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肺超声通气面积(LUS评分)对重症呼吸支持患者撤机成功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9年10月我院86例重症呼吸支持患者,根据撤机结局分为撤机成功组(n=64)、撤机失败组(n=22)。均实施肺超声检测,对比两组撤机前一般资料、LUS评分、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分析撤机结局影响因素,并分析LUS评分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的相关性及对预测撤机成功的价值,并以柱状图分析撤机成功率。结果 撤机成功组撤机前液体负平衡、膈肌移动度、PaO2、PaO2/FiO2高于撤机失败组,LUS评分、HR、PaCO2低于撤机失败组(P<0.05);撤机前液体负平衡、HR、LUS评分、PaO2、PaO2/FiO2、PaCO2与撤机结局具有关联性(P<0.05);LUS评分与PaCO2呈正相关,与PaO2、PaO2/FiO2呈负相关(P<0.05);LUS评分AUC为0.784,当截断值>19.47分时,敏感度为54.55%、特异度为95.31%;LUS评分高、低面积组撤机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US评分与动脉血气分析存在一定相关性,可作为判断重症呼吸支持患者撤机成功的特异性预测因子,有助于指导临床早期识别撤机失败高风险因素,预防撤机失败发生。  相似文献   

2.
钟松  张连东 《中国急救医学》2008,28(11):1024-1026
目的 探讨氧合指数(PaO25/FiO2)和APACHE Ⅱ评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的诊治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集我院急诊科和ICU收治的72例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入院时的血气分析结果,计算出PaO2/FiO2,对不同分组情况下的PaO2/FiO2与APACHEⅡ评分值进行比较.结果 随着APACHEⅡ评分值的升高,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的PaO2/FiO2下降不明显(P>0.05);机械通气组的APACHEⅡ评分值、PaO2/FiO2明显区别于无机械通气组(P<0.05);无创通气组的APACHEⅡ评分值明显低于有创通气组(P<0.05),两组间PaO2/FiO2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ACHEⅡ评分值的升高与患者的PaO2/FiO2下降不相关,但PaO2/FiO2与APACHE Ⅱ评分系统都适合作为预测机械通气治疗的指标,而且APACHE Ⅱ评分更适合于帮助选择适宜的通气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物理疗法对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肺氧合的影响。方法:将80例受试者随机分成人工空心掌拍左右肺部组(对照组)与振动拍左右肺部组(实验组),每组40例。于撤机2h后采用不同的物理方法治疗,并在各时段记录当时的FiO2、氧合指数(0I)、动脉血氧分压/肺泡氧分压(PaO2/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指数(RI)。结果:于体外循环前、撤机后2,6,12,24h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的FiO2、OI、PaO2/PAO2、A—aDO2、PaCO2、RI,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于撤机2h后采用振动排痰机进行物理治疗可以改善婴幼儿术后的肺氧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困难撤机患者在治疗期间采用运动疗法的干预效果。方法将63例困难撤机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在常规呼吸道护理基础上根据患者病情及体力进行循序渐进的4步运动疗法;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呼吸道护理。比较2组不同时点的潮气量、呼吸频率、氧合指数等指标情况。结果机械通气第21天和第28天,实验组潮气量、呼吸频率、氧合指数(PaO2/FiO2)、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II评分)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机械通气第28天,实验组心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机械通气日及ICU住院日均明显少于对照组;2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运动疗法对困难撤机患者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实施俯卧位通气的临床效果,规范俯卧位通气期间的安全风险管理。[方法]对8例中重度ARDS病人实施了俯卧位通气,在治疗前后分别抽取血气分析以了解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计算氧合指数(PaO2/FiO2)以及治疗前后病人的生命体征和血管活性药物的变化情况,同时统计俯卧位期间发生的风险事件。[结果]8例病人共实施41例次俯卧位通气,41例次俯卧位通气中35例次(85.37%)PaO2/FiO2较前上升,29例次(70.73%)上升幅度超过10%。俯卧位通气后给氧浓度明显下降,PaO2、氧合指数显著上升(P0.05),PaCO2较前下降(P0.05),血流动力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生风险事件14例次,5例存活(62.5%)。[结论]俯卧位通气可有效改善中重度ARDS病人的氧合,但是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充分的评估,管道维护,病情监测、气道管理、胃肠道管理、皮肤护理是预防并发症,确保病人安全,使治疗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李婷婷  都继微  苏兰若 《护理研究》2014,(14):1728-1729
