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近年发现的一种外观性状与正品檀香相似的混用品,以正品檀香为对照,从药材性状、横断面显微特征,薄层色谱多方面对该种混用品进行鉴别研究,明确混用品与正品的明显差异,指出药材的鉴别不能只从药材性状着手,应综合其显微特征和薄层色谱等方法比较分析才能准确鉴别.  相似文献   

2.
针对近年发现的一种外观性状与正品檀香相似的混用品,以正品檀香为对照,从药材性状、横断面显微特征,薄层色谱多方面对该种混用品进行鉴别研究,明确混用品与正品的明显差异,指出药材的鉴别不能只从药材性状着手,应综合其显微特征和薄层色谱等方法比较分析才能准确鉴别。  相似文献   

3.
黄凡 《海峡药学》2002,14(4):30-31
目的 探讨麦麸的鉴别方法。方法 根据外观,显微特征,薄层色谱等方法进行鉴别。结果与结论 结果证明采用外观,显微,薄层色谱等鉴别,是方便有效的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4.
林君清  洪侃  吴敏 《海峡药学》2010,22(5):47-48
目的对鸡血藤与其易混品(山鸡血藤、白花油麻藤、常春油麻藤、大血藤)的区别比较,防止它们的混用、误用。方法采用传统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别)方法来进行比较。结果鸡血藤与其易混品在性状、显微上均有明显区别。结论方法简便易行,只有正确使用它们,才能保证临床用药准确有效。  相似文献   

5.
当归与其掺杂品独活的鉴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成川  赵颖飞  宋剑峰 《海峡药学》2009,21(11):103-104
目的寻找当归与其掺杂品独活的鉴别要点。方法通过性状、显微、薄层色谱等方面进行鉴别。结果在性状、显微方面有区别,在薄层色谱中置紫外光灯(365nm)下的荧光斑点有明显区别(见图1)。结论通过这些方法能有效地鉴别当归与独活,有利于当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林君清 《海峡药学》2006,18(6):69-70
阐述在临床常用中药材中发现细辛药材常见的混淆品有杜衡、西南细辛、竹叶细辛、羊角细辛等。简述真品的性状、显微鉴定方法。混淆品种以传统的性状鉴别方法加以区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市售檀香药材的质量情况,为评价檀香药材市场提供评价数据.HT5"H方法 采用2010年《中国药典》一部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对32批多个地区市售的檀香药材挥发油进行薄层色谱鉴别,并与檀香油对照品薄层行为进行对比分析.HT5"H结果 32批市售药材薄层色谱行为有明显差异,其中11批市售药材样品与檀香油对照品在相同位置显示相同颜色斑点,其他市售药材样品均未见与檀香油对照品相同斑点.结论 檀香药材市场较混乱,市售檀香药材质量参差不齐.  相似文献   

