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颞下颌关节炎系翼外肌亢进、痉挛、颞下颌关节后区损伤和咀嚼肌群痉挛四症之总称。原是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症的一部分,临床表现轻者关节处发紧,张口作响,重者下颌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影响进食和语言,由于罹患关节咬合运动频繁,故病期较长,常常反复发作,难以治愈,笔者以深刺下关为主,治疗颞下颌关节炎,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门诊确诊的病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其中男36例,女30例;年龄16~62岁,平均年龄34岁;病程2~35天,平均16天;单侧发病39例,双侧发病27例。对照组59例,其中男30例,女29例;年龄18~58岁,平均35.5岁;病程1~37天,平均15.5天;单侧发病35例,双侧发病24例。1.2临床表现①下颌运动异常:开口度异常(过大或者过小),开口型异常(偏斜或者歪曲),开闭口时关节出现绞锁;②疼痛:开口和咀嚼运动时关节区或关节周围肌群的疼痛,一般无自发痛;③关节弹响和杂音:开口运动中有弹响,破碎或摩擦音。1.3诊断标准[1]①首次出现耳屏前疼痛或无诱因的自发性疼痛,疼痛强度中等以上;可伴有关节区肿胀;患侧后牙区不能自行咬合;咀嚼或张口时疼痛明显加剧。②临床检查:张口度减... 相似文献
2.
3.
4.
乔志娟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5):87-89
[目的]观察针刺、颞下颌关节运动联合激光照射治疗颞下颌关节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3例颞下颌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先针刺健侧或双侧合谷,同时令患者作颞下颌关节张口闭口动作10min,开口幅度以耐受为度,后取下关、翳风、牵正,毫针直刺,局部产生酸胀感,留针30min,1次/d。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基础加用SunDom-300IB型半导体激光治疗机,移动探头,取健侧合谷、患侧下关(均100~200mw),颊车、牵正(均50~120mw),翳风、听宫(30~50mw),探头距皮肤2~5mm,每穴照射3min。均连续治疗10次为1疗程,治疗2疗程(20d)随访半年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0例,显效10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92%。对照组痊愈16例,显效5例,有效1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1.5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治疗组10.00%(2/20),对照组43.75%(7/16)。[结论]针刺、颞下颌关节运动联合激光照射治疗颞下颌关节炎疗效满意,无副作用,优于单纯针刺、颞下颌关节运动治疗。 相似文献
5.
6.
7.
8.
针刺为主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简称TMD)是累及颞下颌关节和(或)咀嚼肌系统的,具有相关临床问题(如疼痛、弹响、开口受限等)的一组疾病的总称[1]。一般由精神因素,因素和健康不良,肌肉的神经调节功能失调、咬切创伤、风湿等原因引起。此病病程较长,治疗较困难。笔者以针刺为主治疗功能性TMD42例,疗效尚可,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2例均为我科门诊病例,均经X线摄片排除器质性病变。其中男15例,女27例;双侧患病3例,单侧39例;关节弹响16例;13~19岁18例,20~35岁17例,35~50岁7例;病程5天到1年。2治疗方法2.1按摩患者坐位,医者用一指禅手法点按、揉… 相似文献
9.
10.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疾病,在颞下颌关节疾病中最为多见,多发生在20~40岁的青壮年。2004—2006年,我科采用针刺配合QK-全科治疗仪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28例,并与单用针刺治疗27例,单用QK-全科治疗仪治疗27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82例均为 相似文献
11.
我们从 1 997年 4月开始用针刺配合川菊止痛胶囊治疗偏头痛作为治疗组 ,以单纯针刺治疗作为对照组进行临床观察 ,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1 .1 .1 疼痛反复发作 ,疼痛部位在前额、巅顶、后枕或两侧变化不定 ,疼痛性质多为跳痛、刺痛、胀痛 ,头痛发作时间长短不一 ,常伴有恶心、呕吐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或有视觉先兆。1 .1 .2 体格检查与神经系统检查阴性者。1 .1 .3 临床排除感染性、中毒性、颅内占位性、癫痫性头痛、血管畸形、眼底及五官科疾病引起的头痛以及高血压、颈椎病、脑血管意外等疾患导致的头痛。… 相似文献
12.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难治病,属于中医痹证范畴.类风湿性指间关节炎为RA的早期表现.笔者自2002年9月~2004年7月运用毫针配合电子灸治疗类风湿性指间关节炎患者30例,并与单纯用毫针治疗的30例对照,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针刺太阳、角孙、丘墟和申脉对偏头痛的影响。方法:观察组1加例患者采用常规针刺疗法,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口服麦咖片法,并将两组的治疗效果和痊愈时间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痊愈率90.0%高于对照组痊愈率70.0%(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100%好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25%(P〈0.01)。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时间短(P〈0.05)。结论:针刺疗法痊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麦角胺咖啡因片,且疗程短,提示本法疗效优于口服常规西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黄褐斑的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其中,治疗组又辨证分成3型,予针刺治疗.对照组予维生素C和维生素E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3.3%和73.3%(P<0.05),而治疗组内各型疗效无差异(P>0.05).结 论:针刺治疗各型黄竭斑均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将128例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型采用电针、透刺、耳穴贴压等综合治疗.总有效率92.2%.各证型间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按照中医辨证,采用电针、透刺、耳穴贴压综合治疗能取得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头针及舌下针结合治疗假性延髓麻痹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假性延髓麻痹是脑卒中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多见于脑卒中病人双侧皮质延髓束受损造成的核上性损害 ,临床以吞咽障碍、构音障碍、声音嘶哑等为主要表现 ,病人常因进食困难导致营养不良、代谢紊乱或因异物呛入气管而引起肺部感染 ,甚至因异物误咽入气道而窒息死亡。我们采用头针[1 ] 与舌下针[注] 结合 ,治疗假性延髓麻痹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82例均为我科住院病人 ,全部经头颅CT或MRI证实为脑梗塞或脑出血 ,随机分为治疗组与观察组。治疗组 44例 ,其中男性 2 6例 ,女性 1 8例 ,病程最短 2 0天 ,…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针刺对脑中风的疗法。方法 :应用针刺加药物治疗 2 0 8例 ,并与药物治疗 30例作对比。结果 :前者总有效率为 95 .6 7% ,后者为 83.3% ,经统计学处理 ,P <0 .0 1,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针刺能有效地改善中风病人机体机能 ,促进大脑和瘫痪肢体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针药并用与西药达那唑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针药并用治疗组(n=40)和西药对照组(n=38),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血清CA125值、血清β-EP含量、PGE2、PGF2α的变化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总疗效相似,但治疗组在腰骶痛、肛门坠胀、月经不调、不孕等症状的改善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血清CA125值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血清β-EP含量显著升高,PGE2、PGF2α显著降低(P<0.05).结论:针药并用治疗EMT临床疗效显著,其不良反应明显低于西药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方法:将90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采用针刺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多潘立酮片治疗。结果:4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4%,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中医经络理论选择以足三里等穴位,用平补平泻手法,辅以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并以常用西药多潘立酮作为对照进行临床观察.结果与结论:针刺组总有效率93.8%,显效率为63.3%,药物组分别为82.3%和43.1%,针刺组治疗非特异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好于药物组(P<0.05);治疗动力障碍型者,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疗效均较突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