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四君子汤对脾虚大鼠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四君子汤对脾虚证大鼠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5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脾虚组、治疗组,检测各组大鼠尿木糖水平,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脾虚组、治疗组血清胃泌素、胃动素、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8、醛固酮的水平.[结果]治疗组胃泌素、胃动素、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8、醛固酮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脾虚能引起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下降,四君子汤治疗后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检测104例脾虚证患者之血清胃泌素、尿D-木糖排泄率及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30例健康人对照、结果患者上述指标的检测值均低于正常(P<0.01,<0.05),提示脾虚证患者的消化道功能和细胞免疫功能处于低下或紊乱状态。观察结果为探讨脾虚证的本质和客观化指标的选择累积了资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胃癌术后不同手术方式对血清胃泌素、胃动素和神经降压素的影响。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胃癌患者远端胃切除、近端胃切除和全胃切除后血清胃泌素、血浆胃动素和神经降压素的含量。结果 近端胃切除患者血清胃泌素明显高于远端胃切除组和全胃切除组 (P <0 0 5 ) ,而三组间血浆神经降压素、胃动素无明显差异。三组不同术式胃切除后患者血浆神经降压素均明显低于正常值 (P <0 0 1)。结论 胃癌不同手术方式术后血清胃泌素含量不同 ,而对血浆胃动素与神经降压素浓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腹部推拿法对老年胃轻瘫患者血清胃动素、血清胃泌素的影响。方法纳入老年胃轻瘫患者10例,观察腹部推拿治疗前后患者胃轻瘫基本症状指数(GCSI)和外周静脉血中血清胃动素、血清胃泌素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10例老年胃轻瘫患者腹部推拿治疗后GCSI总分明显降低(P0.05),其中早饱评分、胃胀评分、食后饱胀评分、食欲不振评分等4各单项均有显著改善(P0.05,P0.01);血清胃动素、血清胃泌素含量经腹部推拿后均显著增加,治疗前后比较其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部推拿对老年胃轻瘫患者的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胃肠激素的分泌而发生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放射免疫测定法对120名不同年龄组儿童的血清胃泌素、80名儿童的血清胃动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确定了新生儿、学龄前、学龄期儿童血清胃泌素、胃动素正常值。其结果为:胃泌素:新生儿为81,32±33.60pg/ml,学龄前为118.29±59.37pg/ml,学龄期为113.27±37.55pg/ml。胃动素:新生儿为241.12±56.80pg/ml,学龄前为253.18±68.14pg/ml,学龄期为139.20±26.40pg/ml。胃泌素血清水平各年龄组之间无差异;胃动素学龄期比学龄前及新生儿减低(P<0.01),其余无差异。各年龄组血清胃泌素、胃动素水平无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6.
检测104例脾证患者之血清胃泌素、尿D-木糖排泄率及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30例健康人对照结果患者上述指标的检测值均低于正常(P〈0.01,〈0.05),提示脾虚证患者的消化道功能和细胞免疫功能处于低下紊乱状态。观察结果为探讨脾虚证的本 客观化指标的选择累积了资料。  相似文献   

7.
慢性胃病脾虚患者血清胃泌素和胃液表皮生长因子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慢性胃病脾虚患者血清胃泌素和胃液表皮生长因子的检测张万岱,刘国龙中医临床将有胃脘隐痛、喜暖喜按、空腹痛重、得食痛轻、吐清水、神倦、便溏、舌淡胖、有齿印、苔薄白、脉细或虚软无力症状的一类病人称为脾虚者,但脾虚证的现代发病机理和生物学基础尚不清楚,本文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行血液透析后胃肠肽激素的变化情况。方法以8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是否行血液透析治疗分为观察组A(29例未行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B(53例行血液透析治疗),另选40例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三组患者胃动素、血清胃泌素、生长抑素、血清瘦素水平及胃肠道症状发生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A和观察组B患者的胃动素、血清胃泌素、生长抑素、血清瘦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B血清胃泌素、血清瘦素水平高于观察组A,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B胃肠道症状的发生率为34.0%,明显高于观察组A的24.1%及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肾脏是胃肠肽激素的主要生物降解和清除场所,血液透析治疗可影响患者胃肠肽激素的血清水平,增加胃肠道症状的发生率,是引起患者消化道功能紊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男性肝病患者空腹血清胃泌素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72例肝病患者的空腹血清胃泌素含量。结果表明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血清胃泌素含量正常。肝硬化患者常有高胃泌素血症,有显著门脉高压的失代偿肝硬化患者血清胃泌素升高更显著。高胃泌素血症与门脉高压性胃粘膜病变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密切相关。血清胃泌素的测定对预测出血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
西米替丁对急性胰腺炎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西米替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利弊及其机制。方法:对156例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进行传统疗法与传统疗法加西米替丁的治疗对照研究,并检测了5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服用西米替丁前后的血清胃泌素及2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急性发病期的血清胃泌素。结果西米替丁组腹痛消失时间、血尿淀粉酶下降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另有40.16%(51/127)的患者出现病情反复。溃疡病患者服用西米替丁后血清胃泌素明显升高。急性胰腺炎发病期血清胃泌素明显高于正常,发病当日超过正常值4~10余倍。结论:急性胰腺炎的发病可能与血清胃泌素过高有关,西米替丁虽能降低胃酸,但因反馈性升高血清胃泌素而不利于急性胰腺炎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肝郁气滞型、脾胃虚弱型、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脑肠肽的变化,探讨IBS的中医虚实证型与血浆脑肠肽水平变化的相关性。[方法]90例IBS患者分为肝气郁滞证组、肝郁脾虚证组、脾胃虚弱证组各30例,正常对照(正常)组10例,应用放射免疫法同批测定血浆血管活性肠肽(VIP)、神经肽Y(NPY)和神经降压素(NT)水平。[结果]3个证型组患者血浆VI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0.01);脾胃虚弱、肝郁脾虚证组患者VIP水平显著高于肝气郁滞证组(P〈0.05),但脾胃虚弱证组和肝郁脾虚证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个证型组患者血浆NPY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0.01),肝郁脾虚证组和肝气郁滞证组NPY水平明显低于脾胃虚弱证组(P〈0.01,〈0.05),肝郁脾虚证组NPY水平低于肝气郁滞证组,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个证型组患者血浆NT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3证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中医证型IBS脑肠肽存在不同的变化。