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给出了一种基于数据仓库对中医方剂进行分析、处理的模型 ,首先通过中药和病症数据仓库专业的分析工具—OLAP ,产生中药和病症数据分析结果 ,然后通过数据绑定技术 ,把产生的分析结果与方剂数据连接 ,再通过综合分析揭示方剂和其针对的症状之间的内在联系。该模型的主要思想是在构建方剂、中药和病症数据仓库的基础上 ,通过对数据仓库内部各种关联和映射关系的定义 ,充分利用中药和病症数据仓库的OLAP功能 ,使基于海量数据的综合分析系统作到快速、准确地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以冠心病为例,从大量方剂数据中挖掘出隐含的、先前未知的、对决策有潜在价值的关系、模式和趋势。方法 基于中国药典的冠心病方剂数据、以及中国方剂数据库数据,应用复杂网络理论和方法来构建中药复方的复杂网络,并运用CNM-Centrality算法对网络进行聚类,挖掘数据规律来分析冠心病方剂配伍知识。结果 冠心病的中药网络被划分为7个聚类结果时,可以清晰地表现节点的关系特征,其中丹参、川芎、黄芪等节点中心性较高,这表明丹参、川芎、黄芪是治疗冠心病的核心中药。从中医的辨证角度分析全瓜蒌、炒枳壳为核心节点的网络聚类和丹参、川芎、黄芪三种核心中药的网络聚类,经推断都对应气虚血瘀证,辨证的过程进一步验证了基于复杂网络的冠心病方剂配伍研究的可靠性和完整性。结论 复杂网络可以有效地挖掘方剂数据中的配伍规律,给中医药理论提供科学实证,为中医药系统的复杂特征加以佐证,也为方剂与中药、方剂与病证、方剂与疗法之间并存互动的复杂关系辅以科学解释。  相似文献   

3.
胡波  蒋永光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2):2702-2704
以效用剂量和中药性味模糊量化作为方剂性味宏观量化两个基本参数,设计出方剂性味的多维宏观量化表达模型,具体包括:四性量化表达模型、五味量化表达模型、组合性味量化表达模型。通过以《中医类方辞典》中的"通用方"为样本开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效用剂量和中药性味量化的方剂性味多维宏观量化表达,能深入和客观地展现方剂的性能,有助于方剂在临床上的合理运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研究基于二分图对疾病和中药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构成“疾病?中药”的复杂网络模型。 方法:首先,根据每种疾病对应方剂中的中药分别构建疾病数据库与中药数据库,计算出每种疾病和中药所对应的度数;其次,运用Jaccard相似度函数建立中药关联性,并根据中药关联性推断出疾病关联性;最后,利用二分图和复杂网络方法对疾病与中药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用PAJEK 软件进行仿真实验。结果:得出疾病与中药、疾病与疾病、中药与中药、证候与中药之间的二分图关系。结论: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药物和疾病相关性结论,并进一步提出在以后研究中采用二叉树建立“疾病? 中药”数据库,以便后期对数据进行关联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机器学习的方法,从文献摘要数据入手,研究中药方剂与疾病的相关性。方法:在中国知网的“文献分类目录”中选取“医药卫生科技”—“中医学”类别,使用网络爬虫技术获取摘要数据,经过数据清洗、构建词典、分词等预处理步骤,使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处理后的文本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并构建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分类模型,对中药方剂与疾病进行关系抽取。结果:共爬取1073581篇摘要,根据中药方剂与疾病词典筛选出同时包含中药方剂与疾病的语句共204780句,利用句法解析抽取的特征构建SVM分类模型,准确率达87%,将该SVM模型应用于筛选后的句子,最终得到中药方剂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三元组。结论:利用机器学习方法对中国知网中医学摘要文本数据进行关系抽取,得到的中药方剂与疾病的关系三元组,将对中药方剂治疗疾病研究起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结合云计算技术对海量方剂数据进行关联分析,揭示其内在的组方规律。方法:研究云环境下分析海量数据的关键技术,构建方剂组方数据的指标体系,结合MapReduce编程模型对Apriori算法进行改进,设计并利用基于云计算的海量方剂组方规律分析平台对方剂数据进行关联分析。结果:以海量方剂组方数据为例,探索方剂组方的一般规律,得出方剂药物间和症状与药物间的关联关系。