[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人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方法]将重症医学科2012年收治的56例ARDS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两组治疗措施相同,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间断俯卧位通气。[结果]通气24h时两组病人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血氧饱和度(SaO2)等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率(HR)、呼吸(RR)、平均动脉压(MAP)、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位通气可以有效改善ARDS病人各项血气分析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2)在SARS患者血气分析中的意义.方法对116例患者的血气分析进行检测,以氧合指数分成4组,正常组≥400mmHg,轻度肺损伤300~400mmHg,急性肺损伤(ALI)<300mmHg,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200mmHg.取A-aDO2与FiO2的比值,观察其数值的变化情况.结果在SARS患者,其A-aDO2、A-aDO2/FiO2平均值在4组中有明显差异,随着氧合指数的下降,A-aDO2/FiO2呈明显上升趋势.结论随着肺损伤的加重A-aDO2值明显增加,其与FiO2的比值与氧合指数呈负相关,是提示SARS患者肺损伤、病情轻重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连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CHVHF)治疗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07年6月至2011年6月入住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的65例重度ARDS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CHVHF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6、24、48、72 h肺功能指标氧合指数(PaO2/FiO2)、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以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如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并观察机械通气的持续时间、住ICU天数、撤机成功率、28 d存活率等指标.结果 两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随治疗时间延长PaO2/FiO2(mm Hg,1 mm Hg=0.133kPa)逐渐升高,EVLWI (ml/kg)、PaCO2(mm Hg)逐渐下降,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6 h PaO2/FiO2:92.6±7.2比83.8±11.4,24 h EVLWI:10.8±3.7比12.6±4.5,24 h PaCO2:47.2±8.5比51.4±4.8,均P<0.05).两组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指标HR、MAP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d)、住ICU天数(d)明显缩短(机械通气时间:12±4比19±6,住ICU天数:21±4比33±8,均P<0.05),撤机成功率、28 d存活率明显升高(撤机成功率:81.1%比64.3%,28 d存活率:86.5%比71.4%,均P<0.05).结论 重度ARDS患者采用CHVHF治疗能明显改善肺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提高机械通气撤机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肺保护性通气联合肺复张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家兔气体交换的影响。方法肺泡灌洗法复制家兔ARDS模型,随机分为三组:(1)常规潮气量(VT)零呼气末正压(PEEP)组(MVZP);(2)小VT零PEEP组(LVZP);(3)小VT 最佳PEEP 控制性肺膨胀(SI)组(LVBP SI)。观察肺泡灌洗前的基础状态,ARDS0、1、2、3h时氧合指数(PaO2/Fi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变化,同时监测呼吸力学、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的变化。结果MVZP、LVZP、LVBP SI组PaO2/FiO2在基础状态为(524±37)、(537±31)、(459±133)mmHg;在ARDS0h为(41±4)、(50±11)、(39±9)mmHg,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低于基础值(P<0·05)。LVBP SI组PaO2/FiO2在1、2、3h为(287±200)、(307±166)、(302±161)mmHg,较0h显著升高(P<0·05);但MVZP和LVZP组PaO2/FiO2在1、2、3h与0h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VBP SI组PaO2/FiO2在1、2、3h均显著高于MVZP和LVZP组(P<0·05)。LVBP SI和LVZP组PaCO2在1、2、3h较0h有显著性升高(P<0·05)。在实验中LVBP SI组心率、血压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肺保护性通气联合肺复张可显著改善ARDS家兔氧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延长自主呼吸实验(spontaneousbreathing trail,SBT)时间,对老年COPD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从2015年10月—2017年11月需要有创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随机分为2 hSBT组(常规组)和8 hSBT组(试验组),比较两组的性别、年龄、SBT前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cute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evaluationⅡ,APACHEⅡ)、通气时间、氧合指数、呼吸浅快指数(RSBI)、SBT和撤机成功率、住ICU时间。结果共入组80例患者,常规组40例,试验组40例。两组间性别、年龄、SBT前APACHEⅡ评分、通气时间、氧合指数、RS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的患者SBT成功率(87.5%)显著高于试验组(65.00%)(P=0.036)。常规组患者的撤机成功率(71.43%)则显著低于试验组(96.15%)(P=0.041)。住ICU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长自主呼吸实验时间有助于准确判断老年COPD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时机,提高撤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谢美华 《全科护理》2012,10(32):2985-2987
