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在体外培养表皮细胞及成纤维细胞并与人工真皮复合培养,用以修复患者皮肤缺损创面.方法 从12例皮肤缺损患者体表切取皮肤标本,分离成单个表皮细胞和小块真皮组织进行体外培养、增殖,将收获的表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与人工真皮复合培养,形成人工皮,移植于患者皮肤缺损创面.结果 复合培养人工皮能存活,形成皮肤替代物,皮肤缺损创面得以修复.结论 复合培养人工皮能在新鲜创面上存活,形成皮肤替代物,性质比单纯培养表皮细胞膜片移植效果好,比自体皮片扩增速度快.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采用皮耐克真皮支架与大鼠表皮干细胞、成纤维细胞构建组织工程皮肤修复皮肤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分离培养大鼠表皮干细胞、成纤维细胞并进行免疫荧光鉴定。成纤维细胞接种于皮耐克敷料构建类真皮,表面种植表皮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皮肤。将BALB/c裸鼠复制背部皮肤缺损模型,随机分为3组,单纯支架组移植皮耐克敷料,成纤维细胞支架组移植皮耐克成纤维细胞复合物,组织工程皮肤组移植皮耐克组织工程皮肤。术后记录创面愈合情况,并分别取5、7d创面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表皮干细胞角蛋白15(CK15)、β1整合素表达阳性,成纤维细胞层粘连蛋白(LN)、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阳性。组织工程皮肤组愈合情况最好,移植物处成纤维细胞增生,新生毛细血管明显,表皮细胞分层排列规则。【结论】皮耐克组织工程皮肤促进裸鼠皮肤创面修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应用微粒皮治疗皮肤色素脱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微粒皮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皮肤色素脱失的疗效.方法 45例皮肤色素脱失患者.在隐蔽部位取刃厚皮(0.1~0.115 mm)一块(面积为受皮区的1/10),用剪刀剪成微粒备用.在患部用滚轴刀削除表皮形成新鲜创面,然后将备用微粒皮均匀地涂在患部新鲜创面上,用含抗生素的纱布覆盖包扎.结果 45例患者随访3个月至2年.供皮区皮肤平展,五色素沉着,无瘢痕,和正常皮肤颜色一致;患部即皮肤外观平展,质地软,无瘢痕,无色素沉着,和正常皮肤颜色一致.患者自评满意.结论 应用微粒皮技术治疗皮肤色素脱失方法简便易行,损伤轻,恢复快,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解决大面积烧伤及其它创伤性皮肤缺损创面覆盖问题,我们对人表皮细胞培养法及同种移植进行了研究。方法:采用细胞悬液培养及组织块培养方法对人表皮细胞进行了培养并对其临床同种移植进行了探讨。结果:组织块培养法皮片形成率为54.17%,细胞悬液培养法皮片成活率为49.05%,皮片形成率虽然不够理想,但我们的细胞悬液培养法皮片成活率比以前的方法大大提高。临床同种移植皮片共52片,成活23片。随访最长者达15个月,皮片仍存活且无排异现象。结论:两种表皮细胞培养法简便、可行,提高了皮片形成率。表皮细胞皮片同种移植组织能在体内继续生存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α-黑素细胞刺激素(α-melanocyte stimulating hormone, α-MSH) 及黑色素在不同类型自体移植皮片中的表达,并与自身正常皮肤作对照,初步认识α-MSH在自体移植皮片过度色素沉着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银染-丽春红法检测自体移植皮片(包括全厚皮片、中厚皮片及刃厚皮片)与原供区及受区周围自体正常对照皮肤中α-MSH的蛋白表达及表皮中黑色素的含量.结果:α-MSH的表达定位于表皮基底部黑素细胞、角质形成细胞胞质,在大部分自体移植皮片中呈阳性表达,皮片愈薄α-MSH的表达愈明显(P<0.01);α-MSH在各类型皮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在自体正常对照皮肤中的表达(P<0.01); α-MSH在受区周围与原供区正常对照皮肤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不同类型皮片表皮中黑色素的含量较自体正常对照皮肤中黑色素含量明显增加 (P<0.01);不同类型皮片间表皮中黑色素的含量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皮片愈薄黑色素的含量愈多,且皮片中黑色素的含量与α-MSH的表达量呈正相关.结论:自体移植皮片中黑色素的含量与α-MSH的表达量呈正相关,表明α-MSH在自体移植皮片中的高表达能使皮片中黑色素含量增加,在自体移植皮片过度色素沉着中起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6.