8.
杨文红 《中国药房》2008,19(15):1173-1174
目的:为蘡薁的鉴别提供方法和依据。方法:对蘡薁从性状、显微特征和薄层色谱方面进行鉴别。结果:确定了药材性状、显微鉴别特征;薄层色谱鉴别试验效果和重现性满意。结论:本方法简便易行,适用于蘡薁的鉴别,可为蘡薁的开发利用、质量控制提供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抗感染药学》2016,(1):28-30
目的:建立山豆根与几种易混品的鉴别方法,为山豆根的药物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显微鉴别和薄层色谱鉴别法对山豆根与几种易混品进行准确鉴别。结果:山豆根与几种混品(如北豆根、木蓝山豆根、滇豆根)在基源、性状、药理、效用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山豆根与几种混品的基源、性状、药理、效用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在临床配方和药物研究工作过程中应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对藜Chenopodium olbumL.的抗过敏活性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色谱的方法分离成分。利用光谱和化学方法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藜的种子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经光谱和化学分析,鉴定为28-氧-β-D-吡喃葡萄糖基-齐墩果酸-3-氧-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甙(1),20-羟基蜕皮酮(2)和芦丁(3)。结论:化合物1,2和3均为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滇南金线兰进行生药鉴定,明确其原植物形态和显微特征。方法 采用生药学鉴定方法,观察滇南金线兰的原植物形态、组织构造及粉末显微特征。结果 叶片呈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具金红色叶脉,花不倒置,唇瓣黄色,呈Y字形,前部明显扩大并2裂,裂片狭长圆形或狭倒披针形,中部收狭成长10 mm左右、其边缘具狭翅。显微结构中,根、茎横切面中皮层明显,具草酸钙针晶、黏液细胞等;叶横切面上表皮细胞乳突状,下表皮气孔类型多样,以不定式气孔为主。粉末中可见草酸钙针晶和导管。结论 滇南金线兰的生药鉴定为其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梁威  屈信成  宋志钊  刘元 《药学研究》2016,35(7):379-381
目的:为深入研究和开发山茶科杨桐属植物石崖茶提供技术依据。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对石崖茶药材进行观察;参考《中国药典》对多批石崖茶药材的水分、总灰分、浸出物进行测定。结果描述了石崖茶药材的性状及显微特征;制定石崖茶水分及总灰分分别不得过15.0%、10.0%,水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15.0%。结论研究结果为石崖茶的药材鉴别、质量标准和资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壮药材滇桂艾纳香专属性检验方法。方法:采用基原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鉴别、分子生物学及特征图谱等方法对滇桂艾纳香及其易混品种东风草和高艾纳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三者的根、茎、叶性状基本相同,区别点在于滇桂艾纳香头状花序小(直径0.5~0.8 cm),东风草头状花序大(直径1.5~2 cm),高艾纳香头状花序具密集的长绒毛;三者的根、茎横切面,粉末显微特征基本相同,高艾纳香具基部膨大的非腺毛;薄层鉴别(1)中高艾纳香比滇桂艾纳香和东风草少1个斑点;薄层鉴别(2)中滇桂艾纳香比东风草和高艾纳香少1个特征斑点;ITS2序列N-J树聚类分析显示三者具有良好的单系性,三者种间最小遗传距离均大于种内最大遗传距离;与滇桂艾纳香对照图谱相比,东风草平均相似度为0.962,高艾纳香平均相似度仅为0.789。结论:高艾纳香与滇桂艾纳香区别较大,不宜混用,在日常使用中应注意甄别;东风草与滇桂艾纳香在性状、显微、薄层、分子生物学、特征图谱等方面相似度较高,在对二者进行充分的药理活性以及临床试验等基础上,可考虑作为滇桂艾纳香的替代品使用,以缓解药用资源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丽蕾金线兰进行生药鉴定,为其准确鉴定及进一步开发奠定基础。方法 利用性状和显微鉴定方法对丽蕾金线兰进行鉴定研究。结果 丽蕾金线兰叶片为卵心形,通常具红色网脉,花倒置,具Y字形白色的唇瓣,唇瓣前部2裂片,裂片条状长圆形;中唇两侧各具1~3个短的细齿。显微特征主要为根、茎横切面中皮层宽广,根木质部维管束1~5个成束,茎木质部维管束1~7个成束;叶横切面主脉维管束有限外韧型,叶下表皮气孔类型众多,气孔以不定式为主。结论 这些特征可为丽蕾金线兰的正确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陈晓风  刘莹  张俊燕 《药学实践杂志》2018,36(5):426-429,467
目的 完善红旱莲药材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显微鉴别法、薄层色谱(TLC)法鉴别红旱莲;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方法考察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醇溶性浸出物;用HPLC法测定金丝桃苷的含量。结果 建立了红旱莲显微鉴别法和TLC法鉴别,HPLC法含量测定;确定了水分、灰分、醇溶性浸出物的限度。结论 本实验为红旱莲药材的质量标准提高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以发菜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的提取DNA方法,筛选出了一种适合快速提取发菜DNA的方法。方法 分别利用自主研发的硅珠DNA纯化技术、细菌试DNA提取试剂盒和植物DNA提取试剂盒提取发菜基因组DNA。结果 本实验室开发的硅珠DNA提取纯化技术具有快速、无毒以及获得的发菜DNA纯度高等优势。通过PCR扩增和测序得到16S rRNA基因,利用Blast软件进行序列比对,与发菜同源性为99%。结论 本研究研制的发菜基因组DNA提取方法可用于发菜源性的分子鉴定。  相似文献   

18.
中药红曲的薄层色谱法鉴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建立中药红曲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应用TLC法对国内常见的7种红曲霉制备而成的中药红曲进行了鉴别研究。结果 不同种红曲霉制备的红曲的薄层色谱行为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TLC法可作为红曲药材的质量评价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飞廉药材的定性及定量方法。 方法 分别采用化学法和薄层色谱法对飞廉药材中的黄酮类成分和绿原酸进行定性鉴别,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原酸的含量。色谱柱为Hypersil ODS2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5%醋酸(15∶85);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25 ℃;检测波长为325 nm。 结果 定性鉴别试验特征明显,绿原酸在0.088~1.76 μg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为1.52%)。 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可有效控制飞廉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大黄、枳实、厚朴饮片变化对小承气汤药效组分的影响,以期为临床的合理应用和饮片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HPLC法分别测定各类成分。大黄游离蒽醌类(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Syncronis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8 m 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254 nm。大黄结合蒽醌类(番泻苷B、番泻苷A):Syncronis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05%磷酸;梯度洗脱;柱温30℃;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340 nm。枳实黄酮苷类(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Syncronis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7 m L/min;柱温40℃;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283 nm。厚朴木脂素类成分(和厚朴酚、厚朴酚):Syncronis C_(18)色谱柱(250 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0.05%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7 m 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294 nm。结果小承气汤配伍剂量(大黄12 g–炒枳实9 g–姜厚朴6 g)不变,大黄、枳实、厚朴饮片改变时,小承气汤药效组分总量变化规律为:大黄–枳实–姜厚朴酒大黄–炒枳实–姜厚朴熟大黄–炒枳实–姜厚朴大黄炭–炒枳实–姜厚朴≈小承气汤大黄–炒枳实–厚朴,变化率分别为酒大黄组(6.561%)、熟大黄组(4.222%)、大黄炭组(0.118%)、枳实组(30.186%)、厚朴组(-11.218%)。除大黄炭组外,其余组的药效组分总量皆明显变化,其中枳实组变化最明显。结论同一味药材的不同炮制品在小承气汤处方中药效组分不同,对其他药味的影响亦不同,在小承气汤处方配伍中不可随意替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