[目的]探讨连续低效每日血液透析滤过(SLEDD-f)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严重脓毒症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对25例脓毒症病人行SLEDD-f联合HP治疗,同时给予有效的护理,观察病人治疗前及治疗24h、72h、120h病人体温(T)、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氧合指数(PaO2/FiO2)、肌酐(Scr)、尿素氮(BUN)、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的变化及治疗30d病人的临床转归。[结果]治疗72h、120h后病人T、HR、MAP、PaO2/FiO2、Scr、BUN及APACHEⅡ评分变化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d后有效18例。[结论]SLEDD-f联合HP是治疗严重脓毒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急性脊髓损伤患者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对急性脊髓损伤患者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的认识 ,探讨其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 4 5例围ARDS的临床资料 ,患者至少符合PaO2 <6 0mmHg或氧合指数PaO2 /FiO2 <30 0mmHg。结果  4 5例急性脊髓损伤患者围ARDS临床特点 :发病急骤、潜伏期 3~ 14d ,进行性呼吸困难 ,死亡 10例 ,抢救成功率为 77.78% ,死亡率 2 2 .2 2 %。结论 熟悉ARDS的临床特点 ,严密监测其临床体征 ,早期预防 ,是救治ARDS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邹文燕  邢丽芳 《全科护理》2011,9(26):2362-236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吸入性肺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影响。[方法]将45例吸入性肺炎并发ARDS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1例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24例在对照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对两组病人分别在发病当时、治疗3d后同一时间抽取动脉肝素钠抗凝血2mI.做血气分析,同时计算早期病死率。[结果]治疗组治疗3d后氧分压(PaO2)、血氧饱合度(SaO2)、氧合指数(PaO2/FiO2)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早期病死率分别为33.3%、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C0.05)。[结论]对吸入性肺炎并发ARDS的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可改善病人的低氧血症状况、降低早期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观察重症肺炎患儿不同疾病时期血清中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的水平,探讨其在判断肺损伤病情程度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正常儿童、普通肺炎及和重症肺炎患儿急性期、恢复期的血清SP-A水平,同时记录氧合指数[动脉血氧分压(PaO2)/吸入氧深度(FiO2)]和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并进行比较,并行血清SP-A与PaO2/FiO2及PCIS相关分析。结果重症肺炎患儿急性期组较对照两组血清中SP-A水平升高,而PaO2/FiO2和PCIS值下降(P均<0.05),恢复期与对照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P-A水平与氧合指数及PCIS评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15和0.573(P均<0.05)。结论重症肺炎患儿急性期血清SP-A的水平反映肺损伤病情严重程度,或可作为创伤较小的临床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3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呼吸衰竭时的上机条件、呼吸机吸气压、呼气压(IPAP、EPAP)水平、给氧浓度(F iO2)、撤机方法及有效率。方法36例呼吸衰竭住院者,除治疗基础病、合并症、伴随疾病外,对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60 mmHg、动脉血氧分压(PaO2)在40~59 mmHg者先给以鼻导管吸氧1~2 h,若SpO2仍<90%即行NIPPV治疗。对有意识障碍、PaCO2>60 mmHg、PaO2<40 mmHg者则立即行NIPPV治疗。69.4%(25/36)的患者IPAP选择10~18 cmH2O可满足需要,83.3%(30/36)的患者EPAP在4~6 cmH2O较合适。初始治疗F iO2为30%~50%者占80.6%(29/36),只有在急性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和肺心病等导致重度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时才选择在1~2 h内应用高IPAP(19~30 cmH2O)和高的F iO2(55%-80%)。撤机方法:急性呼吸衰竭者PaCO2正常、PaO2>80 mmHg、SpO2>95%连续3d即可直接撤机。COPD、肺心病等慢性呼吸衰竭在PaCO2<50 mmHg、PaO2>60 mmHg时则调低压力改为仅夜间NIPPV一段时间后再撤机。