早在2000年前,人们就知道利用指纹来鉴别个人。我国古代人民订立契约时就按指纹作为凭信。后来遗传学家对指纹样式的遗传进行了研究,阐明了皮肤脊纹的排列样式是一种多基因遗传。近代临床医学也证明,一些遗传性综合征患者的指纹、掌纹常见有特异的皮肤纹理。自从Walker在1957年首次将皮肤纹理变化作为先天愚型的诊断标准之一以后,有关遗传病患者的皮肤纹理的特性变化资料已逐渐增多。在遗传病的诊断上,皮肤纹理分析已成为一种有效的辅助诊断方法。皮肤纹理是指人体皮肤上某些特定部位出现的纹理图形。它的产生是由于皮肤的真皮乳头向表皮突出形成许多整齐的乳头线,成为一条条突起的条纹称作脊纹。在各脊纹之间形成  相似文献   

7.
对于大面积烧伤的植皮治疗方法 ,近年来许多学者作了许多研究 ,并在临床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现就皮肤移植的方法作一综述。1 游离植皮术  游离植皮术 [1 ] 又分皮片植皮术 ,大张网状自体皮移植术 ,带真皮下血管的超全厚皮移植 ,混合皮片移植术 ,微粒皮肤移植术 ,混合皮浆移植术 ,表皮细胞直接移植术和表皮细胞体外培养移植术等等。1.1 皮片移植  19世纪兴起 ,ollier、Thiersoh等为皮肤移植的先驱 ,皮片移植始于表皮移植 ,后发展为中厚皮片、全厚皮片移植 [2 ]。 1939年 Padgtt等研制成鼓式取皮机 [3 ] ,后又有滚轴式取皮机、电动式劈…  相似文献   

8.
<正>烧伤创面的处理伴随着烧伤治疗的全过程,及时、合理的创面覆盖对创面修复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通过刃厚皮片、网状皮片或培养表皮细胞膜片移植(CEA)等方法,均可使创面愈合,但后期将形成大量的瘢痕组织和瘢痕挛缩,特别是在关节部位,对其功能的影响很大,不赖磨。使用患者自体的全厚皮肤,又面临自体皮源不足,供皮区成为新创面及供皮区瘢痕形成等问题。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表皮组成的创面覆盖物称为复合皮(Composite skin),具有弹性好、  相似文献   

9.