IBS的中医病机观与现代医学所倡导的脑-肠轴学说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肝脏病理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潘晨  李芹  郭泽剑  周文 《传染病信息》2010,23(3):159-160,175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中医的肝郁脾虚、湿热中阻、瘀血阻络证与肝组织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的关系,为中医辨证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湿热中阻、瘀血阻络3种证型各30例,对其进行肝脏活体组织检查,确定肝组织炎症分级(G)及纤维化分期(s)。结果肝郁脾虚证组以G1、s1为主,湿热中阻证组以G2、s2为主,瘀血阻络证组以G3~G4、S3~S4为主。结论慢性乙型肝炎3种中医证型中,从肝郁脾虚证到湿热中阻证再到瘀血阻络证,肝组织病理损害有逐渐加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UC组)40例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分为大肠湿热型、脾虚挟湿型、肝郁脾虚型和气滞血淤型.分别进行红细胞免疫粘附活性(RCIA)及红细胞免疫复合物(RCIC)测定,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UC组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较正常对照组下降,血清中补体C3较正常对照组低,而CIC较正常对照组高,大肠湿热者RCIA低于脾虚挟湿者、肝部脾虚者和正常对照组,脾虚挟湿者C3值低于正常对照组。提示UC发病与红细胞免疫有关。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清肝解毒汤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HBVYMDD变异的影响。方法将74例未间断服用拉米夫定治疗1年的未发生YMDD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治疗组40例,治疗组给予拉米夫定联合清肝解毒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独服用拉米夫定治疗,治疗6个月,观察患者YMDD变异、ALT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YMDD变异发生率为8%,对照组YMDD变异发生率为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治疗YMDD变异发生率为14%,对照组YMDD变异发生率为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38,P〉0.05);治疗前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85,P〉0.05)。结论清肝解毒汤联合拉米夫定可减少HBVYMDD变异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通过采用细菌学检查方法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对113例各型脾虚证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脾虚夹热型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三型脾虚证患者,而脾虚肝郁型患者的感染率最低。提示脾虚夹热型患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联合三联疗法对中老年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胃泌素和血浆胃动素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12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中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布拉氏酵母菌联合三联疗法,对照组仅采用常用的三联疗法,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血清胃泌素和胃动素的水平.[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有效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791,P=0.000);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胃泌素和胃动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的胃泌素水平在治疗1d、5d、10 d后均有显著下降(P<0.01),其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1d、5d、10 d后均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61、10.312、9.874,P=0.001、0.000、0.001);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胃动素水平在治疗1d、5d、10 d后均有显著升高(P<0.01),其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也有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54、16.361、18.754,P=0.000、0.000、0.001).[结论]布拉氏酵母菌联合三联疗法对恢复中老年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胃泌素和血浆胃动素的水平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脾胃湿热证患者血胃泌素,胃动素,生长抑素含量变化及中药自拟方清浊安中汤对其的影响。方法:选取脾胃湿热证患者31例,服用自拟方清浊安中汤进行治疗。以放射免疫法观察血中胃泌素,胃动素和生长抑素水平,并与15例脾气虚证患者及1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结果:经过2-3周的治疗,93.5%的脾胃湿热证患者症状完全消失;经治疗患者胃泌素,胃动素水平恢复正常,脾胃湿热证症状也随之解除。结论:脾胃湿热证与胃泌素水平的升高有关;胃动素可能与脾胃湿热证和脾气虚证的某种共同病理特性有关;生长抑素与脾胃湿热证的关系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清浊安中汤是治疗脾胃湿热证的良药。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慢性胃炎肝胃不和证的本质,以食道胃内压、胃肠激素、血环核苷酸、幽门螺杆菌、胃粘膜血流量及温度等项目为观察指标,结果发现肝胃不和组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屏障压、胃体压、胃窦压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幽门括约肌压力则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及脾胃虚弱组。血清胃泌素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浆胃动素浓度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脾胃虚弱组,血浆胰高糖素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低于脾胃虚弱组。血浆cAMP明显增高,cAMP/cGMP比值较正常及脾胃虚弱组增高。HP感染阳性率及胃粘膜活动性炎症检出率明显高于脾胃虚弱组。胃内各部位粘膜血流量及表面温度较正常对照组轻度减少,但无显著性差异。表明慢性胃炎肝胃不和证存在着胃、食道运动功能障碍、胃肠激素分泌异常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放射免疫法对31例老年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患者和20例对照者在空腹状态下进行了血清胃泌素、血浆胃动素及生长抑素的测定。结果显示:老年人NUD组胃泌素浓度为85.72±22.03pg/ml,较对照组的90.42±15.06pg/ml,差异无显著性(P>0.05);胃动素浓度为427.74±95.85pg/ml,较对照组的545.73±115.80pg/ml,差异有显著性(P<0.05);生长抑素浓度为69.47±18.75pg/ml,较对照组的54.76±13.32pg/ml,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胃动素,生长抑素在老年人NUD发病机理中起一定作用,而胃泌素则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