结果36例治疗后PaCO2为26.8~84mmHg,平均(45.8±3.9)mmHg,PaO2为42~132 mmHg,平均(73.5±5.4)mmHg,17例PaCO2<50 mmHg、PaO2>60mmHg,11例较前好转,有效率77.8%(28/36),有11例原有心功能不全也得到改善。8例死亡,死亡率22.2%。结论NIPPV在治疗呼吸衰竭时应及早应用,除改善呼吸衰竭还能改善心功能不全。IPAP、EPAP、F iO2目前尚无标准化水平,COPD、肺心病者应由持续NIPPV改为夜NIPPV后再撤机。当间质性肺病(ILD)导致ARDS或呼吸衰竭并各种原因休克时抢救成功率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大面积严重烧伤病人回吸收期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的变化规律,探讨其与病人肺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观察对象为我院收治入院的大面积严重烧伤的16例病人,于伤后第2个24h后期进行心肺容量监护仪(PiCCO)监测至伤后9d结束,监测指标包括EVLW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和氧合指数,同时观察病人肝、肾、心功能情况。[结果]休克期末(伤后2d)病人EV-LWI为6.71 mL/kg±1.07 mL/kg,均值处于正常上限,进入回吸收期后进一步升高,于伤后第5天达最高值7.75mL/kg±1.82mL/kg,至伤后第9天仍高于休克期末水平(EVLWI为6.92mL/kg±1.47mL/kg)。休克期末病人氧合指数为411.49mmHg±106.04 mmHg(1 mmHg=0.133kPa),均值处于正常下限,随后进行性下降,于伤后第5天达到最低值,为343.35mmHg±85.77mmHg,至伤后第9天仍低于休克期末水平为(368.51mmHg±64.13 mmHg);相关分析显示,病人EVLWI与氧合指数呈负相关(r=-0.16,P<0.05)。休克期末病人PVPI为1.60±0.28,随后下降,至伤后第7天达最低值1.29±0.25,与休克期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结论]大面积严重烧伤病人血管外肺水在回吸收期进一步增高,可能是导致病人肺功能进行性下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俯卧位通气对高海拔地区肺复张术(RM)治疗无效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从海拔2260m的地区医院筛选RM治疗无效的41例ARDS患者[平均氧合指数( PaO2/FiO2)较RM前升高<20%视为RM无效],依不同病因分为肺内源性ARDS组(ARDSp组)和肺外源性ARDS组(ARDSexp组),每组再按信封法随机分为俯卧位组和仰卧位组,即ARDSp俯卧位组(11例)、ARDSp仰卧位组(9例)、ARDSexp俯卧位组(10例)、ARDSexp仰卧位组(11例).在通气前及通气1、2、3、4h监测动脉血氧分压( PaO2)、PaO2/FiO2、静态顺应性(Cst)、气道阻力(Raw)的变化.结果 通气lh时,ARDSexp俯卧位组PaO2/FiO2( mm Hg,l mm Hg=0.133 kPa)即较通气前显著升高(157.4±40.6比129.3±48.7,P<0.05),并随通气时间延长呈持续增高趋势,4h达峰值(219.1 ±41.1);且ARDSexp俯卧位组通气3h内PaO2/FiO2较其他3组显著增高,另3组间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RDSp俯卧位组、ARDSexp俯卧位组通气4h时PaO2/FiO2均较相应仰卧位组显著增高(208.8±39.7比127.4±47.1,219.1±41.1比124.9±50.8,均P<0.05).4组通气前后Cst无显著改变,各组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ARDSp俯卧位组通气4h时Raw(cmH2O·L-1·s-1)较通气前显著降低(6.8±1.7比10.7±1.8,P<0.05),且明显低于其他3组;其他3组各时间点Raw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俯卧位通气作为ARDS机械通气重要策略之一,可以改善RM无效高原ARDS患者的氧合,为抢救患者赢得宝贵的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采取俯卧位通气实施方法、护理及对ARDS患者氧合状态的影响。[方法]对3例ARDS患者准确评估血流动力学和对卧位改变的忍耐力,制定操作程序,加强呼吸道管理,做好各管道、皮肤及组织的护理,采取俯卧位每次1~4h,每日2~3次,疗程2~5d,定时改变体位。[结果]3例患者俯卧位通气后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氧合指数(PaO2/FiO2)均明显改善,吸入氧浓度(FiO2)下调( P <0.05),最终撤离呼吸机,未发生并发症。[结论]俯卧位通气明显改善了肺的氧合功能。熟练掌握俯卧位通气的操作方法,安全有效地转换患者体位,是保证治疗安全实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术后合并低氧血症患者高流量氧疗治疗失败的早期预测指标。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重症监护医疗信息数据库Ⅳ(MIMIC-Ⅳ)中术后撤机时合并低氧血症(100 mmHg0.05)。在撤机后8~12 h,撤机失败患者与撤机成功患者比较,HR/SpO 2与ROX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对于术后低氧血症患者,HR/SpO 2比ROX指数能更早更准确地预测高流量吸氧治疗失败,但两者的临床价值尚需进一步评估。  相似文献   

20.
经皮氧监测在ARDS病人氧复苏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病人的氧动力学变化特点 ,探讨无创氧动力学监测在ARDS病人氧复苏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美国Novametric公司的经皮氧监测仪对ARDS病人进行连续动态皮肤氧 (PtcO2 )、CO2 张力(PtcCO2 )检测 ,并在 0、8、16、2 4、4 8、72h同时抽取动脉血观测PtcO2 、PtcO2 /FiO2 、PtcCO2 、SaO2 、PaO2 、PaO2 /FiO2 的变化趋势。结果  93例病人中 ,存活 6 6例 ,死亡 2 7例 ,死亡率为 2 9 0 3%。存活组与死亡组的PtcO2 /FiO2 ,PaO2 /FiO2 的变化为 2 98 7± 70 76和97 6± 19 97;2 87 15± 6 3 7和 10 2 3± 4 0 85 (P <0 0 5 )。结论 无创氧动力学监测在ARDS病人氧复苏治疗中安全有效 ,临床动态监测对ARDS病人的氧复苏治疗有明显的指导作用 ,并且为迅速改善氧代谢提供科学依据。早期应用和合理指导能明显降低ARDS病人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