD :(15 48± 4 6 5 )ms] ;左室肌重与非左室肥大相比 ,心率变异无明显差别 (P >0 0 5 ) ;左室肥大指数 (LVMI)与QT离散度 (QTcd、QTacd、QTsD、QTaSD)呈正相关 ,血压 (SBP、DBP)与心率变异 (MSSD、HF、LF、TF)呈负相关。  结论  高血压左室肥大者心肌局部复极化不一致 ,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下降 ,但与左室结构改变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与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糖尿病与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HRV)改变及其异同,并观测疾病状态下HRV改变的昼夜节律性。方法 观察25例糖尿病患者、2例冠心病患者及48名健康人24h、白天段及夜间段心率变异长程时域。结果 糖尿病组与冠心病组HRV各指标SDNN、RMSSD、PNN50、SDANN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糖尿病组与冠心病组及2组内白天与夜间HRV各指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糖尿病、冠心  相似文献   

12.
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与下肢动脉病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 (HRV)各指标的变化 ,了解HRV与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 2 0 0 1- 0 2~ 2 0 0 3- 1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 135例 2型糖尿病患者 (其中 6 7例无下肢动脉病变、6 8例合并下肢动脉病变 )及 2 0例正常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研究对象测定了心率变异中总体标准差 (SDNN)、均值标准差 (SDANN)、标准差平均值 (SDNN指数 )、差值均方的平方根 (RMSSD)、爱丁堡指数 (PNN5 0 )、低频与高频比 (LF/HF)各指标。结果  (1) 2型糖尿病有或无下肢动脉病变组各HRV指标除LF/HF外均较正常对照组低 ,差异有显著性。 (2 ) 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患者心率变异指数较无下肢动脉病变患者有进一步的下降 ,而且心率变异指数与下肢动脉病变程度呈负相关。结论 心率变异是 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独立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不同程度冠心病患者QT变异和QT变异指数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的QT变异(QTV)和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122例冠心病患者(75例劳累性心绞痛患者,47例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和55例正常对照组,在保持日常生活起居的情况下佩戴12导联动态心电图监测仪,计算机辅助下自动测量QT间期,计算相应时间段的QT间期均值(QTm)、QTV、HR间期均值(HRm)、HR间期变异(HRV)和QT变异指数(QTVI)。同时采用时域法(SDNN)和频域法(LF、HF)分析心率变异性。结果①正常对照组24hLF/HF、HF、QTV均呈昼夜节律性变化。②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组、劳累性心绞痛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的QTV差异显著(29.2±13.6ms、26.8±13.1ms、21.7±12.4ms,P<0.05)。③正常对照组QTV与SDNN存在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0,P<0.05。而劳累性心绞痛组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组的QTV与SDNN无相关性,P>0.05。④QTV、QTVI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变大,且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QTV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关,QTV的变化不仅依赖于自主神经,而且是许多不同病理生理因素作用的结果,在心肌缺血的情况下,能更直接地反映心肌的代谢和病变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冠心病、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活动的特点及其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5月住院的135例诊断明确的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进行心率变异性(HRV)的时域分析,监测24h全部正常心动周期的标准差(SDDN),24h每5min正常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24h内每5min节段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连续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两个相邻R—R间期标准差〉50ms的心搏数占所分析信息间期内心搏数的百分比(PNN50)。结果糖尿病患者HRV下降最明显,尤其是SDDN、SDNN5及PNN50三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SDANN及SDNN5下降。射血分数〈50%及年龄≥70岁者HRV明显降低。患者性别间无差异性。结论不同疾病,不同心脏功能,不同年龄阶段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活动有不同特点,与其自身的发病机理有内在关系。HRV测定可为判断疾病预后、指导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姚玲  刘平 《实用老年医学》1999,13(5):246-247
目的 观察阿替洛尔对老年冠心病人心率变异性( HRV) 的影响,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将86例老年冠心病人分为阿替洛尔组和对照组。阿替洛尔组在硝酸酯类扩冠药治疗基础上,加服阿替洛尔6-25 ~12-5 m g ,每日1 ~2 次,用24h Holter 资料对2 组的HRV 进行分析对比。 结果 阿替洛尔组HRV 参数中反映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双重活性的SDNN(121-97 ±26-20) ms 、SDANN(107-77 ±25-90) ms 、SDNNindex(50-13 ±18-01) ms 及LF(398-81 ±281-12) ms2·Hz- 1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 P< 0-05) 。 结论 阿替洛尔对HRV 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善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的失衡而实现的,其对预防冠心病人恶性心律失常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临床观察及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心率变异性(HRV)分析技术,观察糖尿病患者HRV时域的六项指标变化:①avgRR:RR间期平均值;②SDANN:4分钟RR平均值的标准差;③CV:变异系数;④SD:每4分钟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⑤SDSD:SD的标准差;⑥rmSASD:每4分钟内相邻RR间期差值作均方根后的平均值。Ⅱ型糖尿病患者25例,正常对照组18例,两组年龄相似。结果表明,糖尿病组的SD,SDANN及rmSASD显著低于对照组,而avgRR无显著变化。为分析记录时间上的差异性,选择81例正常人,分成上午组(45例)与下午组(36例),除SDANN外,其余五项指标在上午组与下午组之间无显著差别。结论认为糖尿病患者的HRV显著减小,说明HRV对糖尿病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以及糖尿病对冠状动脉病变的作用机制。方法:2000年7月至2003年12月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确诊为冠心病的女性患者162例,年龄45~81岁,平均(60.63±8.41)岁。按有无糖尿病(DM)分为DM组41例,非DM组121例,2组之间比较其相关临床因素及造影情况、治疗情况,进行卡方检验或t检验,分析其差异有无显著性。结果:1.DM组与非DM组比较,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体重指数(BMI)均差异有显著性,除HDL外,余指标均为DM组高。DM组高血压、心肌梗死、冠心病发生率高于非DM组(P<0.05);2.DM组病变血管支/人、多支病变、弥散病变、血管中重度狭窄病变数及百分比均高于非DM组(P<0.05);3.DM组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人数及百分比也高于非DM组(P<0.05)。结论:糖尿病是发生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常与高血压、脂代谢紊乱/或肥胖等因素同时存在。女性冠心病伴发糖尿病者,其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加重,多支病变、弥散病变多、心肌梗死等危险心脏事件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和冠心病人的QTc和QTd明显长于非患病病者,町为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一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将130例糖尿病、冠心病病人分为冠心病组(G1)53例、糖尿病组(C2)47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G3)30例,对比QTc和QTd的变化及其与糖尿病和冠心病的相关性。结果:G3组病人的QTc和QTd较G1、G2组明显延长(P=0.010和0.017),相关分析结果显示QTd与QTc明显相关(R=0.252P=0.004),糖尿病或CHD病人的QTc与是否合并CHD或糖尿病独立相关(?=0.368和0.336P=0.007和0.046)。结论:糖尿病对心肌电活动的影响与心肌缺血引起的相近,二者合并出现后加重了心肌电活动的l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心率变异性分析与微量白蛋白尿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微白蛋白尿与心脏自主神经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24小时动态心率变异性(HRV)频率分析技术,对46例糖尿病患者及31例正常对照者测定了HRV,并与尿白蛋白排泄率作相关分析。结果 糖尿病患者在不同尿白蛋白排泄(UAE)阶段,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各项指标参数均为降低,其中伴微白蛋白尿组(DMB)较正常蛋白尿组(DMA)HRV各项参数降低更明显,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糖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