肢体复合皮移植术后中远期病理及电镜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对比肢体正常皮肤与脱细胞异体真皮加自体刃厚头皮复合皮移植术后中远期病理及电镜结构,为复合皮移植远期疗效提供组织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3年3月~2006年8月17例行四肢挛缩瘢痕切除,缺损皮肤创面采用脱细胞异体真皮加自体刃厚头皮复合皮移植修复术后9月~2年的组织标本.取复合皮组织标本23份为观察组,并取患者临近正常皮肤组织标本23份为对照组.分别进行HE染色及扫描电镜观察,观察表皮细胞层数、基底膜厚度、真皮结构成分、成纤维细胞及血管计数等.结果 HE染色:复合皮组织结构完整,具备正常表皮及真皮各种结构成分,基底膜再生完整.复合皮及正常皮肤的表皮细胞层数分别为16.33±5.89和26.57+3.46(P=0.007);基底膜厚度(μm)分别为1.05~0.21和1.13±0.17(P=0.168).扫描电镜观察:复合皮半桥粒、成纤维细胞及再生毛细血管计数与正常皮肤组织十分接近.分别为6.33±2.31和6.79±1.57(P=0.127),7.59±2.06和8.02+9.85(P=0.067),以及14.03+9.60和13.34±3.52(P=0.369).结论 肢体复合皮移植后中远期组织结构接近正常皮肤,移植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转染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基因的人表皮细胞移植后EGF的表达及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将Balb/c小鼠的表皮细胞和转染EGF基因的人表皮细胞按1∶1、1∶3、1∶5的比例混合,种植于脱细胞真皮替代物表面,于体外培养后形成复合皮,将复合皮移植于Balb/c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抗EGF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移植后EGF的表达,抗增殖性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表皮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小鼠表皮细胞与转EGF基因的人表皮细胞按1∶5混合构建的复合皮移植后1~2周,抗EGF染色阳性,1周时,新生表皮基底层中PCNA阳性细胞比含单纯小鼠表皮细胞的复合皮移植后显著增多(P<0.01)。结论转染EGF基因的人表皮细胞在移植后早期可表达外源基因产物,并促进表皮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1.
组织工程化皮肤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晓峰  孟令超  毛志福 《海南医学》2011,22(17):127-130
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组织工程化皮肤相关的研究,综述组织工程化皮肤研究领域中的现状与进展。广泛查阅国内外有关组织工程化皮肤研究的文献,着重阐述表皮替代物、真皮替代物及表皮真皮复合皮片的研究现状和进展。组织工程是再生医学研究的热点,组织工程化皮肤是组织工程迄今为止最成功的产品之一,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这篇文章从表皮替代物、真皮替代物及含有表皮和真皮复合皮片结构的皮肤替代物等方面对该领域的最新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并探讨了组织工程化皮肤的应用情况,分析了组织工程化皮肤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组织工程化皮肤及其在患者身上的应用已经成为现实,随着组织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可以获得与正常皮肤功能特征相似的理想的组织工程化皮肤。  相似文献   

12.
宾天锡 《微创医学》2001,20(6):884-886
对于大面积烧伤的植皮治疗方法,近年来许多学者作了许多研究,并在临床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现就皮肤移植的方法作一综述.1 游离植皮术游离植皮术[1]又分皮片植皮术,大张网状自体皮移植术,带真皮下血管的超全厚皮移植,混合皮片移植术,微粒皮肤移植术,混合皮浆移植术,表皮细胞直接移植术和表皮细胞体外培养移植术等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确探讨表皮原位回植和自体多层真皮移植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16例接受皮肤移植的患者中,烧伤12例,撕脱伤3例,外伤后皮肤坏死1例。根据选取的创面大小,切取合适的自体多层真皮皮片,制备为整张、1 ∶1.5网状或者邮票皮片移植于创面,供皮区表皮原位回植。同时采用自身对照,在上述供区相邻部位,使用常规取皮方法切取刃厚或中厚皮片移植至每例患者的部分创面。