结论:研究结论与实际应用相符,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病证方药的内在规律,可以为临床病证辨证论治、遣药组方提供依据。在计算效率方面,云平台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不同朝代方剂中药剂量单位及其用量的历史演变规律,为中药临床用量提供参考。方法:对《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收载的九万余首方剂信息进行结构化和标准化处理,构建方剂数据库,并参考文献,对不同年代的用量单位按照现代单位进行了换算,采用断代史研究方法,分析方剂中药用量的演变规律。结果:筛选有中药组成的方剂8万4千余首,涉及用量单位375个,体积单位包括升、合等149种;数量单位86种;重量单位有两、钱等63种;长度单位包括寸、尺等7种,面积单位3种;历代使用频数最多的用量单位是“两”,达一半以上,其次是钱,以清代和民国时期使用频率最高。为了探究中药每日内服用量的规律,我们筛选了13,834首能代表每日服用剂量的内服方剂,有确切用量记载的药物频次81 830次,其中以长度为单位的中药平均长度为10.19 cm;以体积为单位的中药平均体积为753.24 mL;以重量为单位的中药频次是80 135次,平均重量为21.46 g。不同朝代内服方剂单味药一日平均用量唐朝最大,达到82.53 g,其后用量减少,至明以后用量与现代相差不大,多为10 g左右。结论:本研究首次基于大样本量的方剂数据,采用剂量换算和断代史研究方法,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中药用量的概貌和演变规律,发现了历代中药用量差异很大,是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现代临床的中药用量,不应局限于古代文献记载,而应根据当前药物的特点,药材性效毒性的变化以及病人的病情、体质等灵活运用,方能达到药到病除,发挥中药的原创优势。  相似文献   

8.
单雨濛  张科  胡文军  何英  郑泽宇 《中草药》2024,55(11):3816-3824
目的 应用基于超图的超网络理论,构建中药方剂超网络并探究其群体的拓扑特性,以期挖掘药材的群组信息及其高阶关联关系。方法 收集整理书籍《实用三味中医药方》和中医药信息数据库(TCM-ID)中的中药方剂,分别得到2个中药方剂数据库。以每首中药方剂作为超边,相应方剂中出现的每味药材作为节点,构建中药方剂超网络模型。通过计算中药方剂超网络的拓扑指标,重点对组度序列及组度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并借助Python软件中的Pyplot功能呈现可视化结果。结果 2个数据集共收录9 234首方剂,根据2个数据集的不同来源分别构建均匀超网络模型和非均匀超网络模型。其中,均匀超网络模型中共有2 719首方剂,涉及1 404味药材,频数最大的二元药材群组是{黄连,黄芩},黄芩虽然是二元药材群组中的重要组成药材,但却未出现在排名前10的单味药材中;非均匀超网络模型中共有6 515首方剂,涉及2 381味药材,频数最大的三元药材群组是{黄连,黄芩,甘草},黄连虽然是排名第1的三元药材群组中的重要组成药材,但其单味药材排名却是第7。2个中药方剂超网络的各类组度分布服从幂律分布,表明药材群组的分布具有无标度特性,提示频数越大的药材群组越重要。结论 中药方剂中的药材从药理上具有互补性,仅评估单味药材或药对重要性的视角较单一,使用基于超图的超网络对中药方剂系统进行建模,突破了使用普通复杂网络建模中基于点对关联的局限,可更好地描述中药方剂这一现实复杂系统中的高阶交互关系,从而能够有效地挖掘出中药方剂中重要的药材群组,且组度值大的药材群组中药材之间具有紧密的多重关联性可为新方研发和创新用药等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方剂组织药理学新假说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唐文富  万美华  黄熙 《中草药》2005,36(1):1-3,149
方剂的作用特点是多成分、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其所含药效物质是方剂研究的核心,探索中药方剂的药效物质基础是中药现代化的关键之一。中药血清药理学、方剂药动学和药效学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以进行体外研究为主,也没有深入到病变靶组织层次。以急性胰腺炎动物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与方法检测模型动物口服或灌肠后胰腺组织内的有效中药成分谱,进而提出方剂组织药理学的理论假说,即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用药理学的方法研究中药(方剂)有效成分对病变靶组织的影响及其作用原理的科学;建立其实验方法学,寻找中药方剂靶组织作用的基础、原理和直接药效物质基础;可能产生新的相互有效方剂,并开辟中药方剂研究新领域。