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急性白血病的特殊类型。临床特点为易感染和出血、易诱发和加重DIC,病死率高等。本项研究依据中医对白血病本虚邪实的病理认识,以祛邪扶正为治疗原则,采用解毒清热、益气恬血生血法组方复方黄黛片,治疗API,患者155例,60灭CR率为97.42%,具有毒副作用小、无明显骨髓抑制,不出现严重感染与出血,不诱发或加重DIC以及PML-RARα融合基因转阴率高等特点,疗程中的相关病死率为0%;采用以复方黄黛片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74例CR后患者进行了CR后治疗和随访观察,中位CR期48月,复发率仅14.86%,3年、5年、7年及10年生存概率分别为91.22%、83.33%、78.68%和75.38%,疗效优于当今通用的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化疗及三氧化二砷。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祛邪复正法治疗复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复方黄黛片为主治疗复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61例。结果完全缓解(CR)率96.7%,所需中位时间40d,且不诱发与加重DIC,主要不良反应是胃肠道症状,无明显心肝肾毒性。结论以祛邪复正为组方原则的复方黄黛片治疗复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具有极高的CR率,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3.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白血病(AL),其临床特征为极易并发感染、出血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死亡率甚高。黄世林教授依其从事血液病临床及实验研究50余年的经验,认为白血病的病因病理基础为邪毒内蕴,骨髓瘀滞,提出“驱邪复正”为白血病的主要治则,采用解毒清热,益气活血药雄黄、青黛、太予参与丹参组方“复方黄黛片”,治疗APLl43例,60天CR为94.4%。现将黄世林教授经验整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复方黄黛片、维甲酸及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的长期疗效。方法:2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例用复方黄黛片、ATRA联合化疗方案,对照组13例采用三氧化二砷、ATRA联合化疗方案。结果:治疗组CR15例(100%)、3Ab生存率93.3%,对照组CR12例(92.3%)、3年生存率92.3‰两组CR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CR时间分别为(25.33±1.76)d、(29.58±2.52)d。肝功能异常发生率治疗组13.3%,对照组4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消化道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复方黄黛片治疗复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复方黄黛片为主治疗复发APL24例。结果完全缓解(CR)率95.83%,CR所需中位时间42.61d;联合化疗进行序贯治疗后半年内PML/RARα融合基因转阴率100%。结论复方黄黛片对复发APL有极高的血液学和分子生物学完全缓解率,可作为复发APL的首选。  相似文献   

6.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急性白血病中的一个特殊类型,因其易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故早期病死率较高。临床上应用维甲酸(ATRA)治疗APL,虽然完全缓解率(CR)率能大大提高,但存在CR持续时间短,极易复发,且易产生耐药等缺点。自2000年以来,我院采用三氧化二砷注射液对12例复发的APL进行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房微  贺洁  李欣 《陕西中医》2011,32(10):1317-1318
目的:观察复方黄黛片配合化疗治疗早幼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先用诱导缓解方案配合复方黄黛片(雄蕉、青黛、太子参、丹参)缓解后治疗方案。结果:32例全部存活,29例6年无复发,复发率为8.0%。结论:复方黄黛片配合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满意,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8.
在对193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研究表明,以复方黄黛片为主,交替使用复方黄黛片与化疗方案,85.71%的患者6年无复发。凭借此疗效,沈阳军区第210医院黄世林教授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2010年度李时珍医药创新奖。  相似文献   