观察供皮区及受皮区的愈合时间及远期效果。 结果: 16例患者供皮区采用表皮原位回植方式比常规供皮方法愈合时间平均缩短2.8 d;受皮区真皮皮片移植较刃厚/中厚皮片移植愈合时间延长6.8 d左右。远期随访供皮区及受皮区柔软度、色泽、挛缩程度、弹性和耐磨擦性均较常规刃厚/中厚皮片移植满意。结论: 表皮原位回植和自体多层真皮移植操作方法简便,一方面可修复较大的皮肤全层缺损,另一方面能有效控制供区和受区瘢痕生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应用胶原包被的微拉皮肤移植修复创面的效果,总结预防创面瘢痕形成的体会.方法 用少量自体表皮和部分真皮组织制成约1~2 mm3的微粒皮肤并包被肢原,移植覆盖于患者受皮区创面上.结果 18例病人经此法治疗后的结果显示:微粒皮肤生长良好,扩展迅速,创面愈合明显加快.与对照组比较,愈合后的皮肤颜色、质地更为均匀一致,无明显增生性瘢痕形成.12个月后治疗组随访16例病人表明供皮区的愈合效果较好.结论 胶原包被的微粒皮移植修复创面可明显加快创面的愈合,减轻瘢痕增生,因而此方法有望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大面积烧伤后疤痕增殖挛缩又缺乏正常皮肤的患者提供一种整复方法。方法在1例烧伤总面积90%,全身疤痕增殖挛缩的患者,背部先后5次在疤痕部位切取断层皮片,作中厚疤痕表皮片移植术。结果5次手术后皮片全部存活,患者疤痕部位功能恢复,但供皮区愈合时间较长。结论中厚疤痕表皮片移植术为大面积烧伤后疤痕增殖又缺乏正常皮肤的病人提供一个有效的手术方法,使疤痕部位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葡萄球菌烫伤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又称新生儿剥脱性皮炎或金黄色葡萄球菌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致病菌是凝固酶阳性噬菌体Ⅱ组71型金黄色葡萄球菌,该型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产生表皮松解毒素。临床特点为全身皮肤红肿、大片剥脱,像烫伤一样暴露出无皮区域,是一种严重皮肤感染。  相似文献   

17.
在人类和灵长类手掌和脚跖的皮肤表层有许多特殊纹线图形,总称肤纹(dermat-oglyph)。皮纹学(dermatoglyphics)是诊断先天畸形一个简便而有价值的方法。近二十年来已引起许多国家的重视。肤纹主要指手指、手掌和脚底表皮所布满的纹嵴线组成,以及手指和手掌屈曲的褶纹。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牛胶原膜中植入胎儿表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构建人工复合皮替代物,以研究细胞的粘附、生长、分化及真表皮间的相互作用。方法(1)酶消化法培养胎儿表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2)制备人工复合皮,接种表皮细胞后于不同时间通过HE染色和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和数量变化;(3)透射电镜观察该复合皮中细胞的结构;(4)裸鼠移植试验验证该复合皮的作用。结果(1)该人工复合皮具有一定的弹性,可出现较明显的细胞增殖,未见人工复合皮收缩现象。(2)HE染色和扫描电镜下可见随培养时间的延长,成纤维细胞和表皮细胞逐渐增多,表皮细胞可发生分化。并逐渐分层。(3)透射电镜下见成纤维细胞和表皮细胞功能活跃。(4)裸鼠移植试验证实该人工皮可起到覆盖创面防止感染的作用。结论该人工复合皮基本具备了正常皮肤的结构和功能,可作为移植物覆盖全层皮肤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体外扩增培养表皮细胞,复合脱细胞真皮构建组织工程皮肤,以促进其进一步临床应用。方法 将人表皮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扩增后,以生长良好的表皮细胞接种于制备好的异种(猪)无细胞真皮支架上,行气液界面联合体外培养,构建组织工程皮肤。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及复合皮结构。结果 培养的表皮细胞扩增良好,脱细胞真皮支架去细胞完全,表皮细胞在脱细胞真皮上可以生长,可体外构建复合皮肤。结论 利用体外扩增的表皮细胞及制备的脱细胞真皮可体外联合构建具有复层结构的组织工程皮肤。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在微粒植皮和相嵌植皮基础上寻找一种新的植皮方法,使植皮区具有完整的皮肤结构的新技术。方法 将自体微粒皮涂抹在经过密集打孔的异体皮真皮面上,皮粒嵌入孔隙中,再植入创面。结果 临床应用18例次,植皮面积1%~10%,创面3~4周愈合。愈合过程异体真皮被保留下来,植皮效果类似自体全厚皮移植。结论 皮粒嵌植在异体皮的孔隙之中,形成密集皮岛,通过替代异体表皮,包埋异体真皮,使植皮区具有表皮和真皮结构,自体和异体复合移植形成的抗原屏蔽作用使抗原性较低的异体真皮长期保留下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