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中医抗病毒经典方剂文献的分析,挖掘其中蕴含的宝贵经验和配伍规律信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客观依据,并为抗病毒中药新药研发提供关键线索和思路,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在该类研究中,如何高效地分析抗病毒药物使用频数及中药药物间关联规则,是方剂配伍规律研究的一个基础性核心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基于不产生候选项集的FP-growth算法,对经过预处理后的961首传统抗病毒类中药方剂配伍规律信息做探索性研究。研究中,首先利用数据集构建FP树;之后建立频繁项集规则,并提取出FP树中蕴含的关联规则;最后将抗病毒中药方剂按剂型(汤、丸、膏和锭)分别进行频数和关联规则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算法应用研究方面,FP-growth算法性能优良,其在大规模方剂数据集筛查挖掘中具有较强的泛化性和鲁棒性;在传统抗病毒中药方剂配伍规律研究方面,汤剂、丸剂、膏剂和锭剂4种剂型的主要用药与核心药物组合存在明显差异,验证了其按剂型制剂的意义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王盛义  赵红 《光明中医》2022,(17):3084-3088
目的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V 2.3.5”分析《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泄泻的组方规律,为临床治疗泄泻提供参考。方法筛选《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泄泻的处方,经数据标准化处理,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 2.3.5对统计的方剂进行中药频次、中药属性、中药配伍的统计,采用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药物关联规则分析,使用Cytoscape V 3.8.2进行绘制药物关联分析图。结果 通过筛选共有1046首方剂符合要求,涉及373味中药,其中出现频次≥100次的中药共20味,出现频次居前3位的为白术、茯苓、陈皮;药物属性(四气、五味、归经)主要以温、辛、脾胃经为主;中药配伍分析以白术-茯苓最为常见;聚类分析得到5组中药组合。结论 《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泄泻的方剂多以益气健脾、燥湿行水、涩肠止泻为治疗原则,兼以温里、行气,标本同治。  相似文献   

12.
方剂中配伍知识的发现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数据挖掘是计算机处理大量数据,发掘有效知识的方法.高频集挖掘是数据挖掘中最基本的手段,在关联规则挖掘、相关关系挖掘、因果关系挖掘和多维模式挖掘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笔者尝试利用高频集挖掘的方法,对中国方剂数据库、中药新药品种数据库、中药成方制剂标准数据库中各方剂药物组成数据进行了分析,并使用中国中药药对数据库中的药对组成与各方剂数据库中所得到的高频用药组合之间的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古代通便方剂的用药配伍规律。方法检索第5版《中华医典》中含通便内容的方剂,并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在信息标准化处理后建立相应的方剂数据库;使用IBM SPSS Modeler 14.1软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筛选出古代通便方剂共423首,分为汤、丸、散等多种剂型,涉及234味中药;大黄出现频率最高达210次,占总处方数的49.65%;频率最高的药对为大黄、蜂蜜,共出现151次;3味中药组合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为大黄、麻子仁、蜂蜜,共出现56次。结论通过用药频次统计和Apriori算法模型等分析古代医籍文献中通便方剂的剂型、用药及其配伍规律,为现代临床用药及药物研发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完善方剂知识发掘的方法,在提高方剂治法模型识别能力的同时,发现影响模型稳健性的关键因素。方法提出中医方剂智能分析系统(CPIAS)知识库的扩展和改进设计,如效-候关系启发式筛选规则的建立,效-素关系、效-素关系鉴别、素-证关系等知识表的创建。