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的方法,以提高穿刺置管的成功率。方法选择住院老年患者6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静脉留置针操作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左手固定皮肤,右手送管的方法,并且根据血管情况决定送管长度,进行静脉穿刺置管操作。结果观察组穿刺置管成功率94.6%,疼痛发生率6.8%,对照组分别为79.2%、27.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对老年血管条件不佳的患者,采用单手送管并根据血管情况决定送管长度的方法置管,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疼痛。  相似文献   

2.
鱼骨图在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鱼骨图在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留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老年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行外周静脉置管,干预组应用鱼骨图进行外周静脉留置针程序护理。结果干预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结论鱼骨图能提高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置管后并发症,延长置管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3.
夏红梅  袁慧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4):371-372
目的:提高危重患者静脉输液质量。方法:将200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采用22G静脉留置针,观察组行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对照组行四肢浅表静脉穿刺置管。观察两组留置针穿刺效果和留置效果。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留置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静脉置管异常情况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能有效提高危重患者静脉输液护理质量,有利于患者的救治。  相似文献   

4.
颈外静脉留置针通道在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输液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提高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静脉输液护理质量.方法 将64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采用22 G静脉留置针,观察组行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对照组行前臂静脉穿刺置管.观察两组留置针穿刺效果和留置效果.结果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经留置针采血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穿刺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外渗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单通道1 h液体补充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颈外静脉留置针通道能有效提高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静脉输液护理质量,有利于患者的救治.  相似文献   

5.
鱼骨图在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鱼骨图在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留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老年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行外周静脉置管.干预组应用鱼骨图进行外周静脉留置针程序护理。结果干预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结论鱼骨图能提高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置管后并发症.王正长詈管留器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 用负压穿刺置管法提高外周血管充盈不佳者浅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的成功率。方法 随机将100例外周血管充盈不佳者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负压穿刺置管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法,比较两组穿刺成功率;对首次穿刺失败的两组病人采用试验组的方法重新负压穿刺置管,观察穿刺成功率。结果 试验组穿刺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二次重新负压穿刺置管成功率非常高。结论 对于外周血管充盈不佳者宜采用负压穿刺放置静脉留置针,以提高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在大量输液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颈外静脉穿刺置管用于大量输液患者的效果,以寻找最佳输液途径.方法 将需大量输液(每日补液量≥2 500 ml)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对照组采用四肢浅静脉留置针输液.结果 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平均留置时间,导管脱落、导管堵塞、液体渗漏、静脉炎、补钾疼痛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 颈外静脉穿刺置管用于大量输液,可减少静脉置管并发症,且可延长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小型号静脉留置针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3例患者以应用小号型留置针进行静脉穿刺56例为观察组;以应用大号型留置针进行静脉穿刺57例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置管成功率,留置时间平均分别为16.1%、94.7%、3.95 d,对照组分别为:35.1%、82.5%、3.32 d,观察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合理应用小号型留置针进行静脉穿刺,可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且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迷你中线导管置管方法。方法 将130例拟行迷你中线导管穿刺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盲穿置管法,导管留置于前臂浅静脉。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迷你中线导管置管,导管留置于上臂静脉。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置管操作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导管留置时间。结果 对照组64例、观察组63例完成研究。观察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96.83%)显著高于对照组(85.94%);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置管操作时间、导管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采用超声引导下迷你中线导管置管可以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降低静脉炎发生率,延长导管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的不同穿刺方法对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和留置时间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月~6月在我院内科住院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按常规静脉留置针的方法穿刺并用一次性贴膜固定,观察组采用合理的静脉留置针的方法穿刺并用一次性贴膜固定,比较2组穿刺的成功率及留置时间的长短。结果:观察组的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成功率为96.67%,对照组为46.6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留置时间也明显长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合理的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方法可明显提高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成功率并延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在临床应用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