9.
方洁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7):20-21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 AL)患者DIC的诊治特点。方法:对29例AL合并DI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并发DIC的AL类型为急性旱幼粒细胞白细胞(acute promyeloeytic leukemia APL)18例,非APL型急性髓系白血病(ANLL)7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4例,治愈8例,死亡21例。结论:白血病细胞为诱发DIC的主要因素,治疗上需在积极治疗白血病的基础上多种方法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10.
《陕西中医》2016,(3):313-314
目的:观察老年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经复方黄黛片和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后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80例老年APL患者,将接受全反式维甲酸治疗和复方黄黛片联合治疗的患者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有效所需时间(40.0±10.2)d和有效率(90.00%)均优于对照组(33.3±9.9)d和(75.00%),试验组的高白细胞综合征(25.00%)、肝功障碍(10.00%)和DIC的发生率(0)均低于对照组的45.00%、35.00%和(25.00%)。结论:老年APL患者经复方黄黛片和全反式维甲酸联合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化瘀止血防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出血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疗效。方法早期采用丹参注射液或川芎嗪注射液,DIC时采用小剂量肝素钠静滴,并间断输注血浆和血小板治疗合并出血的APL62例。结果合并出血38例中8例进展为DIC,32例DIC中31例治愈,无1例出血倾向加重。结论化瘀止血可降低APL DIC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2.
复方浙贝颗粒辅助化疗提高难治性急性白血病临床疗效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观察复方浙贝颗粒治疗难治性急性白血病围化疗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多家医院同期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案,按照药物随机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分为复方浙贝颗粒配方、复方浙贝配方颗粒、安慰剂对照三组。按照临床研究方案能够进入统计学处理的患者208例,其中复方浙贝颗粒配方组71例,复方浙贝配方颗粒组71例,安慰剂对照组66例。所有入组病例均在化疗前3天给予观察药物或安慰剂,1个化疗疗程结束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疗效评定结果显示,复方浙贝颗粒配方组临床完全缓解率(ca)为42、3%,总有效率为73.2%;复方浙贝配方颗粒组CR为42.3%,总有效率为80.3%;安慰剂对照组CR为25、8%,总有效率为53.0%。经统计学分析,复方浙贝颗粒配方与配方颗粒的临床疗效相似,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分别与安慰剂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复方浙贝颗粒配方与配方颗粒均能提高难治性急性自血病围化疗期的临床完全缓解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复方黄黛片含药免血清对NB4细胞株的影响。方法以兔为实验血清的供体,以给药与否为分组依据,采用双道原子荧光法检测血清中砷剂的浓度,以细胞抑制率及调亡率为观察指标,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给药前、后兔血清中砷剂差异显著;(2)两组兔血清对NB4细胞株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且对NB4细胞株生长的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的浓度及时间依赖性;(3)两组免血清均可诱导NB4细胞株发生凋亡,且该作用具有一定的浓度及时间依赖性。结论(1)复方黄黛片含药免血清可明显抑制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NB4细胞株的生长,抑制作用呈一定的浓度、时间依赖性;(2)复方黄黛片含药兔血清可诱导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NB4细胞株发生凋亡,该作用呈一定的浓度、时间依赖性;(3)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可用于深入研究复方黄黛片抗白血病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复方黄黛片为主的缓解后治疗方案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长期生存的影响。方法 112例APL患者接受了复方黄黛片为主,且与HACP、HAOP、HAEP、HAMP联合化疗交替应用的缓解后治疗,通过骨髓象检查了解疾病复发情况及生存期。结果 (1)112例患者中,16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14.29%,中位复发时间为12.5(4~67)个月;(2)中位随访时间为59(1~72)个月,1、2、3、4、5、6年实际无复发生存(RFS)率分别为92.86%、89.29%、88.39%、87.50%、86.61%、85.71%,预计RFS率分别为(92.45±2.57)%、(88.25±3.20)%、(87.09±3.36)%、(85.89±3.52)%、(84.44±3.75)%、(82.78±4.03)%;(3)完全缓解(CR)后治疗10疗程组与完全缓解(CR)后治疗≥10疗程组的复发率分别为34.29%、5.19%,CR后治疗10疗程组与CR后治疗≥10疗程组的RFS率分别为65.71%、94.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方黄黛片主治方案是有效、可行的缓解后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剂量肝素抗凝治疗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8年4月揭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APL并发DIC患者,按照是否使用小剂量肝素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动态监测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临床出血情况、血常规、凝血及纤溶功能、完全缓解(CR)率等指标,分析小剂量肝素钠对防治DIC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的血小板(PLT)计数、D–二聚体(D–D)、出血情况改善时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是否使用小剂量肝素抗凝治疗,对患者规范治疗后达CR效果不具有影响。结论:对于APL并DIC患者,使用小剂量肝素抗凝治疗可以改善患者出血情况,及时纠正凝血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6.
浙贝及其配方颗粒治疗难治性急性白血病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浙贝及其配方颗粒治疗难治性急性白血病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多中心临床研究原则。结果:初步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完全缓解(CR)率为34.4%,有效率62.5%。与国内102篇、国外68篇难治性急性白血病文献资料比较,有效率相似。结论:浙贝母伍用化疗药物治疗难治性急性白血病具有一定临床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65例诱发DIC白血病12例,产科意外15例,感染27例。产科及白血病患者的DIC出血症状较重,但合并器官损害较轻,预后较好;而感染性DIC患者合并器官功能衰竭比例较高(100%).程度较重,死亡率高(63.0%)。与产科意外和白血病相比.全身性感染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定量(Fg)升高,而降解产物(FDP)水平明显较低。39例使用肝素治疗后。DIC持续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18.
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中医中药治疗恶性血液病12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中医中药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方法:采用异基因骨髓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粒细胞(慢粒)白血病4例(慢性期3期,加速期1例)和急非淋白血病1例;用自体骨髓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7例,包括急非淋 白血病5例(CR13例,CR22例)和恶性淋巴瘤2例(初发1例,复发1例)。预处理方案:异基因者采用全身^61Co照射加环磷酰胺(TBI加Cy)或马利兰加环磷酰胺(Bu+Cy),自体移植者采用MAC(马法兰+阿糖胞苷+环磷酰胺)或MAC+乙叉鬼臼甙(VP16)。移植后根据患者辩证证论治,给予中药口服。结果:12例移植均获成功,重建造血,中位随访时间18(4-70)个月,移植相关死亡率8.3%(1/12例),移植后复发和慢粒急变率25%(3/12例),无病长期生存率66.7%(8/12例)。按急性白血病CR1和慢粒白血病慢性期计算总有效率88.8(8/9例)。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如无相配的骨髓供者,在CR1期进行自体骨髓或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可降低急性白血病的复发率;慢粒白血病在慢性期进行异基因骨髓或外周血士细胞移植,可以达到长期存活;恶性血液病在移植后服用中药有可能降低并发症,并对促进造血恢复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复发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6例难治/复发急性白血病随机分为两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解毒化瘀方口服,西药对照组单用西药化疗。结果:治疗组CR8例,PR4例,NR5例,有效率70.59%;对照组CR6例,PR3例,NR10例,有效率47.37%。两组相比有显著异(P〈0.05)。结论:中药解毒化瘀方能够提高难治/复发急性白血病的缓解率。  相似文献   

20.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流行性出血热(EHF)的常见并发症,各期均可出现,但以低血压休克期和少尿期为多见。其症状特点为:患者皮肤可见大片瘀斑,多腔道及内脏出血,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迅速进行性减少,3P试验阳性或KPTT延长。其证候表现为气营两燔,营分热盛,营血同病。病理机制为瘀热互结,阴血内亏。热毒、瘀血、阴伤、出血互为因果。治疗大法以滋阴凉血、解毒化瘀为主,应用地丹合剂7年来先后治疗EHF并发DIC113例,总有效率为91.15%,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