在此基础上,CPIAS计算出量化数据,应用中医方剂分类模式识别系统(CPSVM)进行方剂治法建模实验,并对学习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利用知识库扩展和改进后的计算结果构成数据样本时,CPSVM机器学习水平明显提升。结论方剂功效筛选、方剂症状排序、方剂证素集合是影响中医方剂治法模型构建质量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血虚模型小鼠在不同方剂干预下补血作用的实验研究进行了文献整理和分析。方法:以"血虚小鼠"为主题词,从万方数据库检索了近5年发表的不同方剂对血虚模型小鼠补血的实验研究论文,并按其研究具体内容的不同进行了分类总结,共引用参考文献27篇。结果:血虚模型小鼠在中医方剂干预下的补血作用研究共分为三大类:不同方剂对血虚模型小鼠血液作用及骨髓作用的研究、血虚模型小鼠在方剂干预下的代谢组学研究。结论:通过多种中医方剂对血虚模型小鼠的干预研究,可以用客观检测指标证明或发现传统方剂对血虚证的疗效。但目前的客观指标检测多参照西医学的诊断标准,希望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引入小鼠血虚证的中医症状诊断标准,完善中药复方治疗血虚证的疗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对《太医院秘藏膏丹丸散方剂》中治疗脾胃病的处方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其用药规律及特点,为临床治疗脾胃病提供参考。方法:整理《太医院秘藏膏丹丸散方剂》中治疗脾胃相关病症的方剂,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 2.5),利用频数分析确定治疗脾胃病的常用药物,并对其药性、药味、归经及配伍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处方60首,涉及中药139味,治疗脾胃相关病症使用频次最多的单味中药是陈皮,其次是茯苓、白术,常用中药主要以补虚药、清热药、理气药为主,配伍利水渗湿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和芳香化湿药等;药性以温性为主;药味以辛味、苦味、甘味为主;归经主要归为脾经、胃经、肺经等。结论:《太医院秘藏膏丹丸散方剂》治疗脾胃相关病症时,陈皮为治疗脾胃相关病症的核心药物,六君子丸为基础组方,补气健脾、燥湿化痰,兼温中散寒为基本法则,味辛、性温、归脾经之药可作为首选,为临床治疗脾胃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了中药新药研究中现有的实际问题和循证医学的价值及应用现状。结合中医药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循证医学在中医方剂配伍研究中的思路以作探讨。这种思路是基于高等级循证医学证据(大量RCT研究、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既往文献研究的数据再挖掘,方剂再整合创新的思路,探索中药配伍中新的规律及创新点。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尝试利用中医药信息学的方法,进行方剂部分功效的预测。以麻黄汤为实验对象,通过对该方中药进行剂量等信息的处理,形成关于方剂功效推理的假设,探索仅从单味中药的信息推理出方剂的全方功效的规则,希望从信息学角度对新产生方剂进行功效部分预测。  相似文献   

19.
蔡春艳 《亚太传统医药》2014,10(20):131-132
目的:观察分析中药方剂核心药物及配伍规律。方法:根据词频(tf)、逆文档词频(idf)的意义,可制定衡量某种草药及中药方剂效用度ED,利用ED(h,x)代表中药h对某种疾病上的治疗有效程度。对患有疾病X的100例患者进行方剂核心药物试验,利用效用度研究方法挖掘核心药物、药物配伍规律。结果:将肺痿方剂作为研究样本,挖掘42种核心药物、30种药物配伍,综合分析表明42种核心药物治疗肺痿疗效确切,其中26种方剂满足药物配伍关系,治疗肺痿效果明显。结论:临床上治疗疾病X的中药方剂以核心药物使用次数较多,而其它中药方剂使用次数较少,ED值较高。提示ED可衡量中药治疗有效程度,挖掘方剂的核心药物、药物配伍规律对中药方剂研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马晓平  王全年 《光明中医》2013,(12):2657-2659
目的 用模型中医学思维阐释方剂配伍原则和方法 ;方法 运用模型中医学思维剖析方剂配伍原则,使方剂配伍的君臣佐使理论清晰明了,对方剂配伍的真谛与作用有新的认识,模型中医学思维模型结合中药的性味归经,分析古典经方之奥妙,找到更具实用性和说服力的方剂配伍原则;结论 方剂的配伍原则,经过模型中医学思维模型的阐释,其君臣佐使理论和方法 简单化;结果 不同的角度探讨同一方剂配伍原则,其结果 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